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松赞干布

增加 27,592 位元組, 6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ViewTibetanScript}} {{Infobox monarch | name = 松赞干布 | title = 大蕃赞普 | image =King_Songsten_Gampo…”
{{ViewTibetanScript}}
{{Infobox monarch
| name = 松赞干布
| title = [[吐蕃|大蕃]][[赞普]]
| image =King_Songsten_Gampo's_statue_in_his_meditation_cave_at_Yerpa.jpg
| caption = [[扎葉巴寺]]的松赞干布打坐像
| reign = 629年<ref name="x36"/>—650年
| coronation =
| investiture =
| full name = 松赞干布
|native_lang1 = 藏语原文
|native_lang1_name1 = <span style="font-family:'Tibetan Machine Uni'">[[File:Songtsän Gampo name.svg|alt=སྲོང་བཙན་སྒམ་པོ་]]</span>
|native_lang2 = 威利转写
|native_lang2_name1 = Srong bTsan sGam Po
|native_lang3 = 藏语拼音
|native_lang3_name1 = Songzain Gambo
|native_lang4 = 实际读音
|native_lang4_name1 = {{IPA|[soŋ˥ tsɛ̃n˥ kam˩ po˥]}}
| birth_date = ?<ref name="x36">關於松贊干布的壽命和生卒年份,各史料記載皆不同:<br />《賢者喜宴》:陰火牛年(617年)—陽土狗年(698年),壽82歲。<br />《布頓佛教史》:同上。<br />《青史》:陰土牛年(569年)—陽鐵狗年(650年),壽82歲。<br />《松贊干布遺訓》:死於陰木牛年,壽85歲。<br />《西藏王統記》:第九章稱陰火牛年(557年?)出生,第十七章又稱他於陽鐵犬年(650年)逝世,掌權70年,壽82歲。(壽命與前面的年份矛盾)<br />《西藏王臣記》:陰土牛年(569年)—陽金狗年(650年),壽82歲。<br />《[[雍仲本教目录]]》:稱其壽命36歲。<br />《白史》:陰火牛年(617年)生,陰土牛年(629年)繼位,陽鐵狗年(650年)被苯教信徒害死,壽34歲。<br />目前學界普遍以《[[新唐書]]·吐蕃傳》中記載的逝世年650年為是,因為吐蕃敦煌文獻《[[漢藏文書]]》亦記載其死於650年,與中原文獻相吻合。但其生年由於各說法有很大差距,至今仍有爭議。由於藏傳佛教文獻的影響力較大,因此不少學者認為他享壽82歲;但學者劉立千認為34歲為是(參見《西藏王統記》40、106頁及同書腳註275、531);學者才讓認為其生年不確定,但認為他是十三歲繼位的(參見《吐蕃史稿》49頁以及82頁腳註2);中國西北民族學院的王沂暖教授又提出一種新的說法,稱其生於陰水牛年(593年)卒於陽鐵狗年(650年),享年58歲。(參見《賢者喜宴》摘译二,第十頁,腳註2)</ref><ref name="religion">据苯教典籍《[[雍仲本教目录]]》记载,[[赞普]][[赤松德赞]]欲将佛教定为吐蕃的官方宗教,但信仰苯教的大臣们反对其迎接天竺来的僧人,说:“先祖[[止贡赞普]]因灭[[苯教|苯]]而寿短,其三十六岁即被属民洛昂杀死。'''先祖松赞干布亦压抑(苯教)''',故此寿短,三十六岁而亡”。(《贤者喜宴》116~117页,参见脚注50。)许多藏传佛教的典籍将松赞干布视为[[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并称松赞干布信奉佛教。学者王森对此持怀疑态度。(《西藏佛教发展史》,第3~4页)</ref>
| birth_place = [[墨竹工卡]]亚伦哲堆园降巴明久林
| death_date = 650年<ref name="x36"/><ref name="religion"/>
| death_place = {{flag|吐蕃}}[[彭域]][[色莫岗]]
| burial_date = 651年<ref name="dunhuang145"/>
| burial_place = [[藏王墓|木日木波陵]]<ref name="x71"/>
| predecessor = [[囊日论赞]]
| successor = [[芒松芒赞]]
| queen =
| consort =
| spouse =
| spouse 1 = 拜木萨[[赤尊公主]]
| spouse 2 = 甲木萨[[文成公主]]
| spouse 3 = [[李特曼]]
| spouse 4 = [[甲莫尊]]
| spouse 5 = [[芒妃墀江]]
| offspring =
| royal house =
| dynasty =
| father = [[囊日论赞]]
| mother = [[蔡邦氏卓萨妥噶|蔡邦·卓萨妥噶]]
| children = [[共日共赞|共松共赞]]
| religion = [[苯教]]→[[藏传佛教]]<ref name="religion"/>
}}
'''松赞干布'''({{bo|z=སྲོང་བཙན་སྒམ་པོ་|w=Srong bTsan sGam Po|p=Songzän Gambo|t=Songtsen Gampo}};{{bd||<ref name="x36"/>|650年||catIdx=S,松}}),悉補野氏<ref>又作鶻提悉補野,舊唐書譯作窣勃野</ref><ref>《敦煌本吐蕃歷史文書增訂本》,161頁、173頁</ref><ref>《舊唐書·吐蕃傳》:遂改姓為窣勃野,以禿發為國號,語訛謂之吐蕃</ref>({{bo|z=སྤུ་རྒྱལ་|w=sPu rGyal}}),是吐蕃[[雅鲁王朝]]第33任[[赞普]],也是[[吐蕃帝国]]的建立者,约629年至650年在位。他是前任赞普[[囊日论赞]]的儿子。

