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元朝

增加 103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元朝'''([[中古蒙古語]]:{{MongolUnicode|ᠳᠠᠢ<br /> ᠦᠨ<br /> ᠦᠯᠦᠰ
}}<ref name="guohao" />;[[蒙古语|現代蒙古語]]:{{MongolUnicode|ᠶᠤᠸᠠᠨ<br /> ᠦᠯᠦᠰ
}}<ref name="dict276">《蒙漢詞典》,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院蒙古語文研究所編,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243頁。</ref>;1271年-1368年{{efn|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1271年,忽必烈发布《建国号诏》,现各种资料通以1271年为元朝建立时间,此说不确。忽必烈1260年即汗位立汉制,为严格意义上的元朝实际建立时间(见张帆《元代宰相制度研究》正文第1页)。西元1368年9月14日,徐達率明軍攻克元大都;元廷退回漠北,史稱[[北元]]。1388年[[恩克卓里克圖|卓里克圖汗]]去年號,去国号北元亡。一说1402年[[鬼力赤]]殺[[坤帖木兒]],國號為蒙古,北元亡。}}),[[漢語]]国号全稱为'''大元''',[[蒙古語]]國號全稱'''大元也克蒙古兀鲁思'''([[中古蒙古語]]:{{MongolUnicode|ᠳᠠᠢ<br /> ᠦᠨ<br /> ᠶᠡᠬᠡ<br /> ᠮᠣᠩᠭᠣᠯ<br /> ᠦᠯᠦᠰ}},意为'''大元大蒙古國'''),是[[中國歷史]]上由[[蒙古族|蒙古人]]所建立的大一統王朝 。1260年,[[忽必烈]]稱帝,自立為第五代[[蒙古帝国|大蒙古國]][[大汗]],後於1271年取儒士[[劉秉忠]]建議,定漢文國號為'''「大元」''',改蒙古語国号'''大蒙古国'''為'''大元大蒙古国'''<ref>蕭啟慶《說「大朝」:元朝建號前蒙古的漢文國號兼論蒙元國號的演變》</ref>,定都於漢地[[大都]]<ref>《元史·卷一百二十五·高智耀》會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謂:「本朝舊俗與漢法異,今留漢地,建都邑城郭,儀文制度,遵用漢法,其故何如?」帝求報聘之使以析其問,智耀入見請行 </ref>(今[[北京市]]),建立元朝。1279年元軍徹底攻灭[[南宋]]殘餘勢力,一統中國並結束南宋與[[金朝]]南北政權对峙之局面<ref name="蒙古帝國" />。雖然傳統以[[南宋]]為正統王朝,由於[[金朝]]認為已繼承[[宋朝]]正統,有一說認為元朝繼承[[金朝]]正統,並選取根據[[五行]]相生順序生自金朝「土」德的「金」德為王朝德運,同時選取與金德對應的白色為王朝正色。<ref>{{Cite journal|title=陳元-臺北故宮藏宋元明帝王畫像與其隱喻的王朝正統性, Zhongguo wenhua 中國文化 [Chinese Culture] 44 (2016): 137-53|url=https://www.academia.edu/29963411/%E9%99%B3%E5%85%83-%E8%87%BA%E5%8C%97%E6%95%85%E5%AE%AE%E8%97%8F%E5%AE%8B%E5%85%83%E6%98%8E%E5%B8%9D%E7%8E%8B%E7%95%AB%E5%83%8F%E8%88%87%E5%85%B6%E9%9A%B1%E5%96%BB%E7%9A%84%E7%8E%8B%E6%9C%9D%E6%AD%A3%E7%B5%B1%E6%80%A7_Zhongguo_wenhua_%E4%B8%AD%E5%9C%8B%E6%96%87%E5%8C%96_Chinese_Culture_44_2016_137-53|last=Chen|first=Yuan Julian|language=en}}</ref>
 1260年,[[忽必烈]]稱帝,自立為第五代[[蒙古帝国|大蒙古國]][[大汗]],後於1271年取儒士[[劉秉忠]]建議,定漢文國號為'''「大元」''',改蒙古語国号'''大蒙古国'''為'''大元大蒙古国'''<ref>蕭啟慶《說「大朝」:元朝建號前蒙古的漢文國號兼論蒙元國號的演變》</ref>,定都於漢地[[大都]]<ref>《元史·卷一百二十五·高智耀》會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謂:「本朝舊俗與漢法異,今留漢地,建都邑城郭,儀文制度,遵用漢法,其故何如?」帝求報聘之使以析其問,智耀入見請行。</ref>(今[[北京市]]),建立元朝。1279年元軍徹底攻灭[[南宋]]殘餘勢力,一統中國並結束南宋與[[金朝]]南北政權对峙之局面<ref name="蒙古帝國" />。 雖然傳統以[[南宋]]為正統王朝,由於[[金朝]]認為已繼承[[宋朝]]正統,有一說認為元朝繼承[[金朝]]正統,並選取根據[[五行]]相生順序生自金朝「土」德的「金」德為王朝德運,同時選取與金德對應的白色為王朝正色。<ref>{{Cite journal|title=陳元-臺北故宮藏宋元明帝王畫像與其隱喻的王朝正統性, Zhongguo wenhua 中國文化 [Chinese Culture] 44 (2016): 137-53|url=https://www.academia.edu/29963411/%E9%99%B3%E5%85%83-%E8%87%BA%E5%8C%97%E6%95%85%E5%AE%AE%E8%97%8F%E5%AE%8B%E5%85%83%E6%98%8E%E5%B8%9D%E7%8E%8B%E7%95%AB%E5%83%8F%E8%88%87%E5%85%B6%E9%9A%B1%E5%96%BB%E7%9A%84%E7%8E%8B%E6%9C%9D%E6%AD%A3%E7%B5%B1%E6%80%A7_Zhongguo_wenhua_%E4%B8%AD%E5%9C%8B%E6%96%87%E5%8C%96_Chinese_Culture_44_2016_137-53|last=Chen|first=Yuan Julian|language=en}}</ref> 元朝的基础為[[乞颜部]]族的首领[[成吉思汗|铁木真]]于1206年统一漠北诸部族后建立的[[蒙古帝国|'''大蒙古國''']],铁木真被称为“[[成吉思汗]]”。當時蒙古诸部受[[金朝]]统辖,然而由於金朝與[[西夏]]均走向衰落,成吉思汗先後攻打西夏與金朝,並於西元1227年8月攻滅西夏、1234年3月攻滅金朝,取得中国[[華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   同一时间,大蒙古国在西方不断扩张,先後發動三次西征{{efn|這三次西征分別是1219年—1222年的[[蒙古第一次西征|西征中亞]],主要攻滅強國[[花剌子模]]與南俄[[欽察]]和擊破[[基辅罗斯]]諸國联军;1236年—1242年的[[蒙古第二次西征|拔都西征]],主要是攻击中東歐各國;1256年—1259年的[[蒙古第三次西征|西征西亞]],主要攻占西亞的[[木剌夷]]和[[阿拔斯王朝|伊斯兰哈里发]]和叙利亚[[阿尤布王朝]],一度攻達埃及[[馬木留克王朝]]的[[阿音扎鲁特战役|阿音扎鲁特]]<ref name="蒙古帝國" />。}},形成稱霸歐亞大陸的国家,被[[欧洲]]称为'''[[蒙古帝國]]'''(Mongol Empire)<ref name="蒙古帝國">《中國文明史 元代》〈第一章 雙重體制的政治〉: 第3頁-第10頁.</ref>。
1259年,第四代蒙古大汗[[蒙哥]]([[拖雷]]長子)於征伐南宋的戰爭中去世後,領有漢地、主張漢化、陪同主持对南宋战争的[[忽必烈]]([[拖雷]]第四子)與受漠北蒙古貴族擁護的[[阿里不哥]]([[拖雷]]第七子)為了爭奪汗位而發生战争,最後忽必烈於1264年獲勝,而蒙古帝国也宣告徹底地分裂。自元太宗[[窩闊臺]]去世以來,蒙古[[四大汗國]]先後自立,而忽必烈对于“蒙古大汗”称号的继承也没有得到蒙古诸部的一致承认。
