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爾法哲學批判
《黑格爾法哲學批判》,馬克思批判黑格爾哲學的第一部著作。1843年夏天寫於萊茵省的克羅茨納赫。原稿共39份,沒有標題。現在的標題是蘇共(布)中央馬克思列寧主義研究院於1927年發表這一手稿時加的。中譯本收入人民出版社1956年出版的《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目錄
內容簡介
通過對黑格爾《法哲學原理》第261至313節闡述國家問題的部分的分析,批判了黑格爾唯心主義的國家觀,揭露了黑格爾在國家問題上思辨哲學的神秘主義,把被他顛倒了的邏輯觀念與現實事物的關係顛倒過來;批判了黑格爾把市民社會從屬於政治國家的觀點,論述了市民社會決定國家的思想;批判了黑格爾主張君王、官僚決定國家的英雄史觀,闡述了「人民創造國家制度」的唯物史觀;批判了黑格爾在國家發展問題上否認質變的「逐漸變化」的進化論,得出必須經過「真正的革命」來建立「新的國家制度」的觀點;批判了黑格爾在私有制與政治國家關係上「倒因為果,倒果為因」的唯心史觀,揭示了所有制對國家的支配作用,是「國家制度的基礎的基礎」的觀點。本書是馬克思哲學思想由唯心主義向唯物主義轉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在此以後,他通過對市民社會的深入解剖和政治經濟學的批判,終於創立了唯物史觀。
工具書的發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書是一種依據特定的需要,廣泛匯集相關的知識或文獻資料,按一定的體例和檢索方式編排,專供查資料線索的圖書、文獻,是人們在書山探寶,學海求知的「器」。學會和善於利用工具書,是做學問的一項基本功。
我國的工具書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史籀記載,公元前8世紀周宣王就有字書《史籀篇》[1]。如果說先秦是工具書的萌芽時期的話,那麼兩漢則是工具書的奠基時期。《方言》,《說文解字》《別錄》《七略》等一批定型的字典、詞典、書目,為以後工具書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隨着工具書的不斷發展,種類也變得越來越多,除字典、詞典、百科全書外,年鑑、手冊[2]在工具書類型中發展較快,品種多,規模大,既有綜合性的,也有專門或專科性的,既有學術性的,也有生活方面的。
視頻
黑格爾法哲學批判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史籀篇,可可詩詞,2020-09-11
- ↑ 07 中文工具書-年鑑 手冊,道客巴巴,2013-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