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瑞应麒麟图

增加 152 位元組, 4 年前
神獸麒麟
宋朝時隨著中外交流的頻繁,尤其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讓很多更遠的動物出現在史籍記載中。[[南宋]]人[[趙汝適]]《[[諸蕃志]]》中記載了一個叫作「[[弼琶國]]」有一種叫作「[[徂蠟]]」的動物,狀如駱駝,而大如牛,膚色黃,前腳高五尺,後低三尺,頭高向上,皮厚一寸。其實這裡的「徂蠟」是阿拉伯語「zarafa」的變音,意思是[[長頸鹿]],這裡的弼琶國相當於今天的非洲[[索馬利亞]]沿岸,在索馬利亞語中長頸鹿被稱為「giri」,發音很像麒麟,於是漸漸地國人便把麒麟與長頸鹿對應起來了。
古人喜愛麒麟,是與傳說中賦予在它身上的優秀品質分不開的。古時人們稱它為「仁獸」,在《[[說苑]]》中曾這樣解釋:「含仁懷義,音中律呂,行步中規,折旋中矩,擇土而後踐,位平然而後處,不群居,不旅行,紛兮其質文也,幽問循循如也」,體現了麒麟的仁厚氣質和謙謙風度。而對統治者而言,麒麟的出現代表著天下一統,太平盛世的祥瑞,因此更給了它以倍加推崇的地位。在民間,更將麒麟看作家族興旺,子孫賢良的象徵,麒麟送子的說法就是真實的寫照。<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c15f510102xp81.html 明 沈度 瑞應麒麟圖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新浪博客,2018-05-10 </ref>
==《瑞应麒麟图》临摹本==
3,28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