1260年三月忽必烈召集擁護自己的部分蒙古宗王,在[[開平府]]召開[[忽里勒台]]大會,舉行例行的大汗選舉儀式,宣佈即蒙古大汗位,是為薛禪汗,漢文廟號定為世祖。忽必烈建號「[[中統 (年號)|中統]]」,意即「中原正統」<ref>《中统建元诏》——稽列圣之洪规,讲前代之定制,建元表岁,示人君万世之传;纪时书王,见天下一家之义。法《春秋》之正始,体大《易》之乾元。炳焕皇猷,权舆治道。可自庚申年五月十九日,建号为中统元年</ref><ref>王啟龍《藏傳佛教在元代政治中的作用和影響》,《普門學報》第8期,2002年3月</ref> 。1271  1271 年,忽必烈取《[[周易]]》“'''乾元'''”之语,公佈《建國號詔》,建立汉语國號為'''大元'''<ref name=jghz/>,宣佈新王朝為繼承歷代[[中原王朝]]的中華正統王朝<ref name="Lee1">李蓉嵐《[http://bjdclib.com/subdb/exam/examthesis/201011/P020101130527900415187.pdf 論元朝科舉對明清科舉制度的影響]》,《資治文摘》,2010/02</ref>,史称'''元朝''',忽必烈即元朝的开国皇帝,[[庙号]][[元世祖]]。1279年元朝攻滅[[南宋]],統治全中國地區,结束自窩闊台攻宋以来40多年的[[蒙宋戰爭]]。 [[元世祖]]到[[元武宗]]期間元朝國力鼎盛時期,軍事上平定西北,但在侵略日本、东南亚诸国卻屢次失利,其中在[[元日戰爭]]战败。元中期皇位之争愈演愈烈、政治动荡不安,诸帝施政亦不甚如意。[[元惠宗]]晚期,由於怠于政事、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為了治理氾濫的黄河又加重徭役,最後导致1351年爆發[[紅巾軍]]起事。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派徐達[[徐達北伐|北伐]]攻陷大都,元朝結束。元廷退居[[戈壁沙漠|漠北]],史称[[北元]]。[[脫古思帖木兒|北元後主]][[天元 (北元)|天元]]十年(1388年)去大元国号(一说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位建國[[鞑靼 (蒙古)|鞑靼]]),北元亡<ref name="蒙古帝國" />。
元朝建立后,承袭了[[蒙古帝國]]在中国北方、蒙古高原以及[[西伯利亚]]的領土,蒙古帝国[[蒙古西征|西征]]而来的土地却不在元朝统治范围之内。元朝领土經過多次擴展後,於1310年[[元武宗]]時期達到全盛,西到[[吐魯番盆地|吐鲁番]],西南包括[[西藏]]、[[云南]]及[[缅甸]]北部,东到[[日本海]],北至[[谦谦州|都播]]南部與[[贝加尔湖|北海]]、[[鄂畢河]]東部,被譽稱「东尽辽左西极流沙,北逾阴山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ref name="元史卷五十八地理志">《元史‧卷五十八‧地理志》:「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汉梗于北狄,隋不能服东夷,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西北。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汉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ref><ref name="元文宗領土">{{cite journal |author=Rein Taagepera |authorlink= |title=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Patterns of Large Polities: Context for Russia |journal=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ume=41 |issue=3 |pages=475–504 |date=September 1997 |doi=10.1111/0020-8833.00053}}</ref>。元朝至[[元成宗]]时,经过一系列战争和协商,获得[[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與[[伊兒汗國]]等[[四大汗國]]承认为宗主國,并且元朝皇帝为名义上的“蒙古大汗”继任者;其藩屬國涵蓋[[高麗 (918年-1392年)|高麗]]與東南亞各國<ref name="蒙古帝國"/>。
元朝在經濟方面仍以農業為主,整體生產力向前發展,尤其是邊陲地區的經濟發展最為顯著<ref>蕭啟慶《元代的族群文化與科舉》,聯經出版,2008年,第17頁</ref><ref name="邓广铭 漆侠 2008年 59页">{{cite book |title=《北大宋史专题课》第四章 宋代社会生产力|author=[[邓广铭]] [[漆侠]]|publisher=北京大学出版社|language=zh-hans|year=2008年|pages=59页|isbn=9787301131589}}</ref>,在生产技术、垦田面积、粮食产量、水利兴修以及[[棉花]]广泛种植等方面仍然取得一定進步。蒙古人是游牧民族,草原时期以[[畜牧]]为主,[[经济]]单一,无所谓土地制度。蒙古軍在攻打華北時,出於與舊主金朝的恩怨採取報複性政策,殘酷的屠杀和劫掠带来很大的破坏。攻滅金朝后,在[[耶律楚材]]勸諫下,[[窩闊台汗]]同意復甦农业,鼓勵漢人墾殖以期長治久安<ref name="元朝經濟">《中國古代經濟簡史》第五章 〈封建社会唐(后期)宋辽金元的经济〉. 復旦大學. 1982年: 第119頁-第152頁.</ref>。[[元世祖]]即位之后,实行些鼓励生产、安抚流民的措施。到元朝時,由於经济作物[[棉花]]不断推广種植,與棉纺织品在江南一带都比较興盛。经济作物商品性生产的发展,就使当时基本上自给自足的农村经济,在某些方面渗入商品货币经济关系。但是,由於元帝集中控制大量的手工业工匠,经营日用工艺品的生产,官营手工业特别发达,对民间手工业则有限制<ref name="元朝經濟" />。
[[元世祖]]即位之后,实行些鼓励生产、安抚流民的措施。到元朝時,由於经济作物[[棉花]]不断推广種植,與棉纺织品在江南一带都比较興盛。经济作物商品性生产的发展,就使当时基本上自给自足的农村经济,在某些方面渗入商品货币经济关系。但是,由於元帝集中控制大量的手工业工匠,经营日用工艺品的生产,官营手工业特别发达,对民间手工业则有限制<ref name="元朝經濟" />。 元朝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大過對社會經濟的影響。不同於中国历史上其他[[征服王朝]]為了提升本身文化而積極吸收中華文化,元朝皇室对于宗教兴趣浓厚,极力推崇[[伊斯蘭教]]與[[藏傳佛教]]乃至[[景教]],对[[中華文化]]则采取与[[伊斯蘭文化|西亞文化]]并重的模式进行发展。在政治上,政府大量使用来自西亚的[[色目人]],降低[[契丹人]]、[[汉人]]儒者的地位,压制[[南人]]。雖然元朝前期沒有系統性舉辦[[科舉]]{{efn|直到[[元仁宗]]即位后下诏恢复科举取士制度}}{{efn|name="元朝科举"|元朝的科举取士一共经历四个阶段:戊戌选试、延祐复科、至元废科和至正复科。在条目《[[科举]]》中,对元朝科举取士的四个阶段有详细的介绍,此外,在条目《[[元太宗]]》中,对“戊戌选试”有详细介绍,在条目《[[元仁宗]]》中,对“延祐复科”有详细介绍,在条目《[[元惠宗]]》中,对“至元废科”和“至正复科”有详细介绍。}}。,但对儒家文化有着应有的尊重,並且將儒家推廣至邊遠地區,元朝创建了24400所各级官学,使全国平均每2600人即拥有一所学校的政绩,创造了「書院之设,莫盛于元」的历史记录<ref>邓洪波《元代书院及其发展特点》,〈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 1994年06期</ref> 。   由於[[士大夫]]文化式微,意味宋朝顯貴的傳統社會秩序已經崩潰。這使得在士大夫文化底下,屬於中下層的庶民文化反而有機會迅速的抬頭並普及。這個現象在政治方面是重用胥吏,在藝術與文學方面則是發展以庶民為對象的戲劇與藝能,其中以[[元曲]]最為興盛<ref name="元朝文化" />。
