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國際足聯世界盃
1990年國際足聯世界盃,於1990年在意大利舉行[1]。決賽中,西德以1–0戰勝了阿根廷,第三次捧起了世界盃獎盃。
奪得三次冠軍和三次亞軍的西德隊成為當時世界盃比賽中最成功的球隊,直到1994年巴西隊第四次奪得世界盃,這個地位才被動搖。西德隊主教練弗朗茨·貝肯鮑爾也是繼巴西的馬里奧·扎加洛之後以球員(1974年)和教練身份兩次奪得世界盃冠軍的人。弗朗茨·貝肯鮑爾也是首位以隊長和教練兩次奪得世界盃冠軍的球員。
目錄
概述
本屆比賽的規程與上屆相同:24支參加決賽階段的球隊分成6個小組進行循環賽。6個小組第一名、6個小組第二名以及4個成績最好的小組第三名將進入淘汰賽,直到決出冠軍。有三個國家是首次參加世界盃決賽階段比賽,分別是哥斯達黎加、愛爾蘭和阿聯酋。
本屆比賽首場就爆出冷門。衛冕冠軍阿根廷隊在開幕戰中以0–1不敵喀麥隆,之後非洲雄獅喀麥隆隊表現驚人,闖入了半準決賽,並與英格蘭隊鏖戰到加時賽,才以2–3抱憾而歸。這也是當時非洲球隊所取得的最好成績。38歲的喀麥隆老將羅傑·米拉為了世界盃特地復出,並且成為本屆比賽中最耀眼的球星之一,他也以大大超過一流球星平均退役年齡的記錄被人們親切地稱為「米拉大叔」。
阿根廷隊雖在首場失利,但之後一直被幸運之神眷顧,小組賽僅能以小組第三名晉級次輪後,他們在16強賽面對巴西,本來巴西全場占盡優勢,但欠缺運氣的巴西隊始終未能攻進進球,全場沒有什麼攻勢的阿根廷卻在下半場憑馬拉多納靈光一閃中路連過數名巴西球員助攻肯尼基亞破門,攻入全場唯一進球,結果阿根廷以1-0擊敗了巴西隊晉級。之後阿根廷又憑點球大戰球僥倖淘汰南斯拉夫晉入四強。半決賽中,他們與東道主意大利在加時賽戰成1–1後,結果衛冕冠軍阿根廷再次幸運地於點球大戰一役中戰勝了對手,而意大利則繼28年前之智利後成為第二季軍東道主。
不過今屆冠軍落在連續三屆都打進世界盃決賽的西德手中。西德隊先在八分之一決賽以2-1淘汰荷蘭,報卻了兩年前在歐洲國家杯被對手淘汰之仇,之後在半決賽點球大戰淘汰英格蘭,連續三屆打進決賽。
這屆決賽是四年前的翻版:西德對阿根廷,這也是世界盃史上唯一一次兩隊決賽隊伍與之前一屆完全相同,但這次西德以1-0擊敗阿根廷,成為繼巴西及意大利後,第三支三奪世界盃錦標的隊伍,同樣成為第二支彌補歐國杯遺憾的國家隊,僅次於8年前的意大利和28年後的法國。
意大利隊的薩爾瓦托雷·斯基拉奇(羅西二世)以6粒進球獲得最佳射手稱號,這位在世界盃前只為意大利隊效力過一場比賽的球員在決賽階段的每場比賽中都為意大利貢獻了一粒進球(對上一次有意大利國家隊成員取得金球和金靴獎的時間為1982年7月,當時世界盃足球大賽於西班牙舉行)。
本屆世界盃也被認為是最不精彩和充斥了暴力的一屆比賽,並創造了平均每場進球的最低紀錄和16張紅牌的最高紀錄。大多數球隊都依賴於防守和粗暴鏟球,而且對裁判也進行粗暴的威脅。在淘汰賽階段,許多球隊都期望平安地度過120分鐘,並寄希望於在點球大戰中憑藉運氣獲勝。本屆亞軍阿根廷隊就是其中的典型,在整整7場比賽中,僅能攻入5球而取得兩勝三和兩負的劣績,淨勝差只有可憐的+1,但卻差點成為冠軍!他們也就是以此差勁的成績奪得了亞軍。而冠軍西德隊是本屆比賽中少數採取積極進攻戰術的球隊。
本屆杯賽的主題曲《意大利之夏》[2]由意大利作曲家喬吉奧·莫羅德爾譜曲,英語版本名為《To Be Number One》,而粵語版本由譚詠麟主唱,名為《理想與和平》,因為該曲的緣故,一些人亦將本屆杯杯賽稱為「意大利之夏」。
視頻
1990年國際足聯世界盃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1990年第十四屆意大利世界盃足球賽(圖),北方網,2002-3-15
- ↑ 『永恆經典』90年世界盃主題曲《意大利之夏》官方原版MV,搜狐視頻,20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