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朱襄氏

增加 3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姓名 = '''朱襄氏'''(炎帝)
| 图像 =
][[File:朱襄氏123.jpg |缩略图|center|[https://p1.ssl.qhmsg.com/t0140c3148387267b64.jpg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com/doc/6927621-7149829.html 来 自 360 自360 百科]]]
| 图像说明 = '''朱襄氏'''(炎帝) |center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 and age|1963|04|27}}
}}
'''朱襄氏'''为炎帝别号,又号称飞龙氏,'''朱襄氏'''为上古时期重要的部族首领,被文献命之为上古“古帝”、三皇之一。袭伏羲、炎帝之号,为中华人文始祖之一。炎帝'''朱襄氏'''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他发明五弦元瑟,开礼乐文明之先河;调节阴阳,促进百物生长,是中原农业文明的开拓者。首创六书,奠定中国文字之基石。
据史料记载,炎帝登上王位,以古陈之朱野为都(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 ,炎帝在位70年(前4239---前4169年),与娲皇女娲氏共治天下。死后葬于朱野(今柘城县县城东十里大仵乡朱崮寺村),名曰炎帝朱襄陵,即为炎帝之墓,世代祭祀。
== 史书记载== 《[[柘城县志]]》对古天子'''朱襄氏'''的记载颇为详细:"有巢氏没,数阅世而'''朱襄氏'''立,于是多风,群阴閟遏,诸阳不成,百物散解,而果蓏草木不遂,迟春而黄落,盛夏而痁痎,乃令士达作五弦瑟,以来阴风,以定群生。令曰来阴,都于朱,故号曰'''朱襄氏''',传三世没。"
'''朱襄氏'''为伏羲时诸侯。又号飞龙氏,称子襄。[[元郑杓]]《[[衍极]]》卷一《[[至朴篇]]》[[刘有定]]注云:"太吴之时,龙马负图出于荥河。帝则之,画八卦,以龙纪官,乃命飞龙'''朱襄氏'''造六书,于是始有龙书。"
'''朱囊氏'''即炎帝也,据《[[辞源·二]]》解:"'''朱襄氏''',炎帝的别名,给以充分认可"。《[[辞源]]》又解:"《[[吕氏春秋·古乐]]》云:"昔古[[朱襄氏]]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蓄积。"从此句之意也说明了,'''朱襄氏'''受[[伏羲氏]]禅位而有天下,故记载"'''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在据《[[古史考]]》载:"陈之秋邑,朱襄史之邑",给以明确提出,朱襄都于邑地陈(指陈州)。又据《[[寰宇记]]》载:"柘城为'''朱襄氏'''之邑",给以指明了地点,在当时的陈州的柘城。就是今天的商丘市柘城县,在县城东十里朱崮寺,上有朱襄陵。当时属陈州辖区,而现属商丘,故曰:"炎帝神农氏都于商丘。"据《[[淮南子]]》曰:"乘火德而王天下,三岁知稼稽之宜,天生菽粟八蜡合万国之享民重农功。以其神于农业,故曰神农。神农之教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亲蚕以为天下先。"据《[[司马负·三皇本纪]]》载:"味草木之滋作方书以疗疾(察其寒温平热之性,办其君臣佐使之义,常一日而遇七十毒)。作曰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因风沙之叛而增修其德,琴五弦,帝于此未尝敢一日自遗也。后迁于曲阜,卒于茶乡,在位一百四十年。其后临魁六帝仅可持世,至榆罔,遭[[蚩尤]]之乱,而不能制,有公孙[[轩辕]]孰能擒之哉"。炎帝[[神农氏]],尽管后来迁于曲阜,卒于茶乡,因为他对人类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而德高望重,卒后人们把他运回祖居地柘城家葬,故此至今柘城朱崮寺有朱襄陵,后建祠以供世代祭祀。五千多年来,口碑至此,丰碑至此。
