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安
青年崑曲演員,國家一級演員,一九八六年六月考進上海市戲曲學校第三屆演員班,一九九四年畢業。工小生,師承岳美緹,蔡正仁、周志剛等老師。
2002年,主演改編崑曲《傷逝》中的涓生,並因此贏得白玉蘭表演主角獎。 2012年7月,主演《景陽鍾變》獲得第五屆中國崑劇藝術節優秀表演獎榜首。 [1][2]
目錄
簡介
黎安,1976年07月出生。一九八六年六月考進上海市戲曲學校第三屆演員 班,一九九四年畢業。
工小生,師承岳美緹,蔡正仁、周志剛等老師。
曾獲上海崑劇新人才展演優秀表演獎、第十五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主角獎,2013年第26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
藝術特色
扮相清逸雅致、俊朗脫俗,嗓音酣暢醇厚;長於刻畫人物內心,表演細膩、感染力強。
作品
生平
1986年,黎安和昆三班所有60個同學一樣,從8000個候選人中脫穎而出,考進了上海戲校崑劇班,成為新中國培養的第三代崑劇演員。內向羞澀的黎安被分到老生組,成績也並不出眾。這個不愛說話的男孩,課餘常會溜達到小生組,躲在門口看熱鬧。「我當時覺得小生組上課很熱鬧,就經常偷偷去看,沒想到被岳老師注意上了,時間長了,她就勸我改行唱小生。」黎安回憶當年自己漫無目的並且懵懂的偷窺,至今覺得是一種天意和緣分。而從他踏進小生組的那一刻起,他也開始了和崑劇小生表演藝術家岳美緹情同母子的師生情緣。
在戲校的9年,黎安並不冒尖。畢業後分到上海崑劇團,幾乎沒有人看好他。「那時候我又高又瘦,所有人都說我扮相不好、個子太高,不適合唱小生。」一米八四的個頭,很長時間都困擾着黎安,穿上高靴站在台上,怎麼看都像一根「筷子」。就在所有人都勸他改行的時候,岳老師卻鼓勵着這個她一手帶進小生組的學生。「黎安30歲的時候,會是最好的。」很多年後的今天,黎安想起當年老師當着很多人的面說過的這句斬釘截鐵的斷語,仍然感到溫暖和感激:「我覺得沒有老師,絕對不可能有我的今天。」
沉默的黎安,慢慢做着自己的選擇。他開始練習化妝,不管有沒有自己的演出,只要團里的化妝師在,他就在一旁邊看邊學,並根據自己的臉型修改琢磨。因為身材太高做出來的動作不容易協調美觀,他就對着鏡子苦練功夫。而岳美緹也注意到愛徒身上這股堅韌的勁頭:「那時候除了武行演員,幾乎沒有人會天天來劇團,只有黎安每天都來吊嗓子,他很少受外界的誘惑,總是堅持自己的目標。」
1998年,上海崑劇團幾乎傾巢而出,排演當時計劃要全球巡演的六本《牡丹亭》。黎安的同學們幾乎都被選去了,但當時的黎安卻「理所當然」地被撇在了劇組之外。當被問及那段日子的感受,黎安說,其實也沒有特別的,就是憋着一口氣而已。「憋着氣」的黎安很「聽話」地接下了團里所有周末小劇場演出的任務。「那時候團里真沒有人了,我幾乎每個禮拜要演兩場折子戲。」在全本《牡丹亭》排演的同時,黎安終於有機會主演了自己的第一台原創大戲《白蛇後傳》。黎安說,從1998年到2002年,自己數不清演了多少團里的小劇場演出,那段日子,讓他真正地「飛速成長」。
然而儘管一直很努力,榮譽和獎項似乎總是和他無緣。連續兩屆蘇州崑劇節,同去的同學幾乎都得了獎,黎安卻都榜上無名。岳美緹回憶當時的情景很是感慨:「記得那次我還出國在外,黎安打電話給我,說比賽又沒評上獎,在電話里說着說着就哭了,我只能安慰他。沒想到掛了電話才5分鐘,他又打來,反過來勸我別為他擔心。他就是這樣,外表溫和但內心堅定。」
2002年,黎安在同學吳雙的建議下,和幾個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排演了魯迅同名小說改編的小劇場崑劇《傷逝》,這是崑劇第一次嘗試現代題材的小劇場劇目,也是黎安從藝生涯中第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角色。《傷逝》的演出頗為成功,幾年間在大學校園上演了數十場。而劇中的涓生,也為黎安贏得了自己人生中第一個重要的獎項——白玉蘭表演主角獎。
