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黎平縣圖書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黎平縣圖書館(活動)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黎平縣圖書館位於縣城中心休閒廣場旁邊,東面是城中休閒廣場,西面是電影院,南與黎平二小毗鄰,交通便利,室內空間布局採用全開架閱覽,營造出「人在書中,書在人中」的閱讀環境。全館占地0、67畝,五層磚混框架結構,總建築面積1282平方米。現有藏書8餘萬冊,數字資源服務器2台,數字投影播放器1套,計算機45台,館內90%以上面積對公眾開放,館內現設有讀者閱覽座位170個,每天可容納500人閱讀。

基本介紹

黎平縣圖書館位於縣城中心休閒廣場旁邊,東面是城中休閒廣場,西面是電影院,南與黎平二小毗鄰,交通便利,室內空間布局採用全開架閱覽,營造出「人在書中,書在人中」的閱讀環境。

全館占地0、67畝,五層磚混框架結構,總建築面積1282平方米。現有藏書8餘萬冊,數字資源服務器2台,數字投影播放器1套,計算機45台,館內90%以上面積對公眾開放,館內現設有讀者閱覽座位170個,每天可容納500人閱讀。

為了豐富圖書館數字資源,我館於2016年8月引進超星歌德電子書借閱機[1]11台,分別安裝在圖書館、縣委辦、縣政府辦、縣政協辦、縣醫院、縣政務中心等十一個公共場所。歌德中文電子書借閱機提供了3000本獨家授權的正版中文電子圖書、100種期刊、三種報紙免費移動閱讀,每個月還將保持150本圖書更新。內容涵蓋兩學一做、經典名着、生活保健、財經管理、成功勵志、小說傳記、歷史軍事、文學藝術、人文社科、政治法律、人生哲學、親子育兒、名師講壇等。

我館實行免費開放,館內免費開放圖書借覽室、報刊閱覽室、電子閱覽室、古籍文獻特藏室、少兒閱覽室、多功能會議室(培訓室、綜合活動室)、讀者自修室等設施場地,讀者憑讀者證或第二代有效證件可直接入館免費閱覽。免費提供館藏文獻資源借閱、檢索與諮詢、公益性講座和展覽優秀影視片展播、基層業務輔導培訓、流動圖書借閱服務等基本文化服務項目,免費上門為學校、社區、機關等部門辦理圖書借閱服務,每天免費開放服務活動的時間達8小時以上,星期六、星期天正常上班。同時認真開展館外輔導工作,對鄉鎮文化站、社區、村圖書室和農家書屋進行業務輔導。舉辦書刊宣傳、參考諮詢培訓服務、讀者閱讀推廣等活動,積極的為黎平縣的文化事業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展廳展館

主要設有電子閱覽室、圖書借閱室、報刊閱覽室、少兒閱覽室、古籍文獻室、歌德電子機閱讀室、盲人閱覽室、存檔書庫、多媒體[2]培訓室、自修室和古籍室等, 網絡對外接口為中國電信光纖寬帶專線接入為10M,館內實現無線寬帶網絡全覆蓋,並提供各種數字資源無限制免費瀏覽、下載服務。

館藏實力

黎平縣圖書館古籍室,保存有3191冊古籍線裝書。這批古籍線裝書主要是清康熙、乾隆等各時期及民國二十年前後版本,含經、史、子、集各大部類,是貴州省縣級圖書館古籍館藏數量最多的圖書館。其中更有一批珍貴的中外方志書籍,如:《貴州通志》(乾隆六年版)、《安順府志》(道光版)、《遵義府志》(道光版)、《黎平府志》(道光、光緒版各一套),及《讀史方輿紀要》、《天下郡國利病書》、《湖北叢書》、《耆獻類徴初編》等。另外,民國二十至三十年代出版的志書,如《開陽縣誌》、《三合縣誌略》、《麻江縣誌》、《定番州志》等等共計二十餘種。

藏書中的史料古籍不乏珍貴稀少的版本,如《大學衍義輯要》(乾隆元年版)、《左傳讀本》(同治己巳年)、《讀史覽要》、《讀史兵略》、《國朝先正事略》等。有些書還是當時的外籍作者着作的,如《皇朝政典挈要》為日本作者增田貢在明治十年也即清朝光緒三年寫成。這批書的出版、印刷廠家全國各地有名的、無名的均有,像「金陵書局」、「上海同文書局」、「浙江書局」、「湖北崇文書局」、「湖南大同書局」、「嶽麓書院」、「蜀南桐華書屋」、「三餘草堂」、「籕經堂」等等。印刷方法有木刻版、石印版,民國期間又出現了鉛印版,藏書中還有手抄本。所有藏書多數為清朝時期的官書,印有「府正堂陳示」等字樣或大紅官印,有一部分則為民國期間的「民眾教育館」藏書;其中還有一部份書為各時期黎平一些名流的私人藏書,如;蓋有清朝時期黎平進士胡長新印章、彭汝疇印章的書籍;蓋有民國期間曾留洋日本讀書,回國後在家鄉創辦黎平一中的學者、解放後亦為黎平一中校長的趙學烺先生(已逝)印章的圖書等等。

