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黃山谷,即黃庭堅北宋書法家、文學家。魯直,山谷道人、涪翁,分寧(今江西省修水縣)人。其詩書畫號稱「三絕」,與當時蘇東坡齊名,人稱「蘇黃」。治平三年(1066)進士,歷官集賢校理、著作郎、秘書丞、涪州別駕、吏部員外郎。曾與秦觀張耒晁補之游蘇軾之門,號稱蘇門四學士。黃山谷又工文章,擅長詩歌,為江西詩派之宗。著有《山谷集》。

黃山谷
出生 1045年
逝世 1105年
國籍 中國
籍貫 洪州分寧修水縣人
職業 北宋詩人,書法家

目錄

人物簡介

​黃山谷(1045—1105),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黔安居士,八桂老人。北宋詩人,書法家。修水縣人。其父黃庶(字亞父)慶曆二年(1042)進士,仕不得志,遂刻意於文詞,作詩學杜甫,有《伐檀集》傳世。舅父李常(字公擇)也是一位詩人兼藏書家。使黃山谷從小生長在文學空氣濃厚的書香家庭。 黃山谷自幼聰穎異常,五歲能背誦五經,七歲寫過一首《牧童詩》:「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岸聞。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因此黃庶非常喜愛這個孩子。舅父有時亦來黃家,隨便從書架上取書一本查問庭堅,他能對答如流。李常為之驚奇,稱他有「一日千里之功。」 黃山谷 黃山谷 嘉佑三年(1058年),其父黃庶在康州(今廣東省德慶縣)任上逝世。由於家境不太富裕,黃山谷才十五歲,遂跟着舅父李常到淮南遊學。嘉佑六年,他在揚州(今江蘇省揚州市)認識詩人孫覺(字莘老)。孫覺推崇杜甫,認為杜甫的《北征》詩勝過韓愈的《南山》詩。而另一詩人王平甫卻認為《南山》詩比《北征》詩好,兩人反覆爭論,都不能說服對方,時值庭堅在座,兩位老人徵求他的意見,他說:「若論工巧,《北征》不及《南山》。若書一代之事,以與《國風》 、《雅》、《頌》相為表里,則《北征》不可無,而《南山》雖不作,未害也。「(范溫《潛溪詩眼》)當時庭堅僅十七歲,而他一席之言,使兩位前輩心服口服,結束一場爭論。從此,孫覺非常讚美這位聰穎少年,後來就把自己的女兒蘭溪許配給他。

嘉佑八年,黃山谷首次參加省試,當時傳說他中了解元,住在一起的考生設宴慶賀。正在飲酒間,忽然有一僕人闖了進來告訴大家:這裡有三個人考中了,而他不在其內。席上落第者紛紛散去,而庭堅仍若無其事,自飲其酒,飲罷,又與大家一同看榜,毫無沮喪的神色。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黃山谷再次參加省試。詩題是《野無遺賢》,主考李洵看到他試卷中的「渭水空藏月,傳岩深鎖煙」,不禁拍案叫好。說黃山谷「不特此詩文理冠場,他日有詩名滿天下。」就此中了第一名。第二年春天,再到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市)參加禮部考試,中了三甲進士,登上仕途。初任餘干縣主簿,後調汝州葉縣(今河南省葉縣)縣尉,途中寫了一首《沖雪宿新寨不樂》詩:縣北縣南河日了,又來新寨解征鞍。山銜斗柄三星沒,雪共月明千里寒。小吏有時須束帶,故入頻問不休官,江南長盡梢雲所,歸及春風斬竿竿。」抒發開始走向仕途,對小吏生涯鬱鬱不樂的心情。熙寧五年(1072年),詔舉四京學官,庭堅考得優等,被任為北京(今河北省大名縣)國子監教授。當時留守北京的大老文彥博很器重他的才學,在他任滿之後,又留他再任,一直在北京度過了七年。七年中,他致力於詩歌創作,在藝術技巧上有較大的提高。元豐元年(1078年)庭堅作了二首古風,投書給當時任徐州的太守蘇軾,以表示仰慕之意。蘇軾讀其詩,認為「超絕塵,獨立萬物之表,馭風騎氣,以為造物者游,非今世所有也。」由是詩名大震,兩位大詩人也從此結下至死不逾的友誼。

