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吴晓莲

增加 12,736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吴晓莲 | 圖像 = [[File:吴晓莲.jpg|缩略图|center|350px|[https://vthumb.ykimg.com/054104085266D5E36A0A450184BB7703 原图链接] [http://www.hinews.cn/news/system/2011/07/17/012968155.shtml 来自南海网新闻原圖鏈接]]]| 圖像說明 = 心理学博士| 出生日期 = | 國籍 = 美国| 别名 = | 職業 = | 知名原因 = | 知名作品 = 《[[员工心理调适与减压]]》</br>《[[领导心理调适与减压]]》</br>《[[我和爸爸吴敬琏]]》</br>}} '''吴晓莲''' 是一个名人,著作有《 [[ 员工心理调适与减压 ]] 》,1981年考入 [[ 杭州大学心理学 ]] 系,现在是 [[ 美籍心理学家 ]]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 [[吴敬琏]]<ref>[http://www.kaixin001.com/lishi/repaste/123227076_9704296398.html?uid=88186643&urpid=9704585193 吴敬琏]开心网</ref>长女。1981年考入杭州大学心理学系,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1993年获[[纽约州立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纽约州立大学]]、[[德里克索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沃尔顿商学院]],主要讲授基础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等课程。另外,吴博士还担任过5年《纽约时报》网站"心理学"专栏主持人,出版数套心理学专著,《我和爸爸吴敬琏》一书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ref>[https://baike.so.com/doc/5168836-5399436.html?src=tupianstu 我和爸爸吴敬琏]</ref>。她创建的吴博士身心健康工作室(Dr. Wu Mind-Body Wellness Studio)运用心理学原理、[[瑜伽]]、冥想、观想、[[催眠]]等方法帮助人们保持及恢复生理和心理健康。==主讲课程==*'''吴晓莲《员工心理调适与减压》''' 让生活失去色彩的不是磨难,让脸上失去笑容的不是伤痛。内心世界的困扰,让我们无所适从。为了不让各种事件的压力侵蚀我们的精神和身体、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我们必须学会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建立起愉快、平静、积极的心态,以良好的状态去适应我们意想不到的人、事和环境。本套课程专家不但从理论入手讲解了压力和减压,而且还提供了实际心理调适练习,经常练习有助于减轻从负性事件中得到的不良体验,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心态。课程最后,专家提供了一套简单易学的瑜伽练习,以调息吐纳、形体动作、心理调节相结合的科学方式来调适减压,促进您的身心健康。[[File:吴晓莲3.jpg|缩略图|右|450px|[http://p1.so.qhmsg.com/bdr/270__/t018656abe61bbd0066.jpg 原图链接] [http://item.jd.com/20006693.html 来自京东商城原圖鏈接]]]*'''课程大纲''': 一、改变自身对外界压力反应的因素 二、如何愉快的与上司相处 三、如何与性格不同的同事相处 四、减压方式-瑜珈的练习(上) 五、减压方式-瑜珈的练习(下) *'''读者对象:''' 国家机关与企事业单位全体员工。 *'''宣传提示语''': 为心灵做美容,快乐工作,享受生活 *'''吴晓莲《领导心理调适与减压》'''[[File:吴晓莲2.jpg|缩略图|左|450px|[http://image.suning.cn/uimg/sop/culturalPic/201404180957572316_x.jpg 原图链接]]] 在工作中,领导除了管理自己的工作,还承担着团队人员的管理和团队工作协调的重任,肩负着比普通人更为重大的责任和使命,也承受着更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更为特殊的心理负担。