原名'''赤松赞'''({{Bo|z=ཁྲི་སྲོང་བཙན།|p=Chisongzän|w=Khri Srong bTsan}}),<ref name="khri">“赤”({{Bo|z=ཁྲི་|w=khri}})加于[[赞普]](国王)或[[赞蒙]](赞普的妻室)的名字前,表示对其的尊敬。(《西藏王统记》,196页脚注511)</ref>“松赞干布”是其尊号,意思是“心胸深邃的松赞”。<ref name="x3637">《贤者喜宴》摘译二,13~14页(总36~37页)</ref>《[[新唐书]]》作'''弃宗弄赞'''、'''弃苏农''',《[[册府元龟]]》作'''器宗弄赞'''、'''器宋弄赞'''、'''不弗弄赞''',《[[通典]]》作'''弃苏农赞'''。<ref>《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增订本》,212页</ref>在位期间,他大大扩张了吐蕃的版图,定都[[拉萨]],并确立了吐蕃的政治、军事、经济及法律等制度,为日后吐蕃成为强盛大国打下基础。他通过与[[泥婆罗]](今[[尼泊尔]])的联姻,提高了吐蕃的工艺技术水平;通过与[[唐朝]]的和亲,从唐朝引入先进的[[科学]]、[[医学]]和[[历法]],提高了吐蕃人的文化水平。<ref name="fojiaoshi3"/>據傳[[佛教]]也是通过两次联姻首次进入西藏。拉萨的[[布達拉宮]]也是其在位期间建立的。

