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罗睺寺

增加 9,517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缩略图|罗睺寺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罗睺寺</big> ''' |- | […”
[[File:罗睺寺.jpg|缩略图|罗睺寺]]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罗睺寺</big> '''

|-

| [[File:罗睺寺.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罗睺寺

类别;中国文化遗产

地点;山西五台山

荣誉;十大黄庙之一和五大禅寺之一

文化遗迹;天王殿、文殊殿、大佛殿、藏经阁

创建于;唐代

|}
'''罗睺寺'''是[[五台山]]保存完好的十大黄庙之一和五大禅寺之一,寺内两幢木构小楼以接待十方客人而闻名。罗睺寺创建于[[唐代]],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重建,清代曾多次重修。2013年公布为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罗睺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和十方堂之间,始建于[[唐代]]。唐代时,罗睺寺是大华严寺(今显通寺)的十二院之一,名为善住阁院。1492年(明弘治五年)重建。明[[万历]]年间,[[李彦妃]]为祈子登基许愿,拨款重修。1792年(清乾隆五十七年)再经修葺。罗睺寺是[[五台山]]保存完好的十大黄庙之一和五大禅寺之一,寺内两幢木构小楼以接待十方客人而闻名。据传,罗睺寺过去香火鼎盛,尤其是黄教的信徒,经年络络不绝,它成为五台山黄庙中很有影响的一座寺院。在山门前有一对唐代石狮,大而雄壮严的气氛。<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5105465586589648 罗睺寺、菩萨顶和显通寺] , 百度 2020-08-15 </ref>

==历史现状==

罗睺寺既然已经从青庙变成黄庙,难怪罗睺寺[[文殊大殿]]内的骑狮文殊菩萨像面部并非金色而早呈乳白 色,故名白文殊;文殊菩萨的坐骑狮子卧在莲台上而不是站着或卧在砖台上;肩膀两边伸出肩花,花在分别放着经书和智慧剑。这些都体现了黄庙中文殊像的特点。

罗睺寺现存有[[天王殿]]、[[文殊殿]]、[[大佛殿]]、[[藏经阁]]、禅房、配殿、廊房地产118间。寺的后殿有一个著名的"开花见佛"活动机关装置,那是用寺院内的一棵"圣树"做成的,成为五台山十分有名的景点。殿中置有1座莲花台,是一个转盘,有水波形状的雕刻。转盘内侧安装了四方佛,二十四诸天和十八罗汉画,中央有木质瓣。花瓣便会张开。当花瓣开放时,背对背、面朝外的四尊佛像便会显现出来。"开花见佛"之名,便由此得来。顺弯曲的夹墙石道来到山门前,门两旁的石狮,一雄一雌,硕大雄浑,威武壮猛。台怀中心区诸寺多雕有石狮,而唐代的遗作惟有此一处。山门里一共四重大殿。这第一重为天王殿,内塑四大天王,也称四大金刚,分别是抱琵琶的东方持国天王,持宝剑的南方增长大王,缠长蛇的西方广目天王,持雨伞的北方多闻天王,民间称他们为风(持剑者)、调 (抱瑟琶者)、雨(持伞者)、顺(握蛇者)四神。第二座殿为文殊殿,内供文殊菩萨,不同于一般青庙,这里的文殊菩萨面部为乳白色,而非贴金黄色,肩膀两边伸出了肩花,花上还放置了经书和智慧剑,文殊坐骑是卧在莲花上,而不是站立砖台。这些都体现了黄教文殊造像的特点。第三座为大佛殿,内供[[释迦牟尼佛]](人间婆娑世界)、[[药师佛]](东方琉璃世界)、[[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合称"三世佛"。三世佛前为胁侍菩萨和供养菩萨。第四重殿里的"开花现佛"最具神秘色彩。殿内正 中高竖一朵莲花,内含四尊佛像,有时八瓣莲花会缓缓绽开,现出四方阿弥佛。其实,这是巧设机关人工操作的结果。这大莲花与下面的大圆盘用通柱连在一起,当僧人在圆盘下的暗室驱动木轮,通柱即会转动,莲花随之开启或闭合,遂出现"开花现佛"景观。另外,在圆台上塑24个神像,称"二十四天"。

==相关传说==

这开花现佛的制作与一段神奇传说相关。山门内东侧原有一棵古松,宋朝丞朝[[张商英]]游五台山时, 亲眼目睹树顶呈现神灯,后人将这颗松树尊为"佛树"。到清代,不知何故,此树突然枯死。为祭奠佛树,便将枯树伐倒,主干做成"开花现佛",枝梢及斧渣锯末,原地埋葬,上面建塔,称为"松塔"。