《词源》载:'''朱襄氏''',"炎帝的别号"。但在《[[汉书 古今人表]]》中,除将"[[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列为"上上"等外,炎黄之前的19位先帝为"上中仁人",先帝的名氏分为[[女娲氏]]、[[共工氏]]、[[容成氏]]、[[大廷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庐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亡怀氏]]、[[东扈氏]]、[[帝鸿氏]]。依照上述排序,'''朱襄氏'''在先帝中不属最早,但要早于[[炎帝神农氏]]。 如果说炎帝时代已形成部落大联盟和新的部族融合的话,"先帝时代"似乎仍处于生产力极不发达的原始的时代。《[[庄子.胠箧]]》载:"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戏(羲)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不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以上记载虽没有提到"'''朱襄氏'''",但却提到其前后的名氏,,也就是说,'''朱襄氏'''也是生活在这种自给自足、民风纯朴的分散的社会之中。
一些先帝以他们的发明创造而使后人永远铭记,如有巢氏构木为巢,使人民免受虫蛇的侵害。'''朱襄氏'''也有其独特的贡献。《[[吕氏春秋.古乐]]》载:"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畜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为五弦瑟,以来阴气,以定群生。"《[[路史.前纪]]》中,'''朱襄氏'''的事迹最为详尽:有巢氏之后经过了几个先帝,有"'''朱襄氏'''"被众氏族拥立。当时气候多风,阴阳不调,百物散解,五谷不丰。于是,他命令手下名叫士达者,发明五弦之瑟,调节阴阳,使生命得以繁衍。命名为"来阴",以"朱"为都,并以"'''朱襄氏'''"为名号。
"乐",用以调节阴阳。圣人,发明乐器用以调节阴阳,其中琴与瑟为乐器之本,琴属阳,瑟属阴,二者相合实属不易。所以在古时的歌乐之时,只有王才享有琴瑟,诸侯有瑟而无琴。'''朱襄氏'''发明了五弦之瑟,以调和阴阳,虞氏以五弦之琴亦为调和阴阳,二者的侧重点不同而已。[[杨泉]]说:"琴为高涨之音,瑟为低落之声,以表达感情,调节阴阳,以合寒暑四时。"
"礼乐"是古时十分看重的国之大事,为华夏文明之特征,有则为诸夏,无则为夷狄 '''朱襄氏'''作瑟,与[[太昊]]作琴、[[女娲]]作笙簧、伶仑以竹子作乐器,在人类史上有重要意义。依照古人的理解,'''朱襄氏'''发明了"五弦之瑟",才使群生定、寒暑适、百物生、万民安。
为什么说'''朱襄氏'''为炎帝的别号?《[[吕氏春秋.古乐]]》:"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畜积。"汉代高诱注:"'''朱襄氏''',古天子,炎帝之别号。"但经学家梁玉绳认为,'''朱襄氏'''在炎帝之前。朱襄是炎帝的别号吗?《[[太平御览]]》卷78引《[[遁甲开山图]]》云:"[[女娲]]氏没,[[大庭氏]]王有天下,五凤异色。次有[[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无怀氏]],凡十五代,皆袭庖牺之号。"也就是说,古代先帝间有内在的联系,《[[左传.昭公十八代]]》注:"先儒旧说,皆云炎帝号[[神农氏]],一曰大庭氏。"既然先帝间以"疱牺氏"而有内在联系,炎帝又称为[[大庭氏]],那么炎帝别号为'''朱襄氏''',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此其根据之一。《[[世本.作篇]]》记载:"昔者神农造琴以定神,禁淫僻,却邪欲,反其天真。"又载:"神农作瑟。"《说文解字》:"琴,禁也。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弦,周加二弦,象形。"《广雅.释乐》:"[[神农氏]]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以上有二点值得注意:炎帝[[神农氏]]作琴,而大量文献记瑟为朱襄所为,因此炎帝与朱襄关系可想而知;神农之琴为"五弦",与朱襄之瑟"五弦"十分相近。此其根据之二。根据以往学术界对传说时代的研究成果,'''朱襄氏'''与[[神农氏]]为有血亲关系的部族,他们的首领分别称为'''朱襄氏'''、[[神农氏]],在这一血亲系统中出现有更大伟业的完成者炎帝,因此在后世的文献中便出现了炎帝[[神农氏]],或为[[大庭氏]]、'''朱襄氏'''。总之,'''朱襄氏'''应该是炎帝系统中有影响的先帝之一,同时也是最早以朱名号才,为朱姓中最为古老的一支。