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修行

移除 2,950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佛教的修行不是指打坐修禪、冥想、修懺、念經、念佛,而是指修善惡二所緣業之增益與離避。
</pre>
*很多人以為吃素念經、禮佛拜懺、做慈善工作,甚至修神通、修到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或是身上的氣脈打通了,就叫做修行。
*簡單的說,就是修正自己身體、語言、行為的偏差,通過任何方法而達成這個目的,就是修行。
*我們要轉變行為和觀念,就是把貪、嗔、痴、慢、疑這些毛病改正過來。
** 與人相處的時候,除了要用慈悲 以[[十善]]、[[四無量 ,包容 ]] 寬恕別人的錯誤;同時,還要發揮 [[六度萬行]]來改正 自己的 聰明才智,*將成果奉獻給眾人,隨時隨地能運用理性和智慧,解決各種煩惱 行為
**一個修行深厚的人,非但對自己有利益,他的行為舉止也一定能嘉惠他人。
*修行就是徹底改變自己的習氣,讓自己做一個有理性、有智慧的人。**改變自己面對環境的心態,那麼,再惡劣的環境都可以泰然處之 ;這樣不但可以讓自己身心安樂,也可以幫助身邊的人開發內在智慧,得到身心安樂; 這就是修行
===修行的目的===
*<font style="color:#D5CFCF;">一度認為修行,能讓我獲得心靈的自在。結果,我發現事實並非如此……</font>
</pre>
*修行講究戒定慧,講究一切有序,修行是為了守規矩,這個規矩不僅僅是世俗法律的規矩,更重要的是天地自然的規矩。
**修行越是高深的人,越是與自然的規矩相合。
*漸漸的,我才明白,為什麼很多修行人,要守那麼多的戒律。
**戒律不僅僅是表面上的,必須是從心 深處地認可與遵守,那怕是一個人獨處時,也不能違反規矩。*修行與 人生 世間法 是密不可分的,並不是 只有 避世隱居才是修行,並非只有出家才能修行。**你願意 守規矩,守天地自然 學佛 規矩 身口意 ,你 隨時都在修行。*儒家強調慎獨,慎獨是一種修為境界,那怕 是在 獨處時,也要守得住規矩,按日常的行為規範去要求自己 。**做不到慎獨,只能說,你是在假 修行 ,做的面子工程而已。*人生的修行,就是從守規矩開始的,先守這世俗的法律法規,再守這人世間的慈悲喜舍,最後守天地自然的規律。**不管我們處於什麼位置,做什麼事情,我們都必須守規矩。*車輛離開了公路就無法行駛,火車脫軌就會造成重大的事故,飛機偏離航道就可能發現重大的災難
*這世上有一個唯一不變的規律,就是因果律,不管是佛家,還是道家,都信奉因果循環這個定律。
*正是因為如此,他們才願意真正地守規矩,因為任何一個人,都逃不過因果規律。
*修行不難,從當下就可以開始,從持戒守規矩開始,等到一天,你發現自己可以隨心所欲而不逾矩時,你就成了。<ref name="每日頭條">{{cite web |url=https://kknews.cc/zh-tw/culture/3mm8za8.html | title= 人生修行的目的是什麼? | language=zh | date=2017-07-10 | publisher=每日頭條 | author=愚言寓事 | accessdate=2021-06-29}}</ref>
===修行的方法===
*(一)、利用各種機會安定你的心境-- 如果有過晚上睡不著的經驗的,一定能夠了解安靜的心境是何等的重要。*(二)、遇事試作進一步觀--透過一層想一想; 神經緊張,疑神疑鬼,屬於情感。**進一步觀,透過一層去想,是理智的作用。隨時隨地能夠作進一步觀,即是訓練理智與情感並起。**這種修法,可以減少許多的無謂煩惱,使生活愉快輕松而有趣味。*(三 )、時時明信因果 ,是佛法中一個頂基本的理論
**有的人做了壞事,硬說不相信因果,這種人只是自己騙自己,其實他心裡毫無把握,只是口硬心裡慌,一旦惡果成熟,亦無人能替他代受!
**看到世界上往往有許多害人利己的人,終身享樂;而不少忍讓樂善的人,卻常常吃虧,就不會有因果無信的感慨,更不必恨人生無是非,無果報,而生悲觀傍徨的斷見。
*(四)、發菩提心--就是你觀所有的人都和自己一樣,要盡你的可能來解脫一切眾生的痛苦,使一切眾生都能有佛的知見和成就。
**隨時隨地發菩提心,就是隨時隨地連想起這種普救眾生的決心。
**普救眾生,也可以說是大乘佛法的基本悲願,我們在做任何事,遇到任何人,都能時時想到將這了脫生死,解脫苦痛的佛法,判紹給人,即已經在佛法譬修持上,奠定了一個很好的基礎。<ref name="痞客邦">{{cite web |url=https://bestzen.pixnet.net/blog/post/49946346 | title= 沈家禎居士:五種可以隨時隨地修行的方法 | language=zh | date= | publisher=痞客邦 | author=菩提彼岸 | accessdate=2021-06-29}}</ref>
 
==参考來源==
{{Reflist}}
65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