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雲山
齊雲山是一處以摩崖石刻、道教文化和丹霞地貌為特色的山嶽景區。1981年列為省重點保護單位,1993年被國家林業部命為國家森林公園,1994年國務院公布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1年又被國土資源部授予「國家地質公園」榮譽,2005年,齊雲山被國務院批准被國家旅遊質量評定委員會評為「AAAA級景區」。與黃山南北相望,風景綺麗,素有「黃山白岳甲江南」之譽,因較高峰廊崖「一石插天,與雲並齊」而得名,乾隆帝稱之為「天下無雙勝景,江南第一名山」。它由齊雲、歧山、萬壽等9座山峰組成,其歷史悠久,文化內涵豐富,藝術觀賞性強,科研價值高,在江南眾多的風景名勝區中別具一格。齊雲山與黃山南北相望,風景綺麗,各樹一幟,古人云:「黃山白岳相對峙,細看從來無厭時」。齊雲山景點集中,物產豐富,交通便捷,氣候宜人,是華東地區一著名遊覽勝地。
齊雲山,與黃山南北相望,風景綺麗,素有「'黃山白岳甲江南」之譽。齊雲山又是道家的「桃源洞天」,為著名道教名山之一,是一個集道教宮觀、摩崖石刻、丹霞地貌、徽派民居、湖光山色於一體的山嶽風景區。全山為典型丹霞地貌,赤如硃砂,燦若紅霞,以山奇、水秀、石怪、洞幽著稱。景區面積110平方公里,以山奇、水秀、石怪、洞幽著稱,共分月華街、雲岩湖、樓上樓三個景區。三十六奇峰,峰峰入畫;七十二怪岩,岩岩皆景。有奇峰36座,怪岩44處,幽洞18個,飛泉洞27條,池潭14方,亭台16座,碑銘石刻537處,石坊3個,石橋5座,庵堂祠廟33處,真是丹岩聳翠,群峰如海,道院禪房為營,碑銘石刻星羅棋布。山奇、水秀、洞幽,林木、道觀點綴其間,碑銘石刻星羅其布,素有「江南第一名山」之譽。[1]
名傳四海的齊雲山吸引了宋相海瑞、理學家朱熹、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藥物學家李時珍、哲學家王陽明、以及近代著名文學家郁達夫等文人雅士紛至沓來,寄情峰岩,賦詩題詞,樹碑為記,成為後世極其寶貴的文化遺產。加之唐宋元明以來,道教在齊雲山的香火旺盛,更使得齊雲山躋身全國道教名列,以致被稱為「江南小武當」。千百年來,齊雲山豐厚充盈的人居文化與壯麗獨特的自然景觀和諧共存,看成全球人類與黃鯨和諧共生之典範。
齊雲山石刻主要分布在洞天福地、真仙洞府和紫霄岩,洞天福地,青苔滿壁,2個倒趴獅子面面相覷。此處有棲真岩、忠烈岩、壽字崖3處摩崖石刻,「壽」字石刻高九尺九寸,寬六尺六寸,正好合周易卦數,暗喻陰陽和合之理,仙洞府擁有很多洞、宮,供奉的從觀音、八仙、真武帝、18羅漢到龍王等,佛道同體,彼此共敬。這裡幾乎沒有一塊閒石,石刻見縫插針,林林總總,密密麻麻的布滿了山體,形成了書法盛宴,看的人眼花繚亂如痴如醉,張三丰於齊雲山羽化,墓室安於齊雲山洞天福地祠後天然岩洞內。「真身內藏」青石墓碑高100公分,寬50公分,立於墓前。原墓原碑「文革」時被造反派搗毀,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歷史上齊雲山道教主持閉關和接待貴賓的場所。由於葫蘆頂部的結構類似一頂峨冠,人在壺中就有了加官進爵的美好寓意。公元1618年正月28日,因大雪徐霞客沒法繼續下面的行程,而接受了當時的主持汪伯化的邀請,在此飲酒談玄。[2]
目錄
景區介紹
雲上天街:
月華街號稱「中國道家第一村」,因半懸峭壁之上,所以被稱為「天街」;又因雲海持續的時間極長,游月華街如同在雲海穿行,所以月華街又被稱為「雲上天街」。「雲上天街」上現有30戶人家,大多從事旅遊業,道士與山民雜居於此,徽派民居與道教建築相映成趣。來雲上天街,感受道民同居的仙境時光,漫步在幽靜的天街里,仿佛已經忘記了時間。雲來不知身處何時,雲去不知夢歸何處。善水街是一座奇幻主題文旅商街,更是一條符合現代新商業、新零售特徵的全新街區,既保留了徽州傳統的簡樸風格,又融合了道家奇幻風格,同時引入創新的文態、業態與形態。街區涵蓋園林、民宿、餐飲等業態,重點引進了安徽省知名獨立品牌書店——保羅的口袋,張祖三豐紀念館,以及玲琅滿目的燈籠、香料、佐料、民俗等文藝小鋪。此外,還在街區展示了由非遺傳人、民間匠人打造的桐油傘、秦淮燈彩、黃山泥人等傳統民間特色產品。這些特色項目,讓遊客在觀賞徽派古韻和自然之美的同時體會到璀璨的非遺文化。
山水太極
齊雲山生態環境良好。山下橫江是錢塘江、富春江及新安江的源頭,從黟縣吉陽山一路奔騰而來,至齊雲山下山水迴環,與兩岸的八卦田一起構成了一幅天然太極圖,登封古橋橫臥其上,聯通陰陽,彰顯了道家取法天地大道之理。山下蜿蜒東去的江叫橫江,她是新安江兩大源頭之一,因她流經新安江、富春江和錢塘江而如海,故有「三江源」之稱。橫江奔流至此山水迴環,與兩岸的沖積平原構成了一個山水太極。而橫江就是太極的陰陽分割線。由於中國人的地理觀是江之南山之北為陰,所以我們所處這邊的沖積平原就是太極中的黑色部分,而江對面就是白色部分。齊雲山古稱白岳,最高海拔只有585米,卻因其一年之中有着260天的雲海,明嘉靖皇帝賜名「齊雲山」。而能形成如此奇特的天象景觀,恰恰是得益於我們眼前這個山環水曲、藏風聚氣的風水環境。它的雲海生成之後每每離地面只有七八十米的高度,厚度卻達150米。彼時立於此處,所見亭子下方一片蒼茫,白雲怒濤;遠山隱隱,狀若仙島;頭頂藍天,旭日暖陽。
壽字岩
徽州不僅有東南鄒魯之稱,還是程朱理學的故里,朱熹就是徽州婺源人。這個碩大的「壽」字就是他的墨寶。俗話說「齊雲山上走一走,延年益壽九十九;壽字底下摸一摸,定能活到一百多」。這個壽字不但筆力渾厚、筆鋒圓潤而且尺寸非常吉祥。它高九尺九寸寬六尺六寸,不僅取九九歸一、六六大順之意,還暗含陰陽平衡之意,因為人體只有陰陽調和方能健康長壽。
小壺天
小壺天內也是齊雲山恐龍腳印和尾跡負型化石發現地,人們頭頂崖體上這二十多個凸起的印痕,就是恐龍的足跡化石。從地質學上說,凹陷的原跡為「正」型,以原跡為模,天然鑄成起的遺蹟為「負」型,象這種就是負型化石,按足跡的重疊現象、數量和大小,生物學家推測出,這裡至少有大小不等四隻以上的恐龍在嬉戲。恐龍的足跡化石本十分珍貴,特別是負型化石。因為只有泥土乾濕、軟硬都適宜才能留下印坑,印坑形成後,必須要保持一段時間不被雨水,湖水沖刷掉,才可以形成干硬的印模,印模形成後又能被泥沙快速填充,以後再不被沖蝕,然後在漫長的地質年代裡被後期的沉積物質壓對結成岩。只有這些因素都具備,才能形成化石。
祈福聖地:
長久以來,這座聞名遐邇的道教聖地,不僅以天開神秀的美麗景色和源遠流長的文化底蘊享譽江南,更以靈驗的祈福體驗讓世人趨之若鶩。休寧的十九位狀元、明清徽州2996位舉人,來山拜學成功,讓夢真橋成了讀書人心目中的聖地;朱熹題寫的壽字,則讓每一位游山之人都享受着「添壽」的樂趣;嘉靖皇帝求子應驗的事件,無疑讓太素宮聲名遠播;小壺天內加官晉爵,則了卻士人「治國平天下」的夙願。[3]
歷史介紹
唐朝的棲霞真人更是曾在齊雲山的棲真岩修行。其中的洞天福地更是景色頗為壯觀。壽字岩上的壽字出自慈禧太后的手筆。太素宮是最大的一座宮殿。每年在這座宮殿中都會舉行,盛大的道家法事。玉虛宮處在齊雲山的紫霞崖下。它是由明代正德年間的王泰元所創建。主位上的神像為真武大帝,唐代,距今已經有1200多年的歷史。山上的宮殿,寺院,閣樓共有108處。道觀27處。道教的繪畫與摩崖石刻外加碑文,在此地更是達到了數以千計。清代乾隆皇帝,曾讚譽齊雲山的美景。
