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99
次編輯
變更
斑尾塍鹬
,無編輯摘要
|}
'''斑尾塍鹬'''<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326/11/4958641_545359555.shtml 斑尾塍(附图)],360个人图书馆,2016-03-26</ref>(学名:Limosa lapponica)别名斑尾鹬。体型中等,体长 约37 约[[37 厘米 ]] 。繁殖期羽多有棕栗色。嘴较尾长,直或略微向上翘。跗蹠长度居中,后缘具盾状鳞。中趾与外趾之间具退化的蹼,中趾外侧有栉状缘。冬季头顶灰白色,具黑褐色纵纹,肩、上背黑褐色,羽缘浅棕,下背、腰、尾上覆羽白色沾棕,具灰褐色羽干纹,尾羽棕,具灰褐色横斑;眉纹棕白,颏、喉白色,前胸浅褐色,其余下体淡棕。嘴长而上翘,红色,尖端黑色;脚黑褐。栖息在沼泽湿地及水域周围的湿草甸,主要以昆虫、软体动物为食。分布于欧亚大陆北部和北美,冬季抵非洲和大洋洲。
== 特征 ==
成鸟(非繁殖羽):头顶和上体灰褐色,羽干斑黑褐色;眉纹白色,细的穿眼纹黑色。颈、胸灰色,多黑色细纵纹。下体余部白色。
亚成鸟: [[ 似成鸟的非繁殖羽 ]] 。但头顶和上体多土黄色羽缘,羽干斑褐色,在上体形成较暗的块斑。颈、胸黄褐色,腹白色。
虹膜黑褐色。嘴细长而微向上翘,前半端黑色,基部微红色。腿黑灰色,有时沾蓝灰或绿色。
== 习性 ==
斑尾塍鹬多栖息在沼泽湿地、稻田与海滩。海边退潮时,常常见有5-6只,20-30只 [[ 小群 ]] 在一起活动,在沙滩上行走觅食;主要以甲壳类、蠕虫、昆虫、植物种子为食。春季时边飞边鸣叫,与中杓鹬、红腰杓鹬混群。在迁徙到越冬地时,雄鸟在空中炫耀飞鸣,时而扑翼时而滑翔,交替进行。
== 一只创造神话的鸟 ==
斑尾塍鹬保持着鸟类不间断飞行距离的世界纪录。这种澳大利亚涉禽能够在中途不降落进食情况下一路飞往阿拉斯加,行程达到惊人 的11677 的[[11677 公里 ]] 。
斑尾塍鹬是目前已知鸟类中不停歇长距离飞行的世界冠军。更令人钦佩的是,它们在迁徙的途中还不需要进食。
白天它们通过阳光来定向,夜间则通过辨识星光来定向,无论是在北半球还是在南半球,它们对天空的变化了如指掌。
另外,它们懂得在高空中选择在顺风的大气层中飞行来增加飞行效率,这就是它们长途旅行的秘诀。斑尾塍鹬就这样一年年来去。每一个循环都可飞至3万公里,也就是说,在它们15-20年的生命当中,飞行的总距离远超过从 [[ 地球飞到月球]]<ref>[https://songshuhui.net/archives/59802 一只创造神话的鸟],科学松鼠会,2011-11-23</ref>!
== 生境 ==
== 繁殖 ==
繁殖 期6期[[6-8 ]] 月。营巢于北极冻原地带的湖泊、河流岸边或附近沼泽的苔原上,有时也营巢于稀疏的树林中。巢多置于灌木旁的地上或置于土丘和苔原沼泽中地热较高的干燥地上,巢实际上是在松软的苔原地上踩压成的一个浅坑,无任何内垫物或铺少许地衣或桦叶,有时添加硬草。每窝产 卵3卵[[3-5 ]] 枚,卵呈梨形,橄榄色或绿色,缀有暗褐斑。卵在大小为50.5-60.5毫米×36.1-40.7毫米。雌雄亲鸟轮流孵卵,白天雌鸟孵化幼雏,雄鸟则在旁边进行保卫,21天后可孵出幼雏,雌雄共同抚养幼雏。
== 分布范围 ==
== 亚种分化 ==
== 种群现状 ==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 [[ 无生存危机 ]] 的物种。
== 保护级别 ==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ref>[http://www.forestry.gov.cn/main/3954/content-959027.html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党政机关,2017-03-15</ref> 。
== 视频 ==
斑尾塍鹬的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