《[[姓解]]》中有"朱襄,《[[姓氏考略]]》中有"飞龙",这两个古老姓氏也与'''朱襄氏'''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于'''朱襄氏'''的地点,《[[后汉书.郡国志]]》去:"陈有株邑,盖'''朱襄之'''地。"从该志中可知,东汉时的"陈国"有陈、阳夏、宁平、苦、柘、新平、扶沟、武平、长平等县,包括今河南的周口、商丘的部分地区。据《[[汉书.地理志]]》,西汉的"淮阳国"也有陈、苦、阳夏、宁平、柘等县。二者范围大致接近,其中心为今河南淮阳,淮阳为伏羲故地,朱襄氏在这一带活动有一定的道理。《[[元和郡县图志]]》卷7,"柘城县,本陈之株邑,《[[诗.陈风.株林]]》刺灵公是也,至秦为柘(城)县,《[[续汉志]]》属陈郡,至晋太康中废。隋开皇十六年复置。贞观初废入谷熟、宁陵二县。后县人徭赋路远,陈诉积年,至高宗朝复置,属宋州,其罗城即古株邑故城是也。"在宋代的地理名著《[[[[太平寰宇记]]]]》卷12中,也记载:"柘城县,即古'''朱襄氏'''邑,春秋时陈之株野之地。"与其同时的《[[路史.前纪]]》有"朱或作株,刘昭云:陈留株邑,朱襄氏之地也。"在该书中的《国名纪》中,也有"朱襄,《九城志》云:南京柘城古朱襄氏之邑"。宋代的南京,即今之河南商丘,柘城即在其西不远,下至现仍归商丘归辖。明代顾祖舆在他的地理名著《读史方舆纪要》卷50,"柘城县"条下对柘城的历史沿革进行了详尽的考述:"在州东南90里,东北至宁陵县87里,古朱襄氏邑,春秋为陈株野地,战国时为楚柘邑.汉轩柘县,属淮阳国,以邑有柘沟而名。"根据以上的考述,今河南柘城县沿革演变的序列为:朱--株(野)--柘邑--柘县--柘城县。其根源为"朱襄故地"。
'''朱襄氏'''的事迹与遗迹,只有在与柘城相关的志书中反映得最为具体和详尽。如清雍正《[[河南通志]]》卷之49《[[古迹.陵墓]]》中有,"朱襄陵,在柘城县城东10里有朱堌,上有寺以守焉。"又见该志卷50《[[寺观]]》:"朱堌寺在柘城县城东10里,明建。上有朱襄陵。"在该志卷51《古迹.古城》中有:"朱襄城,在柘城县。按朱襄氏,伏羲之后。禅通纪,谓其都于朱,故号朱襄氏。"清光绪本《归德府志》卷33:"朱堌寺在柘城东10里,上有朱襄陵,故名。"而在各种版本的《[[柘城县志]]》中则有更多类似记载。
在柘城,至今流传着'''朱襄氏'''的传说:'''朱襄氏'''在柘城时,正值恶魔作怪,常刮大风,飞沙走石,天干地裂,五谷不丰。'''朱襄氏'''心急如焚,决心降伏恶魔,为民除害。他召集士达、飞龙共商降魔之策。他们认为:恶魔乃邪恶之气,斜必畏直。最直莫过于琴瑟之弦,于是就决定造一把瑟来降魔。士达、飞龙忙着准备柘丝、良桐。'''朱襄氏'''命能工巧匠,精心制作了一把瑟。一日,黄沙蔽日,恶魔又来作怪。'''朱襄氏'''便携瑟登场,迎风而鼓,瑟声高亢激越,怪风渐息,天空彤云密布,立时大雨如注。从此百姓过上了平安无虑的生活。'''朱襄氏'''为朱地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以高寿109岁面终,朱邑百姓,哀痛万分,人人添土,封墓如丘。明成化年间(1465年-1987年)又在墓前修建朱襄王祠庙,建有大殿、山门、配殿共十余间。到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时已"庙貌荒废",光绪十二年(1886年)又重修。解放后改为学校,即今柘城县大仵乡朱堌寺学校。现仅存有明惠帝朱允炆祭炎帝朱襄时亲植的皂角树,,枝繁叶茂,亭亭如盖。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而重建的炎帝朱襄陵园,占地120亩,陵高10.9米,周长158米,恢复了昔日的雄姿。
== 后世纪念== 古往今来,'''朱襄氏'''在柘城县得到了最为广泛的社会认识。根据新版《[[柘城县志]]》收集到的资料看,将"上古之世即为'''朱襄氏'''故居"列为柘城的第一件大事,也即柘城历史的开端。柘城旧城传说为朱襄旧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进士窦克勤在柘城东门创建了柘城历史上第一所书院,因位于朱襄旧城之南,故取名"朱阳书院"。到清道光八年(1828年)知县富成建立了第一所官办学校,以后命名为"襄山书院"。柘城旧八景中,有"柘沟春水",据说位于旧城内的柘沟环流朱襄王府,水清见底,游鱼可数,柳树成行。每至春天桃柳夹岸,一泓清远,令人神往。古迹中除朱襄王陵外,相传旧城西还有飞龙、士达墓,双冢并连。另在民国时,在一区(治今城关)专设有"朱襄镇",至今在大仵乡还有朱堌寺村。