松赞干布与其王妃[[赤尊公主]]和[[文成公主]]三人,至今备受藏族尊崇。

==生平==
===出生和即位===
松赞干布原名'''赤松赞''',<ref name="khri"/>是[[囊日论赞]]和王妃[[卓萨妥噶]]({{Bo-textonly|འབྲི་བཟའ་ཐོན་དཀར།}})的儿子。出生在[[墨竹工卡]]亚伦哲堆园({{Bo-textonly|ཡར་བསྣོན་བྟོཏ་ཚལ་}})的降巴明久林({{Bo-textonly|དྱམས་པ་མི་འགྱུར་གླིང་}},今西藏墨竹工卡县[[甲玛乡]][[甲玛赤康]])。<ref>《西藏王统记》,40页</ref><ref>《西藏王统记》,176页脚注272、273</ref>汉文典籍《[[旧唐书]]》、《[[新唐书]]》记载,松赞干布性格慷慨而且骁武有英略。<ref>《旧唐书·吐蕃传》:弄赞弱冠嗣位,性骁武,多英略。《新唐书·吐蕃传》:其为人慷慨才雄,常驱野马、牦牛,驰刺之以为乐。</ref>其父囊日论赞在担任赞普时,曾征服[[森波]]、[[藏蕃]]、[[尼雅尼达布]]等国,为吐蕃帝国的建立打下了基础。但629年囊日论赞却被叛臣毒杀,[[象雄]](羊同)、唐旄部的[[苏毗]](女国)、[[尼雅尼达布]]、[[工布地区|工布]]、[[娘布]]等部纷纷起兵叛乱。13岁的松赞干布继承赞普之位,<ref name="x36"/>在大臣[[娘·芒布杰尚囊]]的辅佐下,发兵镇压了这些叛乱,并将叛乱元凶灭族,巩固了吐蕃的政权。<ref>《吐蕃史稿》,49~50页</ref><ref name="dunhuang159">《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增订本》,159页</ref>

===对外扩张,威震高原===
松赞干布在位期间,为了更好地统治被征服的地区,将吐蕃的政治中心从[[琼结]]的[[琼瓦达孜]]迁到了[[拉萨河]]流域的[[逻些]]。

松赞干布在位期间继承了父亲的遗志,不断对外扩张。根据敦煌出土的藏文文献《赞普传记》记载,松赞干布派[[娘·芒布杰尚囊]]用智谋收复[[苏毗]],说服苏毗部落归顺,并将他们视同吐蕃百姓;<ref name="dunhuang159"/>随后又将[[康区|康]]、[[安多]]一带相继纳入吐蕃版图之中,使吐蕃东面边境与唐朝、吐谷浑接壤。吐蕃一跃成为了青藏高原一带的强国,根据《[[新唐书]]》的记载,“西域诸国共臣之”。<ref name="tb"/><ref name="shigao54">《吐蕃史稿》,54~55页</ref>
===迎娶赤尊公主===
{{藏传佛教}}
松赞干布威震[[青藏高原]]后,派遣[[禄东赞|噶尔·东赞域松]](禄东赞)率领一百余人出使[[泥婆罗]](今[[尼泊尔]]),向[[光胄王]]献上五枚金币和镶嵌有宝石的琉璃头盔作为聘礼,希望迎娶泥婆罗公主为妻。光胄王最初看不起吐蕃,表现得非常傲慢。他认为吐蕃是蛮荒之地、不信佛法,拒绝这一婚约。东赞取出事先准备好的书信,威胁说若不答应,吐蕃将以五万大军毁灭泥婆罗,先杀国王,再强娶公主。松赞干布军队压境,兵临城下。光胄王被迫同意将女儿[[赤尊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并将[[释迦佛]]、[[不动明王]]等三尊佛像赠送给了吐蕃。<ref>参见《吐蕃史稿》59~60页。由于光胄王死于621年(据《新编尼泊尔史》),因此尺尊公主出嫁吐蕃之事应发生在621年之前。但因為早期歷史並沒有這一記載,有些学者对其真实性提出质疑。参见約瑟普·杜齊所著的《松贊干布的妻子們》,第121-130頁</ref>此次联姻之后,泥婆罗先进的工艺技术开始传入吐蕃。<ref name="fojiaoshi3">《西藏佛教发展史》,第3~4页</ref>此后的641年,吐蕃介入了泥婆罗的王位继承战争中,将泥婆罗变成了吐蕃的属国。<ref>《旧唐书·泥婆罗传》</ref>

