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杨奎松

增加 880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杨奎松]]''',1953年10月生,[[重庆]]市人,研究员。主要学术专长是[[中共党史]]、中外关系史,现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历任[[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共历史和中国近现代史,著有《[[毛泽东 ]] [[ 莫斯科 ]] 的恩恩怨怨]] 》、《[[ 西安事变新探—— [[ 张学良 ]] 与中共关系之研究]] 》、《[[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忍不住的“关怀”:1949年前后的书生与政治]]》等作品。 == 人物履历 == 一年务农 (湖北[[襄樊]]国家计委[[五七干校]]二连) 八年工人 (北京第二机床厂第七车间) 半年坐牢 ([[半步桥]]北京第一监狱看守所王八楼) 四年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 五年编辑 ([[中共中央党校]]党史研究编辑部) 三年讲师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 十年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紫江特聘教授;历史学系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副主任
== 研究方向 ==
== 任职情况 ==
[[File:杨奎松1.jpg|缩略图|右|center|[http://y2.ifengimg.com/news_spider/dci_2012/07/4450435e283e7316e7d2f120647e1206.jpg 原图链接]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2_07/24/16240989_0.shtml 來自凤凰网]]]
'''学术机构和刊物任职:'''
== 科研项目 ==
[[File:1413362722395.jpg|缩略图|左|center|[http://upload.northnews.cn/2014/1015/1413362722395.jpg 原图链接] [http://www.northnews.cn/2014/1015/1756477.shtml 來自正北方网]]]
'''2001年至今从事的项目:'''
[[File:杨奎松1.jpg|缩略图|左|center|[http://y2.ifengimg.com/news_spider/dci_2012/07/4450435e283e7316e7d2f120647e1206.jpg 原图链接]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2_07/24/16240989_0.shtml 來自凤凰网]]]
1. 中国近代通史,[[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研究项目
7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4期。
[[File:1413362722395.jpg|缩略图|左|center|[http://upload.northnews.cn/2014/1015/1413362722395.jpg 原图链接] [http://www.northnews.cn/2014/1015/1756477.shtml 來自正北方网]]]
78、立三路线的形成及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和远东局的争论,《[[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1期。
10、国际[[冷战]]史教学参考资料(第1-2辑),主编,[[北京大学]]教材处2002年3,7月印制。
 
== 人物评价 ==
 
哈佛大学亨利·罗索夫斯基政治学教授、哈佛—燕京学社社长[[裴宜理]]认为:“用国际视野来考察中国革命和早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放眼海内外没有学者比杨奎松做得更出色了。通过发掘中国大陆、台湾、美国和俄罗斯的大量档案资料,杨奎松教授以缜密的研究,对从西安事变到中苏关系破裂等中国现当代历史上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都给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深刻见解。杨教授的每本书都是原创性研究与分析的[[杰出典范]]。”
 
台湾“[[中研院]]”院士[[陈永发]]撰文说:“我一直在想,中国革命史这个领域在今天世界面临经济危机之际特别重要,当下中国,改变了‘阶级斗争治国路线’以后,竟然在短短30年内由‘只能和赫鲁晓夫勉强在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分庭抗礼’的国家,锐变为以美国为首资本主义新世界体系里可以呼风唤雨的第二大经济体和军事体。处此关键时刻,想要再次思考中国何去何从的老问题,正迫切需要对中共革命史有实事求是和十分深入的理解。杨奎松是目前研究1949年以前中国革命史最有成就的学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独具慧眼,将其四部旧作汇为一帙,以飨广大读者,我想这选择得正是时候。”
 
[[雷颐]]评价杨奎松的研究:史无前例、经得起推敲。
== 参考资料 ==
3,11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