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50
次編輯
變更
泰顺提线木偶戏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泰顺提线木偶戏</big>''' |- |<center><img src=https://so1.360tres.c…”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泰顺提线木偶戏</big>'''
|-
|<center><img src=https://so1.360tres.com/t01be69295cf40443ff.pn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4&eid=2678062&sid=2827913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批准文号;国发〔2011〕14号
中文名称;泰顺提线木偶戏
批准时间;2011年5月23日
文号名称;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序号;236项目编号:IV-92
申报地区;浙江省泰顺县
|}
'''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汉族戏剧形式。福建闽南人称它"嘉礼"。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上空提线操纵或藉缚在控制器上的细线而操纵的木偶形体。在简单的提线木偶中,腿、手、肩和耳以及脊骨底部各缚绳一根。某些提线木偶几乎能模仿人和动物的所有动作。该类型木偶直到19世纪中叶才得到充分发展,但用铁棒替代细绳来操纵的原始活动木偶仍残留在西西里岛等处。根据著名作曲家的作品演出的提线木偶歌剧在18世纪极其风行。对观赏者带来极大吸引。<ref>[http://news.sohu.com/a/601374661_121106832 泰顺非遗邂逅温大学子 提线木偶打造视听盛宴] , 网站名称 时间 </ref>
==相关记载==
福建闽南地区至迟在南宋已有傀儡戏演出。《漳州府志》卷三十八记载,朱熹任漳州知事时,曾禁止傀儡戏演出。他发布的《谕俗文》称:"约束城市、乡村,不得以禳灾祈福为名,裒敛财物,装弄傀儡。"曼特刹《中华大帝国史》记载,西班牙奥斯定会土公使团,于明万历三年(1578),由菲律宾来泉州,在官府宴会上就看到木偶戏的演出。明万历时,晋江人李九我,官至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民间尊称"李相国",有许多与傀
儡戏有关的轶闻趣事,傀儡戏棚上的对联"顷刻驱驰千里外,古今事业一宵中",据传是他书赠木偶艺人的。泉州市文管会所收藏的宋南外宗正司皇族《天源赵氏族谱》抄本,记载明成化十二年(1476)赵怔(号古愚)所撰《家范》共53条,其中有:"家庭中不得夜饮妆戏、提傀儡娱宾……"的禁律。20世纪50年代发现木偶戏"落笼簿"《卢俊义》(《水浒》前身)、《跳檀溪》(《三国》之一)等,注明是乾隆八年(1743)、四十一年(1776)或嘉庆年间的演出脚本。清代晋江人蔡鸿儒在他撰写的《晋水常谈录》中称:"泉人最攻此技(提线木偶)"。所有这些,足以证明至少自明及清数百年间,泉州傀儡艺术一直十分繁盛。
==历史起源==
提线木偶戏的起源,古代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汉高祖刘邦,率军在平城,被匈奴王冒顿的大军四面围困。冒顿之妻阏氏带领强兵扎在平城的一面,等待时机攻城。一个多月后,平城的汉军粮草已经吃尽了,饿死官兵无数,又无援军解救,孤城危在旦夕,军心浮动,刘邦急得心如火焚。刘邦的谋士--护军中尉陈平查访得知:冒顿原是个好色之徒,暗中寻花问柳,阏氏妒忌心重,经常醋海兴波。陈平利用冒顿的弱点,摸透了阏氏的心理状态,令工匠制作了好多木偶美女,每尊木偶人装置几根丝线,再令士兵每天提线引木偶美女在城堞孔穴之处走动,手舞足蹈,木偶美女绰约多姿。阏氏误以为城里美女如云,提心攻下平城之后,冒顿选美纳妾,便下令退军。这样,便解了平城之围。
