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东岳圣帝受戒的故事

增加 6,972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东岳圣帝受戒的故事.jpg|thumb|350px|right|[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83c564f42d444307bb65e6416e907b98 原图链接][http://blog.sina.com.cn…”
[[File:东岳圣帝受戒的故事.jpg|thumb|350px|right|[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83c564f42d444307bb65e6416e907b98 原图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18344c67a0102yplr.html 图片来自新浪网]]]
'''东岳圣帝受戒的故事''',开元四年丙辰,元圭禅师嘱咐弟子说:“我一向居住在东岩寺之东岭,圆寂之后可在此建塔。”说完安祥而化。

== 原文 ==

  唐朝的元圭禅师俗姓李,伊阙人(就是现在的河南洛阳)。永淳二年,元圭禅师受俱足戒。后来元圭禅师拜见惠安国师,得悟禅宗心法。

  元圭禅师居住在泰山庞坞。有一天,来了一位头戴高冠,身着盛装的异人,后边车马随从,威风凛凛,不同凡响,见到元圭禅师便问:“禅师可认识我吗?”

  元圭禅师说:“我平等看待一切众生,没有分别。”大神说:“我是执掌人间赏罚与生死的东岳大帝,怎么能与平常人一样看待呢?”

  元圭禅师说:“我本不生,你怎能使我死呢?我身如虚空,你能坏得了虚空吗?”

  大神当即向禅师顶礼说:“我聪明正直,胜过其他神明,愿禅师为我受正戒,使我出离六道轮回。”

  元圭禅师于是张设香案正襟危坐,神态庄严地说:“今为你传授五戒,你能不淫吗?”大神说:“我虽为神,也已经娶妻。”禅师解释说:“不是指此,是说不可有夫妻之外之邪淫。”大神稽首答道:“能。”

  禅师又问:“你能不盗吗?”大神说:“我无所缺乏,怎么会偷盗?”禅师说:“不是指此。是说不会因为享受祭祀而使恶人得福。不会因为没有祀奉而使善人得祸。”大神稽首答道:“能。”

  禅师又问:“你能不杀吗?”大神说:“我既操生死之权,怎能不杀?”禅师说:“不是指此。而是说不能滥杀误杀疑杀混杀。”大神稽首答道:“能。”

  禅师又问:“你能不妄语吗?”大神说:“我既为正直之神,何时曾有妄语?”禅师说:“不是指此。是说凡所发言语,前后都能与天心相合。”大神稽首答道:“能。”

  禅师又问:“你能不酗酒,不为酒所败坏吗?”大神稽首答道:“能。”

  禅师说:“如上五戒是佛戒之根本。”接着元圭禅师又开示了东岳大帝许久。

  大神说:“我蒙受师父的教诲,当报师恩。敬请师父命我做些世间事,让我现些小神通,使不信佛法的人都能生起信心。”

  禅师辞谢,大神再三请求。禅师就说:“东岩寺周围空旷无树,北山虽然有许多大树而不能作屏障,你能把北山的树移到东岭吗?”

  大神说:“谨尊师命,依教奉行。只是夜间必有喧动,请师父不要惊骇。”说完作礼辞去,禅师送出。往外一看啊,只见仪仗威严如帝王,一路云霞瑞霭,环佩幢幡,向空中隐没。

  当天晚上,果然有暴风吼雷,奔云震电。第二天早晨一看,北岩的松柏已经全部移植东岭,成排耸立,密密麻麻一大片,就好象种植的一样。

  开元四年丙辰,元圭禅师嘱咐弟子说:“我一向居住在东岩寺之东岭,圆寂之后可在此建塔。”说完安祥而化。

  能够成为水陆神祇,必然是宿世曾经修有福德,只是因为不能发菩提心,所以一受福报便又糊涂。福报和智慧两者必须双修,不可以偏废。

  东岳圣帝可以说是不昧正因了,所以他有垂训说:“不因享祀而降福,不因不奉而降祸。”分明是东岳圣帝受戒之后所说的话。世俗之人不察觉,枉杀物命,实在是太令人悲痛了。<ref>[https://www.liaotuo.com/fojiaogushi/renwu/198005.html 东岳圣帝受戒的故事]</ref>
== 佛教信仰 ==

信仰佛教的好处,有些虽然信仰他教亦能获得,但毕竟佛教要高超、殊胜多了。

佛教详尽地剖析宇宙人生的问题,目的在使人对人生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一般人对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观]]与[[乐观]]两种。

而佛教的人生观,严格说来,是既不属于悲观,也不属于乐观的,我们可以勉强称它做:‘中观’。

什么叫‘中观’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叹人生,也不浑浑噩噩地虚掷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扫除一切人生的疑惧、苦闷和误解,而正确地认识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认为众生是一体的,休戚与共的,小我生活于大我之中。因此要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对命运操纵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当,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劳,努力奋斗,为了明日,必须献出今天,没有辛勤的耕耘,哪会有丰硕的收获呢?

佛教的戒律,对人的行为并不是死的束缚,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极方面可以止恶防罪,在积极方面能够鼓励救人济世。举‘不杀生’为例,它的真正精神与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杀,而是要去劝人戒杀,一个立志学菩萨道的人,自己杀生固是破戒,就是见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盗’、‘说谎’,更要劝人不要偷盗、说谎,苦口婆心的,不厌其烦的劝人改邪归正。

严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违犯五戒在社会上就不能立足,同时为国法所不容,最后只有身系囹圄,饱尝铁窗滋味。而佛教更认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违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将堕入地狱、畜生、饿鬼等三恶道了。(这三类众生的报应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称为恶道。)我们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够了,人能不杀生,社会上就没有杀人命案;能不偷盗,就没有小偷、强盗;能不邪淫,就不会有男偷女娼,破坏家庭伦理的事;能不妄语也就不会有欺、诈、骗等事;能不饮酒,则身心愉快,头脑清晰,不会因一时糊涂而闯祸。(酒有害身体,早经医学一再证明。)如此,这个社会不是宁静、安乐的社会吗?因此我说佛教有净化社会人心的功用。

佛从不生气,或处罚弟子,在佛教经典中,绝对找不到佛发怒而用洪水、瘟疫来处罚人类的。

佛对弟子一直和颜悦色,谆谆教诲,他真的是‘[[有教无类]]’——不论老、少、贫、富、贵、贱,同时包括宇宙间每一类众生在内。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时机,对不同资质的众生说最好的道理。<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743281fa0102yc7l.html 信仰佛教的好处]</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佛教人物]] 
27,00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