{{TOClimit|limit=3}}
== 国号 ==
元朝的汉文国号'''「大元」'''出自《[[易经]]·乾卦》“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1271年12月18日,忽必烈汗公布《[[建国号诏]]》<ref name=jghz>《建国号诏》(至元八年一月十五日,1271年12月18日):“誕膺景命,奄四海以宅尊﹔必有美名,紹百王而紀統。肇從隆古,匪獨我家。且唐之為言蕩也,堯以之而著稱﹔虞之為言樂也,舜因之而作號。馴至禹興而湯造,互名夏大以殷中,世降以還,事殊非古。雖乘時而有國,不以利而制稱。為秦為漢者,著從初起之地名﹔曰隋曰唐者,因即所封之爵邑。且皆徇百姓見聞之偶習,要一時經制之權宜,概以至公,不無少貶。我太祖聖武皇帝,握乾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圖,四震天聲,大恢土宇,輿圖之廣,歷古所無。頃者耆宿詣庭,奏草申請,謂既成於大業,宜早定於鴻名。在古制以當然,於朕心乎何有!可建國號曰大元,蓋取《易經》“乾元”之義,茲大冶流形於庶品,孰名資始之功。予一人底寧於萬邦,尤切體仁之要,事從因革,道協天人。於戲!稱義而名,固非為之溢美﹔孚休惟永,尚不負於投艱。嘉與敷天,共隆大號!”</ref>,宣佈新王朝為繼承歷代[[中原王朝]]的中華正統王朝<ref name="Lee1"/> ,國號為大元<ref name="大元"/>。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把“大”字加于正式国号之中的大一统王朝,除此前仅统治了[[华北]]地区的[[辽朝]]和[[金朝]]等外,之前各朝的“大”字均为尊称<ref name="大元">[[明朝]]人[[朱国祯]]《[[涌幢小品]]》卷二“国号”条:“国号上加大字,始于胡元,我朝因之。……其言大汉、大唐、大宋者,乃臣子及外夷尊称之词。”不过据《[[辽史]]》(卷四)和《[[金史]]》(卷二)载,辽朝和金朝分别以“大辽”和“大金“为国号,简称辽、金,甚至[[西夏]]亦有以“大夏”作为国号,但这些皆非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ref>。
而關於元朝的蒙古文國號,考古發現有多種稱呼:
{{See also|大蒙古國|蒙金戰爭|蒙古第一次西征}}
[[File:Genghis khan.jpg|left|thumb|200px|[[蒙古帝國]]的開國大汗[[成吉思汗]],後被追尊稱元太祖。]]
[[辽朝]]时期,蒙古草原上的诸部归于辽朝统辖。[[金滅遼之戰|金灭辽]]后,草原各部歸屬不一,[[汪古部]]等成為[[金朝的]]臣屬,而乞顏部的[[合不勒汗]]乘金军大举南下而无暇北顾之机,建立了早期的蒙古国家,即[[蒙兀国]],此后一直侵袭[[金朝]]的边境。合不勒汗死后,[[俺巴孩汗]]成为新的大汗。由于[[塔塔儿人]]的出卖,俺巴孩汗被金朝皇帝[[金熙宗]]钉在木驴上致死,此事件埋下了蒙古对金朝复仇的种子。在[[金章宗]]死后,13世紀初,金朝在[[衛紹王]]完颜永济的統治下走向衰落,蒙古[[乞颜部]]铁木真开始了统一[[蒙古草原]]的征程。先后在[[克烈部]]首领王罕以及他的安达[[札達蘭部|扎答兰部]]首领[[札木合]]的军事援助下,打败了[[蔑兒乞人]],夺回了被蔑儿乞人夺取的众多部众(以及其妻孛儿帖),力量逐渐壮大 。1189  1189 年,在经过激烈的争夺之后,铁木真被乞颜贵族推举为部落的可汗。然而,铁木真部族的逐渐强大,危及了援助他的札木合在蒙古草原上的地位,于是札木合联合[[泰赤乌]]等部,合兵三万余人,向铁木真发起进攻。面对来势汹汹的札木合,铁木真将自己的部众3万人组成十三翼。在战斗中铁木真暂时战败,为保存实力退至[[斡难河]]的[[哲列捏山峡]],扼险而守。史称“[[十三翼之战]]”。札木合虽然取得战役的胜利,但札木合的暴虐受到了其所属部落首领的不满,而铁木真对部众进行笼络,故部众归心于铁木真。于是[[畏答儿]]、[[赤老温]]、[[术赤台]]、[[晃豁坛]]等族人纷纷来附。此后,铁木真力量进一步壮大 。1196  1196 年,从属于金朝的蒙古部族[[塔塔儿部]]叛金,完颜永济派丞相[[完颜襄]]率军征讨。铁木真联合克烈部,以“为父亲报仇”的名义,在[[斡里匝河]]击溃了塔塔儿部,使塔塔儿一蹶不振。战后,金朝授铁木真[[糺军]]统领之职,使他可以用金朝属官名义号令蒙古部众 。1200  1200 年,铁木真与王汗会于[[萨里川]](今[[蒙古国]][[克鲁伦河]]上游之西),大败泰赤乌与蔑儿乞的联军,首领[[塔里忽台]]等被杀 。1201  1201 年,铁木真又在[[呼伦贝尔]]海剌尔河支流帖尼河之野,击败以札木合为首的塔塔儿、弘吉剌、合答斤等十一部联军,史称“[[帖尼河之战]]”。宋嘉泰二年,铁木真与王汗联军又在阔亦田击败了札木合同乃蛮、泰赤乌、塔塔儿、蔑儿乞等联军,取得了阔亦田之战的胜利。接着招降了呼伦贝尔一带的[[弘吉剌|弘吉剌惕]]等部。   至此,蒙古高原都被铁木真控制了。最后平定蒙古高原,统一蒙古各部,1206年春,蒙古贵族在斡难河(今[[鄂嫩河]])源头召开[[库里尔台]]大会,蒙古部鐵木真得到[[成吉思汗]]稱號,建國大蒙古国(即[[蒙古帝國]]),後被尊稱元太祖<ref name="成吉思汗">《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傳》. 朱耀廷著. 台北市. 遠流出版社. 2002年.</ref>。
=== 伐金与扩张 ===
[[File:1227 Southern Song.jpg|left|缩略图|蒙古入侵金朝形势]]
金朝與蒙古為世仇{{efn|在[[蒙古民族|蒙古]]諸部屬於金朝附屬時,金朝為了防止出現強大統一的部落,時常策動蒙古諸部彼此征战,並且每個數年率軍至漠北屠殺、減丁,這使得蒙古諸部對金朝產生敵對的心態<ref name="蒙古帝國時期">《征服王朝的時代》〈第六章 元代的中國支配〉: 第139頁-第151頁.</ref>。}},成吉思汗有意伐金復仇,然而西南的[[西夏]]與金朝聯盟,為了避免被西夏牽制,先後三次率軍(1205年、1207年與1209年—1210年)进攻之,迫使西夏[[夏襄宗]]稱臣。1210年成吉思汗與金斷交,隔年發動[[蒙金戰爭]],於[[野狐嶺戰役]]大破四十萬金軍,隨後攻入[[華北地區]]並四處屠杀 。1214  1214 年蒙軍包圍金朝首都[[金中都|中都]](今北京市),[[金宣宗]]被迫求和称臣,並在蒙古退兵後遷都北宋故都[[汴京]]。隔年5月31日蒙軍南下攻佔金中都,並且獲得名相[[耶律楚材]],這對於巩固華北地區有很大的幫助 。1217  1217 年,成吉思汗為了西征花剌子模,命[[木华黎]]統領漢地,封为“太师国王”<ref>《元史卷一百一十九‧列傳第六‧木華黎》:「丁丑八月,詔封太師、國王、都行省承制行事,賜誓券、黃金印曰:「子孫傳國,世世不絕。」分弘吉剌、亦乞烈思、兀魯兀、忙兀等十軍,及吾也而契丹、蕃、漢等軍,並屬麾下。且諭曰:「太行之北,朕自經略,太行以南,卿其勉之。」賜大駕所建九斿大旗,仍諭諸將曰:「木華黎建此旗以出號令,如朕親臨也。」乃建行省于雲、燕,以圖中原,遂自燕南攻遂城及蠡州諸城,拔之。」</ref>,命他持續进攻[[金朝]]。[[木华黎]]為了鞏度漢地,收降地方自衛勢力如[[真定]][[史天澤]]、[[滿城]][[張柔]]、[[東平]][[嚴實]]與[[濟南]][[張宏 (元)|張宏]],史稱[[世侯|漢族四大世侯]],後來他們也扶佐忽必烈建立元朝<ref name="蒙古帝國時期"/>。木华黎除了對金朝的戰爭讓金朝疆域萎縮剩河南與關中地區之外,並於1231年派兵進攻[[高麗 (918年-1392年)|高麗]],使高麗退到[[江華島]]以南(即今日[[南韓]])<ref name="成吉思汗"/>。