而管理者的心境和状态,不仅影响着个人的身心健康,也影响着整个团队的情绪、凝聚力和工作效率。良好的心境只可能来自一个地方,那就是我们自身。本套课程专家不但从理论入手讲解压力和减压,而且还提供了实际心理调适练习,经常练习有助于管理人员的身心健康。让你感受到的不再是精神压力,而是良好的心理状态,让你的团队拥有强大的凝聚力,为你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课程大纲''': 一、压力源、压力及身心健康 二、如何调节自身对外界压力的反应 三、如何做一个宽容的老板 四、如何在竞争中保持良好的心态(上) 五、如何在竞争中保持良好的心态(下) 六、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的关系 *'''读者对象:''' 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领导、企业董事长、总裁以及中高级管理者。==吴敬琏女儿吴晓莲写作新书,讲述家族历史和父亲的故事== "吴晓莲是经济学家[[吴敬琏]]的长女,不过她对经济学一窍不通,是一位[[心理学家]] 吴晓莲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毕业于杭州大学心理学系,而后获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自1980年代起,她长居[[美国]],一直从事与心理学有关的工作。 《[[我和爸爸吴敬琏]]》这本书<ref>[http://roll.sohu.com/20120221/n335323376.shtml 吴敬琏对话长女吴晓莲:“经济学家里,我犯的错最少”]搜狐,2012年02月21</ref>,是吴晓莲写作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育儿书。吴晓莲在书里写她的父亲,也写她自己,用双线并行的方式,将父亲和自己的成长经历作对比。在吴晓莲笔下,吴敬琏不只是一位经济学家,更是一位备受母亲宠爱的独子、和老伴相濡以沫的丈夫、严谨育儿的父亲<ref>[http://news.163.com/07/0621/08/3HGGQC9J000121EP.html [http://news.163.com/07/0621/08/3HGGQC9J000121EP.html]网易星辰在线,2007-06-21</ref>。吴晓莲还写到了吴敬琏的母亲[[邓季惺]]与继父[[陈铭德]],两人都是著名的报人、《[[新民报]]》的创办者<ref>[http://finance.sina.com.cn/economist/pingyixueren/20070613/05093686382.shtml 今天的吴敬琏从哪里来的 ]东方早报2007年06月13日</ref>。[[File:吴晓莲4.jpg|缩略图|右|450px|[http://www.kfzimg.com/G06/M00/13/FF/p4YBAFq7eeCATRFGAAKLwTqkfK4767_n.jpg 原图链接] [http://bq.kongfz.com/detail_6725767/ 来自孔夫子旧书网原圖鏈接]]]吴晓莲:很早就有这个想法了,大概十一二年前吧。后来我爸爸的助手柳红出过一本《[[吴敬琏传]]》。其实在《吴敬琏传》还没有动笔之前,我爸爸就想把他手头的工作像写文章、讲演啊稍微推掉一些,系统整理一下他的工作和作品,写一本像传记一样的东西,但不是他自己写的大传。他这个人很严谨,不喜欢别人摘他一两句话,而想系统地看他在改革以来都做了哪些工作。那时候我就开始做他的采访,录了好几盘录音带。但是后来我发现,一来我对经济不感兴趣,二来我长期在美国,分不出这个时间。写我爸爸经济学这方面的事情,我不是最好的人选。 后来我看《吴敬琏传》的时候,发现自己情不自禁在比较我和我父亲的成长经历。我看那本书的时候41岁,而我爸爸41岁开始自学英文,到现在他的英语水平写东西和交流都没问题。我很受鼓舞,觉得在41岁的时候还可以尝试新的领域,比如写作。我一直在比较,我们都是受我爷爷奶奶的影响,家庭环境差不多,为什么就不同呢?他那一代知识分子和我这一代("文革"出生的,改革开始后成年的)是不是有时代的区别?这样有没有代表性?这样一比较之后,我就忽然有一种灵感,想系统地比较一下,是什么促使吴敬琏成为吴敬琏的?又是什么使吴晓莲成为吴晓莲的?大的构思形成了,打算这样写。我有很多时间和我爷爷奶奶在一起,又那么亲近。