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4
次編輯
變更
市北区·
,创建页面,内容为“缩略图|[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市北区] '''市北区''',隶属山东省青岛市,位…”
[[File:市北区111.jpg|缩略图|[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市北区]]]
'''市北区''',隶属山东省青岛市,位于青岛市中部偏南,西部濒临胶州湾,东部与[[崂山区]]为邻,北部与[[李沧区]]接壤,南部与[[市南区]]毗连,东西最大距离11.5公里,南北最大距离9.9公里,海岸线长17.83公里,总面积65.4平方公里。 辖22个街道,137个社区居委会。 截至2019年末,市北区常住人口111.11万人。
市北区内丘陵为主要地貌类型,地势起伏不平,东高西低,海泊河是市北区最大河流,属季节性河流,其余河流有杭州路河、昌乐路河等小河流。区境温带季风气候区,海岸线长约17.5公里,区境年平均气温摄氏12.7℃,平均降水量为662.1毫米。
市北区是青岛市工商业的发祥地,区内集聚了啤酒、纺织等现代民族工业,为青岛市区人口较为集中的城区,是青岛民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革命运动的摇篮,截至2016年,市北区境内存留全国和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3家,3A级旅游景区5家。 2018年12月,被民政部确认第三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ref>[http://www.yh596.com/index/data/renminzhengfu/1924824 _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人民政府] </ref>
2019年,市北区实现生产总值912.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其中: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71.17亿元,同比增长9.6%;第三产业增加值741.58亿元,同比增长4.6%。
中文名市北区外文名Shibei District行政区划代码370203行政区类别市辖区所属地区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地理位置青岛市区中部面 积65.4 km²下辖地区22个街道政府驻地青岛市延吉路80号电话区号0532邮政区码266011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人口数量111.1万人(2019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圣保罗教堂、青岛啤酒博物馆、天幕城、青岛动物园火车站大港站车牌代码鲁B、鲁U地区生产总值912.75亿元(2019年)方言胶辽官话-青岛话-崂山话、四方话、台东话
== 位置境域 ==
市北区是青岛市主城区之一,位于青岛市中部偏南,连西部濒临胶州湾,东部与崂山区为邻,北部与李沧区接壤,南部与市南区毗连,东西最大距离11.5公里,南北最大距离9.9公里,海岸线长17.83公里,总面积65.4平方公里。
== 地质 ==
市北区内的岩石类型主要是岩浆岩中的侵入岩类,形成时代为中生代。其中以中生代燕山晚期为主,多为花岗岩,另有小量中性岩脉等产出。侵入岩面积约占全区面积的90%以上。根据最新的1:50000区域地质调查资料,青岛地区燕山晚期花岗岩被划为崂山超单元,有11种岩石类型,分属11个单元。市北区有5个花岗岩类单元和8种脉岩类型。
市北区内地层极不发育,仅零星分布第四系全新统山前组冲洪积层。板块构造划分,青岛市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中朝地块,胶辽隆褶带,胶莱盆地之东南方小隆起之上。市北区则位于小隆起西部胶州湾东侧。
市北区内可观察到的最早地质事件为中生代白垩纪的岩浆活动,该期已进入了华北板块和杨子板块结合成一个整体后的板内运动阶段。
== 地形地貌 ==
市北区的现代地貌是在漫长地质发展历史中经各种内外营力综合作用而成的,地质演化最剧烈的时期为中生代。燕山晚期,断裂活动达到地质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岩浆活动剧烈,形成现代构造格局、地貌形态。新构造运动表现为地壳缓慢抬升,处于剥蚀状态,加之地表水系的影响,形成区内广布的侵蚀剥蚀丘陵地形。