===击破吐谷浑,侵略唐朝===
{{Main|松州之战}}
{{See|唐与吐蕃战争|唐宋与吐蕃关系史}}
[[贞观]]八年(634年),松赞干布遣使访问[[唐朝]],[[唐太宗]]派遣行人[[冯德遐]]出使吐蕃。松赞干布听说[[突厥]]和[[吐谷浑]]迎娶唐朝公主为妃,因此派人到唐朝提出要娶一位唐朝公主。此时的吐蕃尚未引起唐朝的重视,因此唐太宗没有答应。当时吐谷浑王[[诺曷缽]]入唐朝见,松赞干布的特使归国之后告诉松赞干布,声称吐谷浑王从中作梗,致使唐朝拒绝婚约。松赞干布大怒,貞觀十二年(638年),松赞干布遂借口吐谷浑从中作梗,联合[[象雄]]出兵入侵吐谷浑并大破之。<ref name="tb"/>吐谷浑不能敌,逃往青海湖北部,[[青海湖]]以南的广阔草原皆为吐蕃所据。随后吐蕃又发兵击破吐谷浑的盟友[[党项]](弥药)和[[白兰国|白兰部]],迫使部分党项人逃亡归附唐朝。为试探唐朝的实力,松赞干布决定效仿先前对待泥婆罗的方式进行武力逼婚,亲率二十万大军直逼唐朝的[[松州]]西境(今[[四川省]][[松潘县]])。<ref name="shigao54"/>松赞干布派使者前往长安威胁唐太宗,声称若唐朝不答应和亲,吐蕃便要大举入侵唐朝。<ref name="tb">《新唐书·吐蕃传》</ref>

唐朝的松州都督[[韩威]]率军迎战,被蕃军一举击败。[[阔州]](位于今松潘县北黄胜关北)刺史[[丛卧施]]、[[诺州]](位于松潘县北)刺史[[把利步利]]以阔、诺二州归附吐蕃,周围的[[羌族]]部落也纷纷倒戈投向吐蕃,并引诱吐蕃入侵唐朝,唐朝西部边境为之震动。吐蕃的强盛引起唐太宗的重视,唐太宗以吏部尚书[[侯君集]]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以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为白兰道、左武卫将军[[牛进达]]为阔水道、左领军将军[[刘简]]为洮河道行军总管,率唐军出击。[[牛进达]]率领唐军先锋部队,趁夜间不备,击败吐蕃军。吐蕃死伤千余人,松赞干布率大军后撤以避其兵锋。吐蕃在唐朝边境连年征战都未能取得胜利,数位大臣请求返回,松赞干布不听。八名大臣通过自杀的方式来劝谏,使得松赞干布最终决定撤军,<ref name="shigao61"/>并退出占领的吐谷浑、党项、白兰羌地区,<ref name="tb"/>此时[[侯君集]]率领的唐军主力尚未到达。唐朝的强盛令松赞干布大为震惊,松赞干布遣禄东赞前往长安,献“献金五千两,自余宝玩数百事”以谢罪,并多次催促和亲。<ref>《[[资治通鉴]]》·[[s:資治通鑑/卷195|唐纪十一·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中之上]]</ref>而唐朝亦见识到吐蕃的强盛,遂答应和亲的要求。<ref name="shigao61">《吐蕃史稿》,61~62页</ref>

===迎娶文成公主===
[[File:SongstanGampo.jpg|thumb|200px|绘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赤尊公主]]夫妻的[[唐卡]]]]
貞觀十四年(640年),松赞干布派遣[[禄东赞]]出使[[唐朝]]求婚,迎娶[[文成公主]]。松赞干布在[[拉薩|逻些]]西北海拔3700公尺的紅山上興建[[布達拉宮]],以迎公主。

貞觀十五年(641年),江夏郡王、禮部尚書[[李道宗]]護送文成公主入吐蕃,以釋迦牟尼像、珍寶、經書、經典360卷等作為嫁妝。松贊干布從邏些(今西藏[[拉薩]])趕到柏海(今青海[[鄂陵湖]]或[[札陵湖]])迎接。唐封他為“[[駙馬都尉]]、[[西海郡 (西汉)|西海]]郡王”。[[唐高宗]]继位以后,又封之为賨王。松贊干布从[[唐朝]]学习天文、历法等科学,创制[[藏历]];又遣貴族子弟至長安學習詩書,以提高吐蕃人的知識水平。<ref name="tb"/>