刘邦登基以后,感念"木偶美女"于国有功,赐每尊"偶人"以贵妃、贵嫔、贵人等封号,并将这些木偶作为国宝珍藏在御库中,到汉文帝时,乐府仿造傀儡,在宫廷演出,还作为迎宾嘉会和敬神驱邪仪式。
傀儡受过汉高祖的御封,便提高了傀儡戏艺人的身份地位。过去,戏曲艺人被称为"戏子"、"脚色",属于下九流,不登大雅之堂,不得科举考试;惟独傀儡艺人被尊为"先生",而且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傀儡轻台搭为"八卦棚",演师身穿长衫在围屏内操纵木偶,不可抛头露面,称"内帘四美",戏班则称"四美班"。凡是官府要演傀儡戏,要称"请戏"。若遇"人戏"与傀儡轻同时在一个地方演出,须让傀儡轻起鼓先演,这叫"前棚嘉礼后棚戏"。
嘉礼戏分生、旦、北、杂四个行当,由四名演师分别表演。至清道光年间,为演出七天七夜的连台本戏《目连救母》,增加副旦一名,称"五名家"。共有三十六尊木偶形象,可以演四十二部传统剧目。一个不过 六平方米 的戏棚,傀儡一登场,可以驰骋千万里,呈现千百年来的历史画卷。明万历年间,礼部右侍郎、东阁大学士、晋江人李九我为嘉礼戏撰书一联:顷刻驱驰千里外,古今事业一宵中。这副对联高度地概括了木偶艺术的特色,流传至今成为木偶戏棚前的对联。
==戏班==
提线木偶戏班只有四名演员,表演生、旦、北(净)、杂四种行当,故称"四美班"。"四美班"共36尊木偶形象,能演42部"落笼簿"(传统剧目)。清道光年间,出现编演七天七夜的连台本戏《目连救母》,增加了副旦(贴)一种行当,称为"五名家"。此后,提线木偶戏即有"四美班"与"五名家"并存的两种演出体制。一般前者演出的是古老的传统剧目"落笼薄",后者演出的是后来陆续新编的连台本戏(散簿,也称笼外簿),木偶形象也由36尊增至75尊。
清末,晋江龙湖锡坑的提线木偶戏,为演武戏,增加了老生、副净,成为六种行当。
==剧目==
提线木偶戏形成以来,积累了大批传统剧目。其题材主要沿袭宋代傀儡表演"历代君臣将相"故事的路子。绝大多数侧重于表现历史人物的风云际会。除元、清两朝外,对各朝代的历史生活几乎都有所反映。
"四美班"时期所保存的、经厘定的古老传统剧目称"落笼簿",而"五名家"时期,所产生的传统剧目,则称为"笼外簿"或"新簿"。另外,还有一些已经失传或散侠而仅存戏目的,称为"散簿"。
"落笼簿"是"四美班"时期,作为"行头"入笼的意思,是各个"四美班"必备的戏文抄本,共42本,凡400余节:《武王伐纣》、《临潼斗宝》、《楚昭复国》、《七国争雄》、《楚汉争锋》、《吕后斩韩》、《光武中兴》、《三国》(包括:《桃园结义》、《辕门射戟》、《五关斩将》、《越跳檀溪》、《三请诸葛》、《火烧赤壁》、《智取南郡》、《进取四郡》、《入吴进赘》、《子龙巡江》、《五马破曹》、《取东西川》、《水淹七军》、《五路报仇》、《七擒孟获》、《三出祁山》、《六出祁山》、《三国归晋》)、《祯祥》(全名刘祯、刘祥,又名《父子国王》)、《四将归唐》、《仁贵征东》、《窦滔》(又名《织锦回文》、《父子状元》)、《湘子成道》、《黄巢试剑》、《收河东》、《五台进香》、《破天门阵》、《包拯》、《抢卢俊义》、《岳侯征金》、《洪武开天》、《四海贺寿》、《观音修行》、《十朋猜》。每本大多是10节。
"笼外簿"是"五名家"时代在"落笼簿"《四海贺寿》基础上增编的包括《李世民游地府》、《三藏取经》在内的大型宗教民俗戏文《目连救母》,以及清末民初相继产生的,分别在"落笼簿"《岳侯征金》和《抢卢俊义》基础上增编而成的大型连台本戏《说岳》和《水浒》。按照旧例,"场户"凡欲搬演"笼外簿"戏文,必须事先提出要求;而搬演"落笼簿"戏文,则可任雇主随意摘演。
解放后创作的剧目
《解放一江山》(现代剧),编导尤智生,1959年参加全国木偶皮影戏观摩演出。
《水漫金山》(神话剧),编剧张秀寅、王冬青,导演许炳基,1959年参加全国木偶皮影戏观摩演出;1960年参加第二届国际木偶联欢节比赛,获集体二等奖;1979年参加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
