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3,097
次編輯
變更
黎平县图书馆
,無編輯摘要
'''黎平县图书馆'''位于县城中心休闲广场旁边,东面是城中休闲广场,西面是 [[ 电影院 ]] ,南与黎平二小毗邻,交通便利,室内空间布局采用全开架阅览,营造出“人在书中,书在人中”的阅读 [[ 环境 ]] 。全馆占地0、67亩,五层砖混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1282平方米。现有藏书8余万册,数字资源服务器2台,数字投影播放器1套,计算机45台,馆内90%以上面积对公众 [[ 开放 ]] ,馆内现设有读者阅览座位170个,每天可容纳500人阅读。
==基本介绍==
黎平县图书馆位于县城中心休闲广场旁边,东面是城中休闲广场,西面是电影院,南与黎平二小毗邻, [[ 交通 ]] 便利,室内空间布局采用全开架阅览,营造出“人在书中,书在人中”的阅读环境。
全馆占地0、67亩,五层砖混框架结构,总 [[ 建筑面 积1282 积]]1282 平方米。现有藏书8余万册,数字资源服务器2台,数字投影播放器1套,计算机45台,馆内90%以上面积对公众开放,馆内现设有读者阅览座位170个,每天可容纳500人阅读。
为了丰富图书馆数字资源,我馆于2016年8月引进超星歌德电子书借阅机11台,分别安装在图书馆、县委办、县政府办、县政协办、县医院、县政务中心等十一个公共场所。歌德中文电子书借阅机提供了3000本独家授权的正版中文电子图书、100种期刊、三种报纸免费移动阅读,每个月还将保持150本图书更新。 [[ 内容 ]] 涵盖两学一做、经典名着、生活保健、财经管理、成功励志、 [[ 小说 ]] 传记、历史军事、文学艺术、人文社科、政治 [[ 法律 ]] 、人生哲学、亲子育儿、名师讲坛等。
我馆实行免费开放,馆内免费开放图书借览室、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 [[ 古籍 ]] 文献特藏室、少儿阅览室、多功能会议室(培训室、综合活动室)、读者自修室等设施场地,读者凭读者证或第二代有效证件可直接入馆免费阅览。免费提供馆藏文献资源借阅、检索与咨询、公益性讲座和展览优秀影视片展播、基层业务辅导培训、流动图书借阅服务等基本文化服务项目,免费上门为学校、 [[ 社区 ]] 、机关等部门办理图书借阅服务,每天免费开放 [[ 服务 ]] 活动的时间达8小时以上,星期六、星期天正常上班。同时认真开展馆外辅导工作,对乡镇文化站、社区、村图书室和农家书屋进行业务辅导。举办书刊宣传、参考咨询培训服务、读者阅读推广等活动,积极的为黎平县的文化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展厅展馆==
主要设有电子阅览室、 [[ 图书 ]] 借阅室、报刊阅览室、少儿阅览室、古籍文献室、歌德电子机阅读室、盲人阅览室、存档书库、 [[ 多媒体 ]] 培训室、自修室和古籍室等, 网络对外接口为中国电信光纤宽带专线接入为10M,馆内实现无线宽带网络全覆盖,并提供各种数字资源无限制免费浏览、下载服务。
==馆藏实力==
黎平县图书馆古籍室,保存有3191册 [[ 古籍 ]] 线装书。这批古籍线装书主要是清康熙、乾隆等各时期及 [[ 民国 ]] 二十年前后版本,含经、史、子、集各大部类,是贵州省县级图书馆古籍馆藏数量最多的图书馆。其中更有一批珍贵的中外方志书籍,如:《贵州通志》(乾隆六年版)、《安顺府志》(道光版)、《遵义府志》(道光版)、《黎平府志》(道光、光绪版各一套),及《读史方舆纪要》、《天下郡国利病书》、《湖北丛书》、《耆献类徴初编》等。另外,民国二十至三十年代出版的志书,如《开阳县志》、《三合县志略》、《麻江县志》、《定番州志》等等共计二十余种。
藏书中的史料 [[ 古籍 ]] 不乏珍贵稀少的版本,如《大学衍义辑要》(乾隆元年版)、《左传读本》(同治己巳年)、《读史览要》、《读史兵略》、《国朝先正事略》等。有些书还是当时的外籍作者着作的,如《皇朝政典挈要》为日本作者增田贡在明治十年也即清朝光绪三年写成。这批书的出版、印刷厂家全国各地有名的、无名的均有,像“金陵书局”、“上海同文书局”、“浙江书局”、“湖北崇文书局”、“湖南大同书局”、“岳麓书院”、“蜀南桐华书屋”、“三余草堂”、“籕经堂”等等。印刷方法有木刻版、石印版,民国期间又出现了铅印版,藏书中还有手抄本。所有藏书多数为 [[ 清朝 ]] 时期的官书,印有“府正堂陈示”等字样或大红官印,有一部分则为民国期间的“民众教育馆”藏书;其中还有一部份书为各时期黎平一些名流的私人藏书,如;盖有清朝时期黎平进士胡长新印章、彭汝畴印章的书籍;盖有民国期间曾留洋日本读书,回国后在家乡创办黎平一中的 [[ 学者 ]] 、解放后亦为黎平一中校长的赵学烺先生(已逝)印章的图书等等。
