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干旱区

增加 3,602 位元組, 1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干旱区'''是是指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科技名词。 汉字是民族灵魂的纽带,在异国他乡谋生,汉字<re…”


'''干旱区'''是是指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科技名词。

汉字是民族[[灵魂]]的纽带,在异国他乡谋生,汉字<ref>[https://www.sohu.com/a/589576921_120016954 中国“汉字”从何而来?每个汉字,都是仓颉造出来的吗?],搜狐,2022-10-01</ref>便是一种寄托,哪怕是一块牌匾、一纸小条,上面的方块字会像[[磁铁]]般地吸引着你,让你感受到来自祖国的亲切。因为那中国人的情思已经浓缩为那最简单的横竖撇捺<ref>[https://www.sohu.com/a/443774310_682874 书写横竖撇捺,展示汉字之美],搜狐,2021-01-11</ref>。

==名词解释==

干旱区(arid zone)指属于干旱气候的地区,约占陆地面积的30%,其共同特征是:降水量少而变率大,一般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皆大,可能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多风沙,云量少,日照强。水分不足是限制[[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由于热量充足,当利用灌溉供水与加以施肥时,有可能成为高产地区。降水稀少、蒸发偏大、产流量很少的地区。如[[中国]]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和吐鲁番盆地等内陆区域。尚有所谓半干旱区,降水略大于蒸发,如陕、甘等大部分地区。

干旱区是降水稀少、蒸发偏大、产流量很少的地区。如中国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和吐鲁番盆地等内陆区域。尚有所谓半干旱区,降水略大于蒸发,如陕、甘等大部分地区。

由于气候—[[水文]]过程的分异,地球上各地区的蒸发与降水不平衡。简单地讲,当蒸发超过降水,形成“缺水的干旱地区”,反之形成“富水的湿润地区”。水循环过程是复杂的。

通常将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的地区称为干旱区,年降水量在200—500mm之间的地区称为半干旱区。一般研究的干旱区(arid area)是二者的总称。

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以干燥度定义干旱区,干燥度是由经验公式得到的。197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等机构提出的荒漠化图以干旱指数P/Etp来确定干旱区。这里P为降水,Etp为由彭曼方法计算得到的蒸腾。它综合反映了气温、风和太阳辐射。P/Etp<0.03的地区为极端干旱区,0.03≤P/Etp<0.20为干旱区,0.20≤P/Etp<0.50为半干旱区。

规模变化

干旱半干旱区约占全球陆地表面积的40%,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多数气候系统模式不能较好地模拟全球干旱半干旱区面积扩张程度。

如果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持续增加,全球干旱半干旱区面积将会加速扩张,到21世纪末将占全球陆地表面的50%以上。其中,全球干旱半干旱区扩张面积的四分之三将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干旱半干旱区扩张将使发展中国家面临土地进一步退化的风险,并加剧其贫穷程度。

通过对比过去近60年的观测数据与气候系统模式模拟结果,证实气候系统模式明显低估了全球的干旱演变速率,进而利用历史观测数据对气候系统模式模拟结果进行了订正,使其能够更好地反映全球干旱半干旱区面积的变化。订正后的模式数据被用于预测未来中等排放情景和高排放情景下干旱半干旱区面积变化,发现在高排放情景下,21世纪末干旱半干旱区面积相比1961—1990年气候态的面积将增加23%,而78%的干旱半干旱区面积的扩张将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
270,20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