《庆丰收》(现代剧),编剧江文,1960年参加第二届国际木偶联欢节比赛,获集体二等奖;1979年参加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
《东海哨兵》(现代剧),编导吕文俊,1965年参加福建省木偶戏会演。
《千桃岩》(童话剧),编导吕文俊,1965年参加福建省木偶戏会演。
《放羊歌》(现代剧),黄锡钧根据吕文俊编导的《张高谦》改编,1976年参加全国戏剧调演。
《斗坞山》、《打虎上山》(现代剧),1976年参加全国戏剧调演。
《火焰山》,编剧黄锡钧,导演黄少龙,艺术指导黄奕缺、许炳基,1979年参加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获演出一等奖。1987年7月5日,泉州人民政府颁发嘉奖令,表彰《火焰山》上演二千场。该剧多次参加出国访问演出。
《谗猫》(童话剧),编剧黄锡钩,导演黄少龙,1981年参加全国木偶皮影戏观摩演出,获优秀剧目奖。
《太极图》(神话剧),编导黄少龙,1987年参加福建省第十七届戏剧会演,获木偶创新奖,并被选送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演出。
《劈山救母》(神话剧),编导黄锡钧,1992年参加全国木偶皮影戏观摩演出,获剧目奖。
《驯猴儿《钟馗醉酒》、《金童戏双狮》(木偶小品〉,1992年参加全国木偶皮影戏观摩演出,获优秀剧目奖。
创作的剧目还有:
《除五毒》(寓言剧);《卖粮储蓄》(儿童剧);《孤岛归帆》、《俩兄弟》、《钢铁小英雄》、《八女跨海》、《张高谦》、《夜航》(现代剧)、《拔萝卜》、《懒猫的教训》、《聪明的猴子》(童话剧);《郑成功》、《陆文龙回祖国》、《大名府》(历史故事剧);《三打白骨精》、《火云洞》、《张生煮海》、《收猪八戒》、《收赤面鬼》(神话剧);《青春梦》、《小沙弥下山》(木偶小品)等。
==种类==
===广东五华提线木偶戏===
广东五华提线木偶戏源远流长,明朝初年由福建传入,流行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悠久历史。民国19年(1930)后,五华县的提线木偶班便远涉重洋,到达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等有客家籍华侨华人居住的地区演出。明清时期,五华提线木偶戏已经兴盛,至二十世纪初,五华全县拥有20多个木偶戏班,演出十分活跃,并且技巧高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成立了五华县木偶剧团,并以其为龙头,形成了本县南片、中片、北片为中心的分布网络,五华提线木偶戏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五华提线木偶造型精细,形体高大(高度约为90厘米),操纵木偶的线14至20条。演唱以汉调为主,间唱客家山歌、民歌、采茶小调,对白用客家话。表演艺术独特,达到"拟形入神"的效果。传统剧目43个,内容非常丰富。主要价值包括:艺术特点别具一格,自成体系,艺术生命力很强;木偶道具制作精巧,木偶戏艺人传承难度大、时间长,艺术价值极为宝贵;经过历代艺人的苦练精传,艺术感染力很强;由于其队伍小,舞台小,剧具少,便于深入山区演出,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五华提线木偶戏在历史、宣传、教育、观赏、联谊、研究等方面均具有宝贵价值。
五华提线木偶戏,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喜闻乐见,演出足迹遍及五华乡村和省内外以及海外地区,深受山区、城镇、社区、学校等各界群众和海外华侨的欢迎。
===靖西提线木偶戏===
简介
靖西提线木偶戏,亦称壮族吊线木偶戏,壮语简称为"木雕戏"、"呀嗨戏",当地人又称"土戏",属南路壮戏主要戏种之一,主要流传在靖西县壮族地区,故又称 "靖西壮族提线木偶戏"或"靖西提线木偶戏",属当地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一个戏种,具有悠久的历史。靖西壮族提线木偶戏的音乐特色鲜明,音乐类型可以划分为声乐和棚面(即器乐)两大类,其中,声乐又分为唱腔和台白两类,棚面则有文、武场之分。这两大类音乐各有其艺术特色。