可是书里的故事为什么我像在看一个陌生人的故事?那个说的真的是我的爷爷奶奶吗?我怎么不知道他们有过《新民报》?或者说我不知道我爷爷还曾经有过理想,他们年轻过、爱过、热情过、不屈不挠过,为什么在他们有生之年我不知道?吴晓莲:这次写书的过程就是一个了解的过程。写书之前我了解他的,是从"他是我爸爸"这个方面,不是从独立的角度。写过书之后,我可以说,即便他不是我爸爸,我对他也有一定的概念。我以一个独立的人,学习了一遍他成长的过程。他是一个成人,我也是一个成人,我以成熟的眼光来看他。我觉得理解要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写这本书本身也是让我更理解他们。但理解不一定是同意。我明白他们的出发点,我能够跟他交换角色:如果我是他,如果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可能我也会这样想。这可以说是我写这本书的意外收获。*'''父与女是两个不同时代里成长的人'''两个时代里成长的人应该是有一定代表性的。比如说,像我爸爸那一代知识分子,他出生在十分落后的中国,而他的家庭又是民族资产阶级,他的父母是受过五四洗礼的年轻人,非常的超时代,特别是我的奶奶,从这本书里就能看出来。从他生出来,他周围的人都是在讲救国这件事。救国好像是生来就有的责任,只是说有的人是实业救国,有的人是科学救国,还有的用民主、革命的方式。方式各不相同,但都是在救国。对他们那一代人说,救国是推卸不掉的责任,像脱不掉的[[红舞鞋]]。 我是六十年代出生的,那个时代的小孩特别多,是高产期。有的小孩是直接接触到"[[文革]]",而我可以说是家里把我隔离开了,一方面是保护了我们,一方面大人真的是自顾不暇。所以我就很自由,一种放羊的感觉。现在的小孩上学、弹琴等都有父母陪着,我小时候到河里游泳,没有被淹死真是侥幸。我们那一代人都是脖子上挂着钥匙长大的。说到救国,我们就没有这样的观念。在我们家里,大人从不在我们面前谈政治、谈家史。我在学校里受什么样的教育就是什么样,学校里批林批孔,我就批林批孔。我是改革开放后成年的,尤其在美国生活了这么多年,也算是后现代的,我最希望的是"返璞"。我爸爸绝对是科技发烧友,但我对科技的发展总抱有怀疑。[[File:吴晓莲1.jpg|缩略图|左|450px|[http://img1.qq.com/view/pics/4441/4441291.jpg 原图链接] [http://news.163.com/07/0621/08/3HGGQC9J000121EP.html 来自网易星辰在线原圖鏈接]]]他们那一代人对国家的责任感放不下来。他现在年纪大了嘛,稍微能看得开一点。但基本上还是看不开。有时候他也想歇一歇,但那鞋也是跷起来放一放,就又起来了。我在书里和他有一段对话,问他怕不怕死,想不想得开这件事。他说好像还不能很想得开。我问他是不是因为怕,他说也不是。他说在这个世界上如果还有什么事没做完,心有不甘。我问他什么事,他说就是手里这件事。这事我在书里没有写,后来我向他求证,他就说把中国建设成一个民主、强盛的国家。他一直以这个为己任。*'''评价父亲'''父亲有这么几个大的特点:第一是学而不厌,这是我最欣赏的。如果我不是他的女儿,冷眼看他的话,我也非常敬佩他。他的求知欲很强。他从来都不会说"到了这把年纪还学这个"这样的话。他的求知欲像儿童一般。他吸收知识,一方面是他的热情,另一方面是他的能力和智商。不管在经济学里还是在经济学外,他都永远对新知识保持很高的兴奋度,活到老,学到老。第二是做事认真、严谨、一丝不苟。这点呢,我觉得主要是好的方面,但也有我不太认同的地方。比如在育儿方面我父亲很教条化,就有点钻牛角尖。第三是执着。执着与认真有一点不一样。在受到挫折的时候,不放弃是执着。他是个对很多事情都很执着的人,即使和经济学无关的事情也是这样。有一段时间他着迷于自己做收音机,执着到连吃饭都不耐烦,要我妈妈塞到他嘴巴里,这是很鲜明的一个例子。还有一个,他的知识面和兴趣非常广泛,像音乐、历史、文学、机械等等,他都很感兴趣也很懂行。我觉得,这种知识面的广泛,可能对他在经济学方面的成就也有间接的帮助。*'''黄圣依是吴老的亲戚'''?[[黄圣依]]确实是我们家的亲戚。她是我爸爸表妹的女儿,也就是我表姑妈的女儿。我的表姑妈是上海人,我叫她做嬢嬢。我们和嬢嬢很熟,一直保持联系。但黄圣依很小,一直以来我都没有机会见到她,到现在都没有见过面。==视频=={{#ev:youku|XMzAxODExMzI4|640|inline|吴晓莲--员工心理调适与减压04 |frame}}{{#ev:youku|XMjg2MTYzODQ4|640|inline|001领导(员工)心理调适与减压 吴晓莲 |frame}}==参考资料==
5,75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