在黎平圖書館所藏古籍中有些還是很難得,且不可再得之國內絕版史書,如《湘軍志》,這是一部清朝光緒元年湘籍軍閥曾國荃為頌揚其兄,即鎮壓太平軍、捻軍、回民起義軍及苗民起義軍的罪魁禍首曾國藩而請當時很有名氣的湘潭才子王闓運寫的。王闓運通過幾年功夫搜集資料,下筆寫出《湘軍志》,但書中卻因秉筆書史而得罪了曾國荃,於是曾國荃老羞成怒,最後下令徹底銷毀,在萬般無奈之下,王闓運只有含羞忍辱,把《湘軍志》的全套木刻雕版與印刷裝訂好的書籍,連同所搜集到的資料,派人送到郭嵩燾家中,查點清楚後,再轉往曾國荃處,於是所有印刷出來的書及原刻板一併毀於熊熊大火之中,一樁憑藉集團(湘軍)勢力的禁書公案暫告段落,稍倖存世的《湘軍志》也因而成為絕版。但黎平縣圖書館古籍線裝書中不知由於何種原因卻有《湘軍志》。其中有《曾軍後篇》、《水師篇》、《浙江篇》、《江西後篇》、《臨淮篇》、《援江西篇》、《平捻篇》、《營制篇》、《籌餉篇》共九卷。黎平縣圖書館經與附近一些省、地、州、縣的圖書館聯繫,都沒有《湘軍志》,有些館只有毀版《湘軍志》後,曾國荃又另外請的作者王定安撰寫的《湘軍記》,其內容當然是與《湘軍志》截然不同,大相徑庭的了。另外,黎平縣館藏中還有《曾文正公大事記》可作為《湘軍志》的一點參考。《東坡詩選》為明代線裝書,及其珍貴,全國只十八家大型圖書館才有該書,黎平縣圖書館藏此古籍即為第十九家。

古籍中,除國內部分省、州、縣的方志類書籍外,國外的一些國家志書在藏書中也有,如:《大英國志》、《西比里亞志》、《日本國志》、《印度志》、《蘇門答拉·爪哇志》等,說明當時黎平的藏書還較廣泛,在人文知識、文獻知識、史料的收藏等方面都是比較豐富的。

從古籍中的黎平當地學者着作中也可看出,黎平雖不是那種被譽為「文獻名邦」的全國着名文化處所,但歷史上一些在黎平乃至國內有名的人所着述的作品,或他人為之着述的作品,都見證了黎平的人文底氣,文化內涵。如:清朝光緒年間到雲南省任知府的黎平籍人彭汝疇先生所着《複述齋文抄》、《複述齋詩抄》;還有介紹當時黎平名人何騰蛟、梅友月、朱萬年的《三忠合編》(同治癸亥版);平民百姓的着作中如《周氏母教錄》是記載周姓一家庭婦女如何教育後代生活起居、處世接友、杜絕賭博、擯棄迷信等。該書雖然寫的東西已是時過境遷,但所述的一些語句卻極富哲理,對現在的年輕人也同樣起到極高的教育意義。

那麼,為什麼一個小小的縣級圖書館在經過無數次政治運動還能保存這一批在當時被稱之為「四舊」的古舊圖書下來呢?難道那裡是世外桃園。各種政治風雲吹不到嗎?非也。這是與當時的管理者敢冒極大的風險,用機智巧妙的方法保存下來而分不開的。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後期,那場史無前例的全國性「文革」浪潮也同樣衝到了黎平這小小的縣城。黎平的大街小巷,也有「紅衛兵」、「造反派」在抄「四舊」,砸「四舊」;是當時的圖書館領導連夜冒着風險,加班加點,鏨鑿斧砍、刨推鋸割。經過連夜的緊張勞累,終於將縣文化館原木質辦公樓二樓會議室隔出一小間,約5—6平米。有了這小小的夾壁密室,他們將原藏於文化館的幾千冊古籍線裝書整整齊齊堆摞在這幾平方米的貯藏室中,一直堆摞到頂住上面天花板,裡面無一空隙。為了防備那些有十分鬥爭經驗的「造反派」,他們又想辦法,在這剛做好的夾壁外面做了一層十分有用、絕妙的保護層,即將剛裝好的密室外隔板及周邊板壁都貼上當時的一些宣傳口號、標語。又在面向會議室的一面板壁上貼滿了領袖像、語錄,又裝了一個「寶書台」上面放上主席石膏像,「寶書台」內裝滿了主席着作及語錄。這絕妙的一面保護板,將裡面幾千冊四舊圖書保存下來。當時即使有人想動,他也沒有天大的膽子去動,就這樣直到1978年建立了黎平圖書館,這些書一直保存在黎平縣圖書館的古籍室里。

