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561
次編輯
變更
干湿循环
,创建页面,内容为“ '''干湿循环'''是生态学一个名词。 历史名词是历史上曾出现的事件及事物的名称<ref>[https://www.sohu.com/a/424683671_100132744…”
'''干湿循环'''是生态学一个名词。
历史名词是历史上曾出现的[[事件]]及事物的名称<ref>[https://www.sohu.com/a/424683671_100132744 文字记载前的1500年的历史都发生了什么],搜狐,2020-10-14</ref>,例如“禅让”,传说古代实行举荐贤能之人为首领继承人的一种[[制度]],据文献记献:有尧举舜、舜举禹<ref>[https://www.sohu.com/a/238753369_100011282 尧舜禹时期之中国和大禹之都及夏代都城之变迁],搜狐,2018-07-01</ref>、禹先举皋陶、皋陶死禹又举益等历史故事。
==名词解释==
干湿循环是指某种物质在反复干燥、湿润状态下进行某种[[指标]]的试验过程。
干湿循环[[作用]]下膨胀土的特性:
结果表明:(1)通过超微型贯入试验能够简单、快速和有效地掌握膨胀土在干湿循环过程中力学特性的时空演化[[特征]];(2)试样的贯入阻力在干燥过程中总体呈增加趋势,相对于深部土体,表层土体的贯入阻力对干燥作用更加敏感;(3)干湿循环作用对膨胀土的力学特性有重要影响,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膨胀土的贯入阻力总体上呈减小趋势,贯入曲线由单峰结构逐渐向多峰结构过渡,贯入阻力的空间差异性更加突出,且该现象在低含水率区间更加明显。
干燥过程中土颗粒收缩靠拢、密实度和颗粒接触点增加及土吸力增加是导致膨胀土贯入阻力增加的重要原因,而干湿循环作用导致的土结构松散化、裂隙化则是引起膨胀土整体力学性质弱化的重要原因。
在脱湿和吸湿过程中,试样孔隙比随吸力变化可分 3个典型阶段:大幅变化阶段(0.4~9 MPa)、过渡阶段(9~82 MPa)和平缓阶段(82~262 MPa);当吸力大于 113 MPa时,试样的胀缩变形基本可逆,而当吸力小于 113 MPa时,试样的胀缩变形表现出明显的不可逆性,且不可逆程度随吸力的减小而增加。试样在常规干湿循环过程中的胀缩变形随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渐趋于稳定;胀缩特征受干缩路径的影响非常明显,全干缩路径中测得的膨胀率高于部分干缩路径,膨胀速率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试样在干湿循环过程中的膨胀率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吸湿能力。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