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伊藤漱平

增加 11,988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img src=" https://pic.gerenjianli.com/mingren/07/0757272111.jpg "…”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img src=" https://pic.gerenjianli.com/mingren/07/0757272111.jpg " width="180"></center><small>[https://www.gerenjianli.com/Mingren/05/t1ein3ea66k91bc.html 伊藤漱平]</small>
|}
'''伊藤漱平''',日本爱知县人。文学学士,国立东京大学文学部教授,二松学舍文学部教授,日本中国学会评议员,东方学会会员,现代中国学会会员,中国语学研究会会员,[[中国古代文学翻译家、研究家]]。是日本有广泛影响的红学家,优秀的教育家,同时还是位出色的翻译家。他热爱中国文学,有着近50年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生涯,《红楼梦》研究在他的事业与成就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 伊藤漱平 - 简介 ==

伊藤先生,1925年10月20日生于爱知县一个颇有名望的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是位学者,酷爱中国书法,崇尚宋明理学,注重思想道德礼仪文化传统,对中国文学有很深的造诣,得天独厚的家学渊源,加上天资颖悟,他自少年时就萌发了对中国文学和书法的浓厚兴趣。他牢记父亲“要学习中国文化,就得先学习中国书法”的教诲,每天坚持练习学写中国字,写信也用毛笔;中学时期,他已能熟练地背诵和书写不少唐诗和宋词。这期间,他父亲曾赠给他一方精心雕制的“致良知”砚以鼓励。明代学者王阳明提倡“致良知”,意思是追求优良的道德智能,实际上就是道德的自我完善。当然,父亲赠“致良知”砚,既反映了他对儿子的期望,也是他个人严于律己的写照。家庭环境给了他极大的影响。因此,伊藤先生禀承父意,毕生把“致良知”看作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致良知”也成了他思想与行动的力量源泉。

== 伊藤漱平 - 生平 ==

1943年,伊藤漱平进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在普遍重视理科的时代,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中国文学专业。

1945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师从日本著名汉学家仓石武四郎、增田涉、长泽规矩也、松枝茂夫等教授,正式开始了对汉学的研究。1949年毕业后,进入东京大学大学院(研究院),其毕业论文题目就是有关《红楼梦》作者和续书问题的《红楼梦札记———关于曹沾和高鹗》。同年8月,任北海道大学助教。1955年升任岛根大学文理学部讲师,“从事李渔戏剧的研究”。次年升为副教授。

1955—1958年,参加《世界大百科事典》(33卷本,平凡社刊)中国文学部分的编写。

1960年,转任大阪市立大学文学部副教授。1959—1961年参加《中国古典文学全集》(33卷本,平凡社刊)的编译,主编第24—26卷《红楼梦》。

1959—1962年参加《亚洲历史事典》(10卷本,平凡社刊)的编写。

1962年参加“清末文学语言综合研究”,具体负责“清末文学的书志学研究”。1964年参加“明清文学语言综合研究”,具体负责“清末文学的综合研究”。

1965年参加大阪市立大学中国文学研究室《中国的八大小说》第1部《中国近世小说的序论》的编写,撰写《近世小说的文学、语言与它的时代》、《近世小说的研究与资料》等章。

1965—1966年参加《世界文学小辞典》(新潮社刊)中国部分的编写。

1970年转入北海道大学任文学部教授,并兼任文学部中国语中国文学专业主任。

1970—1972年参加《增订中国古典文学全集》(60卷本,平凡社刊)的编译,主编第38卷《娇红记》、第44—46卷《红楼梦》。

1970—1974年参加《世界大百科事典》(33卷本,平凡社刊)中国文学部分的修订。

1971—1972年参加《中国的语言与文学》(天理时报社刊)《文学篇》的编写,撰写《程伟元刊〈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小考》一章。1

971—1974年参加《大现代世界百科事典》(20卷本,学习研究社刊)的编写。

1973年参加《万有百科大事典》(24卷本,小学馆刊)第1卷《文学》的编写。1975年在北海道大学中国文学谈话会上作了《解放后的〈红楼梦〉研究与毛泽东》的报告。

1977年转入东京大学文学部任中国文学教授。1978年,兼任东京大学文学部中国语中国文学专修课程主任、大学院人文科学研究科中国语中国文学专门课程主任。此后,曾多次访问中国。

1980年6月,应邀参加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召开的首届国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

中国大陆于1986年6月、1992年10月、1997年8月,分别在哈尔滨、扬州、北京召开了三次国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伊藤漱平都无一例外地参加了会议。

1986年3月,从东京大学定年退职后,转任私立二松学舍大学教授,并兼任同大学院文学研究科中国学专攻主任,继续活跃在学术领域。

== 伊藤漱平 - 成绩 ==

主要译著有:《红楼梦》(3卷,平凡社,1958年初刊,1971—1973年修订版);《清末五四前夕文学集》(平凡社,1963年);《光照大地》(胡万春原著,新日本出版社,1963年);《娇红记》(平凡社,1972年)等。

== 伊藤漱平 - 荣誉 ==

伊藤先生长期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发现蓬佐文库收藏着李渔的小说《连城璧》,于是,就想方设法影印了出来,终于使海内外研究者看到了这部小说的原刻本。同时,伊藤先生还用了数年时间,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对李渔创作小说的许多问题,特别是《无声戏》和《连城璧》的创作、刊行年代,及从《无声戏》到《连城璧》的变化过程,张缙彦获罪的原委,都考证清楚了,从而发表了长篇论文《李渔的小说的版本及其流传》(《日本中国学会报》第36集),在海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是他对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史和保存传播中国珍贵文化典籍做出的又一个贡献。