来历
关于靖西提线木偶戏的来历,学术界有三种说法:
一说
一说是南宋张天宗部下抗元失败来到那鉴(今靖西旧州街)定居,由江西籍士兵所传授(据《梦梁录》一书介绍,那时江西已有了"傀儡戏")。后来,靖西本土艺人将壮话、本地曲调套上去,即成为"土戏"。壮学宗师黄现璠便持这种看法,他认为:"靖西县木偶戏据说是南宋末年文天祥的部将、江西人张天宗带到靖西来的,经壮族艺人改造成了壮族的木偶戏,流传在靖西,德保一带。演唱时,多用 '呀哈嗨'为衬腔,故又称'呀嗨戏'。剧目大多取材于封建社会传统的历史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穆桂英》等。随编随唱,缺乏固定的剧本。其唱词语言,均用壮族民歌的诗韵格律,多用腰脚韵的形式,使得结构严谨,独具一格。"
二说
二说是清代中叶,在曼巷(今靖西新靖镇亮表村大晚屯)有一个叫岑公继柳的人,年轻时候在越南老街看到从中国云南请来的木偶戏演出,回乡后即仿演起"土戏"来。岑公继柳成为靖西"土戏"的第一代表演师,后亮表村黄公花、黄志原、黄永吉、黄英武、黄登伟和黄满珍、农英等相继传承为第二至第七代表演师,已流传200多年。
三说
三说是100多年前,在今靖西同德乡足表村一带,由廖瑞麟、张公孟炳为第一代表演师把木偶作为"演员"摆在凳子上开始演板凳戏,后来第二、第三、第四代表演师廖绍文、廖植璜、冯正明改用提线木偶表演,始成靖西壮族提线木偶戏。
而靖西木偶艺人有关有靖西提线木偶戏的来历,又有三种看法:一是认为宋代末年,靖西几个秀才外出考试,看了外地人演的戏,觉得很好看,回来后就讨论成立戏团,刻木作人,以代替演员,创造唱腔、服装等而成木偶戏(又叫木头戏、傀儡戏)。二是认为木偶戏的祖师为靖西旧州一个姓梁的壮族人,他装扮成汉人到桂林去考试,不幸被主考查出,以壮人不能参加考试为由而治了罪。回来后,他愤而把自己的遭遇编成词,用末伦调演唱,深受群众欢迎。从此之后,他联想到在桂林时演员用官话唱的戏很吸引人,于是萌生出演戏给家乡人看的念头。随后他用木头来代替人,效仿京剧做成各种人物形象,给它们穿上服饰,仍用本地人听得懂的末伦调来演唱,木偶戏从此产生了。三是认为南宋末年,文天祥的部将张天宗率师到靖西(时称归顺州),军中常演木偶戏,后来逐渐传播到民间,壮族人民对此加以改造创作,逐渐成为本民族的木偶戏,并成为南路壮戏之祖。当地木偶艺人说,这种说法比较可信。因为关于驻军的事,史书有记载。
虽然关于靖西壮族提线木偶戏的来历,究竟真正源于哪种说法,至今难于定论,但把它看作是提线木偶戏流传的多个支派之一,则是合理的。
===壮族提线木偶戏===
简介
壮族提线木偶戏没有预编的固定唱本,表演师出演前看小说,记住对话、情节,登台后随编随唱,常连演十几甚至几十场。戏目大都取材于古典小说《封神演义》、《隋唐演义》、《杨家将》、《白蛇传》等。近年来陆续有些表演师用现代戏目表演,丰富了提线木偶戏的内容。
艺术特色
壮族提线木偶戏的艺术特点可用"形声俱佳"来概括。木偶戏的脸谱用银木或柚木精心雕塑而成,后用褐石作脸的肉色,根据人物的特征和要求,用墨汁描绘五官。人物有"文武"、"小生"、"青衣"、"花旦"、"闰门旦"、"刀马旦"、"须生"、"红脸"、"花脸"、"丑生"等,脸谱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忠奸分明,男女老少各有特征。音乐曲调有平板调、彩花调、喜调、哭调、平高调、叹调、诗调等,有时可穿插巫伦调、下甲山歌等;伴奏乐器主要靠俄依(马骨胡或清胡),俄五(土胡哐厚胡),小三弦、秦琴、唢呐及木叶等,打击乐器有锣、钗、鼓等。其唱词语言用壮族民间诗韵格律,属板腔板体和联曲体结合形式,演唱时多用帮腔来烘托气氛。语言以壮语为主,兼有汉语为辅。道白有口语白和韵白之分。在服装方面,文生多穿白穿花,但没有龙凤彩画图案。武将戴盔披甲。一般角色则着与壮族相似的一般服装。正面人物穿较华丽的衣服,反面人物则穿旧的衣服,并且戴皮帽。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m0821cr5sbs|480|270|qq}}