西域方面,為了建立通往西方的道路,早在1209年—1210年就讓[[新疆]]东部的[[畏兀儿]]與伊犁河谷的[[葛邏祿|哈剌魯]]先後歸順。當金朝遷都並將要滅亡之際,中亞新興大國[[花剌子模]]在沙阿[[阿拉乌丁·摩诃末|摩诃末]]时期崛起,該國[[訛答剌]]地方大臣海儿汗[[亦纳勒术]]前后两次屠杀蒙古商队並侮辱蒙古使臣,成吉思汗遂决心發動[[蒙古征服花剌子模|第一次西征]] 。1218  1218 年蒙將[[哲别]]殺死占領[[西遼]]並稱遼帝的[[屈出律]],攻占塔里木地區,史稱[[蒙古攻西遼之戰]]。隔年六月,成吉思汗親率蒙古主力軍十万西征花剌子模。由於[[蘇丹 (稱謂)|沙阿]][[阿拉乌丁·摩诃末|摩诃末]]抵擋不了蒙軍攻勢,畏懼而逃,在屠杀掉花剌子模的40个城镇之后,花剌子模也於1221年亡國。成吉思汗命[[速不臺]]和[[哲别]]追殺摩诃末,摩诃末最後死於[[裡海]]。其子[[札蘭丁]]於[[八魯灣之戰]]英勇抗敵,最後南逃[[印度]],並於1224年復國於[[大不里士]](今[[伊朗]]西北部) 。1230  1230 年,札蘭丁被蒙古将军[[绰儿马罕]]攻滅<ref name="成吉思汗"/>。[[速不臺]]和[[哲别]]最後于1222年从撒马尔罕出发经过今伊朗高原北部,进攻杀掠高加索三国(亚美尼亚王国、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之后,并越太和岭(今[[高加索山脈]]),抵達[[欽察]](位於俄南),期間攻占不少國家。於1223年的[[迦勒迦河之战]](今[[乌克兰]][[日丹诺夫]]市北)更是擊潰[[基辅罗斯]]諸國與[[钦察]][[忽炭汗]]的联军,并向西进军到今乌克兰西部的[[德涅斯特河]],折转围攻[[基辅]]后东返,并于1223年9月攻击伏尔加河中上游的河谷[[伏尔加保加利亚]],最後渡过伏尔加河東返中亞。成吉思汗將新拓展的疆土分封給長子[[朮赤]]、次子[[察合台]]和三子窝阔台,四子[[拖雷]]領有蒙古本土,三子[[窩闊台]]成為大汗繼承人。1225年蒙古回師後,因西夏不配合西征,成吉思汗又率归師滅[[西夏]] 。1227  1227 年,成吉思汗病逝,由幼子[[拖雷]]监国<ref name="成吉思汗"/>。
=== 汗系轉移 ===
{{See also|戊戌选试|涼州會盟|蒙古第二次西征|蒙古第三次西征}}
[[File:Legnica.JPG|thumb|left|220px|蒙古第二次西征時於[[列格尼卡戰役]]擊潰波蘭與神圣罗马帝国聯軍,圖中左為蒙古突騎、右為波蘭與日耳曼聯軍。]]
[[拖雷]]监国两年后於1229年舉辦[[库里尔台]]大会,[[窝阔台]]被推举为蒙古大汗{{efn|早在成吉思汗西征之際,即受[[也遂|也遂妃]]的建議,選定窩闊台為汗位繼承人。然而還需正式招開[[库里尔台]]大会受諸王和大臣們決議<ref name="成吉思汗"/>。}},後尊稱元太宗。1231年窝阔台汗率軍南征[[金朝]],並命四弟[[拖雷]]自[[漢中]]借宋道沿[[漢水]]攻打[[汴京]],隔年拖雷在河南[[三峰山之战]]擊潰金军。1234年蒙宋联軍聯合攻破蔡州,金哀宗自杀,金朝亡 。[[南宋]]雖然發起[[端平入洛]]以收復河南地,但是華北地區最後全由蒙古占領。1235年,窝阔台汗定都[[哈拉和林]](今[[乌兰巴托]]西南)後,藉此率軍[[窩闊台攻宋之戰|南征南宋]]以報復之,掠奪兩淮地區後北返。蒙古為了防止華北的漢人世侯叛變,派[[探馬赤軍]](振戍軍)進駐漢地;進行兩次人口調查,將半數漢人分封給蒙古功臣<ref name="蒙古帝國時期"/>。由於需要人才治理国家,窝阔台汗接受[[耶律楚材]]的建议,於1238年命[[术忽德]]和[[刘中]]舉辦科舉,史稱[[戊戌选试]]。这次考试录取东平[[杨奂]]等名士,為統治華北帶來不少人才,但后来以“当世或以为非便,事复中止”<ref>选自《元史·选举志一·科目》</ref><ref name="草原帝國">《草原帝國》. 勒內·格魯塞; 藍琪譯. 草原帝國.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7. ISBN 978-7-100-02862-2.</ref>
[[南宋]]雖然發起[[端平入洛]]以收復河南地,但是華北地區最後全由蒙古占領。1235年,窝阔台汗定都[[哈拉和林]](今[[乌兰巴托]]西南)後,藉此率軍[[窩闊台攻宋之戰|南征南宋]]以報復之,掠奪兩淮地區後北返。蒙古為了防止華北的漢人世侯叛變,派[[探馬赤軍]](振戍軍)進駐漢地;進行兩次人口調查,將半數漢人分封給蒙古功臣<ref name="蒙古帝國時期"/>。由於需要人才治理国家,窝阔台汗接受[[耶律楚材]]的建议,於1238年命[[术忽德]]和[[刘中]]舉辦科舉,史稱[[戊戌选试]]。这次考试录取东平[[杨奂]]等名士,為統治華北帶來不少人才,但后来以“当世或以为非便,事复中止”<ref>选自《元史·选举志一·科目》</ref><ref name="草原帝國">《草原帝國》. 勒內·格魯塞; 藍琪譯. 草原帝國.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7. ISBN 978-7-100-02862-2.</ref>。 西線方面,1235年窝阔台汗命术赤长子[[拔都]]、[[貴由]]與[[蒙哥]]、[[速不台]]等第二代蒙古王子發起[[蒙古第二次西征]],史稱拔都西征,總指揮為拔都與[[速不台]]。1236年至1242年間攻占[[欽察]]草原、[[基輔羅斯]]等各公國并进犯[[匈牙利王國|匈牙利]]、[[摩尔达维亚]]、[[皮雅斯特王朝时期的波兰|波蘭]]、[[立陶宛大公国]]、[[摩拉维亚]]原[[南斯拉夫]]地区、[[保加利亚第二帝国]]、[[拉什卡]]等中東歐各國 。1241  1241 年11月窩闊台汗去世,由皇后[[脫列哥那|乃马真脫列哥那]]監國,1246年3月的库里尔台大會由其子贵由即位,後追尊稱[[元定宗]]。1247年[[吐蕃|吐蕃诸部]]归附大蒙古,史稱[[涼州會盟]] 。1248  1248 年8月貴由汗在遠征拔都的途中去世,皇后[[斡兀立海迷失]]立孫子[[失烈門]]並監國。然而在1251年7月的大會,因為拔都與[[兀良哈台]]大力支持拖雷系的蒙哥,使得窩闊台系的失烈失去汗位。蒙哥繼承汗位,後尊稱元憲宗<ref name="草原帝國"/>。
1252年[[蒙哥]]即位後推行中央集權化,在漢地、中亞與伊朗等直轄地設置行中书省,分遣拖雷系諸王分守各地,以其弟[[忽必烈]]總領[[漠南漢地大總督]]以管理漢地。忽必烈統治漢地期間任用了大批[[漢族]]幕僚和儒士,鞏固了華北地區,並且與[[兀良合台]]迂迴南滅[[大理国|大理]],擴大南宋防線缺口。1258年高麗[[崔氏政權]]跨台,高麗成為藩屬國。同年蒙哥汗宣布兵分三路[[蒙哥攻宋之戰|南征南宋]],蒙哥汗率軍攻打四川合州(今[[重慶]])、忽必烈攻打湖北鄂州(今[[武昌地区|武昌]])、兀良合台由雲南[[晏当]](今云南丽江北部)直攻经过[[越南|安南]],进攻宋[[广南西路]]而直攻[[荆湖南路]],并兵临潭州(今[[長沙]]),三軍意圖在華中會合,再大舉下長江圍攻臨安。隔年蒙哥汗在合州的[[釣魚城之戰]]戰死,忽必烈等人停止南征,北返奪位<ref name="蒙古帝國"/>。西線方面,蒙哥汗派其弟[[旭烈兀]]西征西亞,史稱[[蒙古第三次西征]],1256年旭烈兀攻滅伊斯蘭教的暗殺組織[[木剌夷]]。1258年西征軍攻佔[[阿拔斯王朝]]最後領地美索不达米亚的[[巴格達]]。1260年佔領[[大馬士革]]和[[阿勒頗]]。然而當旭烈兀得知蒙哥於南征南宋時去世的消息後,立即率大軍回師爭位。留下的蒙軍也在今[[以色列]][[加利利]]的[[阿音札魯特戰役]]敗於埃及[[馬木留克王朝]],第三次西征結束<ref name="草原帝國"/>。
