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冠鸟
黑冠鸟(学名:Parus rubidiventris)为山雀科山雀属的鸟类。
体长12厘米,特征为冠羽及胸兜黑色,脸颊白,上体灰色,
无翼斑,下体灰,臀棕色。与棕枕山雀的区别在黑色的胸兜较小,
飞羽灰色。幼鸟色暗而羽冠较短。虹膜褐色;嘴黑色;脚蓝灰。
一般生活于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林区、常活动于高山针叶林以及竹林或杜鹃等灌丛间。
繁殖期间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其他时候多成3-5只或10余只的小群。
主要以鞘翅目和膜翅目等昆虫为食,也吃部分植物性食物。
分布于中国、不丹、印度、缅甸和尼泊尔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尼泊尔。
目录
外形特征
黑冠鸟雌雄羽色相似。额、头顶、眼先、枕和后颈亮黑色,后颈有一大块白斑,
颊、耳羽和颈侧淡黄白色,在头侧亦形成大块白斑。背、肩、腰和尾上覆羽暗蓝灰色,
尾暗褐色,羽缘蓝灰色,两翅覆羽暗褐色,羽缘蓝灰色;飞羽暗褐色,外翈羽缘亦为蓝灰色。
颏、喉和上胸黑色,下胸、腹和两胁橄榄灰色,尾下覆羽和腋羽棕色。幼鸟和成鸟相似,
但羽冠不明显或没有羽冠。头顶和背渲染褐色,耳羽较黄,喉至上胸灰黑色,
腹淡灰而沾黄色,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脚铅褐色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生活习性
黑冠鸟为留鸟。
繁殖期间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其他时候多成3-5只或10余只的小群,有时亦见和其他山雀混群活动和觅食。
主要以鞘翅目和膜翅目等昆虫为食,
也吃部分植物性食物
叫声:细而高的seet声,尖chit声,似抱怨的责骂声chit'it'it'it及较复杂的短句声。磬音嘟声chip, chip, chip, chip…及含糊的哨音及颤音
栖身环境
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3500米的山地针叶林、竹林和杜鹃灌丛中,也出没于阔叶林和混交林及其林缘疏林灌丛
繁殖方式
每年的10月至翌年的6月为适宜的繁殖季节。
野生状态下一年可繁殖二窝。每窝一般产卵4-7枚,在此期间, 雌鸟孵卵,
全靠雄鸟喂食。孵化期18-20天。雏鸟出壳后最初一段时间,雌鸟整天守护着雏鸟;
雄鸟叼食雌鸟,雌鸟进入巢内再喂雏鸟。小鸟长到30天左右就可离巢生活<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及中国中西部。
分布状况:亚种beavani罕见于海拔2500米至针叶林上线,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
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1]。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