實用信息

辦證須知

一、讀者證的辦理手續

持本人身份證、戶口簿、駕駛證、工作證等有效原件,交納50元押金,即可辦理。每位讀者只能申辦一張讀者證。

二、讀者證的補辦手續

讀者證如有損壞或遺失,可持有效證件免費補辦,遺失前產生的損失由讀者證所有者承擔。補辦新證後,舊證同時作廢。

三、讀者證的退還手續

退證時須出示本人有效證件及讀者證。如代為退證,須出示代辦人有效證件。退證時須先退還所借圖書,再退回押金。

四、借書規則

讀者每次可借圖書3冊,每冊圖書借期均為30天,可續借一次,續期30天。

五、辦證、補證、退證時間

周一至周五正常上班時間

六、圖書損壞、遺失賠償標準

圖書館書刊屬國有資產,每位讀者應細心愛護。讀者若發現缺頁、污損應及時與管理員聯繫,以明責任。如讀者發生撕頁、污損、遺失情況,原則上按圖書原價的兩倍賠償。

交通指南

地址:黎平縣德鳳鎮福壽街53號

公交車:2路、3路、4路

借閱須知

一、黎平縣圖書館實行全開放免費借閱,內設的各窗口均免費閱覽,其中圖書借閱室、期刊借閱室的憑藉書證免費借閱。

二、讀者持本館借書證辦理外藉手續。每證每次可外借圖書兩冊,圖書外借期限為30天,可續借一次,續期30天。

三、期刊閱覽室由讀者自行取閱,閱畢請放在期刊架上歸架。

四、圖書外借室由讀者自行選書,選擇後如不外借,請將圖書放在該書架上,由工作人員歸架。

五、圖書經辦理外借登記後,請讀者核對登記情況並查看圖書有無損壞或缺頁,發現問題及時向工作人員聲明。

六、讀者須愛護公物,講究衛生,遵守公共秩序,嚴禁吸煙、喧譁,倡導公共美德。

開館時間

一、圖書借覽室、報刊閱覽室、電子閱覽室、少兒閱覽室、盲人閱覽室:

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 下午

周六、周日:

二、古籍文獻查閱室、地方文獻查閱室、期刊報刊閱覽室:

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2:00;下午

入館須知

一、讀者入館須主動出示有效證件,外賓請持介紹信與館辦公室聯繫。

二、讀者隨身攜帶的包、食品、飲料及其它與借閱無關的物品請寄放入口處的存包櫃中。

三、館內嚴禁吸煙和使用明火,嚴禁攜帶易燃易爆及有毒、易污染擴散危險物品入館。

四、舉止文明,着裝整潔。

五、入館後請保持安靜。館內須輕聲慢步,禁止喧譁和高聲接打電話。

六、愛護館內各類公共設施設備,嚴禁隨意塗抹刻畫和破壞;愛護館內所有書刊資料、音像製品和電子資源;節約水電。

七、保持環境衛生,垃圾入箱,室內不得吃零食。

八、維護公共秩序,遵守社會公德。進入各閱覽室後需遵守開架借閱規則和各閱覽室管理規定,文明閱覽。館內不得妨礙他人學習和查閱資料。

九、發現險情應及時向管理人員報告。如遇突發事件,要服從管理人員指揮疏散。

十、自覺遵守本館的各項規章制度,支持工作人員按章辦事。

歷史沿革

黎平縣圖書館早期的雛形應追溯到民國時期的20-30年代,當時由黎平縣民眾教育館設一圖書室,藏有部分古籍書及少量現代小說歷史、地理及抗日書刊、畫冊、掛圖等共計4000餘冊,供廣大讀者借閱。

新中國成立後,1951年5月黎平縣文化館又設一圖書閱覽室向廣大讀者開放。1956年6月黎平縣人民政府正式下文成立黎平縣圖書館,第一任館長為石樹聲。至1962年因各種因素又與縣文化館合併,但書籍、圖書同樣向廣大讀者開放。

1978年8月黎平縣人民政府下文建立黎平縣圖書館至今,縣圖書館自建館後除開展必須的圖書管理、借閱等陣地工作外,還大量地徵集、收藏珍貴的文獻資料。

建築布局

黎平縣圖書館位於縣城中心休閒廣場旁邊,共五層樓,館舍面積為1282平方米。

一樓設有:電子閱覽室、盲人閱覽室、電子書借閱室、機房

二樓設有:辦公室、兒童閱覽室、期刊閱覽室、過刊室、多媒體室、檔案室

三樓設有:館長室、自修閱覽室、圖書外借室、地方文獻室

四樓設有:采編室、古籍修復室、古籍圖書室、存檔書庫

五樓設有:存檔書庫、過期報刊室。

視頻

黎平縣圖書館 相關視頻

截至2020年底,全國公共圖書館共享數字資源超過145個TB
圖書館簡介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