忽必烈汗為了成為中國皇帝而推行漢法,主要內容有改元建號,1267年忽必烈汗迁都中都(今[[北京市]]),並命[[劉秉忠]]兴建中都城。1272年改中都为[[元大都|大都]](突厥语称汗八里,帝都之意),將[[元上都|上都]]作为陪都。1271年12月18日,忽必烈汗公布《建国号诏》,採納漢人儒士[[劉秉忠]]的建議,取《[[易经]]》中“-{乾}-元”之意<ref name=jghz/><ref>{{cite book|author=赵翼|title=廿二史札记}}</ref>,宣佈新王朝為繼承歷代[[中原王朝]]的中華正統王朝<ref name="Lee1"/> ,将國號由[[蒙古帝国|大蒙古国]]改为大元<ref name="大元"/>,建立元朝,即元世祖;1260年设立[[中书省]],1263年设立[[樞密院]],1268年设立[[御史台]]等等國家機構;設置大司農司並且提倡農業;尊孔崇儒並大力發展儒學等推行漢法的政策。然而為了保留原蒙古制度,最後形成蒙漢兩元政治<ref name="蒙古帝國"/>。元世祖雖然於爭奪汗位戰爭獲得蒙古大汗的汗位,並且最後成為中國皇帝,但由於汗位取得不合法與崇尚漢法,使得蒙古宗室不承認忽必烈的汗位,[[四大汗國]]有三國不奉忽必烈的命令,蒙古帝國完全解體{{efn|忽必烈為了獲得[[四大汗國]]的承認,將中亞行省割讓給[[察合台汗國]]、將伊朗行省割讓給[[伊兒汗國]]。然而最後只有[[旭烈兀]]建立的伊兒汗國承認元朝,而且在元世祖去世後完全獨立<ref name="蒙古帝國"/>。}}。最後引發窩闊台系的[[海都]]出兵爭奪汗位,造成漠北地區動盪不安,史稱[[海都之亂]]。
早在元世祖在與阿里不哥作戰與整頓國內之際,因為無暇對付南宋,於是派[[郝經]]對南宋提出議和。當時[[南宋]]大權由謊稱擊退蒙古軍的[[賈似道]]掌握,然而賈似道由於畏懼謊言被擊破幽禁了郝經。南宋並於1262年拉攏山東漢人世侯[[李璮]],發起[[李璮|李璮叛亂]]。元軍平定叛亂後,元世祖斷然廢止漢人世侯,以蒙古人直接管理地方事務,並且準備南征南宋<ref name="蒙古帝國時期"/>。1268年元世祖發起[[元滅宋之戰]],首先派[[劉整]]與[[阿朮]]率軍攻打[[襄陽]],史稱[[襄樊之戰]] 。1274  1274 年元軍攻下襄陽,宋將[[呂文煥]]投降,隨後中书丞相[[史天泽]]和枢密院使[[伯顏 (元初)|伯顏]]率軍順[[漢水]]南下[[長江]],目標[[建康]]。1275年降將呂文煥率元水陸聯軍於[[芜湖]]擊潰贾似道的南宋水軍,史稱[[丁家洲之戰]]。隔年元军攻陷临安(今[[浙江]][[杭州]]),[[谢太后]]與[[宋恭帝]]投降元軍。然而[[陸秀夫]]等擁立7歲的[[宋端宗]]在福州即位,[[文天祥]]、[[張世傑]]與[[陳宜中]]等大臣持續在[[江西]]、[[福建]]與[[廣東]]等地抗元。元軍陸續攻下華南各地,1278年南宋朝廷退至廣東[[崖山]]。隔年3月,[[張弘範]]在[[崖山海戰]]攻滅[[南宋]]海軍,[[陸秀夫]]帶着8岁的小皇帝[[宋幼主]]趙昺投海而死,南宋亡。元朝统一中国地區,结束自[[唐朝]][[安史之乱]]以来520多年的分裂局面<ref name="蒙古帝國"/>。
在此前后,元朝曾要求周边一些国家或地区(包括[[日本]]、[[越南|安南]]、[[占城]]、[[缅甸]]、[[爪哇]])臣服,加入元朝的[[朝贡体系|朝贡关系]],但遭到拒绝,元世祖於是出兵攻打这些国家,其中以入侵日本的[[元日战争]]最为著名,因為[[范文虎]]指挥不当與颱風來襲而失敗。由於元朝廷需要賞賜大量財寶予宗室貴族,加上開支繁重,財政日漸緊張,朝臣為了財政問題發生爭執,分裂成以[[许衡]]等漢人與漢化蒙古人为首的儒臣派與以[[阿合馬]]、[[盧世榮]]與[[桑哥]]等色目人與漢人为首的理財派。儒臣派認為元廷應該節省經費、減免稅收。理財派認為南人藏有大量財物,應沒收以解決朝廷的財政問題。由於元世祖信任阿合馬,設立[[尚書省]]解決財政問題。而儒臣則以受漢化更深的太子[[真金]]為核心與阿合馬抗衡。最後阿合馬被刺殺,太子真金也因為得病而死。然而元世祖不信任儒臣派,依舊任用理財派官員來解決財政問題,導致財政惡化<ref name="統一後的元朝">《征服王朝的時代》〈第六章 元代的中國支配〉: 第151頁-第156頁.</ref>。
{{see also|海都之亂|大都政變|武仁之約}}
[[File:MongolEmpireDivisions1300.png|left|thumb|340px|[[元武宗]]時期元朝與諸汗國關係圖,其中[[窩闊台汗國]]已經被元朝與[[察合台汗國]]瓜分而亡。綠色區域:大元;灰色區域:察合台汗國;黃色區域為欽察汗國;紫色區域為伊兒汗國]]
1294年元世祖駕崩後,雖然太子[[真金]]早死,但是元世祖曾賜真金的三子[[鐵穆爾]]「皇太子寶」並且讓他鎮守[[和林]]。隨後鐵穆爾在[[库里尔台]]大会中獲得重臣[[伯顏 (八鄰部)|伯颜]]與[[玉昔帖木儿]]等支持,打敗真金的長子[[甘麻剌]]與次子[[答剌麻八剌]]等繼位,即元成宗。元成宗主要恪守元世祖時期的成宪,任用其侄[[元武宗|海山]](答剌麻八剌之子)鎮守和林以平定西北[[海都之亂]],並且下令停止征討[[日本]]與[[越南|安南]]。在內政方面专力整顿国内政治,減免江南部分賦稅。然而,由於元成宗過度賞賜,入不敷出,使國庫資財匱乏 。1307  1307 年正月,元成宗駕崩,由於太子[[德壽 (太子)|德寿]]早逝,左丞相[[阿忽台]]擁護皇后[[卜魯罕]]與信奉[[伊斯蘭教]]的安西王[[阿難答]]監國,並有意讓阿難答稱帝。海山之弟[[愛育黎拔力八達]]與右丞相[[哈剌哈孫]]發動[[大都政變]]。他們斬殺阿忽台,控制大都局勢,擁護率軍南下的海山稱帝,即元武宗。皇后與阿難答被元武宗斬殺,其[[回回]]部下退入西域[[吐魯番盆地|吐魯番]]地區<ref name="元朝中後期"/>。
[[元武宗]]因愛育黎拔力八達有功,冊封他為皇太弟(即未來的[[元仁宗]]),相約武宗系與仁宗系交替稱帝,即[[武仁之約]]<ref name="元朝中後期">《中國文明史 元代》〈第一章 雙重體制的政治〉: 第14頁-第16頁.</ref>。元武宗時期,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ref>元武宗的诏书原文:上天眷命,皇帝圣旨:盖闻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明;后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法。所谓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仪范百王,师表万世者也。朕纂承丕绪,敬仰休风,循治古之良规,举追封之盛典。加号大成至圣文宣王,遣使阙里,祀以太牢。于戏!父子之亲,君臣之义,永惟圣教之尊;天地之大,日月之明,奚罄名言之妙?尚资神化,祚我皇元!</ref>,并給予孔子的家族與弟子一些稱號。為了解決元成宗時期的财政危机,元武宗設置常平倉以平抑物價,下令印製至大銀鈔,然而反而使銀鈔嚴重贬值。此外他將中書省宣敕與用人權劃歸給[[尚書省]]。1311年元武宗因沉耽淫樂、酗酒過度而逝,由皇太弟愛育黎拔力八達繼位,是為[[元仁宗]],這次是元朝首次和平繼承帝位<ref name="元朝中後期"/>。
西北地區方面,早在[[元世祖]]時期,由於他的大汗之位不受四大汗國的承認,使得當時窩闊臺汗[[海都]]有意奪回蒙古汗位。海都统辖[[叶密立]](今新疆额敏东南)一带且與欽察汗國友好。元世祖為了避免在南征南宋時被海都背刺,遂扶持[[八剌]]獲得察合台汗位以牽制海都。然而在1268年,海都、八剌和欽察汗[[忙哥帖木兒]]以元世祖過度漢化、違背祖宗成法為由,在[[塔拉斯河]]招開[[塔拉斯河庫里爾台大會|庫里爾台大會]]結盟反元。他們以海都為盟主,共同瓜分中亞行省,聯合對抗元朝與伊兒汗國,史稱[[海都之亂]]。   元世祖派[[伯顏 (八鄰部)|伯顏]]北上平亂,海都與新任察合台汗[[篤哇]]採用游擊戰的方式迴避決戰。1287年海都聯軍夥同鎮守遼東的東道諸王[[乃顏]]與[[哈丹秃鲁干|哈丹]]襲擊和林(今蒙古國哈尔和林),元世祖親率大軍擊敗之,派伯颜、[[玉昔帖木儿]]與[[李庭]]平定東北乃顏,主持西北军事。1289年海都再犯和林,最後其勢力被驱出[[阿尔泰山]]以西。而哈丹於遼東高麗一帶游擊,至1292年敗亡<ref name="元朝中後期"/>。
元成宗即位后,任命其侄[[元武宗|海山]](後繼位為元武宗)总领漠北诸军。1301年海都聯軍被海山和晉王[[甘麻剌]]擊潰,史稱[[鐵堅古山之役]]。海都於戰後去世,其子[[察八儿]]繼位,窩闊台汗國被篤哇掌控。1303年由於篤哇被欽察汗[[脫脫蒙哥]]擊潰,就與察八兒共同派使者向元廷請和,脫脫蒙哥也向元廷請和,而伊兒汗本來就支持元廷,至此[[四大汗國]]皆承認元朝的宗主地位,雙方廣設驛路,解除封禁。不久之後,窩闊臺汗國被察合台汗篤哇與元朝元武宗先後攻滅而亡,察八兒投降元朝<ref name="元朝中後期"/>。