人物履歷

黃山谷書法初以宋代周越為師,後來受到顏真卿、懷素、楊凝式等人的影響,又受到焦山《瘞鶴銘》書體的啟發,行草書形成自己的風格。黃山谷大字行書凝練有力,結構奇特,幾乎每一字都有一些誇張的長畫,並盡力送出,形成中宮緊收、四緣發散的嶄新結字方法,對後世產生很大影響。在結構上明顯受到懷素的影響,但行筆曲折頓挫,則與懷素節奏完全不同。在他以前,圓轉、流暢是草書的基調,而黃山谷的草書單字結構奇險,章法富有創造性,經常運用移位的方法打破單字之間的界限,使線條形成新的組合,節奏變化強烈,因此具有特殊的魅力,成為北宋書壇傑出的代表,與蘇軾成為一代書風的開拓者。後人所謂宋代書法尚意,就是針對他們在運筆、結構等方面更變古法,追求書法的意境、情趣而言的。黃山谷與蘇軾、米芾、蔡襄等被稱為宋四家。

黃山谷對書法藝術發表了一些重要的見解,大都散見於《山谷集》中。他反對食古不化,強調從精神上對優秀傳統的繼承,強調個性創造;注重心靈、氣質對書法創作的影響;在風格上,反對工巧,強調生拙。這些思想,都可以與他的創作相印證。

流傳黃山谷的書法,小字行書有《嬰香方》、《王長者墓誌稿》、《瀘南詩老史翊正墓誌稿》等為代表,書法圓轉流暢,沉靜典雅。大字行書有《黃州寒食詩卷跋》、《伏波神祠字卷》、《松風閣詩》等,都是筆畫遒勁郁拔,而神閒意穠,表現出黃書的特色。草書有《李白憶舊遊詩卷》、《諸上座帖》等,結字雄放瑰奇,筆勢飄動雋逸,在繼承懷素一派草書中,表現出黃書的獨特面貌。此外黃山谷的書法還有《伯夷叔齊墓碑》、《狄梁公碑》、《游青原山詩》、《龍王廟記》、《題中興頌後》等。

傳說

黃山谷中了進士以後,被朝廷任命為黃州的知府,勝任時才二十六歲。

有一天他午睡的時候做夢,夢見自己走出府衙到一個鄉村里去,他看到一位滿頭白髮的老太婆,站在家門外的香案前,香案上供着一碗芹菜面,口中還叫着一個人的名字。黃山谷 走向前去,看到那碗面熱氣騰騰好象很好吃,不自覺端起來吃,吃完了回到衙門,一覺睡醒,嘴裡還留着芹菜的香味,夢境十分清晰,但黃山谷認為是做夢,並不以為意。

到了第二天午睡,又夢到一樣的情景,醒來嘴裡又有芹菜的香味,因此感到非常奇怪,於是起身走出衙門,循着夢中的道路走去,一直走到老太婆的家門外,敲門進去,正是夢裡見到的老婦,就問她有沒有擺面在門外,喊人吃麵的事。

老太婆回答說:「昨天是我女兒的忌辰,因為她生前喜歡吃芹菜面,所以我在門外喊她吃麵,我每年都是這樣喊她。」

"您女兒死去多久了?」

"已經二十六年了。」

黃山谷心想自己正好二十六歲,昨天也正是自己的生日,於是再問她女兒生前的情形,家裡還有什麼人。

老太婆說:「我只有一個女兒,她以前喜歡讀書,念佛吃素,非常孝順,但是不肯嫁人,到二十六歲時生病死了,死的時候對我說她還要回來看我。」

"她的閨房在哪裡,我可以看看嗎?"黃山谷問道。

老太婆指着一間房間說:「就是這一間,你自己進去看,我給你倒茶去。」

山谷走進房中,只見房裡除了桌椅,靠牆有一個鎖着的大櫃。

山谷問:「裡面是些什麼?」 "全是我女兒的書。」

"可以開嗎?」

"鑰匙不知道她放在哪裡,所以一直打不開。」

山谷想了一下,記起放鑰匙的地方,便告訴老太婆找出來打開書櫃,發現許多文稿。他細看之下,發現他每次試卷寫的文章竟然全在裡面,而且一字不差。

黃山谷這時才完全明白他已回到前生的老家,老太婆便是他前生的母親,老家只剩下她孤獨一人。於是黃山谷跪拜在地上,說明自己是她女兒轉世,認她為母,然後回到府衙帶人來迎接老母,奉養終身。

後來,黃山谷在府衙後園植竹一叢,建亭一間,命名為"滴翠軒",亭中有黃山谷的石碑刻像,他自題像贊曰:

似僧有發,似俗脫塵;

作夢中夢,悟身外身。為他自己的轉世寫下了感想,後來明朝的詩人袁枚讀到這個故事曾寫下"書到今生讀已遲」的名句,意思是說像黃山谷這樣的大文學家,詩書畫三絕的人,並不是今生才開始讀書的,前世已經讀了很多書了。

站在自己的三生石上

黃山谷體會了轉世的道理,晚年參禪吃素,曾寫過一首戒殺詩:

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

元同一種性.只是別形軀。

苦惱從他受,肥甘為我須;

莫教閻老斷,自揣看何如?

