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的傳人
背景
1978年12月,美國政府宣布與迫遷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斷絕外交關係,轉與實際管轄中國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建交。在台灣政治大學讀書的侯德健對周遭的「悲情」不以為然,在他看來,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一直被悲情籠罩,受外國人牽制,他憤怒於這種懦弱的悲情,寫下了《龍的傳人》[1]。因為海峽兩岸的矛盾衝突是兄弟之間的紛爭,容不得外國人在其中挑撥離間、漁翁得利。該曲創作的初衷是侯德健想寫一首愛國歌曲,宣揚民族主義,只不過,他的愛國與民族主義與許多人的想法是不一樣的,和當時的台灣當局更是大相徑庭。
原著發表時為台灣戒嚴狀態,歌曲需送行政院新聞局審查。當時正逢中華民國與美國斷交,行政院新聞局為避免刺激美方,將侯德健原著歌詞中之「四面楚歌是洋人的劍」改成「四面楚歌是姑息的劍」。
侯德健曾表示,歌詞靈感背景是1900年的八國聯軍。
歌曲鑑賞
《龍的傳人》詞意新穎、曲調舒緩,呼應了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台灣人民的社會民心和對大陸的思鄉情感,因此民族情感更是強烈。歌曲本身所呈現出的那種身為「龍的傳人」的自豪感,以超越政治、超越時空的高度,傳現出的一種民族感情和民族精神。在一定程度上,《龍的傳人》甚至可以成為中華民族的現代族歌。歌曲極大地鼓舞了華夏兒女的愛國熱情和高尚的民族情結,為多民族的團結建設做出了不可估量的價值與貢獻。
社會影響
《龍的傳人》經過中國香港歌手張明敏重新演繹後,歌曲傳遍中國,「龍的傳人」也成為中國人的民族別稱[2]。
2009年5月,侯德健創作的《龍的傳人》被選入由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文化部、廣電總局、解放軍總政治部等十部委組織開展的「愛國歌曲大家唱」群眾性歌詠活動百首愛國歌曲。
視頻
龍的傳人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南方周末》:「紅人」侯德健和「紅歌」《龍的傳人》,豆瓣, 2011-05-21
- ↑ 愛國流行歌曲《龍的傳人》的歌詞, 5068兒童網,2019-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