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

移除 222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行政区类别
[[ 自治共和国]] / [[ 联邦主体]](一级行政区)
所属地区
[[ 北高加索联邦管区]]
地理位置
[[ 大高加索山脉 ]]  及其相连的北部平原
面 积
下辖地区
[[ 莫兹多克 ]] [[ 阿拉吉尔 ]]
政府驻地
[[ 弗拉季高加索]]
气候条件
|}
'''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全称为 ''' 俄罗斯联邦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 ''' (英语:Respublika Severnaya Osetiya-Alaniya;俄语:Республика Северная Осетия-Алания)位于俄 [[ 北高加索 ]] 地区,与 [[ 印古什共和国 ]] [[ 车臣共和国 ]] [[ 格鲁吉亚 ]] 毗邻而居,面积近7000平方公里,首府为 [[ 弗拉季高加索 ]] 。由于与车臣接壤,近年来该地区曾多次发生车臣非法武装发动的恐怖袭击事件。最为著名的是 [[ 别斯兰人质事件 ]]
<ref>[http://www.sohu.com/a/468052349_121119347 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 豆瓣电影, 2020-01-18</ref>
== 概况 编辑 播报北奥塞梯在俄罗斯的位置北奥塞梯在俄罗斯的位置==
北奥塞梯人具有高加索人血统,绝大多数居民为奥塞梯族,与南奥塞梯人同属一个民族,大多数居民信仰基督教。除奥塞梯人和俄罗斯人外,北奥塞梯境内还有印古什人、亚美尼亚人、格鲁吉亚人和乌克兰人,总人口约50多万。
== 地理 编辑 播报==
位置
 
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位于大高加索山脉及其相连的北部平原。共和国由北至南绵延120公里,由西至东125公里。其南邻南奥塞梯共和国(格鲁吉亚共和国成员)和格鲁吉亚共和国,西邻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北邻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东邻印古什共和国。
 
共和国领土的南部是多山地区,中部和北部是有低岭的平原,山脉中有冰川,其中最大的是卡拉乌果姆和切斯克冰川。
河流汇于捷列克河并有冰川雪山资源。境内较大的河流是捷列克河(在共和国内延绵110公里)。
 
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的气候属温带季风性气候,平原地区为干旱气候。冬季不长且温和,夏季炎热,通常夏季气温为19℃~29℃,冬季气温为零下7℃~2℃,无霜期为190天。
共和国境内的土壤为深棕色和黑色土壤,树种为阔叶树种,森林覆盖面积达22%。 [2]  
河流
 
共和国的所有河流属于捷列克河盆地 主要河流包括
捷列克河(大约600公里)
菲亚格东河
桑拉河
 
自然资源
 
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内有多种金属矿源地、各种建材资源产地、矿泉水源地等。
 
其动物资源也多种多样,有岩羚羊、山猫、野猪、狍子、熊、狐狸、野牛、鹿、貉等。兹亚河、阿尔顿河、菲阿哥顿河上游地区都属于北奥塞梯的禁猎区。
 
行政区划
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
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的领土面积为8000平方公里,行政单位数量有8个区、两个共和国直属市、4个区直属市、3个市内区、7个城镇、91个行政农庄。
共和国的首都是弗拉季高加索(英文:Vladikavkaz;俄文:Владикавказ)是第一大的城市,建市于1784年,由莫斯科到弗拉季高加索市的距离为1923公里。弗拉季高加索市市内有三个区,分别为列宁区、工业区和苏维埃区。
 
