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文昌鱼

增加 52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文昌鱼'''生活在水中,形状象鱼,又有“鱼”之称,但实际结构不是鱼。文昌鱼具有脊索、背神经管和鳃裂等 [[ 脊索动物 ]] 的特征,它与鱼一样都属于脊索动物门。但它与鱼又有差别:它的身体半透明,无脑,仅略扩大成脑泡,没有真正 的头(无头类),没有眼,没有象鱼那样的偶鳍。所以它不是鱼。<ref>[http://hxj.99114.com/Article1/90391036_8.html 你知道吗,文昌鱼其实并不是鱼],中国网库网</ref>
分布于 [[ 中国 ]][[ 河北 ]] 东部、 [[ 青岛 ]] [[ 烟台 ]] [[ 厦门 ]] [[ 合浦沿 ]] 海。历史上以厦门同安刘五店产量最多,形成世界唯一的文昌鱼渔场。是无脊椎动物进化至 [[ 脊椎动物 ]] 的过渡类型,也是研究脊索动物演化和系统发育的优良科学实验材料,具重要科学价值。鲜品清津味美,干品更是名贵食品。
==基本信息==
属:文昌鱼属
文昌鱼
二名法 ;Branchiostoma :Branchiostoma lanceolatum
分布区域:热带、亚热带的浅水海域中
==外形特征==
[[ File:1517700301.jpg|缩略图|2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6%96%87%E6%98%8C%E9%B1%BC&src=tab_www&correct=%E6%96%87%E6%98%8C%E9%B1%BC&ancestor=list&cmsid=737ec6c7ea7597c4b11a54211bc00a39&cmras=0&cn=0&gn=0&kn=32&crn=0&bxn=20&fsn=112&cuben=0&adstar=0&clw=249#id=787fc0808ef29559f777057d643cc310&currsn=0&ps=68&pc=68 原圖鏈接][http://hxj.99114.com/Article1/90391036_8.html 来自中国网库]]]
文昌鱼 文昌鱼皮肤薄而半透明,由单层柱形细胞的表皮和冻胶状[[结缔组织]]的真皮两部分构成,表皮外复有一层角皮层。表皮外在幼体期生有纤毛,成长后则消失。文昌鱼尚未形成骨质的骨骼,主要是以纵贯全身的脊索作为支持动物体的中轴支架。脊索外围有脊索鞘膜,并与背神经管的外膜、肌节之间的肌隔、皮下结缔组织等连续。
表皮和冻胶状结缔组织的真皮两部分构成,表皮外复有一层角皮层。表皮外在幼体期生有纤毛,成长后则消失。文昌鱼尚未形成骨质的骨骼,主要是以纵贯全身的脊索作为支持动物体的中轴支架。脊索外围有脊索鞘膜,并与背神经管的外膜、肌节之间的肌隔、皮下结缔组织等连续。 文昌鱼肉红色,晶莹、半透明状,两头尖尖,体呈纺锤形,略似小鱼,无明显的头部,40~57毫米。 [[ 美国 ]] 产的加州文昌鱼可长达100毫米。文昌鱼前端有眼点,为视觉器,下为前庭及口口叫“口笠”。前庭周围有40条口须,在咽的两侧有垂直的鳃裂,文昌鱼在它胚胎时鳃裂只有8对,到了成体却增加到180对。文昌鱼的鳃裂不直接通向体表面开孔,而被皮肤和肌肉包裹着,形成一对特殊的“围鳃腔”。文昌鱼的后端有尾鳍及肛前鳍,背部有一条背褶,是一层皮膜物,根本没有真正的骨质鳍条;腹面还有一对皮褶,叫做“腹褶”。身体两侧交错排列着6五个透明而明显的V字形肌节,V字的尖端部分朝着前方,这对在水中的向前运动有利。<ref>[http://www.mw8.com/doc/kenyii.html 文昌鱼:文昌鱼-外形特征,文昌鱼-生长繁殖],美文网,2017-06-19</ref>
==生长繁殖==
文昌鱼的发育需经历受精卵—桑椹胚—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各个时期,才孵化成幼体。
受精卵进行几乎均等的全分裂(holoblastic),经过多次细胞分裂后,使许多 [[ 细胞 ]] 结成1个形似实心圆球的桑椹胚(morula)。经过一系列的分裂分化,进而形成囊胚、原肠胚。原肠胚胎已形成内、外两层细胞,分别称为内胚层(endoderm)和外胚层(ectoderm),原肠胚的后期开始胚体延长、产生中枢神经、胚层进1步分化及各器官系统的形成神经胚(neurula)。
受精卵经过20多个小时后,文昌鱼的胚胎发育基本结束,全身披有纤毛的幼体就能突破卵膜,到海水中活动,此时有白天游至海底夜间升上海面进行垂直洄游的生活规律。幼体期约三个月,然后沉落海底进行变态。幼体在生长发育和变态的过程中,身体日益长大,出现前庭,鳃裂的数目因发生次生鳃条而增加了一倍,并由原来直接开口体外而变为通入新形成的围鳃腔中。一龄的文昌鱼体长约40mm,性腺发育成熟,可参与当年的繁殖。
1、消化和呼吸器官