<center>题目</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 970 技藝總論]]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泰顺提线木偶戏</big>'''
|-
|<center><img src=https://so1.360tres.com/t01be69295cf40443ff.pn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4&eid=2678062&sid=2827913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批准文号;国发〔2011〕14号
中文名称;泰顺提线木偶戏
批准时间;2011年5月23日
文号名称;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序号;236项目编号:IV-92
申报地区;浙江省泰顺县
|}
'''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汉族戏剧形式。福建闽南人称它"嘉礼"。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上空提线操纵或藉缚在控制器上的细线而操纵的木偶形体。在简单的提线木偶中,腿、手、肩和耳以及脊骨底部各缚绳一根。某些提线木偶几乎能模仿人和动物的所有动作。该类型木偶直到19世纪中叶才得到充分发展,但用铁棒替代细绳来操纵的原始活动木偶仍残留在西西里岛等处。根据著名作曲家的作品演出的提线木偶歌剧在18世纪极其风行。对观赏者带来极大吸引。<ref>[http://news.sohu.com/a/601374661_121106832 泰顺非遗邂逅温大学子 提线木偶打造视听盛宴] , 网站名称 时间 </ref>
==相关记载==
福建闽南地区至迟在南宋已有傀儡戏演出。《漳州府志》卷三十八记载,朱熹任漳州知事时,曾禁止傀儡戏演出。他发布的《谕俗文》称:"约束城市、乡村,不得以禳灾祈福为名,裒敛财物,装弄傀儡。"曼特刹《中华大帝国史》记载,西班牙奥斯定会土公使团,于明万历三年(1578),由菲律宾来泉州,在官府宴会上就看到木偶戏的演出。明万历时,晋江人李九我,官至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民间尊称"李相国",有许多与傀
儡戏有关的轶闻趣事,傀儡戏棚上的对联"顷刻驱驰千里外,古今事业一宵中",据传是他书赠木偶艺人的。泉州市文管会所收藏的宋南外宗正司皇族《天源赵氏族谱》抄本,记载明成化十二年(1476)赵怔(号古愚)所撰《家范》共53条,其中有:"家庭中不得夜饮妆戏、提傀儡娱宾……"的禁律。20世纪50年代发现木偶戏"落笼簿"《卢俊义》(《水浒》前身)、《跳檀溪》(《三国》之一)等,注明是乾隆八年(1743)、四十一年(1776)或嘉庆年间的演出脚本。清代晋江人蔡鸿儒在他撰写的《晋水常谈录》中称:"泉人最攻此技(提线木偶)"。所有这些,足以证明至少自明及清数百年间,泉州傀儡艺术一直十分繁盛。
==历史起源==
提线木偶戏的起源,古代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汉高祖刘邦,率军在平城,被匈奴王冒顿的大军四面围困。冒顿之妻阏氏带领强兵扎在平城的一面,等待时机攻城。一个多月后,平城的汉军粮草已经吃尽了,饿死官兵无数,又无援军解救,孤城危在旦夕,军心浮动,刘邦急得心如火焚。刘邦的谋士--护军中尉陈平查访得知:冒顿原是个好色之徒,暗中寻花问柳,阏氏妒忌心重,经常醋海兴波。陈平利用冒顿的弱点,摸透了阏氏的心理状态,令工匠制作了好多木偶美女,每尊木偶人装置几根丝线,再令士兵每天提线引木偶美女在城堞孔穴之处走动,手舞足蹈,木偶美女绰约多姿。阏氏误以为城里美女如云,提心攻下平城之后,冒顿选美纳妾,便下令退军。这样,便解了平城之围。
刘邦登基以后,感念"木偶美女"于国有功,赐每尊"偶人"以贵妃、贵嫔、贵人等封号,并将这些木偶作为国宝珍藏在御库中,到汉文帝时,乐府仿造傀儡,在宫廷演出,还作为迎宾嘉会和敬神驱邪仪式。