丘陵是市北区内主要地貌类型,分布面积广。地势起伏不平,东高西低。其中海拔100~200米左右的丘陵分布更为普遍,表现为起伏和缓的宽谷缓丘地形。低丘陵区内,由于第四纪残坡积及坡洪积发育,在海拔30~50米处冲沟等微地貌较为发育(如洪山坡—浮山后一带)。丘陵上部土质较差,系剥蚀性风化土,中下部是基岩或冲积土。
== 土壤 ==
市北区内土壤有3种类型,即棕壤性土、褐土性土和盐化土,以棕壤性土为主。这3类土壤在区内分布不同。棕壤性土主要分布于山地丘陵和山前缓坡地;褐土性土主要分布于山地的剥蚀残丘上部;盐化土则分布于沿海地带。
== 气候 ==
市北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区,空气湿润,降水适中,雨热同季,气候宜人。受季风和海洋的影响,四季变化十分明显。夏半年(4—9月),东南季风从海上吹来,受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和影响,使青岛地区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气温的日较差小、无高温酷暑,具有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点;冬半年(10月至翌年3月),季风自欧亚大陆吹来,青岛处在冷高压气团控制之下,气候干燥,温度偏低,充分表现出了大陆性气候的特点
市北区年平均气温13.0℃,最冷月出现在1月份,平均为-0.2℃,最热月出现在8月份,平均为25.3℃。全区平均降水量在664.1毫米左右,降水主要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61%,年内分配为8月份最多,12月到次年2月份较少。
== 河流 ==
海泊河是市北区最大的河流,发源于浮山西麓的洪山南坡、马兰山北坡,自东向西流经错埠岭村、东西吴家村、海泊村,穿过海泊河公园,于青岛港八号码头北侧,西环海公路海泊河大桥处入海。流域面积27平方公里,干流长8.13公里,干流坡度5‰,河床最宽处达40米,属季节性河流。
市北区内的明沟和暗渠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和东部。区内的地表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形成的天然河川径流。区内的地下水可分为4种类型,即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碳酸盐类裂隙岩溶水、基岩裂隙水。大部分地区的地下水是依靠大气降水补给,海泊河下游地带以河水补给为主。
== 海洋水文 ==
根据潮汐学的定义,市北区岸线海域的潮汐类型属于正规半日潮,即每太阴日(农历日)内出现两次高潮、两次低潮。两次高潮的高度基本一致,两次低潮的高度略有差异,存在低潮日不等现象。
市北区岸线海域水温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冬季水温最低,2月的海水表层水温介于2.3—3.0℃之间。春季水温迅速升高,5月的海水表层水温在14℃以上。夏季,海水表层水温达到26℃以上。秋季水温迅速降低,11月表层水温已降至13℃左右。
市北区岸线海域盐度冬季小于31.80。春季升高,在31.99以上。夏季最低,在31.60左右。秋季盐度比夏季有所升高,11月达到32.20左右。
== 自然资源 ==
=== 水资源 ===
==== 地表水 ====
市北区内的地表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形成的天然河川径流。由于受地理位置、气候和下垫面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其地表水资源量不但贫乏,而且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布和区域分布不均。随着本区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大部分大气降水进入城市雨水管网,最后通过暗渠、明沟进入海泊河。
==== 地下水 ====
市北区内的地下水可分为4种类型,即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碳酸盐类裂隙岩溶水、基岩裂隙水。大部分地区的地下水是依靠大气降水补给,海泊河下游地带以河水补给为主。其排泄形式以潜流垂直蒸发为主,平行排泄量较少。地下水位变化决定降雨周期变化,并受降雨与人工开采双重因素制约。
=== 植物资源 ===
市北区内有[[雪松]]、[[青柏]]、[[樱花]]、[[碧桃]]、[[紫薇]]、[[金银木]]、龙爪槐等名贵花木达200多种。由于原有自然森林植被垂直带谱和自然更替规律已全部破坏,代之以栽培植被为主要建群种。木本植物种类贫乏,常见种有毛白杨、榆、刺槐、旱柳、棉槐、楸、泡桐、加拿大杨及杂交类型等用材树种和经济树种。 <ref>[https://www.docin.com/p2294652620.html- 豆丁]</ref>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600 史地總論 ]]
