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las Galápagos
加拉巴哥群島(西班牙語:Islas Galápagos,官方名稱Archipiélago de Colón),官方名稱科隆群島。為火山群島,面積7976平方公里,離厄瓜多爾本土1100公里,西班牙語中Galápagos語意為龜。
加拉巴哥群島位於太平洋東部,接近赤道,分布在赤道附近總計約9,500平方公里的海域上,為厄瓜多爾領土。
加拉巴哥群島最先由巴拿馬的第一任主教湯瑪斯·德·貝蘭加(Tomás de Berlanga)在1535年航行時意外發現,向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報告,總共由13個大島,6個小島還有107個小礁石組成,總陸地面基是8,000 平方公里,全部是火山島形成。[1][2]
- 加拉巴哥群島屬於厄瓜多爾的一部分,由十六個主要島嶼及許多小島所組成,其中以伊莎貝拉島(Isla Isabela)面積最大,而聖克魯茲島人口最多。
- 群島全部由火山堆和火山熔岩組成,赤道橫貫北部,因受秘魯寒流影響,氣候涼爽極為乾旱。
- 島上有許多全世界獨有的動植物,有加拉巴哥象龜及加拉巴哥陸鬣蜥等奇特的動物棲息。1835年9月達爾文的來訪,觀察研究群島上生物的獨特性,啟發他對物種可能的真正起源的深思,二十多年後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 人口估計約25,000,分布在4個主島上。
- 厄瓜多爾政府於1959年將群島列為國家公園加以保護。
- 1978年時成為第一個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的群島。
目录
簡介
加拉巴哥群島是太平洋上距離南美洲西岸950公里的一群火山島。政治上屬於厄瓜多爾的一省加拉巴哥省(Provincia de Galápagos),大約有15,000人散居在五個島上,首府巴克里索莫雷諾港(Puerto Baquerizo Moreno)位於聖克里斯托巴爾島(San Cristobal)上,最大的城市阿約拉港(Puerto Ayora)位在聖克魯茲島(Santa Cruz)上。1959年,整個群島被劃定為國家公園。聖克魯茲島上有國家公園管理局,以及達爾文研究中心共同管理整個群島並發展觀光事業。[2]
歷史
1535年,巴拿馬的第一任主教湯瑪斯·德·貝蘭加(Tomás de Berlanga)從巴拿馬航行到秘魯時偏離了航線,而意外發現加拉帕戈斯群島。主教向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報告了他的發現,並在報告中包括了加拉巴哥象龜的描述,各島由此得名,以及關於這些島上各種鳥類的有趣註釋:
“ | 島上的鳥如此愚蠢,他們不知道如何逃跑,許多鳥可以輕易用手捕獲... | ” |
— 湯瑪斯·德·貝蘭加 |
南美洲的土著居民很可能在1535年之前就意識到這些島嶼的存在,但沒有確切的記錄,直到1570年這些島嶼才被確定而記錄魚世界地圖上。 1953年,挪威探險家索爾·海耶達爾(Thor Heyerdahl)發現了他認為是哥倫佈時代之前的陶器碎片,但證據似乎尚無定論。群島的第一張粗略圖表是海盜在17世紀後期繪製的,科學探索始於18世紀後期。
加拉帕戈斯群島被發現後三個多世紀,被一系列的海盜,海豹捕獵者和捕鯨者用作基地。這些島嶼提供了庇護,柴火,水,並以加拉巴哥象龜等提供大量新鮮食物,成千上萬的烏龜被抓獲並活著堆積在船艙中。據估計,在1811年至1844年之間,捕撈了10萬多只烏龜。這些烏龜可以生存一年或更長的時間,因此在水手離開島嶼後很長一段時間,陸龜成為他們航海時新鮮的肉類食物。海狗的種群數量也減少了,成千上萬因為毛皮而被殺。[2]
第一位居民
群島上的第一位歐洲居民是愛爾蘭人帕特里克·瓦特金斯(Patrick Watkins),他於1807年在加拉帕戈斯群島的弗雷里安納島(island of Floreana)上被放逐,在那裡度過兩年的時光種菜並與過往的船將他的產品換成朗姆酒。傳說他在大部分逗留期間都持續酗酒,之後偷走了一條船,由五個奴隸陪伴前往厄瓜多的瓜亞基爾(Guayaquil),最後只有沃特金斯生還抵達,之後他轉往秘魯的派塔(Payta),誘惑說服當地女人與他再返回加拉帕戈斯群島。[2][3]
1832年,厄瓜多爾正式宣稱擁有加拉帕戈斯群島,維拉米爾將軍(General Villamil)被任命為第一任總督,負責在弗雷里安納島(Floreana)上的一個前反叛士兵殖民地。此後大約一個世紀,這些島嶼僅由少數定居者居住,並被用作刑事殖民地,最後一個在伊莎貝拉島(Isla Isabela)於1959年關閉。[2]