在黎平图书馆所藏古籍中有些还是很难得,且不可再得之国内绝版 [[ 史书 ]] ,如《湘军志》,这是一部清朝光绪元年湘籍军阀曾国荃为颂扬其兄,即镇压太平军、捻军、回民起义军及苗民起义军的罪魁祸首曾国藩而请当时很有名气的湘潭才子王闿运写的。王闿运通过几年功夫搜集 [[ 资料 ]] ,下笔写出《湘军志》,但书中却因秉笔书史而得罪了曾国荃,于是曾国荃老羞成怒,最后下令彻底销毁,在万般无奈之下,王闿运只有含羞忍辱,把《湘军志》的全套木刻雕版与印刷装订好的书籍,连同所搜集到的资料,派人送到郭嵩焘家中,查点清楚后,再转往曾国荃处,于是所有印刷出来的书及原刻板一并毁于熊熊大火之中,一桩凭借集团(湘军)势力的禁书公案暂告段落,稍幸存世的《湘军志》也因而成为绝版。但黎平县图书馆古籍线装书中不知由于何种原因却有《湘军志》。其中有《曾军后篇》、《水师篇》、《浙江篇》、《江西后篇》、《临淮篇》、《援江西篇》、《平捻篇》、《营制篇》、《筹饷篇》共九卷。黎平县图书馆经与附近一些省、地、州、县的图书馆联系,都没有《湘军志》,有些馆只有毁版《湘军志》后,曾国荃又另外请的 [[ 作者 ]] 王定安撰写的《湘军记》,其内容当然是与《湘军志》截然不同,大相径庭的了。另外,黎平县馆藏中还有《曾文正公大事记》可作为《湘军志》的一点参考。《东坡诗选》为明代线装书,及其珍贵,全国只十八家大型 [[ 图书馆 ]] 才有该书,黎平县图书馆藏此古籍即为第十九家。
古籍中,除国内部分省、州、县的方志类 [[ 书籍 ]] 外,国外的一些国家志书在藏书中也有,如:《大英国志》、《西比里亚志》、《日本国志》、《印度志》、《苏门答拉·爪哇志》等,说明当时黎平的藏书还较广泛,在人文知识、文献知识、史料的收藏等方面都是比较丰富的。
从古籍中的黎平当地 [[ 学者 ]] 着作中也可看出,黎平虽不是那种被誉为“文献名邦”的全国着名文化处所,但历史上一些在黎平乃至国内有名的人所着述的作品,或他人为之着述的 [[ 作品 ]] ,都见证了黎平的人文底气,文化内涵。如:清朝光绪年间到 [[ 云南省 ]] 任知府的黎平籍人彭汝畴先生所着《复述斋文抄》、《复述斋诗抄》;还有介绍当时黎平名人何腾蛟、梅友月、朱万年的《三忠合编》(同治癸亥版);平民百姓的着作中如《周氏母教录》是记载周姓一家庭妇女如何教育后代生活起居、处世接友、杜绝赌博、摈弃迷信等。该书虽然写的东西已是时过境迁,但所述的一些语句却极富哲理,对现在的年轻人也同样起到极高的教育意义。
那么,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县级图书馆在经过无数次政治运动还能保存这一批在当时被称之为“四旧”的古旧图书下来呢?难道那里是世外桃园。各种政治风云吹不到吗?非也。这是与当时的管理者敢冒极大的风险,用机智巧妙的 [[ 方法 ]] 保存下来而分不开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那场史无前例的全国性“文革”浪潮也同样冲到了黎平这小小的县城。黎平的大街小巷,也有“ [[ 红卫兵 ]] ”、“造反派”在抄“四旧”,砸“四旧”;是当时的图书馆领导连夜冒着风险,加班加点,錾凿斧砍、刨推锯割。经过连夜的紧张劳累,终于将县文化馆原木质办公楼二楼会议室隔出一小间,约5—6平米。有了这小小的夹壁密室,他们将原藏于文化馆的几千册古籍线装书整整齐齐堆摞在这几平方米的贮藏室中,一直堆摞到顶住上面天花板,里面无一空隙。为了防备那些有十分斗争 [[ 经验 ]] 的“造反派”,他们又想办法,在这刚做好的夹壁外面做了一层十分有用、绝妙的保护层,即将刚装好的密室外隔板及周边板壁都贴上当时的一些宣传口号、标语。又在面向会议室的一面板壁上贴满了领袖像、语录,又装了一个“宝书台”上面放上主席 [[ 石膏 ]] 像,“宝书台”内装满了主席着作及语录。这绝妙的一面保护板,将里面几千册四旧图书保存下来。当时即使有人想动,他也没有天大的胆子去动,就这样直到1978年建立了黎平图书馆,这些书一直保存在黎平县图书馆的古籍室里。
==实用信息==
一、读者证的办理手续
持本人身份证、 [[ 户口簿 ]] 、驾驶证、工作证等有效原件,交纳50元押金,即可办理。每位读者只能申办一张读者证。
二、读者证的补办手续