傀儡受过汉高祖的御封,便提高了傀儡戏艺人的身份地位。过去,戏曲艺人被称为"戏子"、"脚色",属于下九流,不登大雅之堂,不得科举考试;惟独傀儡艺人被尊为"先生",而且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傀儡轻台搭为"八卦棚",演师身穿长衫在围屏内操纵木偶,不可抛头露面,称"内帘四美",戏班则称"四美班"。凡是官府要演傀儡戏,要称"请戏"。若遇"人戏"与傀儡轻同时在一个地方演出,须让傀儡轻起鼓先演,这叫"前棚嘉礼后棚戏"。
嘉礼戏分生、旦、北、杂四个行当,由四名演师分别表演。至清道光年间,为演出七天七夜的连台本戏《目连救母》,增加副旦一名,称"五名家"。共有三十六尊木偶形象,可以演四十二部传统剧目。一个不过 六平方米 的戏棚,傀儡一登场,可以驰骋千万里,呈现千百年来的历史画卷。明万历年间,礼部右侍郎、东阁大学士、晋江人李九我为嘉礼戏撰书一联:顷刻驱驰千里外,古今事业一宵中。这副对联高度地概括了木偶艺术的特色,流传至今成为木偶戏棚前的对联。
==戏班==
提线木偶戏班只有四名演员,表演生、旦、北(净)、杂四种行当,故称"四美班"。"四美班"共36尊木偶形象,能演42部"落笼簿"(传统剧目)。清道光年间,出现编演七天七夜的连台本戏《目连救母》,增加了副旦(贴)一种行当,称为"五名家"。此后,提线木偶戏即有"四美班"与"五名家"并存的两种演出体制。一般前者演出的是古老的传统剧目"落笼薄",后者演出的是后来陆续新编的连台本戏(散簿,也称笼外簿),木偶形象也由36尊增至75尊。
清末,晋江龙湖锡坑的提线木偶戏,为演武戏,增加了老生、副净,成为六种行当。
==剧目==
提线木偶戏形成以来,积累了大批传统剧目。其题材主要沿袭宋代傀儡表演"历代君臣将相"故事的路子。绝大多数侧重于表现历史人物的风云际会。除元、清两朝外,对各朝代的历史生活几乎都有所反映。
"四美班"时期所保存的、经厘定的古老传统剧目称"落笼簿",而"五名家"时期,所产生的传统剧目,则称为"笼外簿"或"新簿"。另外,还有一些已经失传或散侠而仅存戏目的,称为"散簿"。
"落笼簿"是"四美班"时期,作为"行头"入笼的意思,是各个"四美班"必备的戏文抄本,共42本,凡400余节:《武王伐纣》、《临潼斗宝》、《楚昭复国》、《七国争雄》、《楚汉争锋》、《吕后斩韩》、《光武中兴》、《三国》(包括:《桃园结义》、《辕门射戟》、《五关斩将》、《越跳檀溪》、《三请诸葛》、《火烧赤壁》、《智取南郡》、《进取四郡》、《入吴进赘》、《子龙巡江》、《五马破曹》、《取东西川》、《水淹七军》、《五路报仇》、《七擒孟获》、《三出祁山》、《六出祁山》、《三国归晋》)、《祯祥》(全名刘祯、刘祥,又名《父子国王》)、《四将归唐》、《仁贵征东》、《窦滔》(又名《织锦回文》、《父子状元》)、《湘子成道》、《黄巢试剑》、《收河东》、《五台进香》、《破天门阵》、《包拯》、《抢卢俊义》、《岳侯征金》、《洪武开天》、《四海贺寿》、《观音修行》、《十朋猜》。每本大多是10节。
"笼外簿"是"五名家"时代在"落笼簿"《四海贺寿》基础上增编的包括《李世民游地府》、《三藏取经》在内的大型宗教民俗戏文《目连救母》,以及清末民初相继产生的,分别在"落笼簿"《岳侯征金》和《抢卢俊义》基础上增编而成的大型连台本戏《说岳》和《水浒》。按照旧例,"场户"凡欲搬演"笼外簿"戏文,必须事先提出要求;而搬演"落笼簿"戏文,则可任雇主随意摘演。
解放后创作的剧目
《解放一江山》(现代剧),编导尤智生,1959年参加全国木偶皮影戏观摩演出。
《水漫金山》(神话剧),编剧张秀寅、王冬青,导演许炳基,1959年参加全国木偶皮影戏观摩演出;1960年参加第二届国际木偶联欢节比赛,获集体二等奖;1979年参加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
《庆丰收》(现代剧),编剧江文,1960年参加第二届国际木偶联欢节比赛,获集体二等奖;1979年参加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
《东海哨兵》(现代剧),编导吕文俊,1965年参加福建省木偶戏会演。
《千桃岩》(童话剧),编导吕文俊,1965年参加福建省木偶戏会演。