物競天擇的達爾文發現
加拉帕戈斯群島最著名的遊客是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1835年,達爾文乘坐英國海軍比格犬號抵達。達爾文呆了五個星期,其中有19天花在了四個較大的島嶼上,做筆記並收集標本為他的進化論提供了重要的證據,他在加拉巴哥群島發現不同種間的鳥喙尺寸跟形狀有許多不同,用來適應進食來源,並推斷出以物競天擇為基礎的演化過程。直到幾十年後,他才制定並發表了證據。他在聖薩爾瓦多島(Isla San Salvador)上滯留最多的時間,因此一直在吃烏龜。達爾文對地質和植物學的關注與對加拉帕戈斯群島的動物和海洋生物的關注一樣。[2][4][5]
生態物種
加拉巴哥象龜
原圖鏈接達爾文雀之中嘴地雀(Geospiza fortis)
原圖鏈接各種大小喙的達爾文雀
原圖鏈接達爾文在加拉巴哥群島發現不同種間的鳥喙尺寸跟形狀有許多不同,用來適應進食來源,並推斷出以天擇為基礎的演化過程。
原圖鏈接加拉巴哥陸鬣蜥
原圖鏈接在海底啃食海草的海鬣蜥
原圖鏈接加拉巴哥鸕鶿
原圖鏈接加拉帕戈斯企鵝
原圖鏈接
加拉帕戈斯群島海域中孕育了超過400種的魚類,其中50種以上更是當地的特有種魚類。因豐富且獨特的自然生態,加拉巴哥群島在1978年時成為第一個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的群島。[6]
1835年,英國自然學家達爾文在這裡遇上了一群前所未見的奇特生物。當時達爾文對這個地球上最荒遠的角落所做的觀察與見解,徹底改變了世人對大自然的看法。
這裡是很多生物種類的天然庇護所,這些生物的祖先被風或海水由遙遠的大陸送到這裡,並且發展出獨特的適應構造,而與其在大陸上的祖先漸行漸遠。
- 加拉巴哥象龜就是一個適應該環境的物種。這種爬蟲動物身體有如一輛半公噸重的坦克車,可以活上一百多年;[1]
- 達爾文雀(Darwin's finches)祖先則很可能是在約兩百萬年前被風刮到這裡,之後一代代的繁衍下去,現在已經演化出了18種不同物種,各自適應不同生態棲位。有些達爾文雀有強大的喙,能夠咬碎種子,有些就有細長的喙可以捉昆蟲,有些的喙甚至尖銳到能夠吸血,每種都有獨特的喙以適應不同的食物,[7]比如大仙人掌地雀,則棲息在有仙人掌的地方。大仙人掌地雀的喙較小一些,也能吃堅果,不過仙人掌的花和果更受它的青睞。而小地雀則在較為溼潤的灌木和樹叢地帶生活,吃小種子和昆蟲,喙也要小得多;它還幫加拉帕戈斯的鬣蜥清理面板碎屑;[8]
- 加拉巴哥鸕鶿(Flightless Cormorant, Galapagos Cormorant; Phalacrocorax harrisi)的祖先早在幾千年前,已經來到加拉巴哥群島棲息,到現代牠們已經演變成不會飛行的鳥類了;[1]達爾文在加拉巴哥群島觀察到許多種獨樹一格的生物,激發了他對於這些奇特生物的好奇,譬如鸕鶿為何會失去飛行能力?達爾文提出了假設:「種種因環境改變所形成的演化壓力,乃是造成加拉巴哥鸕鶿再也無法翱翔天際的原因。」[9]
- 加拉巴哥陸鬣蜥是另一種加拉巴哥群島獨有的生物,達爾文稱牠們是「黑色的鬼靈精」。與其他所有蜥蜴都不同的是,牠們已經演化成可以同時在海洋和陸地覓食的本領。而海鬣蜥只生活在加拉巴哥群島,一天中的絕大部分的時間,牠們都會趴在岸邊的岩石上曬日光浴。牠們為了覓食能待在水下長達15分鐘。[10]
- 加拉帕戈斯企鵝,是這裡獨有的物種,1970年代時,加拉帕戈斯企鵝的數量大約一萬隻,目前加拉帕戈斯企鵝只剩下不到1000隻,它們是唯一生存在赤道附近以北的企鵝。平均長度為49厘米,體重約2.5千克,雖然它們很小,但比世界上最小的企鵝,小藍企鵝稍微大一些。加拉帕戈斯企鵝白天覓食,它們的食物包括沙丁魚和小型甲殼類動物。[11]
自1960年代開始,人們便努力推展在加拉巴哥群島上的生態研究,目前加拉巴哥群島的所有島嶼都屬於厄瓜多爾國家公園服務處所管理,以嚴格的法令保護群島上大量的鳥類、哺乳類與爬蟲類。[1]
保育
1835年保育的概念尚未萌芽,查爾斯·達爾文的舉止與他的所有前任一樣,他帶著大量加拉巴哥象龜作為航海的食物離開。在達爾文拜訪10年後,烏龜在弗雷里安納島上滅絕了,部分原因是拜訪船隻對它們進行了嚴重的掠奪,部分原因是由於烏龜由於與引入的山羊競爭而失去優勢,以及被狗和老鼠破壞了它們的卵和幼蟲。[4]
1685年,一位英國人畫下了第一張有關加拉巴哥群島的航海圖,各個島嶼才有了正式的命名.之後,利用這些島嶼整補的歐洲商船和捕鯨船大量增加,因此能當做食物的象龜首當其衝的被大量獵殺而導致加拉巴哥象龜14個亞種中現在只剩下9種存活在世界上。[12]