書法成就

黃山谷書法初以宋代周越為師,後來受到顏真卿、懷素、楊凝式等人的影響,又受到焦山《瘞鶴銘》書體的啟發,行草書形成自己的風格。黃山谷大字行書凝練有力,結構奇特,幾乎每一字都有一些誇張的長畫,並盡力送出,形成中宮緊收、四緣發散的嶄新結字方法,對後世產生很大影響。在結構上明顯受到懷素的影響,但行筆曲折頓挫,則與懷素節奏完全不同。在他以前,圓轉、流暢是草書的基調,而黃山谷的草書單字結構奇險,章法富有創造性,經常運用移位的方法打破單字之間的界限,使線條形成新的組合,節奏變化強烈,因此具有特殊的魅力,成為北宋書壇傑出的代表,與蘇軾成為一代書風的開拓者。後人所謂宋代書法尚意,就是針對他們在運筆、結構等方面更變古法,追求書法的意境、情趣而言的。黃山谷與蘇軾、米芾、蔡襄等被稱為宋四家。

黃山谷對書法藝術發表了一些重要的見解,大都散見於《山谷集》中。他反對食古不化,強調從精神上對優秀傳統的繼承,強調個性創造;注重心靈、氣質對書法創作的影響;在風格上,反對工巧,強調生拙。這些思想,都可以與他的創作相印證。

流傳黃山谷的書法,小字行書以《嬰香方》、《王長者墓誌稿》、《瀘南詩老史翊正墓誌稿》等為代表,書法圓轉流暢,沉靜典雅。大字行書有《黃州寒食詩卷跋》、《伏波神祠字卷》、《松風閣詩》等,都是筆畫遒勁郁拔,而神閒意穠,表現出黃書的特色。草書有《李白憶舊遊詩卷》、《諸上座帖》等,結字雄放瑰奇,筆勢飄動雋逸,在繼承懷素一派草書中,表現出黃書的獨特面貌。此外黃山谷的書法還有《伯夷叔齊墓碑》、《狄梁公碑》、《游青原山詩》、《龍王廟記》、《題中興頌後》等。

文學成就

同他的前輩一樣,黃山谷對西崑體也是猛烈攻擊的。西崑詩人講究聲律、對偶、辭藻,為了在藝術上擺脫西崑詩人的影響,從歐陽修、梅堯臣開始就企圖在立意、用事、琢句、謀篇等方面作些新的探索。到北宋中葉以後,這百年以上的承平局面和新舊黨爭的風險,即使許多詩人愈來愈脫離現實;當時大量書籍的刊行,封建文化的高漲,又使他們不滿足於尋常典故的運用,而務求爭新出奇(註:歐陽修與梅堯臣書,不滿意當時人作白兔詩「皆以常娥月宮為說」,蘇軾《聚星堂雪》詩「禁體物語」,皆見當時詩人爭新出奇的風氣,到黃山谷更變本加厲。)。這樣,他們雖努力在詩法上向杜甫、韓愈以來的詩人學習,卻未能更好地繼承杜甫、白居易以來詩家的現實主義精神。他們擺脫了西崑體的形式主義,又走上了新的形式主義道路。這就是從北宋後期逐漸形成的江西詩派。這一派詩人並不都是江西人,只因黃山谷在這派詩人里影響特別大,所以有此稱呼。 《苕溪漁隱叢話》曾稱引黃山谷的詩說:「隨人作計終後人。」又說:「文章最忌隨人後。」可見他在文學創作上是有開闢道路的雄心的。

