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黃鼠

來自 好看視頻 的圖片

中文學名:黃鼠

拉丁學名:Citellus dauricus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 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哺乳綱

亞 綱:真獸亞綱

目:齧齒目

亞 目:松鼠亞目

科:松鼠科

屬:黃鼠屬

種:黃鼠

黃鼠,學名Citellus dauricus(Brandt),屬齧齒目松鼠科。別名達烏爾黃鼠、蒙古黃鼠、草原黃鼠、大眼賊、豆鼠子、禾鼠等。分布在東北、山西、內蒙古、陝西、甘肅、青海、河北、河南等省區。寄主為穀子、沙篙、沙蔥、牧草及一些植物的漿果、種子,有時也食鞘翅目昆蟲的幼蟲。喜食植物的多汁液幼嫩部分,常使作物的管心被成片抽掉;秋季食灌漿乳熟期的種子,使禾苗大量枯死。 [1]

目錄

黃鼠外形特徵

體長約16~26厘米,尾較短,長僅有5~7厘米。耳廓小,眼大突出,俗稱「大眼賊」。口內有發達的頰囊,爪黑色。體毛淡黃色,額部和背部混有黑褐色毛,腹部黃白色,眼眶周圍有白毛圈。 耳殼退化,短小脊狀。尾短,約為身長的1/3。爪尖利呈黑色。雌體有乳頭5對。

黃鼠脊毛呈深黃色,並帶褐黑色。背毛根灰黑尖端黑褐色。頸、腹部為淺白色。後肢外側如背毛。尾與背毛相同,尾短有不發達的毛束,末端毛有黑白色的環。四肢、足背面為沙黃色。頭部毛比背毛深,兩頰和頸側腹毛之間有明顯的界線。頜部為白色,眼周圍有一白環。耳殼色黃灰。

夏毛色較冬毛色深,而短於冬毛。色澤隨地區、年齡、季節而有變異。幼鼠色暗無光澤。偶見白色黃鼠。   頭骨扁平稍呈方形。顱呈橢圓形,吻端略尖。眶上突的基部前端有缺口。無人字脊,顱腹面,門齒無凹穴。前頜骨的額面突小於鼻骨後端的寬,聽泡縱軸長於橫軸。   

門齒狹扁,後無切跡。第二、三上臼齒的後帶不發達,或無。下前臼齒的次尖亦不發達。牙端整齊,牙根較深,長47毫米,顏色隨年齡不同,淺黃或紅黃色。 中等黃鼠體長200—250mm,體重200—450g,尾長為體長的1/5—1/3,頭大,眼大而圓,故俗稱「大眼賊」。耳殼退化,短小,頸、四肢、尾均較短。爪黑色、強壯。雌體具乳頭5對。背毛深黃色,雜有黑褐色毛,腹部、體側及前肢外側為沙黃色。尾末端間有黑白色環。眼眶四周具白圈,耳殼黃色。顱骨橢圓形,吻端略尖,眶上峪基部的前端有缺口,無人字嵴。門齒狹扁,後無切跡。牙端整齊。

本屬種間體型差異較大,最大者為北美大黃鼠,體長43~54厘米,尾長17.4~26.3厘米;最小者為北美小黃鼠,體長16.7~23.8厘米,尾長3.2~6.1厘米。毛色差異亦甚顯著,尤其在北美洲,不少種類具有明顯的斑點或 黃鼠(2張) 條紋。

黃鼠中國分布

黃鼠屬在中國分布有6種,其中達斡爾黃鼠廣布於中國東北、華北及西北部分地區,體型較小,尾短。 眼大而突出,因偷食農作物,故有大眼賊、豆鼠之稱。主要棲息於荒漠、半荒漠草原、農田附近、墳地和溝谷堤岸。白天活動,喜溫暖而避炎熱。出洞後善直立瞭望。活動範圍一般不超過100米。除發情交配期外,喜單獨棲居,洞穴構造複雜。一般9月下旬至翌年3月下旬冬眠。

黃鼠生活習性

黃鼠是中國北部乾旱草原和半荒漠草原的主要鼠類,喜散居。以草本植物的綠色部分為食,亦吃農作物的幼苗,有時吃草根和某些昆蟲的幼蟲。黃鼠危害農作物,破壞牧業草場,又是鼠疫菌的主要攜帶和傳播者,為重點殺滅對象之一。

對生境有選擇性,該鼠除繁殖季節以外,多單沿獨居,洞穴多築於荒地、地頭、墳地、荒草坡、路旁及多年生草地處,分常住洞和臨時f同,臨時洞內無窩巢,且多達幾個至十幾個。常住洞通常只有一個洞口,洞口光滑完整,直徑7—8cm,洞口前有土丘和足跡,周圍無糞便,洞道長2.9—4.3m,洞深1.1—1.4m,無倉庫,不貯糧。雄巢球狀,雌巢盆狀。一年中半年活動,半年休眠,即冬眠。活動範圍300—500m。黃鼠挖掘力強,遇敵害時,能迅速地「打牆」逃避。視覺、嗅覺、聽覺靈敏,記憶力強,警惕性高。黃鼠不喝水。