伊藤漱平先生的藏书之多,在日本知识界亦是很有名气的,而《红楼梦》程甲本,及《娇红记》两部书,是他特别珍藏的,他的斋号“两红轩”也由此而来。

伊藤先生与红学有缘。他曾先后参加了第一、二、三届国际《红楼梦》学术讨论会。1980年,在美国的威斯康辛召开的第一届国际《红楼梦》学术讨论会上,伊藤先生作了《漫谈日本(红楼梦)研究小史》的报告,引起了许多国家《红楼梦》研究者的兴趣。1985年,伊藤先生应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的邀请,在两校作了关于《红楼梦》和李渔的学术报告,其热情、爽朗、学问渊博,富有幽默感给与会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1986年6年,他参加了在哈尔滨召开的第二届国际《红楼梦》学术讨论会,他被选为顾问委员会的主持人。他作了题为《关于七十回(红楼梦)的假设》的报告。

== 伊藤漱平 - 作品 ==

伊藤漱平对中国文化和艺术的热爱是由衷的,他在中国文学的翻译方面,成果也是很突出的。除上举诸译作之外,较重要者尚有:《今古奇观》、徐怀中的《我们播种爱情》、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等。在这些翻译作品中,他最引以为豪的,大概就是《红楼梦》和《娇红记》。这两部书是伊藤漱平特别珍藏的。他的斋号‘两红轩’也由此而来。”1975年以后,伊藤漱平“历任日本中国学会的评议员、理事、专门委员,东大中哲文学会的理事长、会长、评议员,1980年以后,历任东方学会常任评议员、监事等”。1986年3月,伊藤先生以六十岁而定年退休东京大学。为了纪念先生华甲,大阪市立大学、北海道大学、东京大学的同僚和学生们共同编辑了一部《伊藤漱平教授退官纪念中国学论集》(1986年,汲古书院)。这本书一共有四十三篇论文,达到一千一百页的大册。这也表示了先生学德的一端。“伊藤先生退离东京大学教授之任时,做了一首《华甲有感》诗,表现出四十年来治‘红学’的感慨”。这首诗是这样写的:“求红索绿费精神,梦幻恍迎华甲春。未解曹公虚实意,有基楼阁假欤真?伊藤漱平又自号“红楼梦主”。总之,伊藤漱平不仅对《红楼梦》有着十分深挚的感情,而且也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不过,他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知名的红学家,并不仅仅因为他曾经翻译过《红楼梦》,更重要的,还是由于他在《红楼梦》研究方面的突出成就。

== 伊藤漱平 - 重点事件 ==

伊藤漱平的全译本《红楼梦》,共分上、中、下三册,由平凡社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全集》之第24卷、25卷、26卷分别出版。上册初版于1958年12月,内容包括前35回;中册初版于1959年10月,内容为36回至80回;下册初版于1960年12月,内容包括后四十回。1963年2月,平凡社再版了该译本的改订普及版。1969年、1973年,又出版了改译本。据伊藤漱平自己说,他首次翻译《红楼梦》,始于1957年,1967年至1970年,“再次参照诸本,锐意改译,作为《中国文学大系》之一出版”。伊藤漱平第三次改译《红楼梦》始于1996年秋天,并于1997年10月全部出齐。兹据平凡社1978年11月1日初版第8次印刷本,将伊藤漱平译本略做介绍。该译本上册卷首附有《“家系”及主要人名表》,卷后附有《解说(附《红楼梦年表》)》、《大观园图》、《贾家世系图》、《荣国府府邸想象图》、《恭王府平面图》。内文包括第1回至第40回;中册卷首附有《“家系”及主要人名表》,卷后附有《寿怡红院群芳开夜宴座次图》、《贾家世系图》、《荣国府府邸想象图》。内容包括第41回至第80回;下册卷首附有《“家系”及主要人名表》,卷后附有《贾家世系图》、《荣国府府邸想象图》、《〈插图复原总表〉及插图解说》。内容包括第81回至第120回。

== 伊藤漱平 - 评价 ==

日本汉学家受中国乾嘉学派的影响较深,他们在《红楼梦》研究中发挥了考据方面的功力。这一点在伊藤教授的文章中尤显突出,他的绝大部分文章是以考据的方法写成的,文章具有翔实、沉稳的特色。这些研究文章与西方研究者的文章相比,风格殊异”。这一番总结,基本上概括了伊藤漱平等日本老一代红学家的治学特点。倘若要将伊藤漱平划归某一个红学流派,那么,他应该属于“新红学考证派”。

在日本汉学界,在红学领域投入精力最多成果也最大的一个人,便是“红楼梦主”伊藤漱平。他自1954年10月发表第一篇红学论文《曹沾与高鹗试论》之后,五十年来几乎从未间断过对《红楼梦》的研究和翻译工作。伊藤漱平迄今已发表红学文章近五十篇,范围所及,几乎涉及到有关红学的方方面面,但就总体来看,他所最为关注的,则主要是曹雪芹的家世生平、脂砚斋评语、《红楼梦》的版本源流及成书过程、后四十回续书等方面。这些论文,不仅在数量上超过了其他日本的红学家,即在质量上也大都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 伊藤漱平 - 参考资料 ==

[1] 济南文史网 http://www.jnzx.gov.cn:8080/Html/58112006515163650-1.Html

[2] 偶社 http://www.oushe.cn/p/OS2007100118906.html

[3] 小木虫 http://emuch.net/journal/article.php?id=CJFDTotal-HLMX200501021
<ref>[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Tags/148/ 名人简历]</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画家]]
9,13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