《放羊歌》(现代剧),黄锡钧根据吕文俊编导的《张高谦》改编,1976年参加全国戏剧调演。
《斗坞山》、《打虎上山》(现代剧),1976年参加全国戏剧调演。
《火焰山》,编剧黄锡钧,导演黄少龙,艺术指导黄奕缺、许炳基,1979年参加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获演出一等奖。1987年7月5日,泉州人民政府颁发嘉奖令,表彰《火焰山》上演二千场。该剧多次参加出国访问演出。
《谗猫》(童话剧),编剧黄锡钩,导演黄少龙,1981年参加全国木偶皮影戏观摩演出,获优秀剧目奖。
《太极图》(神话剧),编导黄少龙,1987年参加福建省第十七届戏剧会演,获木偶创新奖,并被选送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演出。
《劈山救母》(神话剧),编导黄锡钧,1992年参加全国木偶皮影戏观摩演出,获剧目奖。
《驯猴儿《钟馗醉酒》、《金童戏双狮》(木偶小品〉,1992年参加全国木偶皮影戏观摩演出,获优秀剧目奖。
创作的剧目还有:
《除五毒》(寓言剧);《卖粮储蓄》(儿童剧);《孤岛归帆》、《俩兄弟》、《钢铁小英雄》、《八女跨海》、《张高谦》、《夜航》(现代剧)、《拔萝卜》、《懒猫的教训》、《聪明的猴子》(童话剧);《郑成功》、《陆文龙回祖国》、《大名府》(历史故事剧);《三打白骨精》、《火云洞》、《张生煮海》、《收猪八戒》、《收赤面鬼》(神话剧);《青春梦》、《小沙弥下山》(木偶小品)等。
==种类==
===广东五华提线木偶戏===
广东五华提线木偶戏源远流长,明朝初年由福建传入,流行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悠久历史。民国19年(1930)后,五华县的提线木偶班便远涉重洋,到达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等有客家籍华侨华人居住的地区演出。明清时期,五华提线木偶戏已经兴盛,至二十世纪初,五华全县拥有20多个木偶戏班,演出十分活跃,并且技巧高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成立了五华县木偶剧团,并以其为龙头,形成了本县南片、中片、北片为中心的分布网络,五华提线木偶戏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五华提线木偶造型精细,形体高大(高度约为90厘米),操纵木偶的线14至20条。演唱以汉调为主,间唱客家山歌、民歌、采茶小调,对白用客家话。表演艺术独特,达到"拟形入神"的效果。传统剧目43个,内容非常丰富。主要价值包括:艺术特点别具一格,自成体系,艺术生命力很强;木偶道具制作精巧,木偶戏艺人传承难度大、时间长,艺术价值极为宝贵;经过历代艺人的苦练精传,艺术感染力很强;由于其队伍小,舞台小,剧具少,便于深入山区演出,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五华提线木偶戏在历史、宣传、教育、观赏、联谊、研究等方面均具有宝贵价值。
五华提线木偶戏,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喜闻乐见,演出足迹遍及五华乡村和省内外以及海外地区,深受山区、城镇、社区、学校等各界群众和海外华侨的欢迎。
===靖西提线木偶戏===
简介
靖西提线木偶戏,亦称壮族吊线木偶戏,壮语简称为"木雕戏"、"呀嗨戏",当地人又称"土戏",属南路壮戏主要戏种之一,主要流传在靖西县壮族地区,故又称 "靖西壮族提线木偶戏"或"靖西提线木偶戏",属当地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一个戏种,具有悠久的历史。靖西壮族提线木偶戏的音乐特色鲜明,音乐类型可以划分为声乐和棚面(即器乐)两大类,其中,声乐又分为唱腔和台白两类,棚面则有文、武场之分。这两大类音乐各有其艺术特色。
来历
关于靖西提线木偶戏的来历,学术界有三种说法:
一说