齊雲山道教沿革開始逐漸興盛,明嘉靖(1522~1566年),萬曆(1573~1620年)年間發展到鼎盛時期,興建宮,觀,道院,祠,殿及神仙洞府百餘處,真武聖殿被重修,增建配殿及鍾,鼓二樓,宮闕壯麗,嘉靖帝敕名為「玄天太素宮」,並親題「齊雲山」匾額。《齊雲山志》載有唐元和四年(809年)歙州刺史韋緩建石門寺於石橋岩,宋祥符元年(1008年)建密多院於白岳山南,直到南宋寶慶丙戌年(1226年),道士余道元來齊雲山,創建佑聖真武祠(真武聖殿,真武閣),齊雲山道教才有了明確的記載。次年,請內相程鉍題「雲岩」二字刻於石,為齊雲山現存最早的摩崖石刻。宋咸淳二年(1266年)朝廷下令正式建築道院,奠定了齊雲山道教沿革的基礎。
古往今來登臨齊雲山的文人雅士,如朱熹、唐伯虎,徐霞客、曾國藩、郁達夫等都曾留下佳句名篇,或鐫刻丹崖之上,或立碑幽洞之中。齊雲山石刻現存537件,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江南第一名山」之譽。該山道教始於唐乾元年間(公元758-760年),至明,道教盛行,香火旺盛,故成為我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被清乾隆帝題為「天下無雙勝境,江南第一名山」。民國時期,宮觀道院尚有很多,香火旺盛,月華街一帶香客遊人摩肩接踵。(公元1412—1417)間,張三丰頻繁往來於武當山、齊雲山兩座道教名岳之間,為振興道業卓有建樹,一時間「玄帝香火,日在武當夜在齊雲」成為現實中的神話。
唐朝乾元年間(758-760),明代道教盛行,齊雲山香火極旺,被稱為「道教第一山」。齊雲山是我國道教名山之一,原被列為七十二福地之內。道教稱大地名山間仙人所後勝地為福地,故齊雲山又稱「福壽山」,為道家所命名。名傳四海的齊雲山吸引了宋相海瑞、理學家朱熹、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藥物學家李時珍、哲學家王陽明、以及近代著名文學家郁達夫等文人雅士紛至沓來,寄情峰岩,賦詩題詞,樹碑為記,成為後世極其寶貴的文化遺產。加之唐宋元明以來,道教在齊雲山的香火旺盛,更使得齊雲山躋身全國道教名列,以致被稱為「江南小武當」。千百年來,齊雲山豐厚充盈的人居文化與壯麗獨特的自然景觀和諧共存,看成全球人類與黃鯨和諧共生之典範。
歷史的古石橋,游聖徐霞客兩上齊雲山就是從這座橋過的。它九孔十墩,全長147米、橋面寬8米、身高9.5米,氣勢雄偉,遠觀有「夸川如虹,臥波如龍」之勢。時歷400多年,至今保存完整,為國內罕見。究其原因,我們只要來到橋上就明白了。在橋的北頭我們能看到一塊清代徽州府正堂「峻示」禁碑,全文內容是:「嚴禁推車打曬,毋許煨曝穢污,欄石不許磨刀,橋腳禁止戮魚」。可以說幾百年來這些文字不僅僅是刻在石頭上,史載「香客日達三千之多」。這三千人過橫江除了擺渡之外,則只能是繞道,十分不方便。明萬曆十五年(1587年),時任徽州知府的古之賢體察民情,發出「修橋」倡議。經過民間募資和政府配套投入,歷經三年橋成。取名「登峰橋」,寓意「登峰造極」。然而,就在竣工典禮上,準備揭牌的時候,皇帝聖旨到了,因古之賢政績突出,擢升為廣東按察副使。真是大喜事一件,正當人們在想着用何種方式祝賀古知府升遷之喜時,有位鄉賢提了個建議說:「不如在橋名上做文章,把山峰的峰字改成封官的封,以祝古知府步步登高如何?」話音剛落,在場的人都連聲稱道。從此登封橋不僅是一條登齊雲山的交通要道,更是人們心目中的吉祥之地。俗諺稱:「登封橋上望一眼,高瞻遠矚福不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