新物種
2015年,聖克魯茲島發現,島上有兩個大型陸龜的族群:生活在島嶼東部的族群稱為「致命山丘」(Cerro Fatal)陸龜,在島嶼西部和西南部的族群則稱為「保留」(Reserva)陸龜。這兩個族群的外觀非常相似,直到不久前都還被當作是同一個物種——Chelonoidis porteri。
一個由耶魯大學演化生物學者Adalgisa Caccone領導的研究團隊分析這兩個族群重複的細胞核DNA與牠們從母親那一方繼承而來的粒腺體DNA時,發腺體型稍小的Cerro Fatal與體型較大的Reserva其實不只是不同的物種,而且這兩個族群和其他島嶼上的物種之間的關連,比牠們彼此之間的關連還要緊密。[13]
氣候變遷
每七年發生一次的聖嬰現象(El Niño),涉及溫暖和寒冷的溫度循環。加拉帕戈斯群島位於主要洋流的匯合處,南部有涼爽的秘魯涼流(Humbolt Current),北部為溫暖的巴拿馬暖流和向群島西面延伸的寒冷的克倫威爾上升洋流。它們也是眾多特有海洋物種的家園。海水溫度的這種變化雖然很小,但可能對加拉帕戈斯群島的野生動植物造成毀滅性影響。
聖嬰現象以強而有力的方式影響了加拉帕戈斯群島的海洋生物,因為它在短時間內改變了加拉帕戈斯群島幾乎所有物種的種群數量。秘魯涼流的減緩意味著海水溫度上升,降低了物種生長速度以及藻類和海藻的豐富度,藻類和海藻是許多海洋生物特別是海洋鬣蜥的主要食物來源。儘管有些物種能夠從群島上遷徙以尋找食物,但其他物種則無法。不能飛行的加拉巴哥鸕鶿和加拉帕戈斯企鵝這樣的物種努力尋找食物。它們不僅受到飢餓的威脅,而且也停止繁殖。
氣候變化對陸生生物也有很大影響。在聖嬰現象期間,由於降雨量急劇增加,可以洗淨巢中的陸龜卵,從而減少孵化率。降雨的增加有利於加拉帕戈斯群島的植物生命,但在聖嬰現象年份,溫暖和潮濕的環境也為許多入侵物種的壯成長提供了理想條件,例如寄生蠅(Philonis downsi)持續的氣候變化將影響厄聖嬰現象的頻率和強度,這意味著這可能導致加拉巴哥群島幾種物種的滅絕。 [14]
參考資料
- ↑ 1.0 1.1 1.2 1.3 加拉巴哥群島Galapagos. 屏東海洋生物博物館 (中文).
- ↑ 2.0 2.1 2.2 2.3 2.4 2.5 THE GALÁPAGOS ISLANDS IN DETAIL / History. Lonely Planet. [2019-12-21] (英语).
- ↑ The peculiar tale of the first resident of Galapagos. Galapagos Conservation Trust. [2019-12-21] (英语).
- ↑ 4.0 4.1 Galapagos History/Charles Darwin/. Galapagos Conservation Trust. [2019-12-21] (英语).
- ↑ 加拉巴哥鸕鶿為什麼不會飛?. DQ 地球圖輯隊. 2017-07-08 (中文).
- ↑ 周昭蕊. 厄瓜多加拉巴哥群島工作假期.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中文).
- ↑ 黃貞祥. 【生物演化】達爾文雀喙大小之謎. Case 報科學. 2016-05-11 (中文).
- ↑ 【要不是這張大嘴,達爾文可能就不會這麼出名了!. 果殼網. 2017-10-12 (中文).
- ↑ 謝佳盛. 加拉巴哥鸕鶿為什麼不會飛?. 科技新報. 2017-07-04 (中文).
- ↑ 海底自助餐. 國家地理雜誌. 2017-12-04 (中文).
- ↑ 珍稀的熱帶企鵝,全球不到一千隻. 每日頭條. 2018-04-13 (中文).
- ↑ Galapagos Archipiélago 加拉巴哥群島. Hypera (中文).
- ↑ 加拉巴哥群島發現新種大型陸龜. 國家地理. 2015-10-26 (中文).
- ↑ ABOUT GALAPAGOS / CONSERVATION / CLIMATE CHANGE. Galapagos Conservation Trust (英语).
外部連結
- Galápagos Islands xeric scrub (World Wildlife Fund) (英文)
- Galápagos geology – the page also includes much general information on the Galápagos Islands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