一说是南宋张天宗部下抗元失败来到那鉴(今靖西旧州街)定居,由江西籍士兵所传授(据《梦梁录》一书介绍,那时江西已有了"傀儡戏")。后来,靖西本土艺人将壮话、本地曲调套上去,即成为"土戏"。壮学宗师黄现璠便持这种看法,他认为:"靖西县木偶戏据说是南宋末年文天祥的部将、江西人张天宗带到靖西来的,经壮族艺人改造成了壮族的木偶戏,流传在靖西,德保一带。演唱时,多用 '呀哈嗨'为衬腔,故又称'呀嗨戏'。剧目大多取材于封建社会传统的历史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穆桂英》等。随编随唱,缺乏固定的剧本。其唱词语言,均用壮族民歌的诗韵格律,多用腰脚韵的形式,使得结构严谨,独具一格。"
二说
二说是清代中叶,在曼巷(今靖西新靖镇亮表村大晚屯)有一个叫岑公继柳的人,年轻时候在越南老街看到从中国云南请来的木偶戏演出,回乡后即仿演起"土戏"来。岑公继柳成为靖西"土戏"的第一代表演师,后亮表村黄公花、黄志原、黄永吉、黄英武、黄登伟和黄满珍、农英等相继传承为第二至第七代表演师,已流传200多年。
三说
三说是100多年前,在今靖西同德乡足表村一带,由廖瑞麟、张公孟炳为第一代表演师把木偶作为"演员"摆在凳子上开始演板凳戏,后来第二、第三、第四代表演师廖绍文、廖植璜、冯正明改用提线木偶表演,始成靖西壮族提线木偶戏。
而靖西木偶艺人有关有靖西提线木偶戏的来历,又有三种看法:一是认为宋代末年,靖西几个秀才外出考试,看了外地人演的戏,觉得很好看,回来后就讨论成立戏团,刻木作人,以代替演员,创造唱腔、服装等而成木偶戏(又叫木头戏、傀儡戏)。二是认为木偶戏的祖师为靖西旧州一个姓梁的壮族人,他装扮成汉人到桂林去考试,不幸被主考查出,以壮人不能参加考试为由而治了罪。回来后,他愤而把自己的遭遇编成词,用末伦调演唱,深受群众欢迎。从此之后,他联想到在桂林时演员用官话唱的戏很吸引人,于是萌生出演戏给家乡人看的念头。随后他用木头来代替人,效仿京剧做成各种人物形象,给它们穿上服饰,仍用本地人听得懂的末伦调来演唱,木偶戏从此产生了。三是认为南宋末年,文天祥的部将张天宗率师到靖西(时称归顺州),军中常演木偶戏,后来逐渐传播到民间,壮族人民对此加以改造创作,逐渐成为本民族的木偶戏,并成为南路壮戏之祖。当地木偶艺人说,这种说法比较可信。因为关于驻军的事,史书有记载。
虽然关于靖西壮族提线木偶戏的来历,究竟真正源于哪种说法,至今难于定论,但把它看作是提线木偶戏流传的多个支派之一,则是合理的。
===壮族提线木偶戏===
简介
壮族提线木偶戏没有预编的固定唱本,表演师出演前看小说,记住对话、情节,登台后随编随唱,常连演十几甚至几十场。戏目大都取材于古典小说《封神演义》、《隋唐演义》、《杨家将》、《白蛇传》等。近年来陆续有些表演师用现代戏目表演,丰富了提线木偶戏的内容。
艺术特色
壮族提线木偶戏的艺术特点可用"形声俱佳"来概括。木偶戏的脸谱用银木或柚木精心雕塑而成,后用褐石作脸的肉色,根据人物的特征和要求,用墨汁描绘五官。人物有"文武"、"小生"、"青衣"、"花旦"、"闰门旦"、"刀马旦"、"须生"、"红脸"、"花脸"、"丑生"等,脸谱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忠奸分明,男女老少各有特征。音乐曲调有平板调、彩花调、喜调、哭调、平高调、叹调、诗调等,有时可穿插巫伦调、下甲山歌等;伴奏乐器主要靠俄依(马骨胡或清胡),俄五(土胡哐厚胡),小三弦、秦琴、唢呐及木叶等,打击乐器有锣、钗、鼓等。其唱词语言用壮族民间诗韵格律,属板腔板体和联曲体结合形式,演唱时多用帮腔来烘托气氛。语言以壮语为主,兼有汉语为辅。道白有口语白和韵白之分。在服装方面,文生多穿白穿花,但没有龙凤彩画图案。武将戴盔披甲。一般角色则着与壮族相似的一般服装。正面人物穿较华丽的衣服,反面人物则穿旧的衣服,并且戴皮帽。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m0821cr5sbs|480|270|qq}}
<center>题目</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 970 技藝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