{{See also|延祐復科|南坡之變|天曆之變}}
[[File:YuanEmperorAlbumAyurbarvadaBuyantuPortrait.jpg|thumb|200px|持續推行漢化運動的[[元仁宗]],在位期間恢復科舉,史稱[[延祐復科]]。]]
[[元仁宗]]力图改变元武宗时造成的财政枯竭、政制混乱的局面,他推行「以儒治國」政策,並且減裁冗員、加強中央集權以整頓朝政。他曾令[[王约 (元朝)|王约]]将《[[大学衍义]]》譯為蒙文,赐臣下说“治天下,此一书足矣。”并将《[[貞觀政要]]》和《[[資治通鑒]]》等書摘譯為蒙文,令蒙古人與[[色目人]]誦習。1312年元仁宗将其儒师王约特拜集贤大学士并将王约“兴科举”的建议“著为令甲”,至此恢复[[科举]]制度。本次科舉以[[程朱理学]]為考试的内容,史稱[[延祐復科]],最後录取[[护都答儿]]、[[张起岩]]等56人为[[进士]]{{efn|name="元朝科举"}}<ref name="元朝中後期" />。   他还倚重汉人文臣,处死蒙丞相[[脱虎脱]]等,排除朝中异己。財政方面,仁宗取消武宗的经济措施,並且於1314年在江浙、江西、河南等地查清地方田產,史稱[[延祐經理]]。任用[[床兀儿]]统军,擊敗察合台汗王[[也先不花]]以平定西北地區。然而元仁宗未能制止太后[[弘吉剌·答己|答己]]干预朝政,也無力制裁備受太后重用的重臣[[鐵木迭兒]]贪赃枉法。在繼承問題方面,元仁宗以[[王约 (元朝)|王约]]輔助皇太子[[碩德八剌]],並且聽從鐵木迭兒的建議,廢除[[武仁之約]]。他将元武宗長子周王[[和世琜]]外放鎮守[[云南]]、次子[[圖帖睦爾]]放逐[[海南島]]。同年冬天,元武宗舊臣皆感憤怒而擁護和世琜叛變,最後敗走漠北,依附察合台汗國。1320年元仁宗駕崩後,皇太子碩德八剌即位為[[元英宗]]<ref name="元朝中後期" />。
[[元英宗]]繼續實行元仁宗的以儒治国、加强[[中央集权]]和官僚体制的政策,並于1323年下令编成并颁布元朝正式法典——《[[大元通制]]》,共2539条,他还下令拔除權臣[[鐵木迭兒]]在朝廷的势力。然而支持鐵木迭兒的蒙古與[[色目人|色目]]保守派厭惡英宗的新政,有意發動政變。1323年鐵木迭兒的義子[[鐵失]]趁英宗去[[元上都|上都]]避暑之際,在上都以南15公里的南坡地刺殺英宗及宰相[[拜住 (元英宗)|拜住]]等人,史稱[[南坡之變]],仁宗系自此未能再奪得皇位。晉王[[甘麻剌]]的長子,鎮守和林的也孫鐵木兒率兵南下,殺掉行刺元英宗的叛臣並稱帝,即[[元泰定帝]]<ref name="元朝中後期" />。
[[元惠宗]](元順帝)在位之初,1335年[[燕帖木兒]]的兒子[[唐其勢]]陰謀推翻,另立元文宗義子[[答剌海]]。幸右丞相[[伯顏 (元末)|伯顏]]粉碎叛亂,但屬於保守派的他掌握朝政,權力盛大。他禁止漢人參政並取消科舉,這些都与元惠宗發生衝突。1340年元惠宗在伯颜之侄[[脱脱]]的帮助下,终于废黜伯颜。[[脫脫]]為相與元惠宗親政前期時,元廷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如颁行《[[至正条格]]》法規,使得革新政治,社會矛盾緩和,史稱[[至正新政]]。1343年元惠宗下令修撰《[[辽史]]》、《[[金史]]》、《[[宋史]]》三史,由右丞相[[脱脱]](后改由[[阿鲁图]])主持,兩年後修成。然而元惠宗後期怠於政事,以至於在1350年發生天災人禍後引來民變<ref name="惠宗失國">《征服王朝的時代》〈第六章 元代的中國支配〉: 第157頁.</ref>。
元朝后期,特别是1340年代中后期至1350年代期间,乾旱、瘟疫與水災時常發生,且自宋朝奸臣[[杜充]]挖開黃河大堤以致[[奪淮入海]]後,[[黄河]]地区水患尤其严重,若以歷代中國王朝的次數作比較,秦漢平均8.8年一次,兩宋為3.5年,元代為 1.6 年,明、清兩代均為2.8年。与此同时,元廷財政體系崩潰,通貨膨漲嚴重,不断收取各种赋税,使百姓的生活更加艰苦,使得[[白蓮教]]逐漸流行,並成為對抗元廷的勢力。早在1325年就发生過[[河南]][[赵丑厮]]、[[郭菩萨]]领导的[[元末民变|武裝起事]]。1338年江西[[袁州]](今江西[[宜春]])[[彭和尚]]、[[周子旺]]等白莲教徒起义失败,彭和尚逃至淮西 。1350  1350 年元廷下令變更钞法,鑄造“至正通寶”錢,並大量發行新“[[中統元寶交钞]]”,導致[[通货膨胀|物價迅速上漲]]。   隔年元惠宗派[[賈魯]]治[[黃河]],欲归故道,動用民伕十五万,士兵二万。而官吏乘機敲詐勒索,造成不滿。白莲教首领[[韓山童]]、[[刘福通]]等人決定在5月率教眾起事,但事洩,韓山童被捕殺。劉福通再立韓山童之子[[韓林兒]]殺出重圍,指韩山童为[[宋徽宗]]八世孙,打出“复宋”旗号,以紅巾为标志。其後[[郭子興]]於[[安徽]][[濠州]]起事,[[芝麻李]]等人占領[[徐州]],此為東系紅巾軍。西系紅巾軍方面,[[彭瑩玉]]、[[鄒普勝]]與[[徐壽輝]]在[[湖北]][[蘄州]]起事,國號[[天完]]。紅巾軍勢力遍佈河南江北、江南、兩湖與四川等地,還有非紅巾軍的[[张士诚]]等部的起事,民变揭开元朝灭亡的序幕<ref name="惠宗失國"/>。於元末民變期間,士人多不屑參加叛軍,叛軍也很少利用士人<ref>劉浦江《元明革命的民族主義想像》,〈中國史研究〉2014年第3期</ref>  元廷派兵镇压各地[[紅巾軍]],丞相[[脫脫]]親自率軍南下攻陷[[徐州]][[芝麻李]]軍,一度壓制民變軍。然而脫脫在1354年南攻[[高邮]][[张士诚]]軍之際,被元廷大臣彈劾而功虧一簣。[[徐寿辉]]部最後分裂成兩湖的[[陳友諒]]與四川的[[明玉珍]]。兩淮[[郭子興]]的部下[[朱元璋]]於1356年以[[南京]]為根據地開始擴充地盤;1363年與據有兩湖的[[陳友諒]]作戰,最後於[[鄱陽湖之戰]]獲得勝利;1365年占領兩湖後於同年冬東進攻打據有江蘇沿海的[[張士誠]];1367年平定張士誠後,繼續南下壓制浙江的[[方國珍]],至此江南無一人反抗朱元璋。另外,福建於1357年至1366年間發生色目軍亂,史稱[[亦思巴奚兵亂]]。與此同時,元朝在[[察罕帖木兒]]和[[李思齊]]等率領元軍反擊北方紅巾軍,1363年北方紅巾軍最後在[[安豐之役]]中敗給降元後的[[張士誠]],劉福通戰死,韓林兒南下投奔朱元璋,隨後被殺
元廷派兵镇压各地[[紅巾軍]],丞相[[脫脫]]親自率軍南下攻陷[[徐州]][[芝麻李]]軍,一度壓制民變軍。然而脫脫在1354年南攻[[高邮]][[张士诚]]軍之際,被元廷大臣彈劾而功虧一簣。[[徐寿辉]]部最後分裂成兩湖的[[陳友諒]]與四川的[[明玉珍]]。兩淮[[郭子興]]的部下[[朱元璋]]於1356年以[[南京]]為根據地開始擴充地盤;1363年與據有兩湖的[[陳友諒]]作戰,最後於[[鄱陽湖之戰]]獲得勝利;1365年占領兩湖後於同年冬東進攻打據有江蘇沿海的[[張士誠]];1367年平定張士誠後,繼續南下壓制浙江的[[方國珍]],至此江南無一人反抗朱元璋。另外,福建於1357年至1366年間發生色目軍亂,史稱[[亦思巴奚兵亂]]。與此同時,元朝在[[察罕帖木兒]]和[[李思齊]]等率領元軍反擊北方紅巾軍,1363年北方紅巾軍最後在[[安豐之役]]中敗給降元後的[[張士誠]],劉福通戰死,韓林兒南下投奔朱元璋,隨後被殺。 朱元璋統一江南後於1367年下令[[徐達北伐|北伐]],他派[[徐达]]、[[常遇春]]率明軍分別攻打山東與河南,並且封鎖[[潼關]]以防止關中元軍進援中原。明軍于1368年八月攻陷元大都,元惠宗北逃,史書稱此為元朝結束之年。然而元廷仍在上都,往後史書稱之為[[北元]]。而明廷认为元惠宗顺天明命,谥号为元顺帝<ref name="惠宗失國"/>。