读者证如有损坏或 [[ 遗失 ]] ,可持有效证件免费补办,遗失前产生的损失由读者证所有者承担。补办新证后,旧证同时作废。
三、读者证的退还手续
退证时须出示本人有效证件及读者证。如代为退证,须出示代办人有效证件。退证时须先退还所借 [[ 图书 ]] ,再退回押金。
四、借书规则
五、办证、补证、退证时间
周一至周五正常上班 [[ 时间]]
六、图书损坏、遗失赔偿标准
图书馆书刊属 [[ 国有资产 ]] ,每位读者应细心爱护。读者若发现缺页、污损应及时与管理员联系,以明责任。如 [[ 读者 ]] 发生撕页、污损、遗失情况,原则上按图书原价的两倍赔偿。
===交通指南===
地址: [[ 黎平县 ]] 德凤镇福寿街53号
公交车:2路、3路、4路
===借阅须知===
一、黎平县图书馆实行全开放免费借阅,内设的各窗口均免费阅览,其中 [[ 图书 ]] 借阅室、期刊借阅室的凭借书证免费借阅。
二、读者持本馆借书证办理外借手续。每证每次可外借图书两册,图书外借期限为30天,可续借一次,续期30天。
三、期刊阅览室由读者自行取阅,阅毕请放在 [[ 期刊 ]] 架上归架。
四、图书外借室由读者自行选书,选择后如不外借,请将图书放在该书架上,由 [[ 工作 ]] 人员归架。
五、图书经办理外借登记后,请读者核对登记情况并查看图书有无损坏或缺页,发现问题及时向工作人员声明。
六、读者须爱护公物,讲究卫生,遵守公共秩序,严禁 [[ 吸烟 ]] 、喧哗,倡导公共美德。
===开馆时间===
一、图书借览室、报刊阅览室、 [[ 电子 ]] 阅览室、少儿阅览室、盲人阅览室:
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 下午
周六、周日:
二、古籍文献查阅室、地方 [[ 文献 ]] 查阅室、期刊报刊阅览室:
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2:00; [[ 下午]]
===入馆须知===
一、读者入馆须主动出示有效证件,外宾请持介绍信与馆 [[ 办公室 ]] 联系。
二、读者随身携带的包、 [[ 食品 ]] 、饮料及其它与借阅无关的物品请寄放入口处的存包柜中。
三、馆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及有毒、易污染扩散危险物品入馆。
四、举止文明,着装整洁。
五、入馆后请保持 [[ 安静 ]] 。馆内须轻声慢步,禁止喧哗和高声接打电话。
六、爱护馆内各类公共设施 [[ 设备 ]] ,严禁随意涂抹刻画和破坏;爱护馆内所有书刊资料、音像制品和电子资源;节约水电。
七、保持环境卫生,垃圾入箱,室内不得吃零食。
八、维护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进入各阅览室后需遵守开架借阅规则和各阅览室 [[ 管理 ]] 规定, , 文明阅览。馆内不得妨碍他人学习和查阅资料。
九、发现险情应及时向管理人员 [[ 报告 ]] 。如遇突发事件,要服从管理人员指挥疏散。
十、自觉遵守本馆的各项 [[ 规章 ]] 制度,支持工作人员按章办事。
==历史沿革==
黎平县图书馆早期的雏形应追溯到民国时期的20-30年代,当时由黎平县民众教育馆设一图书室,藏有部分古籍书及少量现代 [[ 小说 ]] 、 [[ 历史 ]] 、地理及抗日书刊、画册、挂图等共计4000余册,供广大读者借阅。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5月黎平县文化馆又设一图书阅览室向广大读者开放。1956年6月黎平县 [[ 人民政府 ]] 正式下文成立黎平县图书馆,第一任馆长为石树声。至1962年因各种因素又与县文化馆合并,但书籍、图书同样向广大读者开放。
1978年8月黎平县人民政府下文建立黎平县图书馆至今,县图书馆自建馆后除开展必须的图书管理、借阅等阵地 [[ 工作 ]] 外,还大量地征集、收藏珍贵的文献资料。
==建筑布局==
黎平县图书馆位于县城中心休闲广场旁边,共五层楼,馆舍 [[ 面积 ]] 为1282平方米。
一楼设有: [[ 电子 ]] 阅览室、盲人阅览室、电子书借阅室、机房
二楼设有:办公室、儿童阅览室、 [[ 期刊 ]] 阅览室、过刊室、多媒体室、档案室
三楼设有:馆长室、自修阅览室、 [[ 图书 ]] 外借室、地方文献室
四楼设有:采编室、古籍修复室、古籍图书室、存档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