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65
次編輯
變更
维克多·特纳
,擴充
== 生平 ==
1920年特纳生于[[苏格兰]][[格拉斯哥]],父親為電器工程師,母親為劇場工作者、演員,特納晚年曾說自己繼承了父親科學家的天性,和母親於戲劇上的天賦<ref> {{Cite book | author =TURNER, Victor| title =The Anthropology of Perfomance | publisher = PAJ Publications| date = 1987| pages = 9}} </ref>。18歲時特納進入[[倫敦大學]]學習英國古典文學和詩歌,但之後由於二戰的爆發而不得不中斷學業,作為文職軍官在英國軍隊服役<refname="黃">{{cite news| author = 黃劍波 | url = 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16837269.html| title = 特納:神秘主義者和聖徒都是閾限狀態的典型代表| publisher = 中國民族報 | date =2012-01-10}}</ref>。
在服役的五年期间,他的工作是挖出未爆彈,接觸了勞工,同時也閱讀不少人類學家的作品,如[[瑪格麗特·米德]]、[[芮克里夫布朗]],在戰爭結束後,他回到倫敦大學拿到人類學學士,畢業後離開倫敦,到[[曼彻斯特大学]],加入葛拉克曼(Max Gluckman)新創的人类学系所<ref name="特納">{{Cite book | author = 黃應貴主編,何翠萍著 | title = 當代人類學家-見證與詮釋| publisher = 正中書局 | date = 1992 | pages = 287-288}} </ref>。
1968年,他到[[芝加哥大學]]任教,開始進行跨領域的研究,在1973年創立主編象徵、神話與儀式系列叢書,共出版17本書之多,並參與了六人委員會,成員包括小說家[[索爾·貝婁]]、哲學家[[漢娜·萼蘭]]、藝評家[[哈羅德·羅森堡]],開啟了特納未來跨領域學術研究的發展<ref> {{Cite book | author =Manning, Frank E.| title = Victor Turner's Career and Publications| publisher = Indiana University| date = 1984| pages = }} </ref>。
1977年特納以[[小威廉·R·克南]]講座教授身分,受聘[[維吉尼亞大學]],除了延續在芝加哥時發展的興趣,如各種象徵、儀式的研究外,進一步對表演和經驗做連結,針對紐約百老匯實驗劇場和南美嘉年華慶典研究,在劇場理論和文學批評上有不少成果,並開展了他所謂的「後設性評論」<ref>{{Cite book | author = 黃應貴主編,何翠萍著 | title = 當代人類學家-見證與詮釋| publisher = 正中書局 | date = 1992 | pages = 290-291}} </ref>。1983年12月18日因心臟病逝世<ref>{{Cite journal | author = Barbara A. Babcock| url = 網址 | title =Obituary: Victor W. Turner (1920-1983)| journal =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 year = 1984 | volume = 97卷 | issue = 386期 | pages = 461 }}</ref>。
== 研究與影響 ==特 纳深入 納的儀式 研究 了阿诺德• 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 范 •热内 甘內 普 ]](Arnold Van Gennep)對“ 通 过仪 過儀 式 中 ” 的 三重结构以及关于阈限阶段扩展理论 開創性研究 。范 热内 甘內普首次提出(宗教)儀式中 普 遍存在“通過儀式”,眾多不同 的 结构由 “通過儀式”有一個共同的結構,即 前 阈 閾 限 阶段(分离期) 、 阈 閾 限 阶段(转型期) 、 以及 后 阈限阶 閾限3個階 段 (重整期)组成 <ref name="黃"/> 。特纳指出,在阈限期(liminality),转型状态位于前后两个阶段之间,个人处在悬而未决的状态,既不再属于从前所属的社会,也尚未重新整合融入该社会。阈限期是一个临界边缘(limbo) ,一个模糊时期,以谦卑、遁世、测试、性别模糊以及共同体(communitas) (communitas) 为主要特征。
特纳也是一个专心致志的民族志研究者(ethnographer),他不断沉思他的书籍与文章中的撰写技巧。他兼容并蓄从其他理论家借来的各种概念,他热切地要求他所发展的思想,能呈显民族志资料;他并不是一位为了理论而提出理论的学者。关于他的这个态度,有一个强力的例子,可见诸于下列这本书的第一段:《戏剧、田野与隐喻:人类社会中的象徵行动》(''Dramas, Fields, and Metaphors: Symbolic Action in Human Society'')(1974)。他在那裡写道,
特纳的仪式研究作品,已成为二十世纪人类学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但最近这个「特纳学派的理论典范」已受到挑战。 [[ 约翰·艾德 ]] (John Eade)与 [[ 麦可·沙诺 ]] (Michael J. Sallnow)在他们的作品《争论神圣性》(''Contesting the Sacred'')(1991),援引特纳的集体中介性概念,直接反对它(简言之,将这个概念视为理想化的概念);最近一本由 [[ 约翰·艾德与西蒙·寇曼 ]] (Simon Coleman)所编的朝圣研究论文集:《重新建构朝圣:移动中的文化》(''Reframing Pilgrimage: Cultures in Motion'')(2004),暗示特纳的作品已使得朝圣这个议题受到忽视,不再是人类学的一个研究领域,这是因为特纳的主张,朝圣,由于其本身的中介性本质,是超乎平常的,而且不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因此并不构成日常社会的一个成分)。
另外,在特納研究生涯的最后數年中,對表演和戲劇表現出了莫大的興趣。他認為實驗戲劇是閾限的一種現代形式,其中,日常現實被轉化為象征經驗。1982年,他根據這些思考發表了《從儀式到劇場——人類表演的嚴肅性》<ref name="黃"/>。 表演研究(Performance studies,又译为「人类表演学」)学者 [[ 李察·史切契纳 ]] (Richard Schechner,台湾译为理查‧谢喜纳)引用了特纳对于社会剧与中介性的理论,直到特纳去世之前,两人曾协同工作。特纳的作品(连同其他学科)在1990年代到2000年代已重新浮上檯面,已被证实是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部分 。 特纳的妻子爱迪丝·特纳,也建立并发展一些创新概念,以补足中介性、集体中介性与仪式过程等概念。她目前是[[维吉尼亚大学]]的讲师,以及《人类学与人文主义》(''Anthropology and Humanism'')这本期刊的编辑 。
== 特纳撰写的书籍作品==
*《象徵的森林:恩丹布人仪式诸面向》''The Forest of Symbols: Aspects of Ndembu Ritual'' (1967),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0 paperback: ISBN 0-8014-9101-0
*《一个非洲社会的分支与延续》''Schism and Continuity in an African Society'' (1968),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