元明之際有士人奉元朝為正朔,對元朝皆有故國之情,對於[[張士誠]]則有深厚的同情,而對於农民朱元璋則多表厭惡,當時江南士人,不論是否參加張吳政權,或參加朱明政權,乃至獨立人士,都相當懷念元朝。元明之際,由於元代的漢化色彩,漢人文士的[[華夷之辨]]觀念極為淡薄,而他們又不滿朱明所為,因而呈現強烈的遺民情結。朱明統治者憑藉紅巾武裝取得政權,在當時正統士大夫看來是“取天下非其道”,難逃僭偽之名,而且元末紅巾運動還帶有濃重宗教色彩,正統士人不僅視其為“賊”、“寇”,而且視之為“妖”。   正如[[紅巾軍]]於[[汝陽]]起事,時人[[鄭元祐]]作詩稱“近者汝陽妖賊起,揮刀殺人丹汝水”,1359年,朱元璋部攻杭州,時人[[陳基]]記稱“妖寇犯杭”,洪武元年,明軍克大都,[[戴良]]作詩感慨“王氣幽州歇,妖氛國步屯”<ref>{{Cite book|title=内北国而外中国|last=萧启庆|first=|publisher=中华书局|year=2007|isbn=|location=|pages=159-160}}</ref>。
明初,不願仕官和不願效忠新朝廷的地主文人為了逃避徵辟而採取自殺、自殘、逃往漠北、 隱居深山等方法,誓不出仕(中國古代銓選,有「身言書判」四方面標準,身體有殘疾者不能任官)。為應對元遺民對明政權的鄙夷與漠視,朱元璋設立深受後人詬病的新刑罰,宣告「士大夫不為君用」律,大規模徵辟前朝遺老、搜羅岩穴隱士,並且殺害許多不願效忠明朝以及為新朝當官的學者:「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寰中士大夫不為君用,是自外其教者,誅其身而沒其家,不為之過」,導致「才能之士,數年來倖存者百無一二,今所任率迂儒俗吏」<ref>《山西通志卷.卷一百二十二.人物二十二》</ref><ref>《中國通史》第九卷,取士与文字狱</ref><ref>张佳《明初的汉族元遗民》,〈古代文明〉2014年1月,第8卷-第1期</ref>。
元朝的前身為[[蒙古帝國]],1206年元太祖[[成吉思汗]]成立時領有[[蒙古高原|大漠南北]]與林木中地區(今[[貝加爾湖]]一帶)。經由成吉思汗等蒙古諸汗的經營,以及三次西征之後,蒙古帝國東達[[日本海]]與[[高麗 (918年-1392年)|高麗]]、北達貝加爾湖、南與[[南宋]]對峙、西達[[東歐]]、[[黑海]]與[[伊拉克]]地區。成吉思汗時期分疆裂土給東道諸王與西道諸王,東道諸王是成吉思汗的弟弟,大多分封於塞北東部與東北地區,從屬性很高。西道諸王是成吉思汗的兒子,獨立性很好,其中分封長子[[朮赤]]於鹹海、裏海以北的欽察草原,後由[[拔都]]成立[[欽察汗國]];封次子[[察合台]]於[[錫爾河]]以北的[[西遼]]舊地,史稱[[察合台汗國]];三子[[窩闊台]]分封於[[乃蠻]]舊地,後由[[海都]]建立[[窩闊台汗國]];[[蒙古高原|蒙古本部]]由幼子[[拖雷]]獲得,後由蒙古大汗直轄。至於又稱漢地的[[華北地區]]、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的[[河中地區]]、[[伊朗|伊朗地區]]與[[吐蕃]]由蒙古大汗直轄。1252年拖雷系的[[蒙哥]]即位後,命其弟[[旭烈兀]]西征西亞,最後建立[[伊兒汗國]],與其他西道諸王合稱四大汗國。命忽必烈經營漢地、最後南滅[[大理国|大理]]。然而蒙哥於攻宋之役去世,隨後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爭位使四大汗國紛紛不受蒙古大汗管制,蒙古帝國至此分裂<ref name="元朝疆域">《中國通史 下冊》〈第二十二章 南宋與外族〉: 第559頁-第573頁.</ref>。
[[元世祖]]忽必烈鑒於四大汗國不服於他,於是將西亞地區大汗直轄地割讓給[[旭烈兀]](後來建立伊兒汗國),河中地區大汗直轄地割讓給察合台汗[[阿魯忽]],以換取他們的支持 。1279  1279 年[[元世祖]]在建立元朝後南滅[[南宋]],一統中國地區,當時的疆域是:北到[[西伯利亚]]南部,越过[[贝加尔湖]],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东部,东北至[[外兴安岭]]、[[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包括[[库页岛]],总面积超过1300萬平方千米。自灭亡南宋後雖然多次對日本、緬甸與爪哇等國有所衝突,然而疆域大体趋于稳定 。1309  1309 年[[元武宗]]時期,元朝和察合台汗国先後攻滅[[窝阔台汗国]],元朝取得窝阔台汗国東部部分领土,領土達1400萬平方公里(如果北方領土延伸至北冰洋,則為2200萬平方公里)<ref name="元文宗領土"/><ref name="元史卷五十八地理志"/>。元朝的藩屬國有[[高麗 (918年-1392年)|高麗]]、[[緬甸]]、[[越南|安南]]、[[占城]]、[[爪哇]]及[[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與[[伊儿汗国]]等國。北有漠北諸部、南有南洋諸國、西有四大汗國。其中有兩個直屬的藩屬國,即[[高麗王朝]]與緬甸[[蒲甘王朝]],分別建立[[征東行省]]與[[緬中行省]]<ref name="元朝疆域"/>。
西北方面,1268年窩闊台汗國的海都意圖奪回汗位而聯合欽察汗國與察合台汗國反元,史稱[[海都之亂]]。直到1304年[[元成宗]]時期,元廷與這三大汗国达成和议,並與伊兒汗國一同承認元朝的宗主地位,成為元朝的藩属国,而元朝设立的行政机构(如[[行中书省]]和[[宣政院]])也未包括这些领土。而且元成宗并赐[[伊儿汗国]]君主刻有“真命皇帝和顺万夷之宝”等汉文印玺,實質上也承認其獨立性。到1309年[[元武宗]]時期,元朝和察合台汗国先後攻滅[[窝阔台汗国]],於[[元文宗]]年间编纂《[[经世大典]]》时,将[[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與[[伊儿汗国]]作为元朝的藩属国<ref name="元朝疆域"/>。
[[腹裏]]是由[[中書省]]直轄的路府,[[宣政院]](初名总制院)辖地主管[[吐蕃]]地區。行政首長以蒙古人為主、漢人為副。每省設置丞相一員,其下有平章、左右丞相即參知政事官,名稱大略與中書省相同。元代在行省以下各行政區均設置[[達魯花赤]]作(斷事官)為地方首長,並以漢人或當地土人為副,以利蒙古人控制地方區域。每路以達魯花赤為主、總管為副各一員。而府州縣均以達魯花赤為主、尹為副。州、縣均分上中下三等,中下州改州尹為知州。[[土司]]分有[[宣慰使]]、[[宣撫使]]與[[安撫使]],於湖廣行省境內設置十五個安撫司,又於湖廣、四川行省分至四個軍。邊區的安撫司和軍,約當內地的下州,也置達魯花赤為主,其副為地方人士<ref name="元朝行政區劃"/>。縣以下基層行政區劃設有城關的[[坊里制]]與農村的[[村社制]]。坊里制於城內分若干片,名曰隅(如東西隅、西南隅之類)。隅下設坊,置坊官、坊司。坊下設里或社,置里正、社長;有的設巷而不設里,置巷長。村社制又稱村疃制度,於縣下設鄉,置鄉長,有的改設里正。鄉之下設都,置主首。都之下設村社,社設社長<ref name="元朝行政區劃"/>。
行中书省全称为“某某等处行中书省”,简称“某某行中书省”或“某某行省”,源自[[金朝]]的[[行尚书省]]。這是基於新征服之地的文化差異太大,所以中央政府就專門設置外派單位來管轄之。由於[[战争]]等需求,行省除了負責行政之外也負責軍事,最後逐渐形成一级行政区。早在蒙古時期就設有[[燕京]](華北漢地)、[[别失八里]](西遼等今新疆地區)、[[阿母河]](中亞河中地區)等三断事官或行尚書省。元朝初年的行省管辖范围很大,改变也比较频繁,主要由中书省宰执带相衔临时到某一地区负责行政或征伐事务 。1260  1260 年,元世祖於國內設置十路[[宣撫司]],次年罷之。隔年改設十路[[宣慰司]],漸成定制,並且設置[[陝西四川行省]]。往後直到滅宋為止,大多採行宣慰司與行省並行的制度。行省大多依據西夏、大理疆域與南宋新失之地設置,稱為「中書省臣出行省事」,滅南宋将全国分为[[中書省]]直轄的[[腹裏]]、[[宣政院]]辖地與十多個[[行中书省]],並設置專司征討外國的行省。1321年元英宗時期共設置十一個行省(包含在藩屬國高麗設置的[[征東行省]]<ref>《元史·地理志一》载:“(世祖)二十七年……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曰岭北,曰辽阳,曰河南,曰陕西,曰四川,曰甘肃,曰云南,曰江浙,曰江西,曰湖广,曰征东,分镇藩服,路一百八十五,府三十三,州三百五十九,军四,安抚司十五,县一千一百二十七”。</ref>)。至元朝末年,行省增至十五個<ref name="元朝行政區劃"/>。