當年反對的聲音已漸行漸遠,耳邊的鼓勵讓黎安看清了方向。他開始更努力地學習傳統劇目,同時創作一些新角色。當年小生班裡的8個同學現在只剩下他和張軍。黎安說他開始覺得自己身上的責任越來越重。《望鄉》、《占花魁》……這些岳美緹演來出神入化的劇目,黎安都開始努力認真地學來琢磨。同時,他也嘗試恢復和創作《龍鳳衫》、《長生殿》等全新的劇目角色。現在,黎安會的新老劇目和折子戲大概有四五十齣,應該是他同輩人中最多的。 從《傷逝》開始,黎安漸漸發現,自己開始有粉絲了。在演出後,會有觀眾跑來要求合影簽名,在網上,越來越多的觀眾開始支持他。「我真的不知道從哪天開始的。」黎安說。也許,這麼多年,崑劇進校園和劇團小劇場的無數次演出,讓這些觀眾不知不覺地開始聚集在他身邊。雖然並沒有組織,但他們卻都樂於用「安粉」這個名字自居。
也許是因為一切都得來不易,黎安很珍惜那些支持他的觀眾。平時,幾乎每次演出後他都會上網看粉絲們的評論和意見。有一個台灣的粉絲給黎安做了一個名為「生生不息——黎安的崑曲世界」的個人網站。網站的人氣日足,很多觀眾在演出後把劇照和劇評發上論壇交流,甚至有一個高中女生為黎安創作了卡通漫畫形象。「有一次我演完《[[望鄉網上的評論普遍不佳,當時我很想不通,事後覺得觀眾的意見都很有道理。」黎安說,「我很喜歡崑劇的觀眾,他們都是因為喜歡看戲而關注我。從他們那裡我也能學到很多東西。」
對於崑劇,黎安覺得越來越不能分割。被問及崑劇對他意味着什麼,他說:「就是生命吧。」他和團里的吳雙、谷好好都被公認是劇團的戲痴。他自己也笑着承認這一點:「我平時的生活也挺平淡簡單的,就是劇團和家裡。以前踩自行車的時候一直琢磨戲,那時候最有靈感。現在覺得積累很重要,包括演出的、練功的,還有看各種演出的積累。」
雖然覺得名利和榮譽之類的肯定,已不再如當年那樣重要,但獎項卻又一次不期而至。在上昆新創的《紫釵記》中因飾演男主角李益,黎安再一次去參加了曾經是他夢魘的蘇州崑劇節。雖然全劇改了八稿,自己也演得很過癮,但他對自己得獎卻沒有信心。「崑劇節閉幕前一天,領導說大家開機等結果,我等到晚上12點沒有音訊,估計這次又沒戲,於是乾脆關機睡覺了。沒想到半夜2點接到團里的電話,原來他們輾轉半天才問到了我家的電話。後來我才知道我竟然得了榜首。」 黎安笑着說起這個故事,他說自己很意外。而事實上,對於20歲時那個挫折不斷的自己,和今天這個已經成為很多人偶像的自己,他同樣感到意外。「我沒想到自己今天會這樣,雖然狀況還行,但也不算很滿意,因為越來越覺得自己的積澱還太少。」
成就
1986年09月 小學四年級。考進上海市戲曲學校崑劇演員班。
1987年 第二學期,分至老生行當。兩年半後改小生行當。
1993年06月 學校舉行畢業考試,之後進上海崑劇團實習。時劇團演出《上靈山》替老師們跑龍套。
1994年10月 領取畢業證書,正式進入上海崑劇團。
1998年 重排《白蛇後傳》,飾白素貞與許仙之子許夢蛟。這是昆三班畢業之後, 第一個獨立演出的新編戲。
1999年 隨《牡丹亭》赴香港演出。
2000年12月 第一次赴台演出,於國家戲劇院演出《白蛇傳·游湖、說許、端陽》、《長生殿·聞鈴》等摺子。
2001年 隨《琵琶行》劇組赴德國演出。
2003年02月 《傷逝》首演於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小劇場。
11月 赴台演出《繡襦記·打子》、《鈞天樂·訴廟》、《占花魁·湖樓》、《千忠戮·搜山打車》等摺子。
11月 於台北市台泥大樓士敏廳演出《傷逝》。
2004年 07月 《龍鳳衫》首演於上海逸夫舞台。
12月 因《傷逝》一劇,獲得上海白玉蘭主角獎。
代表作品
參考文獻
- ↑ 2013年獲中國戲曲最高獎「梅花獎」,鳳凰網,引用日期,2019-01-29
- ↑ 「藝術名家講堂」暨《文化素質教育講座》課程,清華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19-0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