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鹹酥雞
圖片來自cookpad

鹹酥雞[1],或稱鹽酥雞,是常見的臺灣小吃之一。

主要成分是雞肉 ,鹹酥雞發明於1975年臺北市西門町的「台灣第一家塩酥雞」。

鹽酥雞原本是雞肉切成小塊,先以醬料醃漬入味,再裹上油炸粉(糖粉、麵粉、白粉、調味料等的混合物)或調味過後的麵粉漿,再油炸料理,因後來材料的增加,現在鹽酥雞往往是一個各種炸物綜合性的全稱。

目录

鹽酥雞種類 

在臺灣夜市或市集當中隨處可見,鹹酥雞攤位中除了油炸小塊帶骨或去骨的雞肉外,通常也一併賣各種油炸食物,如甜不辣豬血糕洋蔥花椰菜高麗菜香菇杏鮑菇地瓜四季豆青椒玉米玉米筍筊白筍魚板三角骨雞塊雞腿雞軟骨雞皮雞心雞屁股雞胗魷魚花枝鬚花枝丸銀絲卷雞卷蝦卷皮蛋馬鈴薯條凍豆腐豆干豆皮芋粿芋餅薯餅大腸香腸熱狗蔥肉捲蘿蔔糕等食材,並配上九層塔蒜頭或是獨家的醬料,有的攤位會兼賣香雞排

作法

鹽酥雞是高溫油炸食品,由食客們點好要吃的食材後交給老闆之後,老闆會將較大塊的食材切成小塊,並將所選食材下鍋油炸,有許多鹽酥雞攤位在炸好起鍋之前,會加放九層塔下鍋爆香,起鍋瀝乾油後灑上胡椒鹽,也可視需要灑上辣椒粉再拌勻裝入紙袋,也有的攤位會拌上大蒜末(泥)蔥花生洋蔥酸菜等,也有部分店家是將炸好的食材刷上一層醬料,口感濕潤。

鹹酥雞的氣味濃郁、口感酥脆,因此使許多饕客趨之若鶩,是少數不在夜市也能存活的小吃種類之一。1992年美國連鎖速食肯德基推出類似的產品雞米花。

心血管疾病

鹽酥雞富含油脂熱量高,且因多數小販為節省成本,常常將經高溫料理後的重覆使用(此類油通稱「回鍋油」),故長期吃鹹酥雞不利於健康,容易引發動脈硬化高血壓肥胖症進而導致使身體嚴重病變,應多小心注意防範。利用回鍋油炸出來的雞肉較香,這也是商家愛用回鍋油的原因。當購買鹹酥雞時,儘量購買較有口碑的店家,因為油是相當龐大的固定成本[原創研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