文成公主入藏是大唐与吐蕃統治者之間第一次建立起正式的聯繫。在此之后,吐蕃与唐成为盟国,和平共处,没有发生战争,但在松赞干布逝世后数年战端重起。

===兼并象雄===
[[象雄]](羊同)位于吐蕃的西北部,其王[[李迷夏]]({{Bo-textonly|ལིག་མྱི་རྟྱ།}})曾迎娶松赞干布的妹妹[[赞蒙赛玛噶]]({{Bo-textonly|སད་མར་གར}})为妃,因此双方最初是同盟关系。但由于吐蕃的强盛使双方关系越来越恶化。最终在642年,松赞干布借赞蒙赛玛噶失宠为由,亲率大兵,与噶尔·东赞域松、琼波·邦色等大臣一起讨伐象雄,费时三年攻灭了象雄,群臣共上尊号“'''松赞干布'''”,意思是“心胸深邃的松赞”。<ref name="x3637"/>松赞干布派[[琼波·邦色]]为象雄总管。<ref>《吐蕃史稿》54~57页</ref>

===群臣的权力斗争===
吐蕃[[大贡论]][[娘·芒布杰尚囊]]在吐蕃扩张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后又在松赞干布年幼期间辅政。敦煌出土的藏文文献《赞普传记》记载他曾用智谋收复苏毗,并用贤明的手段统治他们。<ref name="dunhuang159"/>这引起了另一位重臣[[琼波·邦色]]的嫉妒。邦色在松赞干布面前诬称尚囊怀有二心,同时在尚囊面前则谎称赞普不信任尚囊。尚囊信以为真,便退居自己的城寨布瓦堡({{Bo-textonly|མཁར་སྔུར་བ་}})中,不再前去参加朝会。松赞干布因此认为尚囊计划谋反,派兵围攻布瓦堡寨,遣其奴仆巴策({{Bo-textonly|པ་ཙབ་}})前去谴责,将其杀死。随后布瓦堡寨被摧毁。尚囊死后,由另一位重臣[[噶尔·芒香松囊]]继任大贡论。之后,由邦色继任大贡论。<ref name="dunhuang145"/><ref name="shigao64"/>

后来琼波·邦色与另一位大臣[[倭美岱类赞]]失和。松赞干布以琼波·邦色年老为由,让他保留大贡论的虚职,退隐回到自己在[[藏蕃]]的居城赤邦木城堡({{Bo-textonly|མཁར་ཁྲི་བོམས་སུ་}})。这引起了琼波·邦色的不满,于是在赤邦木城堡设宴,邀请松赞干布前去视察,实际上想要谋害赞普。松赞干布不疑,派[[禄东赞]]前往藏蕃安置[[牙帐]]。但机警的禄东赞事先了这个阴谋,偷偷逃回,并将其报告了松赞干布。琼波·邦色得知事情败露,被迫自杀。临死前,邦色嘱咐其子[[昂日琼]]({{Bo-textonly|ངག་རེ་ཁྱུང་།}})持其首级向松赞干布投降。昂日琼照着做了,最终获得松赞干布的赦免。<ref name="dunhuang145"/><ref name="shigao64">《吐蕃史稿》64~66页</ref>

