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黃孟奎

[圖片網址 來自搜狗網的圖片]

中文名字:

黃孟奎(生卒年月不詳),福建南安六都(今屬洪梅鄉)人[1]。是清末武狀元黃培松之侄。曾留學美國,獲教育碩士學位[2]

本 名: 黃孟奎

出生地 :福建劉安

所處時代:民國

目錄

1個人履歷

2主要成就

目錄

1個人履歷

回國後從事教育事業,陳嘉庚籌辦廈門大學時,孟奎為籌備委員會委員,為學校的創建多方擘劃。當時北方學者,經陳氏敦聘,群聚一起研究建校計劃。

蔡元培、 胡適、黃炎培等,創議尤多。但因陳嘉庚操廈語,語言不通,由孟奎居間翻譯。民國17年(1928),孟奎受聘擔任福建省教育廳廳長,民國

19年到上海開設律師事務所,與郁達夫相識。民國25年春,郁達夫任福建省政府參議兼公報室主任,此時盂奎也應聘為省政府顧問,彼此交往密切。郁達

夫於民國27年末赴新加坡任《 星洲日報》副刊《星星》及《繁星》編輯[3],孟奎則在

民國28年到達新加坡,那時,徐悲鴻也在。三人曾是舊交,異國重逢,來往甚密。孟奎學識淵博,善詩能文,常有詩作發表於郁達夫主編的副刊上。孟奎

新加坡不久,即在寓所收徒課讀[4]

2主要成就

1940年6月,孟奎作《課徒感作》以抒懷:「立身器識最宜先,教學常持此說堅。明理可無書枉讀,克家都望子能賢。世夸創業憑徒手,人苦勞生未息

肩。親舊盡多後起秀,英年風概自翩翩。」創辦敬廬學校。這是一所為華僑子女進行祖國文化教育的寄宿學校,郁達夫曾寫詩文予以慶祝,詩題為《孟奎

先生營敬廬學塾於紐頓郊外詩以奉賀》,詩云:「槐市門庭號敬廬,三千儀禮滿床書。旁人錯比揚雄宅,異代應教庾信居。巨鹿從游遺恨少,華陽奔命捷

音虛。何年重返閩江棹,一路春風到石渠。」可惜時局變化,這所學校存在的時間並不長。1942年日寇南侵,郁達夫避難於蘇門答臘,孟奎與郁達夫曾經

共患過難。後郁達夫被日本憲兵殺害,而孟奎劫後餘生。抗日戰爭勝利後,重返新加坡,不久因病赴澳就醫。逝世後其季弟則璐錄其所存詩作結集為《榔影樓詩存》,鄭子瑜為之作序,未梓行。

詞條標籤: 人物

視頻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