'''市北区''',隶属山东省青岛市,位于青岛市中部偏南,西部濒临胶州湾,东部与[[崂山区]]为邻,北部与[[李沧区]]接壤,南部与[[市南区]]毗连,东西最大距离11.5公里,南北最大距离9.9公里,海岸线长17.83公里,总面积65.4平方公里。 辖22个街道,137个社区居委会。 截至2019年末,市北区常住人口111.11万人。
市北区内丘陵为主要地貌类型,地势起伏不平,东高西低,海泊河是市北区最大河流,属季节性河流,其余河流有杭州路河、昌乐路河等小河流。区境温带季风气候区,海岸线长约17.5公里,区境年平均气温摄氏12.7℃,平均降水量为662.1毫米。
市北区是青岛市工商业的发祥地,区内集聚了啤酒、纺织等现代民族工业,为青岛市区人口较为集中的城区,是青岛民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革命运动的摇篮,截至2016年,市北区境内存留全国和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3家,3A级旅游景区5家。 2018年12月,被民政部确认第三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ref>[http://www.yh596.com/index/data/renminzhengfu/1924824 _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人民政府] </ref>
2019年,市北区实现生产总值912.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其中: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71.17亿元,同比增长9.6%;第三产业增加值741.58亿元,同比增长4.6%。
中文名市北区外文名Shibei District行政区划代码370203行政区类别市辖区所属地区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地理位置青岛市区中部面 积65.4 km²下辖地区22个街道政府驻地青岛市延吉路80号电话区号0532邮政区码266011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人口数量111.1万人(2019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圣保罗教堂、青岛啤酒博物馆、天幕城、青岛动物园火车站大港站车牌代码鲁B、鲁U地区生产总值912.75亿元(2019年)方言胶辽官话-青岛话-崂山话、四方话、台东话
== 位置境域 ==
市北区是青岛市主城区之一,位于青岛市中部偏南,连西部濒临胶州湾,东部与崂山区为邻,北部与李沧区接壤,南部与市南区毗连,东西最大距离11.5公里,南北最大距离9.9公里,海岸线长17.83公里,总面积65.4平方公里。
== 地质 ==
市北区内的岩石类型主要是岩浆岩中的侵入岩类,形成时代为中生代。其中以中生代燕山晚期为主,多为花岗岩,另有小量中性岩脉等产出。侵入岩面积约占全区面积的90%以上。根据最新的1:50000区域地质调查资料,青岛地区燕山晚期花岗岩被划为崂山超单元,有11种岩石类型,分属11个单元。市北区有5个花岗岩类单元和8种脉岩类型。
市北区内地层极不发育,仅零星分布第四系全新统山前组冲洪积层。板块构造划分,青岛市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中朝地块,胶辽隆褶带,胶莱盆地之东南方小隆起之上。市北区则位于小隆起西部胶州湾东侧。
市北区内可观察到的最早地质事件为中生代白垩纪的岩浆活动,该期已进入了华北板块和杨子板块结合成一个整体后的板内运动阶段。
== 地形地貌 ==
市北区的现代地貌是在漫长地质发展历史中经各种内外营力综合作用而成的,地质演化最剧烈的时期为中生代。燕山晚期,断裂活动达到地质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岩浆活动剧烈,形成现代构造格局、地貌形态。新构造运动表现为地壳缓慢抬升,处于剥蚀状态,加之地表水系的影响,形成区内广布的侵蚀剥蚀丘陵地形。
丘陵是市北区内主要地貌类型,分布面积广。地势起伏不平,东高西低。其中海拔100~200米左右的丘陵分布更为普遍,表现为起伏和缓的宽谷缓丘地形。低丘陵区内,由于第四纪残坡积及坡洪积发育,在海拔30~50米处冲沟等微地貌较为发育(如洪山坡—浮山后一带)。丘陵上部土质较差,系剥蚀性风化土,中下部是基岩或冲积土。
== 土壤 ==
