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血型
Rh血型 |
中文名: Rh血型 外文名: Rhesus blood-group system 存在細胞: 紅細胞 Rh陽性: 紅細胞含有D抗原 |
1939年,Levine和Stetson發現了人類Rh血型系統。隨後的研究證明,該系統是最重要的血型系統之一,其重要性僅次於ABO血型系統,也是人類33個紅細胞血型系統中最複雜、最富多態性的系統。Rh血型是因發現用恆河猴(Rhesus monkey)紅細胞免疫所產生的抗體也可使人紅細胞發生凝集而被發現。說明人紅細胞與恆河猴紅細胞具有相同抗原。故取Rhesus字首兩個字母將其命名為Rh血型。[1]
目錄
Rh血型系統分布
白種人Rh陽性者占85%,我國漢族占99%以上,各少數民族互有差異。
Rh血型系統所含的抗原數目最多,共54個,但臨床最主要、最常見的僅有5個,即C、c、D、E、e。凡紅細胞含D抗原者為Rh陽性,否則為陰性。
Rh型血臨床應用
RH基因分型在臨床中的實際應用主要包括:
1.慢性長期輸血患者、近期輸過血或體內存在供者血細胞者:此類患者有時很難確定其表型,因此在DNA水平上進行RHD基因定型就成為標準血清學定型的必要補充。
2.新生兒溶血病的產前診斷:新生兒溶血病(HDN)是發生在胎兒和早期新生兒的一種自限性免疫溶血性疾病,該病由母嬰血型不合引起,常導致早期流產,輕者出現貧血、水腫、肝脾大,嚴重者造成新生兒死亡,或發生核黃疸產生後遺症。
3.抗原弱陽性個體的弱D或部分D型的鑑定:我國及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通常將弱D表型供者視為D陽性,而將弱D表型受血者視為D陰性。由於有些弱D型可引起輸血反應或胎母同種免疫反應,因此有學者認為,需將血清學檢測、RHD基因定型和RHD基因序列分析相結合。
4.疑難血型鑑定:對於因IgG包被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陽性、或具有多凝現象的病人標本,做Rh血型鑑定是一件令血清學工作者十分頭痛之事,其不僅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試劑去做試驗,而且結果往往不盡人意,還會因耗時太長而延誤重病患者的搶救。利用分子生物學技術進行RH基因檢測,可以快速準確地得到患者的Rh血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