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劉坤一

增加 5,667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unreferenced|time=2019-07-17T07:24:10+00:00}}
[[File:劉坤一.jpg | thumb | 300px | 劉坤一 <br> [https://zi.media/@yidianzixun/post/4NnnFG 原圖鏈接] ]]
'''劉坤一'''([[1830年]]—[[1902年]]), 字峴莊 清道光十年 廩生出身。 湖南省寶慶府新寧縣 出生,字峴莊,廩生出身
==生平簡介==
在太平天國之亂時嶄露頭角,成為當日急速冒升的漢族封疆大吏之一,及後在[[曾國藩]]、[[左宗棠]]等去世後,和[[張之洞]]成為後期[[洋務運動]]的主導者,並在其後的[[甲午戰爭]]、[[百日維新]]、義和團亂、[[清末新政]]等晚清歷史事件上均發揮著重要角色。
== 早期政績=認為社會之富強源於典章制度的優良=== 咸豐五年, 劉坤一 的出仕過程和當時很多其他漢族督撫[[曾國藩]]、[[李鴻章]]等類似 在鄉開辦團練 都是身作儒生不滿 隨後加入湘軍。後來 太平天國 軍隊攻入湖南長沙,湘軍從清廷命前往圍剿,劉坤一也是當時將領 亂而參與地方鄉勇 一。湖南既安 進而因戰功而被擢升為地方大員 劉坤一便跟隨劉長佑 典型例子 軍隊趕赴江西,援助清軍,參加袁州、臨江、吉安諸役 在[[1855    咸豐九 ]] 劉坤一在太 平天國 動亂期間參加鄉勇團練 翼王石達開率二十萬大軍 再次由江西 [[江忠源]]系[[湘 湖南,準備攻下長沙。劉坤一奉命率 ]]征討太平 援助永州、寶慶守 軍, 擊退敵軍之 ,一直追人廣西境內。 帶領湘軍 為在鎮壓太平天國起義中履 戰功, 而由廩生逐 劉坤一的品 迅速得到提 為教諭、[[知縣]]、[[知州]]、[[知府]]、[[廣東]][[按察使]]及[[  同治元年任 廣西]][[ 布政使]] 並於[[1865 同治二 ]]起 六月 晉升為[[ 江西]][[ 巡撫]] ,任內作風保守,認為社會之富強源於典章制度的優良,抄襲西方技術不如 自力更生 ,對洋務派 師夷長技以 理念不予認同,這種思想可反映在他的講話之中:
{{quote|「為政之道,要在正本清源。欲挽末流,徒廢心力。國朝良法美意,均有成規,因其舊而新之,循其名而實之,正不必求之高遠,侈言更張。大亂既平,人心將靜,有志上理者,其在斯時乎!」}}
 
===整頓財政政策,精簡勇營以節省軍費,查辦招商局貪污===
 
天平均餘部與捻軍重新整編之後,再次在中原大地掀起戰火。劉坤一又一次領兵出征,圍剿捻軍,平定“齋教”,時候因功升兩廣總督,後調任兩江總督,兼兩洋通商大臣。
 
從這時期開始,由於因為官職調升的關係,開始接觸及認識西方事務(兩江及兩廣總督駐地分別是和洋人商務往還較多的江寧及廣州,相反江西只是一個內陸省份),並對洋務作有限度支持。在署兩江總督及兩廣總督任內期間整頓治安,主力清剿哥老會及海盜;又在任兩廣總督時認為賭風不良而禁賭;在任兩江總督時沿襲他在任江西巡撫的整頓財政政策,精簡勇營以節省軍費,將地方鄉勇數裁減四分之一,又減免捐助陝西的軍餉、並查辦招商局貪污。推動洋務方面,在任職兩江總督期間發展海運、支持江南製造局造艦及提議各兵工廠生產專門化。然而,他又反對採煤及發展鐵路,其中反對發展鐵路的原因是擔心鐵路會令挑夫和大運河的船家失業。
 