===讨伐天竺、救出唐使===
647年,唐朝派遣正使[[王玄策]]、副使[[蒋师仁]]出使[[天竺]]的[[摩伽陀国]],途经吐蕃、泥婆罗,来到摩伽佗国。此时正值[[戒日王]]死去,大臣[[阿罗那顺|那伏帝阿罗那顺]]篡夺了王位。阿罗那顺对唐朝使团极不友好,派兵袭击了使团。当时使团仅有数十人,被俘虏三十余人,诸国贡品全部被劫。只有正使王玄策只身逃到吐蕃西部边境,请求吐蕃出兵讨伐。松赞干布闻讯,派遣精兵1200人,又征调属国[[泥婆罗]]7000余人,将其借给王玄策。王玄策便率这些部队讨伐天竺,包围茶镈和罗城,激战三天,斩首三千余人,救出了唐朝使团。百姓四散逃跑,溺死者万余人。阿罗那顺弃城逃跑,纠集残兵再战,战败,阵亡甚众,其本人也被蒋师仁生擒。残部奉其王妃,据守乾陀卫江为险,仍被击溃,俘虏王妃、王子及男女一万二千多人、杂畜三万,归降的城邑达到五百八十所。王玄策等人返回唐朝,并将阿罗那顺押至长安。<ref>《新唐书·西域传》</ref>经此一战,中天竺一带全被吐蕃占领。但吐蕃人由于无法适应天竺的高温气候,不久就放弃了中天竺,仅将北天竺的[[蒂尔湖]]一带纳入吐蕃版图。<ref>《吐蕃史稿》66页</ref>

===去世===

[[File:Burial Mound of Songtsen Gampo.jpg|thumb|[[藏王墓]]中的松赞干布陵寝,1949年]]
650年,松赞干布去世。<ref name="tb"/><ref name="x36"/>其死因众说纷纭:一说是由于[[尺尊公主]]感染了[[瘟疫]]后传染给了松赞干布,不久松赞干布便在[[彭域]]({{Bo-textonly|འཕན་ཡུལ་}})的[[色莫岗]]({{Bo-textonly|ཟལ་མོ་སྒང་}},位于今[[西藏自治区]][[林周县]]彭波农场附近)逝世;<ref>《西藏王臣记》31页。</ref>另一说松赞干布是被仇视[[佛教]]的[[苯教]]教徒暗杀而死的。<ref>此说法见于《[[白史 (西藏)|白史]]》。(参见《西藏王统记》179页的脚注275)</ref><ref name="religion"/>吐蕃最初向唐朝隐瞒了松赞干布的死讯,次年才举行公开[[祭祀]],<ref name="dunhuang145">《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增订本》,12页、145页</ref>以极为隆重的葬礼,在[[琼结]]的吐蕃历代[[赞普]]王陵之间为松赞干布建起了一座很高大的坟墓,<ref>《吐蕃史稿》82页</ref>称之为“木日木波”({{Bo-textonly|སམུ་རི་སམུག་པོ}})。<ref name="x71">《贤者喜宴》摘译三,31页(总71页)</ref>由于其子[[共日共赞]]早逝,遂由孙[[芒松芒赞]]嗣位,[[大贡论]][[禄东赞]]摄政。

吐蕃王朝崩溃之后,吐蕃爆发[[吐蕃臣民大反叛|臣民大反叛]]。877年,四名起義军首领将历代赞普王陵瓜分并大肆挖掘。松赞干布的“木日木波”陵被[[没庐氏]]和[[久氏]](党氏)分得,因此未被挖掘,保存至今。<ref name="x295">《贤者喜宴》译注十六,28页(总第295页。原载学报1985年第一期)</ref>

==政治、军事制度的确立==
吐蕃帝国的官制、法律以及军事制度,都是在松赞干布在位期间确立的。

松赞干布在位期间,加强了赞普的绝对权威,并将吐蕃的官员分为[[贡论]]、[[囊论]]、[[噶论]]三种官职,共九人管理朝政,称为“[[九政务大臣]]”。同时确立地方建制,将吐蕃的全境分为五个“如”({{Bo-textonly|རུ།}},行政区域);确立身份制度[[告身制]]({{Bo-textonly|ཡིག་ཚངས།}}),为贵族和平民颁发说明其身份的“告身”挂牌;又命令禄东赞创立法律制度。<ref>《吐蕃史稿》69~77页</ref>但松赞干布时期的刑法中,存在着[[断肢]]、[[割舌]]、[[挖眼]]、[[剥皮]]以及用熔化的[[铜]]水灌入犯人嘴里等等十分残忍的刑罚,因此受到了后世信仰藏传佛教学者们的非议。<ref>《贤者喜宴》摘译三,29页~30页(总69~70页)</ref>

