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936
次編輯
變更
釉下彩
,無編輯摘要
[[File:釉下彩.jpg|缩略图|[https://pic.sogou.com/d?query=釉下彩&did=128 原图链接][https://www.cang.com/posts/post/392669 来自华夏收藏网]]]
'''釉下彩'''是 [[ 瓷器 ]] 釉彩装饰的一种,又称“ [[ 窑彩 ]] ”。釉下彩是陶瓷器的一种主要装饰手段,是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即半成品)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面釉,一次烧成。烧成后的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显得晶莹透亮,釉下彩瓷的出现应追溯到汉末三国时期,不过当时只是以赫色颜料简单地装饰瓷器。
== 分类 ==
釉下彩的一种品种。用含有钴的珠明料为着色剂,在瓷胎上绘画,再罩以透明釉,经高温烧成白地蓝花,故名。唐代河南巩县窑已有烧制。
青花瓷的出现据说是陶工们曾用毛笔彩绘了黑花和釉黑红,经过辛勤的劳动实践,找到了钴土矿,陶工又用毛笔把它彩绘在坯件上,再在绘了花纹的坯件上罩了一层白釉。这样,比以往的印、刻花更鲜明的“ [[ 青花 ]] ”,就在景德镇特有的瓷器上出现了,这就是 [[ 青花瓷器 ]] 。
除景德镇外,云南省的 [[ 建水 ]] 、 [[ 玉溪 ]] 、 [[ 禄丰 ]] 在元末明初时期,江西省的乐平、吉安,浙江省的江山、景宁、云和、开化、鄞县、象山、安吉,福建省的浦城、永春、南安、德化、安溪、漳浦、长泰、南靖、平和、华安,广东省的大埔、揭阳、汕头、博罗,海南省的澄迈,湖南省的益阳,四川省的会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容县、北流,山东省的淄博,河南省焦作等地在明、清时期都曾先后烧制过 [[ 青花瓷 ]] 。但无论在造型、青料、纹饰、工艺哪一方面都不及,甚至远不及景德镇所产。
从青料的种类来分,包括苏麻离青、平等青(陂唐青)、石子青、回青、浙青、珠明料和化学青料等,各类青料的产地、颜色、使用年代都有较大差别,是鉴别各朝代青花的标准之一。
在一件瓷器上同时用青花和釉里红两种色彩装饰,故名。画面由红、蓝两色组成,二者相互衬托,相得益彰,俗称“[[青花加紫]]”。另外,有用釉上绿彩代替青花,或用釉上矾红彩代替釉里红的工艺,装饰效果也宛若青花釉里红,但毕竟是另一种彩釉了,亦不如青花釉里红瓷名贵。
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由于烧成难度大,一直被视为我国 [[ 古瓷 ]] 的名贵品种。明清时色彩更加绚美,所绘 [[ 龙、凤 ]] 、 [[ 缠枝花卉 ]] 等,十分绮丽。
湖南瓷业公司在成立初期的十几年中,由于不惜工本制造上等瓷器,所以出品优良、画工精美,尤其是釉下彩陈设瓷,装饰效果别具一格,在当时已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被誉为“东方陶瓷艺术高峰”。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在武汉举行的劝业奖进会上,获得一等金奖;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在南京紫竹林举办的南洋劝业会上获得第一等奏奖;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在意大利都朗博览会上获得最优奖;公元1915年在 [[ 美国 ]][[ 旧金山 ]] 举办的 [[ 巴拿马万国博览会 ]] 上获得金牌奖。据公元1911年的《时报》报道,那一时期,醴陵瓷器名声极盛。“风潮所布,举国若狂,各埠商贩之来此贩运者络绎不绝”。
景德镇釉下七彩工笔瓷由杜玖桦2011年研发成功,填补了景德镇没有釉下七彩工笔瓷的历史空白,是陶瓷家族中釉下彩的一个新品种。
景德镇釉下七彩工笔瓷直接在坯体上进行手绘、手绘后施釉、入窑1300多度高温一次烧成。
== 简介 ==
概述
釉下彩是用彩料在瓷器坯体上直接施彩,然后再罩一层透明釉,入窑后在高温气氛中与瓷器一次烧成的品种。它的突出优点在于不易磨损、永不褪色、无铅无毒、光滑平整、操作简单。元、明、清时期景德镇青花瓷是釉下彩的最成功制作,也是中国瓷器的代表品种之一。釉下彩包括青花、釉里红、釉下三彩、釉下五彩、釉下褐彩、褐绿彩等。
陶瓷考古界普遍认为青花瓷出现于宋代,也有学者认为还应更早,至少应上溯到晚唐。1983年扬州唐城遗址曾出土一批据认为是唐青花的标本,可惜实物太少,且缺乏完整器物。但宋代烧制釉下青花瓷已无任何困难。<ref>[https://wenwen.sogou.com/z/q655716906.htm 瓷器的釉上彩和釉下彩,釉中彩有什么区别,哪种好]搜狗问问</ref>
装饰方法釉里红线绘:即在坯胎上用釉里红作线条描绘纹样,在高温条件下烧成,会出现“飞红”现象,影响质量。
釉里红作地[[留白]]:是用釉里红涂抹图案以外的地方,图案为白色(或罩上透明釉色)。这种方法,也往往在胎体上将装饰纹样刻划或模印出来。<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5432918/answer/294225725 白瓷分釉上彩和釉下彩吗?]知乎</ref>
==參考文獻==
[[Category:790 文物考古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