===積極推動洋務,整頓吏治及治安的政策===
在1890年開始,他復任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1891年又受命幫辦海軍軍務,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劉坤一是堅決的主戰派,支持對日作戰,並且任湘軍統帥,帶領湘軍出關與日作戰。甲午戰爭開始之時,淮軍節節敗退,儘管劉坤一率湘軍出征,但是因為議和停戰令下,最終沒有進行反攻。
對於中日議和,劉坤一極其不滿,特別是在看到《馬關條約》的內容之後。後來台灣堅持對日作戰,劉坤一多次與張之洞一起,支持台灣抗戰義軍。
劉坤一在此時期對洋務的態度比之前更為積極,包括推動現代化政策如推動江南製造局自行練鋼、提議在湖南開採煤礦及自行興辦鐵路,在1895年與張之洞聯名上奏倡議包括軍隊、經濟及教育現代化的改革,又參與組織如在1895年加入主張變法的強學會,並捐助五千兩白銀。除了推動洋務外,他繼續以往傳統變法式的整頓吏治及治安的政策,包括保薦親民的知府知縣8人及辦理團練,在1892年肅清兩江境內的哥老會。
 
===反對慈禧太后廢黜皇帝光緒===
在1898年維新變法時,劉坤一表示反對,後來變法失利,同樣也反對廢黜光緒帝,另立新帝一事。在1900年義和團亂時主張嚴厲鎮壓並和李鴻章、張之洞、袁世凱等人倡導組織了東南互保,保障了東南各省免受團亂為禍。
其後在1901年又與張之洞聯名上《江楚三折》,主張育才興學、整頓變通朝政、兼採西法以扭轉清朝江河日下的局面,開啟了清廷晚清改革的先聲,然而,在改革開始不久,劉坤一卻在1902年去世,追封一等男爵,贈太傅,諡忠誠。
==劉坤一晚年做了哪兩件大事==
 
===“君臣之分久定,中外之口宜防。坤一所以報國在此,所以報公亦在此===
  一是光緒二十五年(1899),慈禧太后立端郡王載漪的兒子溥儁為皇帝嗣子(大阿哥),由此朝野洶洶,紛紛認為將廢光緒而讓溥儁即位,劉坤一致書大學士榮祿曰:“君臣之分久定,中外之口宜防。坤一所以報國在此,所以報公亦在此。”這個話他是要通過慈禧的紅人榮祿傳到慈禧本人的耳中。劉坤一的這番明確表態,不僅僅代表他本人,也代表其他一些開明的封疆大吏。由此,廢立之事罷了。
  
== “庚子事變”後首倡“東南互保”==
二是“庚子事變”後首倡“東南互保”,為中華保住了南方。庚子事變是地處中樞的一些顢頇大臣如端郡王載漪、溥儁的老師徐桐和剛毅等人排斥開明派,利用慈禧太后的私心造成的大禍。
  當慈禧對列國開戰後,下旨要求各督撫一併向各國開戰。劉坤一聯合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閩浙總督許應騤、山東巡撫袁世凱、浙江巡撫劉樹棠、安徽巡撫王之春和廣東巡撫德壽,倡議東南互保,稱聖旨是拳民脅持下的“矯詔”。陝西巡撫端方、四川總督奎俊雖然沒有加入東南互保,但亦支持東南互保。在劉坤一授意下,由盛宣懷從中牽線策劃,上海道餘聯元與各國駐滬領事商定了“保護東南章程九款”。1900年7月14日,閩浙總督許應騤與各國簽訂《福建互保協定》。<ref>[http://www.todayonhistory.com/people/201710/28949.html 歷史上的今天>劉坤一]</ref>
==新寧劉坤一墳墓==
  劉華軒墓建於1918年,位於紫霞宮左上方200米處,現重新補修的劉華軒墓佔地150平方米,雙重墓台,第一重周圍設石雕鎮墓獸和武士俑多具。第二重前後豎碑,其後座為方形台柱主碑,頂為精雕四面獸額,主體四面鑲鐫碑銘,前設鑲花供桌神颱。墓地周圍重巒疊障,巨石聳立,風景異常優美。
 
==清末名士張謇在劉坤一去世,寫給他的輓聯==
 
上聯:呂端大事不糊塗,東南半壁,五年之間,太保幸在。
 
下聯:諸葛一生唯謹慎,咸同兩朝,眾賢之後,新寧有光。
<ref>[https://new.qq.com/omn/20190123/20190123A0SCUT.html 兩江總督劉坤一名氣不如曾國藩、李鴻章,慈禧卻怕他]</ref>
==張之洞與劉坤一==
72,91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