此外,松赞干布有感吐蕃的落后,积极向四邻的先进文明学习。他在提供吐蕃人文化的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从泥婆罗和唐朝引入先进的生产和工艺技术,并从[[唐朝]]学习医药、算术、天文、历法等科学。他还派贵族子弟去长安,进入国学学习诗书,聘请有文化的汉人管理书疏。<ref name="fojiaoshi3"/>又命大臣[[吞弥桑布札]]前往天竺学习,参照[[梵文]],创立了[[藏文]]书写系统。[[藏历]]也是他在位期间创制的。

==佛教的传入及历史争议==
根据後代藏传佛教文献的说法,佛教在松赞干布在位期间传入吐蕃,文成公主精通[[堪輿]]之术,认为吐蕃地形如[[罗刹女]]仰卧之形,有不少[[厉鬼]]、[[精灵]]和[[非人]]。为了压制魔鬼,松赞干布先后兴建了边压寺、再压寺、四压肢寺、九对治寺,以及[[昌珠寺]]等佛教寺院。<ref name="x6469">《贤者喜宴》摘译三,第24~29页(总64~69页)</ref>松赞干布建立[[大昭寺]],以供奉赤尊公主带来的佛像;建立[[小昭寺]],以供奉文成公主带来的佛像。这引起大量苯教巫师的不满。为平息他们的不满,松赞干布将苯教的雍仲标志和传奇故事画在佛寺的墙上。<ref name="shigao67">《吐蕃史稿》67~69页</ref>他也支持[[苯教]]的活动,在位期间佛教与苯教和平共处。<ref name="x43">《贤者喜宴》摘译二,19页(总第43页。原载于学报1981年第一期)</ref>

松赞干布在位期间,派遣大臣[[吞弥桑布札|吞弥·桑布扎]]到[[天竺]]求经。归国以后,创制了[[藏文]],作为藏语的书写系统。藏传佛教史学家都将第一次翻译佛经的时间归到松赞干布在位期间。他们宣称吞弥·桑布扎发明藏文后不久,松赞干布多次派人从天竺和唐朝请来高僧,协助翻译[[佛经]]二十一部,其中就包括《[[大般若经]]》。<ref name="shigao67"/>

不过学者才让认为其真实性非常值得怀疑,很难想象刚创立不久的藏文就能够翻译像《般若经》这样庞大繁难的经典。根据[[布顿]]编写的《[[大藏经]]》目录可知,《大般若经》是在松赞干布以后才开始翻译的。且这二十一部佛经全部以观世音菩萨为中心,而佛教史学家又是围绕松赞干布是观世音化身的前提来记述的,松赞干布时期的译经恐怕是后世佛教史学家有意编排的。<ref name="shigao67"/>

藏学家[[保羅·戴密微]]否定西藏改信佛教與松赞干布與文成公主有關,他認為這是八世紀中後期([[赤松德贊]]及其繼任者期間)的事。藏学家Amy Heller也指出,《[[吐蕃大事紀年]]》記載了從650年至748年吐蕃宮廷每年的事件,但是完全沒有提到松赞干布支持佛教,而是直到一百多年後赤松德贊在位期間才提到佛教的普及。<ref>{{Cite web | url=http://www.asianart.com/articles/heller2/preface.html | title=The Lhasa gtsug lag khang | author=Amy Heller}}{{en}}</ref>

学者[[王森 (藏学家)|王森]]也认为,松赞干布重视佛教仅仅是出于政治因素和提高吐蕃人文化水平的考虑,说松赞干布笃信佛教不一定事实。当时佛教对他的统治无法起到任何作用,且他用刑严酷残暴,也不像是一个佛教徒所为。他建立佛寺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镇伏恶鬼而已,这些寺院中根本没有僧人,更谈不上弘扬佛法。在此期间,拉萨只有少数唐朝、天竺和泥婆罗的僧人,总数不满五人,根本达不到[[受戒]]的最低要求。这个时期的佛教只是小众信仰,到其继任者[[芒松芒赞]]和[[赤都松赞]]在位期间,就没有任何关于佛教的记载了。藏文史料记载,在[[桑耶寺]]建成之前从无藏人受戒[[出家]],便是一个佐证。<ref name="fojiaoshi3"/>