炎帝'''朱襄氏'''陵位于柘城县大仵乡朱堌寺村西北角,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首领'''朱襄氏'''的陵墓。关于'''朱襄氏''',光绪二十二年版《[[柘城县志]]》记载很详细:"有巢氏没,数阅世而朱襄氏立,群阴閟遏,诸阳不成,百物散解,而果蓏草木不遂;迟春而黄落,盛夏而疝痎。乃令士达作五弦瑟,以来阴风,以定群生。令曰"来阴",都于朱,故号曰"'''朱襄氏'''"。传三世没。"'''朱襄氏'''何许人也?据《帝王世纪》载,三皇之一的"伏羲氏(传说中的人祖爷,中华民族的始祖)之后,为女娲氏、大庭氏、柏黄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庐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无怀氏,凡十六世,皆袭伏羲氏之号。是朱襄氏,乃伏羲氏之后也。"而《辞源》引《吕氏春秋》注释云:"朱襄氏,古天子,炎帝之别号也。"于是又有"'''朱襄氏'''"是"炎帝[[神农氏]]"之别号的说法。然而按《[[帝王世纪]]》排序,炎帝[[神农氏]]当在以上所列十六帝之后。故而,到底'''朱襄氏'''是不是炎帝[[神农氏]]别号尚有争议。但不管如何,'''朱襄氏'''定居于朱(柘城故称)、归葬于朱,却是无可争议的。其主要原因在于'''朱襄氏'''在柘城故城内留有朱襄王庙,在大仵留有朱襄氏陵。[[File:朱襄氏223.jpg|缩略图]]
相传,'''朱襄氏'''初在"朱"地施政时常刮怪风,大风起时天昏地暗,飞砂走石,天干地裂,草木枯黄,五谷不收。自然灾害危及人类,使人无法生息,甚至面临灭顶之灾。朱襄氏忧心如焚,决定为民除害,降服恶魔,拯救万民。于是令大臣士达以柘丝、良桐为原料,制作一把五弦瑟。当黄风搅天,拔禾折树之时,'''朱襄氏'''凭高端坐,拨动瑟弦,瑟声激越声振高空,怪风渐息,顷刻间天空彤云密布,下起大雨,百草萌发。从此风调雨顺,年年丰收,仓廪俱满。群民安居乐业,繁衍生息。
'''朱襄氏'''在朱邑某政一世,活到109岁。做了大量好事,深孚众望。"殁后葬于城东15里,其墓如丘,称朱堌(见古《[[柘城县志]]》)。"据说'''朱襄氏'''死后,朱邑全境人人添土,墓大如丘,民心所寄。此墓虽多次遭洪水淹浸、冲刷,却依然如故。到了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这里有了人家,成了一个小村落。村西北隅有一颗皂角树,据传为明惠帝[[朱允炆]]逃难于此,拜祭其朱姓先祖朱襄氏时所栽,此树枝叶茂密,浓荫如盖。一年夏季,众街坊在树下乘凉时,发现一头猪在'''朱襄氏'''墓前拱食,拱出了一块黑乎乎的东西,众人拾起细看,都为之惊讶。原来是一尊观音菩萨雕像。此事传到官府,县官就在'''朱襄氏'''墓前修了一座寺院。大殿、山门各三间,东西厢房数间,规模颇大,香火称盛。始称观音寺。因庙在朱襄氏陵前,后称朱堌寺。
墓地原有土丘一座,前有石碑,上刻:"'''朱襄氏'''之墓"。解放初由于保护不善,人们积肥挖土,陵墓逐步被削小;墓前寺院也在解放初被毁,其房料用作建小学。现存三间大殿原为小学校舍,其房顶所用均为寺院的建筑材料,古式跺梁上雕梁画栋,工笔精致;大砖小瓦,古色古香。小学搬迁后,这里只剩下一座高约1米的土丘、三间大殿和院内一棵皂角树。2001年,县人民政府为发展旅游业,拨款30万元,将陵墓加高至10.9米,四周修上高1.5米的青石围墙,周长158米,直径50米。陵墓四周用青石砌成高50米的台阶,意为"天圆地方"。陵前有"炎帝朱襄陵"碑刻一通,香池一个,碑楼4座。2003年,该遗址被商丘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后,又拨款修复了山门,为寺院建上围墙,树立了保护标志,划定了保护范围。
== 朱襄氏大殿== 2008年,在县文化局和大仵乡党委政府的倡导下,由[[李松林]]居士投资150万元,由湖北省黄石市仿古建筑公司承建了炎帝'''朱襄氏'''大殿、东西厢房和山门。聘请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泥人李"传承人[[李秀山]]设计塑造了炎帝'''朱襄氏'''及其童子[[飞龙]]、[[士达]]和[[太昊伏羲氏]]、[[女娲]]娘娘、黄帝[[轩辕氏]]等泥塑,又对陵园内庭院进行了绿化,使炎帝'''朱襄氏'''陵园变得更加庄严肃穆。[[File: == 视频 ==朱襄 氏223.jpg氏炎帝陵》 {{#ev:youku| 缩略图]]        词条标签: 人物XMjQ3MjQ0NDUy|center}}
3,7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