較喜濕,最適生境為草原和山地草原,通常多在植被覆蓋率25右,植株高15—20cm處活動。

黃鼠生長繁殖

每年繁殖1次,春季發情交配,妊娠期約28天,每產6~8仔。出蟄後5月中旬進入妊娠期,孕期28天,哺乳期24天,每胎產仔6—7隻,多達11隻,仔鼠20天睜眼,34—36天後自行打洞分居,開始獨立生活,壽命2—3年,一般不超過5年。

黃鼠種群分布

長尾黃鼠(學名:Citellus undulatus)為松鼠科黃鼠屬的動物。在中國大陸,分布於黑龍江、新疆、內蒙古等地,常見于山地草原。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西伯利亞色楞格河。亞種 長尾黃鼠阿爾泰亞種(學名:Citellus undulatus eversmanni),Brandt於1841年命名。在中國大陸,分布於新疆(阿爾泰山)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阿爾泰山。 長尾黃鼠東北亞種(學名:Citellus undulatus menzbieri),Ognev於1937年命名。在中國大陸,分布於黑龍江(呼瑪)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西伯利亞東部黑龍江上游。 長尾黃鼠天山亞種(學名:Citellus undulatus stramineus),Obolensky於1927年命名。在中國大陸,分布於阿拉套山、新疆(伊犁天山、烏魯木齊以西北天山)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蒙古杭愛山東南部喇嘛葛根。

赤頰黃鼠 (學名:Citellus erythrogenys)為松鼠科黃鼠屬的動物。在中國大陸,分布於新疆、內蒙古等地,主要生活於荒漠以及半荒漠。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俄羅斯境內阿爾泰山。亞種 赤頰黃鼠阿爾泰亞種(學名:Citellus erythrogenys brevicauda),Brandt於1844年命名。在中國大陸,分布於新疆(北部北塔山、阿爾泰山南麓)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哈薩克斯坦齋桑盆地。 赤頰黃鼠巴爾魯克亞種(學名:Citellus erythrogenys carruthersi),Thomas於1912年命名。在中國大陸,分布於新疆(北部準噶爾界山、阿拉套山)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新疆巴爾魯克山。 赤頰黃鼠內蒙亞種(學名:Citellus erythrogenys pallidicauda),Satunin於1903年命名。在中國大陸,分布於內蒙古(西部)等地。該物種的 天山黃鼠(學名:Citellus relictus)為松鼠科黃鼠屬的動物,分布於帕米爾高原西部,天山區域的中西部,包括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中國新疆伊犁地區等地。它一般生活於低山丘陵地帶的山地、草原和荒漠草原,海拔500-3000米的區域。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哈薩克斯坦境內西天山(42°N,71°E)。

亞種 天山黃鼠伊犁亞種(學名:Citellus relictus ralli),Heptner於1948年命名。在中國大陸,分布於新疆(伊犁地區)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俄羅斯烏拉爾山

4.達烏爾黃鼠(學名:Citellus dauricus)為松鼠科黃鼠屬的動物。在中國大陸,分布於、陝西、青海、內蒙古、甘肅、河北、黑龍江、吉林、山東、遼寧、寧夏等地,多生活於草原和半荒漠。該物 種的模式產地在內蒙古呼倫池。

亞種 達烏爾黃鼠阿拉善亞種(學名:Citellus dauricus alaschanicus),Buchner於1888年命名。在中國大陸,分布於陝西、青海、寧夏、內蒙古(西部)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內蒙古阿拉善南部。

達烏爾黃鼠指名亞種(學名:Citellus dauricus dauricus),Brandt於1844年命名。在中國大陸,分布於內蒙古(東北部)、黑龍江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內蒙古呼倫池。

達烏爾黃鼠河北亞種(學名:Citellu s dauricus mongolicus),Milne-Edwards於1867年命名。在中國大陸,分布於內蒙古(東南部)、河北、陝西、遼寧、山東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河北宣化。

達烏爾黃鼠甘肅亞種(學名:Citellus dauricus obscurus),Buchner於1888年命名。在中國大陸,分布於甘肅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甘肅北部。

達烏爾黃鼠東北亞種(學名:Citellus dauricus ramosus),Thomas於1909年命名。在中國大陸,分布於黑龍江、吉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吉林

加利福尼亞金背黃鼠(Spermophilus lateralis),又名金斗篷地松鼠或金背地松鼠,是生活在北美洲差不多所有不同種類森林的美洲黃鼠屬。它們吃種子、堅果、草莓、昆蟲及地底的真菌。鷹、松鴉、鼬鼠、狐、山貓及郊狼都會獵食它們。它們一般長23-30厘米。它們與南方堆土鼠棲息在相同的環境加利福尼亞金背黃鼠的特徵是有像花栗鼠的斑汶及毛色,但卻沒有面部斑汶。雖然傳統上認為它們會冬眠,但亦有 發現它們會像花栗鼠般將食物儲存在巢穴中,

待春天起來時吃。加利福尼亞金背黃鼠及花栗鼠都是以頰囊來運送食物。這樣可以一方面搬運食物,另一方面保持以四足高速奔跑。

加利福尼亞金背黃鼠會挖掘長約30米的巢穴,而其入口則會藏在樹根或大石下。雌鼠每年夏天都會生產一次,每胎約大有4-6頭幼鼠。

參考來源

  1. 黃鼠, 動物界,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