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556
次編輯
變更
台北府城北门
,無編輯摘要
==简介==
北门的正式名称为 “承恩门”,在台北市与 [[ 圆山遗址 ]] 并列为一级古迹<ref>[http://www.docin.com/p-1618256280.html 台湾的一级古迹 ],豆丁网,2016-6-4</ref>。北门因面朝北极星,承接皇恩,故名承恩门。
==建筑特点==
北门的设计属封闭的碉堡建筑,城座中央开有进出府城的城门孔道,为当时大稻埕进入台北的必经之路。游客若走近孔道细看,可发现里面有两扇已毁朽的巨大木门,上裹镶铆丁的厚 [[ 铁皮 ]] 。孔道上方墙面砌着一方石匾,上书“承恩门”, [[ 匾额 ]] 上下雕莲华草纹、左右刻宝瓶花卉,取“年年平安”之意。
==清治时期==
在 [[ 官员 ]] 长期主导与地方仕绅的赞助下,台北府城于1884年正式落成於艋舺(今 万华)与大稻埕两地中间的地带。北门即为五座城门之一,也可以说是台北府城的正门。
除了作为大稻埕(约略位于台北府城西北方)居民进城与出城的主要 [[ 通道 ]] ,基於城门方位上面向 [[ 淡水 ]] 河口的缘故,因此对於防御上的功能也有所侧重。在城门本身的防御式设计外,另外还在城门北侧增建一道方形的外廓(俗称「甕城」),将城门半面包围,且设计外廓的圆拱门洞与城门门洞间互不相对(东门亦有此类外廓设计,但为接近 [[ 椭圆 ]] 形的外廓);外廓北面门洞上方处有题著「巖疆锁钥」四字的 [[ 横额 ]] (该横额后来随著日本人拆除外廓,而流落成为总督官邸(今 [[ 台北宾馆 ]] )凉亭的础石。战後移至新公园(今 二二八和平公园)的「碑林」陈列,直到1998年2月才重新移回北门前方空地)。
此外,当时清国官员进入台北府城,经常是搭船沿著淡水河上溯,到离北门外不远处的岸边上岸,然後从北门进城,因此北门外还曾经设有一座木造的接官亭。自北门往城内方向则直结北门街(今 博爱路),可以通往 [[ 巡抚 ]] 衙门及布政使司衙门(前者现已不存;後者只保留一部分,并移置於 [[ 植物园 ]] 内)等官厅。
清代末. 日据初期北门曾整修过一次,其差异性在於屋顶滴水下 [[ 清朝 ]] 有一到大约20CM左右的凹槽,而日据时期的照片中那到凹槽就消失了这是最明显的差别。
==日占时期==
1895年6月7日,已经於台湾北部登陆的日军应仕绅代表辜显荣请求,准备进入当时接近 [[ 无政府状态 ]] 的台北府城。於北门外踌躇不前时,又得一老妇协助,兵不血刃地从北门进城,开启日据时期的序幕。
日本人有意除去汉文化的象徵,透过执行「市区改正」计画,至1904年已拆除台北府城大半城墙。1905年拆除西门後,原本欲进一步拆除包括北门在内的剩下四座城门,後来在 [[ 台湾总督 ]] 府图书馆馆长山中樵及其他学者的请命之下,加上民政长官後藤新平的支持,才得以避免被拆除的命运。之後又於1935年经指定为史迹加以保存。
原有的 [[ 城墙 ]] 被拆除後,墙基皆重新开辟为三线林荫大道(当时通称为「三线路」)。北门的位置正好位於北三线路(今 忠孝西路)与西三线路(今 中华路)间的接点,加上其他整建或新设道路的交会,变成立於圆形安全岛上的北门,有逐渐成为道路交通要冲地标的态势。而在北门附近,日本人也新建了两栋公共建筑—台湾总督府交通局铁道部厅舍(1919年落成,今 [[ 台湾铁路管理局 ]] 旧舍)与台北邮便局(1930年落成,今 台北邮局)。 [[ 淡水线 ]] 铁路亦曾有一个以北门为名的车站,设於城门北边一段距离处(1915年~1923年)。
==战後至今==
战後初期,北门在内的四座城门,但因为年久失修,加上不受重视的结果,破损的情形日渐严重。到了1966年,台北市政府开始以「整顿市容以符合观光需要」为由,将东门、南门和小南门全面改建为中国北方宫殿式 [[ 建筑 ]] ,原貌尽失。北门本来也在改建之列,不过由於当时已经计画在忠孝西路上兴建高架道路,并且将通过北门所在位置,因此预定直接拆除北门,不再改建。後来高架道路於1976年开工,在学者极力争取下,市政府才同意修改兴建方案,高架道路改以弯道绕过北门所在位置。高架道路完工後的十几年间,北门被 [[ 高架道路 ]] 主线和延平南路匝道紧密包夹。所幸整体原貌终未受太大破坏,延平南路匝道亦因使用率偏低而於1995年拆除,解除了北门被包夹的命运,但主线对於北门仍然继续造成北面视觉上的遮蔽至今。
另外, [[ 台北捷运南港线 ]] 施工时,由於台北车站~西门站间路线将自北门下方穿越,因此当时也受到不少注目。除了进行建物监测及潜盾隧道施作工法的修正外,并於城门的圆拱门洞及台座架设大型支撑系统(1996年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