共和国其它直属市有:
莫兹多克市(英文:Mozdok;俄文:Моздок),1785年成立,属于莫兹多克区。
季戈拉市(英文:Digora;俄文:Дигора),1964年成立,属于季戈拉区。
首府弗拉季高加索市由于与车臣共和国接壤,曾多次发生车臣非法武装分子发动的恐怖袭击事件。
== 发展历史 编辑 播报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人类在北奥塞梯地区居住的历史长达数千年之久,当地有着肥沃的土地,也是贯穿高加索山脉的主要贸易商道。现代奥塞梯族的祖先是阿兰族,又名奄蔡,属于雅利安族的一支,是凶猛好战的游牧民族。阿兰族的一部份人在7世纪定居于高加索,后被可萨人统治。 在9世纪左右,阿兰王国形成,拜占庭传教士使阿兰族皈依基督教,在西阿兰王国建立了大主教隶属于君士坦丁堡教区,建造了许多教堂。著名的中国丝绸之路从此地经过,阿兰王国得到了巨大的利益从而成为高加索最强大的国家。部分阿兰人后来成为哈萨克汗国小玉兹的主体民族,有些则成为乌兹别克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乌兹别克的昔班尼汗便有着阿兰人的血统,乌兹别克的阿斯特拉罕王朝与曼吉特王朝便是阿兰人主导建立 [3] 。而在元朝时期进入中国的阿兰人则成为阿速军,其中最著名人物是玉哇失。 [4]  中世纪以后,阿兰王国一直受到外敌入侵的困扰,遭受了多次的侵略。13世纪蒙古和鞑靼人入侵,大量屠杀现代所称的奥塞梯人。17世纪伊斯兰教通过高加索地区的穆斯林卡巴尔达人传入阿兰王国。蒙古统治下的克里米亚可汗和土耳其帝国接连入侵阿兰王国,最终促使奥塞梯阿兰王国于18世纪和沙俄联盟。1774年起,北奥塞梯是南高加索中第一个归入沙俄统治的,首都弗拉季高加索成为沙俄在这一地区的首个军事前哨。1806年,奥塞梯完全归于沙俄的统治之下。 [5]  
俄国革命和苏联统治
 加入俄国后这一地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建立了工业,公路和铁路使得奥塞梯不再孤立隔绝。1799年建成的格鲁吉亚军用公路仍然是山区至关重要的运输连结,开通了弗拉基高加索到罗斯托夫的铁路。奥塞梯传统文化不可避免的经历了一些俄国化,但是这些与俄国和西方的新连接帮助推进和繁荣了本地文化,18世纪出版了第一本关于奥塞梯语言的书籍。19世纪中期奥塞梯属于俄国捷列克州。 [3]  俄国革命和苏联统治俄国革命后,1921年北奥塞梯成为了短命的山区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的一部分,1924年7月7日变为北奥塞梯自治州,然后于1936年12月5日成为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属下的奥塞梯自治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ASSR)。1942年11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入侵俄国最高峰的时期,德国人企图夺取弗拉基高加索,但未果。 [3]  战后斯大林以反社会主义、分离主义和通敌纳粹的名义对所有的民族进行大量的放逐,实际上这影响到了巴尔卡尔人、车臣人和印古什人,他们流亡到苏维埃车臣-印古什共和国的Prigorodny地区的Terek河右岸,斯大林将在北奥塞梯地区的车臣人和印古什人放逐到中亚去。尽管这些人在十几年后被同意迁徙回来,但一般来说他们不被允许定居在迁徙前的地方。1957年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的三个地区取代了原来的车臣-印古什共和国接受那些被放逐的人。1982年的一部当地法律还规定了禁止印古什人在北奥塞梯取得居留权。 [5]  
苏联解体之后
北奥塞梯共和国国徽北奥塞梯共和国国徽
北奥塞梯于1990年6月20日成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内第一个宣布国家主权的自治共和国(尽管其仍作为俄罗斯联邦的一部分)。1991年苏联解体后,奥塞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改名为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格鲁吉亚废除了南奥塞梯飞地的自治权,导致许多人逃往到北奥塞梯的边境。大约10万名南奥塞梯难民在北奥塞梯重新安家,语言的冲突在印古什人口占绝大多数的Prigorodny地区显得非常明显。
 
除此之外,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北奥塞梯和这一地区的车臣关系非常紧张。
发生在当地最血腥的事件是2004年9月在北奥塞梯城市别斯兰的人质危机,车臣伊斯兰分离分子米利·巴萨耶夫占据了一所学校。俄罗斯军方和恐怖分子的激烈交锋最终导致335名平民丧生,其中很多只是孩童。
135,39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