市北区内土壤有3种类型,即棕壤性土、褐土性土和盐化土,以棕壤性土为主。这3类土壤在区内分布不同。棕壤性土主要分布于山地丘陵和山前缓坡地;褐土性土主要分布于山地的剥蚀残丘上部;盐化土则分布于沿海地带。
== 气候 ==
市北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区,空气湿润,降水适中,雨热同季,气候宜人。受季风和海洋的影响,四季变化十分明显。夏半年(4—9月),东南季风从海上吹来,受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和影响,使青岛地区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气温的日较差小、无高温酷暑,具有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点;冬半年(10月至翌年3月),季风自欧亚大陆吹来,青岛处在冷高压气团控制之下,气候干燥,温度偏低,充分表现出了大陆性气候的特点
市北区年平均气温13.0℃,最冷月出现在1月份,平均为-0.2℃,最热月出现在8月份,平均为25.3℃。全区平均降水量在664.1毫米左右,降水主要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61%,年内分配为8月份最多,12月到次年2月份较少。
== 河流 ==
海泊河是市北区最大的河流,发源于浮山西麓的洪山南坡、马兰山北坡,自东向西流经错埠岭村、东西吴家村、海泊村,穿过海泊河公园,于青岛港八号码头北侧,西环海公路海泊河大桥处入海。流域面积27平方公里,干流长8.13公里,干流坡度5‰,河床最宽处达40米,属季节性河流。
市北区内的明沟和暗渠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和东部。区内的地表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形成的天然河川径流。区内的地下水可分为4种类型,即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碳酸盐类裂隙岩溶水、基岩裂隙水。大部分地区的地下水是依靠大气降水补给,海泊河下游地带以河水补给为主。
== 海洋水文 ==
根据潮汐学的定义,市北区岸线海域的潮汐类型属于正规半日潮,即每太阴日(农历日)内出现两次高潮、两次低潮。两次高潮的高度基本一致,两次低潮的高度略有差异,存在低潮日不等现象。
市北区岸线海域水温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冬季水温最低,2月的海水表层水温介于2.3—3.0℃之间。春季水温迅速升高,5月的海水表层水温在14℃以上。夏季,海水表层水温达到26℃以上。秋季水温迅速降低,11月表层水温已降至13℃左右。
市北区岸线海域盐度冬季小于31.80。春季升高,在31.99以上。夏季最低,在31.60左右。秋季盐度比夏季有所升高,11月达到32.20左右。
== 自然资源 ==
=== 水资源 ===
==== 地表水 ====
市北区内的地表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形成的天然河川径流。由于受地理位置、气候和下垫面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其地表水资源量不但贫乏,而且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布和区域分布不均。随着本区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大部分大气降水进入城市雨水管网,最后通过暗渠、明沟进入海泊河。
==== 地下水 ====
市北区内的地下水可分为4种类型,即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碳酸盐类裂隙岩溶水、基岩裂隙水。大部分地区的地下水是依靠大气降水补给,海泊河下游地带以河水补给为主。其排泄形式以潜流垂直蒸发为主,平行排泄量较少。地下水位变化决定降雨周期变化,并受降雨与人工开采双重因素制约。
=== 植物资源 ===
市北区内有[[雪松]]、[[青柏]]、[[樱花]]、[[碧桃]]、[[紫薇]]、[[金银木]]、龙爪槐等名贵花木达200多种。由于原有自然森林植被垂直带谱和自然更替规律已全部破坏,代之以栽培植被为主要建群种。木本植物种类贫乏,常见种有毛白杨、榆、刺槐、旱柳、棉槐、楸、泡桐、加拿大杨及杂交类型等用材树种和经济树种。 <ref>[https://www.docin.com/p2294652620.html- 豆丁]</ref>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600 史地總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