文昌鱼 文昌鱼靠轮器和咽部纤毛的摆动,使带有食物微粒的水流经口入咽,食物被滤下留在咽内,而水则通过咽壁的鳃裂至围鳃腔,然后由腹孔排出体外。作为收集食物和呼吸场所的咽部极度扩大,几乎占据身体全长的1/2,咽腔内的构造与尾索动物相似,也具有内柱、咽上沟和围咽沟等。文昌鱼幼体的鳃裂直接开口于体表,后来形成围鳃腔,以腹孔作为咽部鳃裂的总出水口。咽内的食物微粒被内柱细胞的分泌物粘结成团,再由纤毛运动使它从后向前流动,经围咽沟转到咽上沟,往后推送进入肠内。肠为一直管,向前伸出1个盲囊,突入咽的右侧,称为肝盲囊(hepatic diverticulum),能分泌消化液,与脊椎动物的肝脏为同源器官。食物团中的小微粒可进入肝盲囊,被肝盲囊细胞所吞噬,营细胞内消化,大微粒在肠内分解成小微粒后,也转到肝盲囊中进行 [[ 细胞 ]] 内消化,未消化的物质由肝盲囊重返肠中,在后肠部进行消化和吸收。
2、循环系统
文昌鱼循环系统属于闭管式,即血液完全在血管内流动,这种情形与脊椎动物基本相同。无心脏,但是具搏动能力的腹大动脉(ventral aorta),因而被称为狭心动物。由腹大动脉往两侧分出许多成对的鳃动脉(branchial arteries)进入鳃隔,鳃动脉不再分为 [[ 毛细血管 ]] ,它在完成气体交换的呼吸作用后,于鳃裂背部汇入2条背大 [[ 动脉 ]] 根。背大动脉根内含多氧血,往前流向身体前端,向后则由左、右背大动脉根合成背大动脉(dorsal aorta),再由此分出血管到身体各部。血液无色,也没有血细胞和呼吸色素,动脉中的血液通过组织间隙进入静脉。从身体前端返回的血液通过体壁静脉(parietal vein)注入一对前主 [[ 静脉 ]] (anterior cardinal vein);尾的腹面有一条尾静脉(caudal vein),收集一部分身体后部回来的血液,进入肠下静脉(subintestinal vein),大部分血液则流进2条后主静脉(posterior cardinal vein)。
3、排泄器官
排泄器官由数10对按节排列的肾管(nephridium)组成,位于咽壁背方的两侧,其结构和机能与扁形动物及环节动物的原肾比较近似。每个肾管是一短而弯曲的小管,弯曲的腹侧有单个开口于围鳃腔的肾孔(nephrostome),弯管的背侧连接着5~6束与肾管相通的管 [[ 细胞 ]] (solenocytes)。管细胞由体腔上皮细胞特化而成,其远端呈盲端膨大,紧贴体腔,内有一长鞭毛。代谢废物通过体腔液渗透进入管细胞,经鞭毛的摆动到达肾管,再由肾孔送至围鳃腔,随水流排出体外。此外,在咽部后端背部的左右,各有1个称为褐色漏斗(brown funnel)的盲囊,有人认为有排泄功能,但也有人推测可能是1种感受器。
4、神经系统
文昌鱼的 [[ 中枢神经 ]] 是一条纵行于脊索背面的背神经管,神经管的前端内腔略为膨大,称为脑泡(cerebralvesicle)。幼体的脑泡顶部有神经孔与外界相通,长成后完全封闭。神经管的背面并未完全愈合,尚留有一条裂隙,称为背裂(dorsal fissure)。周围神经包括由脑泡发出的2对“脑”神经和自神经管两侧发出的成对脊神经。神经管在与每个肌节相应的部位,分别由背、腹发出一对背神经根及几条腹神经根,或简称背根(dorsal root)和腹根(ventral root)。 <ref>[http://www.mw8.com/doc/kenyii.html 文昌鱼:文昌鱼-外形特征,文昌鱼-生长繁殖],美文网,2017-06-19</ref>
==得名由来==
文昌鱼盛产于 [[ 福建 ]] 省翔安区新店镇下后滨村一带,当地众俗称"薪胆物"。值得一提的是,当地百姓至今还流传的一首由洪姓文人作词作曲的《薪胆物之歌》,极具研究价值。 文昌鱼在 [[ 中国 ]][[ 厦门 ]] 的鳄鱼岛(现在隶属翔安马巷镇的琼头村)附近流传着1个传说;古代,文昌皇帝骑着鳄鱼过海时,在鳄鱼口里掉下许多小蛆,当这批小蛆落海之后,竟变成了许多象鱼样的动物,为纪念文昌帝君的缘故取名为"文昌鱼"。嗣后这些动物在那海域繁衍昌盛,当地渔民也以捕文昌鱼为生了。此传说固不可信,但也显示人民对祖国特产的崇爱和纯朴的想象力。 =='''相关视频'''== 1、中国珍稀物种:文昌鱼,刚出生竟长这样,细小的只能过浮游生活 {{#iDisplay:v.qq.com/x/page/k0895hqvqaz|640|380|qq}} 2、渺小的文昌鱼可以在地球上生活5亿年,靠的原来是它的脊索 {{#iDisplay:v.qq.com/x/page/r0895y94kik|640|380|qq}} == '''參考來源''' == {{Reflist}} [[Category: 300 科學類]][[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Category:388 半索動物門;脊索動物門]]
10,7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