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蘇花公路

增加 149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苏花公路的修筑始于1874年,台湾发生[[牡丹社事件]]后,清政府为巩固边防并安抚原住民,由钦差大臣[[沈葆桢]]派遣台湾道夏献纶与福建省陆路提督[[罗大春]]修筑理蕃道路。两年后,开辟「平路一丈,山蹊六尺」为准之路,与当时完成的昆仑坳古道形成一南一北,被称为「北路」,即今所称「苏花古道」。
日治时期后,北路沿线多次整修拓宽。1916年, [[ 台湾总督府 ]] 着手开凿「东海徒步道」,费时7年,将路拓宽至12台尺,1923年完工后,可供人员来往,但车辆仍无法通行。
1925年,将路幅拓宽为3.56公尺,部份路段为供车辆行驶而铺设两道混凝土,然后于太鲁阁口到花莲港之路段则拓宽为14公尺,完工总长约120公里。全线于1932年通车,改称为「临海道路」。「临海道路」通车后有东海自动车运输株式会社经营客运服务,提供巴士载客来往于宜兰、花莲,每日对开二班车次。
二次世界大战后,临海道路改称「苏花公路」,最窄路面仅3.5公尺,弯道的最小半径则仅15公尺。1980年开始拓宽,1990年开放双向通车。
苏花公路早年单线通车期间,南下北上车辆均需在各管制站依规定放行,从北往南设有 [[ 苏澳 ]] [[ 东澳 ]] [[ 南澳 ]] [[ 谷风 ]] [[ 和平 ]] [[ 崇德 ]] 共六个管制站。此时车队多为日间通行,头车必为公路局的金马号客车,行经断崖,旅客坐在车中无法看见狭窄道路的边缘,仅能看见低处的海面,行使过程中左右回旋,坡度起伏极大,人在车中更觉惊心动魄。
在北回铁路通车后,客运货运运输都转往以铁路为主,苏花公路之定期客运走入历史,苏花公路则转型为景观公路。
=='''公路塌方'''==
2010年10月下旬,受台风“鲇鱼”及东北季风影响,台湾各地连日来普降大雨,东北部山区的雨量尤其惊人,导致苏(澳)花(莲)公路沿线落石坍方不断,大批游客乘坐的游览车遭遇坍方而受困,其中大陆游客约120人。<ref>[ 外链网址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3160340.aspx 网页标题蘇花公路遊覽車事故處非2010年陸客團墜海點 台9線新舊差很大], 外链网站中央通讯社</ref>
=='''公路未來'''==
==参考资料==
[[Category:997 680 智力遊戲中國地理類志]]
16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