== 传说和尊崇 ==
[[File:SongstenGampoandwives.jpg|thumb|right|200px|[[赤尊公主]] (左)、松贊干布(中)、[[文成公主]](右)的塑像]]
藏族人民对松赞干布甚为尊崇。根据[[藏传佛教]]的传说,[[观世音菩萨]]体内射出四种光芒,松赞干布是其胸口光芒投胎于[[卓萨妥噶]]王妃(一译“赤萨兑嘎”)而应运出生的。此外,观世音菩萨左眼之光化身为[[泥婆罗]]的[[赤尊公主]],右眼之光化身为[[唐朝]]的甲木萨汉公主(即[[文成公主]]),口中之光芒化为[[法身要义]]六名。<ref name="x26">《贤者喜宴》摘译二,第2页(总第26页。原载于学报1981年第一期)</ref>

因此松贊干布亦被視為[[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傳說他出生三十二種相好,頭上更有一尊[[阿彌陀佛]]像。<ref>《吐蕃史稿》,49页</ref>他迎娶的[[泥婆羅]][[尺尊公主]]被認為是[[白度母]]的化身,[[文成公主]]則為[[綠度母]]的化身。

此外,松赞干布也同[[赤松德赞]]、[[赤祖德赞]]三人,被藏传佛教信徒尊奉为“吐蕃三大法王”之一。<ref>《吐蕃史稿》168页</ref>

松赞干布的塑像遍布整个西藏的寺庙中,藏传佛教信徒认为他对佛教的弘扬作出了巨大贡献。活佛举行坐床仪式的时候,被认定为[[活佛]]的[[转世灵童]]都要向[[如来佛祖]]、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莲花生]]大师、[[白朗木]]女神以及[[宗喀巴]]大师等藏传佛教重要人物的塑像进献[[哈达]],以表示尊敬。

==松赞干布的妻子==
根据《[[贤者喜宴]]》<ref name="x64">《贤者喜宴》摘译三,第24页(总第64页)</ref><ref>《吐蕃史稿》58页</ref>等藏文史料记载,松赞干布有五个[[赞蒙]]({{Bo-textonly|བཙུན་མོ}},即妃子)。
*[[尺尊公主]],又被吐蕃人称为拜木萨公主,[[泥婆罗]]公主。
*[[文成公主]],又被吐蕃人称为甲木萨汉公主、甲木萨唐公主,[[唐朝]]宗室之女。
*[[象雄]]公主[[李特曼]]({{Bo-textonly|ལི་ཐིག་མན།}}),象雄国王[[李迷夏]]的妹妹。
*[[党项|弭药]]<ref>“弭药”即“党项羌”,根据《新唐书》记载,松赞干布“攻党项、白兰羌,破亡”(吐蕃传),“地乃入吐蕃,其处者皆为吐蕃役属,更号弭药”(党项传)</ref>公主[[甲莫尊]]({{Bo-textonly|ཞྱལ་མོ་བཙུན}})
*[[芒妃墀江]]({{Bo-textonly|བཙུན་མོ་ཆུན་མ་མོང་བཟའ་ཁྲི་ལྕ་མ}}),堆垅芒地尚论({{Bo-textonly|སྟོད་ལུངས་མོང་ནས་ཞང་བློན་}})之女,生子[[共日共赞]]。

==松赞干布时期的吐蕃[[大贡论]]==
*[[娘·芒布杰尚囊]]
*[[噶尔·芒香松囊]]
*[[琼波·邦色]]
*[[禄东赞|噶尔·东赞域松]],汉文史料中的禄东赞。


== 参考资料 ==
17,67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