然而他的社會接觸面較之前輩詩人歐陽修、王安石、蘇軾都遠為狹小,長期的書齋生活與脫離現實的創作傾向使他只能選擇一條在書本知識與寫作技巧上爭勝的創作道路。他說:「詩詞高勝,要從學問中來。」(見《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又說:「韓杜作詩,退之作文,無一字無來處;蓋後人讀書少,胡謂韓杜自作此語耳。古之能為文章者,真能陶冶萬物,雖取古人之陳言入於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也。」(《答洪駒父書》)可以看出他的這種傾向。那麼怎樣取古人陳言點鐵成金呢?就是根據前人的詩意,加以變化形容,企圖推陳出新。他稱這種作法是「脫胎換骨」,是「以俗為雅,以故為新」,是「以腐朽為神奇」。比如王褒《僮約》以「離離若緣坡之竹」形容那髯奴的鬍鬚。黃山谷《次韻王炳之惠玉版紙》詩:「王侯須若緣坡竹,哦詩清風起空谷。」進一步用空谷的清風形容王炳之那聞聲不見嘴的大鬍子,就有了新的意思。又如後人根據李延年《佳人歌》,用「傾城」、「傾國」形容美色,已近俗濫。黃山谷《次韻劉景文登鄴王台見思》詩:「公詩如美色,未嫁已傾城。」意思就深了一層,而且符合於這些文人的雅趣。這些運用書本材料的手法,實際是總結了杜甫、韓愈以來詩人在這方面的經驗的。他同一般低能文人的慕擬、剽竊不同之處,是在材料的選擇上避免熟濫,喜歡在佛經、語錄、小說等雜書里找一些冷僻的典故,稀見的字面。在材料的運用上力求變化出奇,避免生吞活剝。為了同西崑詩人立異,他還有意造拗句,押險韻,作硬語,連向來詩人講究聲律諧協和詞彩鮮明等有成效的藝術手法也拋棄了。象下面這首詩是比較能表現他這一方面的特點的。

我詩如曹鄶,淺陋不成邦;公如大國楚,吞五湖三江。赤壁風月笛,玉堂雲霧窗;句法提一律,堅城受我降。枯松倒澗壑,波濤所舂撞;萬牛挽不前,公乃獨力扛。諸人方嗤點,渠非晁張雙;袒懷相識察,床下拜老龐。小兒未可知,客或許敦龐;誠堪婿阿巽,買紅纏酒缸。——《子瞻詩句妙一世,乃雲效庭堅體,次韻道之》這是他答和蘇軾的一首詩。開首四句說他的詩沒有蘇軾那樣闊大的氣象。中間十二句寫蘇軾對他的賞識,同時表現他的傲兀性格,象倒在澗壑里的枯松,波濤推不動,萬牛挽不前的。結四句說他兒子或可以同蘇軾的孫女阿巽相配,言外之意即說他的詩不能同蘇軾相比。這正是後來江西派詩人說的「打猛諢入,打猛諢出」,用一種詼諧取笑的態度表示他們的情誼。這詩從用字、琢句以至命意布局,變盡建安以來五言詩人熟習的道路。然而比之曹植贈丁儀、沈約寄范雲、杜甫贈李白等詩篇,黃山谷雖然字敲句打,作意出奇,卻仍未能有效地表達他的真情實感。

當然,作為一個開創詩流派的藝術大匠,黃山谷的詩並不是每篇都這樣生硬的。當他受到真情實境的激發,一定程度上擺脫了刻意好奇的習氣時,依然能夠寫出一些清新流暢的詩篇,象下面的例子。

投荒萬死鬢毛斑,生入瞿塘灩預關。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陽樓上對君山。

滿川風雨獨憑欄,綰結湘娥十二鬟。可惜不當湖水面,銀山堆里看青山。——《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

痴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登快閣》

前人論宋詩,每以蘇黃並稱。蘇詩氣象闊大,如長江大河,見起濤涌,自成奇觀;黃詩氣象森嚴,如危峰千尺,拔地而起,使人望而生畏,在藝術上各自創造了不同的境界。然而黃山谷的成就究竟不能同蘇軾相比,因為他的詩雖能屏除陳言濫調,形成一種以生新瘦硬為其特徵的風格,但仍無法掩蓋他生活內容的空虛和脫離現實的傾向。

宋詩最初形成反西崑的流派,是由於當時作者如歐陽修、蘇舜欽、梅堯臣等的面向現實,以詩配合他們的政治鬥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意願。黃山谷論詩說:「詩者,人之性情也,非強諫諍於庭,怨憤詬於道,怒鄰罵座之為也。」又說:「其發為訕謗侵凌,引領以承戈,披襟而受矢,以快一朝之憤者,人皆以為詩之禍,是失詩之旨,非詩之過也。」(《書王知載朐山雜詠後》)顯然,這是取消了詩歌的戰鬥作用,其結果必然要走上脫離現實、片面追求藝術技巧的道路,偏離了詩文革新運動的方向。

詞條標籤: 傳說 文學家 書法家 歷史名人 三生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