作为十大黄庙之一的罗睺寺还是汉藏民族团结的象征。[[青海]]、[[西藏]]的喇嘛教信众来五台山朝拜几乎都要到罗睺寺礼佛。

==历史记载==

据佛教经典记载,[[释迦牟尼]]之子名[["罗睺罗"]]。他十五岁随佛出家当[[沙弥]]。他"不毁禁戒,诵读不懈",证了阿罗汉果,被称作"密行第一",成为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传说他曾在罗寺所在地显圣,并留下足迹。因此,罗寺即是祀奉[[罗睺罗]]的寺庙。罗寺是五台山保存最好的寺庙之一。这里有引人入胜的[["开花现佛"]]。在大殿里装置了木构圆形佛坛,坛上刻有水浪图案,上塑十八罗汉;坛外方台上塑有二十四诸天及四大天王;佛坛正中装置一朵三米多高的八瓣莲花,每瓣大红花瓣上绘有金色工笔佛像,四尊阿弥陀佛相背他坐花瓣中心。台下装有机关,地下圆盘转动,通过轴承,操纵花瓣一开一合,四尊佛像时隐时现;伴着花瓣的开合,台上水浪图案和十八罗汉也随之转动,便出现了罗汉过江的情景,很富情趣。

==寺名由来==

[[File:罗睺寺1.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第一种说法是"清[[乾隆]]壬子年(1792年)由姓罗姓喉的两位藏族人合修此 寺,竣工后,为了扬名于世,易名为"罗睺寺"。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姑且不论有无姓罗姓睺的两位藏族人修庙之事,只说罗睺寺称之为"罗睺"者,更不是始于清乾隆年问。在唐代初期及中期.罗睺寺是大华严寺十二院之一的善住阁院。后唐明宗至后唐末帝年间(926-936),有[[印度]][[普化大师]]巡礼五台山记道:"……廿一日,登善住阁.礼肉罗睺",这个记载就说明"罗睺"已被五台山佛教徒建殿设堂礼祀.但没有单独为寺。北宋时.宰相[[张商英]]在任提督点河东刑狱使期间,三次来五台山,作了[[《续清凉传》]]。他写道:在[["罗睺殿"]]、"罗喉足迹堂"见神灯临空。又见其屋宇摧弊,欲念他日完之."即以钱三万付僧正省奇修建"。又[[五台山]]万佛阁现存明万历三十一年立的[[《五台山诸寺名》]]碑,碑上也记有罗睺寺之名。由此可见.罗睺寺之名始于清[[乾隆]]年间的说法是不对的。

第二种说法是"西方十六祖"说。寺内清[[康熙]]十一年(1672)二月御制碑记云"唯兹罗睺寺者,其地近文殊现相处,其取义似皈依西方十六祖"。所谓西方十六祖,即指中国佛教禅宗创立古天竺佛教二十八祖中的第十六祖罗睺罗多.略日罗睺罗尊者,为公元三世纪人。罗睺寺是否由他而得名,康熙皇帝也说是"似",仍属不确。

第三种说法认为与佛太子有关。罗睺,也写作"罗睺罗"、"罗护罗"、"罗怙罗",意译为"覆障"、"障目"、"执日"。据[[《佛本行集经·罗喉罗因缘品》]]等佛教经典记载,罗睺罗是[[释迦牟尼佛]]在俗时的儿子。释迦牟尼是佛教创始人,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国王净饭王的太子,其母是[[摩耶夫人]],妻子是[[耶输陀罗]]。释迦牟尼29岁时,有感于人世的生、老、病、死等各种苦恼,舍弃宫廷生活,离开父母、妻子,出家修道。经过六年的苦行,后来在菩提树下成道.悟通了诸法无常和缘起诸理,开始传教。传说,罗睺罗在母亲肚里怀了6年,于[[释迦牟尼]]成道之夜降生。在佛成道第6年时.他应父亲净饭王之请,从摩竭陀国回国省亲,认子释疑。而后佛叫舍利弗劝他出家,做僧团中最初的沙弥。叫大[[目犍连]]为他剃头,[[舍利弗]]为他说沙弥十戒,为佛教有沙弥之始。沙弥指7岁以上、20岁以下,受过十戒的出家男子。[[罗喉罗]]因是净饭王的王孙,佛陀的爱子,在僧团中地位很高,经常受到称赞。佛陀对他要求特别严格,教育他严持毗尼、精进修道。他"不毁禁戒,诵读不懈",证得[[阿罗汉]]圣果。佛陀赞叹说:在我的弟子中,罗喉罗比丘是"密行第一"。因为他具足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从不表现自己,总是默默地修持和工作着。后成为[[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罗喉罗是佛教徒敬奉和崇拜的偶像之一。所以,全国许多地方有奉祀罗睺罗的寺庙。[[五台山]]也不例外。五台山佛教徒说,[[罗睺罗]]曾在寺中显圣,并留下足迹。因此,罗睺罗是朝山佛教徒必定要参诣的地方。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b0921ekjxao|480|270|qq}}
<center>五台山 罗睺寺 文殊塔 花开见佛</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15,6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