[[File:YUAN(South China).jpg|thumb|269px|元世祖攻滅南宋後於南宋故土劃分的三個行省。]]
* 一級行政區分布:
}}
元朝與蒙古帝國的皇位繼承異於中國歷代王朝,採取[[庫力台大會]]推舉的制度,由王室貴族公推大家的領袖。而元朝皇帝也是兼任蒙古帝國的可汗,由於[[元世祖]]的汗位沒有經過庫力台大會的認可,使得[[四大汗國]]紛紛不奉正朔,直到元成宗方恢復宗主關係。元世祖建立元朝後,有意立[[真金]]為太子,定傳子之局,可惜真金早死而使繼承問題又浮現。元朝而後常因皇太子早死或兄弟爭位而動盪不安,中期又有[[武仁之約]]的協定,武宗系與仁宗系交替繼承皇位,然而又因[[元仁宗]]廢除協定而再度混亂。元朝的繼承問題直到[[元惠宗]]方穩定,但也進入元朝末期<ref name="中國通史宋遼金元史第五章">《中國通史 宋遼金元史》〈第五章 蒙古興起與大元帝國-草原民族的統一中國: 第81頁-第114頁.</ref>。   元朝政治制度與金朝一樣承襲宋朝制度,採取文武分權的制度,以[[中書省]]總理政務,[[樞密院]]掌管兵權。然而元朝的中書省已成為中央最高行政機關,元朝不設置[[門下省]],[[尚書省]]時設時不設,僅元世祖時期與元武宗時期有設置,所以門下省與尚書省的權力皆交給中書省<ref name="元朝行政區劃"/>。中書省統領[[六部]],主持全国政务,形成明清內閣制的先驅。其組織架構繼承南宋體制,宰相的稱呼共有[[中書令]]、司統率百官與總理政務等,常以皇太子兼任。下分左右[[丞相]],中書令缺則總領中書事務。[[平章政事]]又居次,凡軍國重事,無不參決。副相方面有左右丞、參政等。[[六部]]共有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與工部,內有尚書、侍郎。[[尚书省]]主要负责财政事务,不过时置时废<ref name="元朝行政區劃"/>。 [[枢密院]]执掌军事,[[御史台]]负责督察,與宋朝制度大致相同,然而在地方設有行中書省、行樞密院與行御史台。此外又有掌管學校的[[集賢院]]、掌管御膳的[[宣徽院]]、掌管驛傳的[[通政院]],其他還有[[太常禮儀院]]、[[太史院]]、[[太醫院]]與[[將作院]],略前代的九寺諸監。最後新成立的是[[宣政院]](初名总制院),负责[[佛教]]及[[吐蕃]](今[[西藏]])地区军政事务,這是前代所沒有的<ref name="元朝行政區劃"/>。
元朝在推行漢人的典章制度與維護蒙古舊法之間,時常發生衝突,並且分裂成守舊派與崇漢派。早在元太祖[[成吉思汗]]攻佔漢地後,有賴[[耶律楚材]]與[[木華黎]]推行漢法以維護其典章制度。當時近臣[[別迭]]建議將汉人驱赶並把中原变成大牧场以收取財富,遭到耶律楚材的反對,他認為可用徵稅的方式獲得財富,因此保留了漢地的典章制度。他積極改變蒙古軍以往「凡攻城邑,敵以矢石相加者,即為拒命,既克,必殺之。」的作風,努力興科祟儒、整頓吏治,實為漢法推行之祖<ref>{{Cite web |url=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dljl/yuanchao/01/11044668/20090113/15280690.html |title=一代名相耶律楚材:一個改變元朝歷史的契丹人(1) |access-date=2015-10-27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4201940/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dljl/yuanchao/01/11044668/20090113/15280690.html |archive-date=2016-03-04 |dead-url=yes }}</ref>。木華黎為了便於管理漢地,也於[[世侯|漢族四大世侯]]合作,逐漸鞏固了對河北、山西等地的治理<ref name="元朝政治">《征服王朝的時代》〈第六章 元代的中國支配〉: 第158頁-第165頁.</ref>。
[[File:Lu gou qiao.jpg|220px|left|thumb|《卢沟筏运图》,描绘1266年[[元世祖]]在[[卢沟桥]]附近河運石木以建造[[大都]]宫殿的情景。]]
後來管理漢地的[[元世祖]]忽必烈也積極推動漢法,任用了大批漢族幕僚和儒士等创设典章制度,如[[劉秉忠]]、[[許衡]]和[[姚樞]]等,並提出了「行漢法」的主張。積極推動了學習漢文的熱潮。如元世祖就非常熟悉漢文典籍、禮儀制度,並能用漢文創作詩歌,並且還以法律的形式規定,太子必須學習漢文。接受儒士[[元好問]]和[[張德輝]]提議的「儒教大宗師」稱號。忽必烈最後在[[大都]]建元稱帝,創建中國式的元朝,建立了一套以傳統中國中央集權作藍本的政治體制,例如设立了[[三省六部]]和司农司等一系列专司机构,使用中原的统治机构来统治人民,任劉秉忠等人的规划建立首都[[大都]]。然而,元世祖在[[李璮叛亂]]後,對漢人的信任下降。   而[[四大汗國]]以及守舊派蒙古王室都不滿元世祖行漢法的舉動,或叛變或疏遠之。元世祖晚年也漸與儒臣疏遠,任用[[阿合馬]]、[[盧世榮]]與[[桑哥]]等色目人與漢人為首的理財派,漢法最後未成為一套完整的體系。   後來的[[元仁宗]]、[[元英宗]]、[[元文宗]]與[[元惠宗]]等人更是可以純熟地運用漢文進行創作。一些入居中原的蒙古貴族,羨慕漢文化,還請了儒生當家庭教師教育子女。為了學習方便還翻譯了許多漢文典籍,諸如《通鑒節要》、《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周禮》、《春秋》、《孝經》等。但崇漢派與守舊派時常發生衝突與政變,例如[[南坡之變]]等<ref name="元朝政治"/>  在人才選用方面,元朝雖然许多制度都沿袭了宋朝,但關於科舉,元朝前期並沒有常態化的定期舉辦科舉,因此高級官僚的錄用端看與元廷關係遠近而決定,主要採取世襲、恩蔭與推舉制的方式。此外尚有循[[胥吏]](小公務員)昇進為官僚的方式,這與宋朝制度大異。宋朝官與吏的界限分明,胥吏大多以胥吏為終,然而元朝因為缺乏科舉取才,就以推舉或考試胥吏的方式晉升為官,這打破官吏屛障,使官吏成為上下的關係。科舉選材方面,[[窩闊台]]汗聽從[[耶律楚材]]建議,召集名儒講經於東宮,率大臣子弟聽講。又置“編修所”於燕京,“經籍所”於平陽,倡導學習漢族古代文化,又在1234年設“經書國子學”,以[[馮誌常]]為總教習,命侍臣子弟 18人入學,學習漢文化。並且於1238年以[[術忽德]]和[[劉中]]舉辦[[戊戌選試]],此次科举取士录取4030人,並且建立[[儒户]]以保護士大夫。但最後仍廢除科舉,改採推舉制度,往後於1252年與1276年兩次共入選3890儒户。 [[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後,正式設立了國子學,以河南[[許衡]]為集賢大學士兼國子祭酒,親擇蒙古子弟使教之,遍學儒家經典文史,培養統治人才。1289年[[元世祖]]下诏登記江南人口户籍,次年正式施行推舉制度,此次登記成为后来户计的依据<ref>胡青、林容、肖辉主编, 江西考试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98-99</ref>。直到1313年,提倡漢化運動的[[元仁宗]]下诏恢复科举,元仁宗恢复科举,由[[程钜夫]]、[[李孟]]、[[许师敬]]拟定元朝科举制度。1314年八月在全国的17处考场,举行乡试,1315年二月和三月相继在[[大都]]举行[[会试]]和[[殿试]]([[廷试]]),因为是在延祐年间举行的,史称“[[延祐復科]]”,本次科舉以[[程朱理學]]為考試的內容。榜分左右兩榜,官位相同,第一名從六品,第二名以下及第二甲,皆正七品,进士三甲以下都能授正八品官员,如1238年戊戌选试的状元杨奂,1315年的乙卯科左榜状元张起岩<ref>詳細規則見《元史》第三十一选举志</ref>。 元朝前後共舉行過16次,選舉蒙古、色目、漢人、南人進士約 1100余人。蒙古、色目人應舉者遠遠少於漢人、南人。然而為了保障蒙古人與色目人的名額,實行難度不同的「分榜取士」,並且給蒙古人與色目人保留了超過其應舉比例的名額,這也讓蒙古與色目子弟失去了學習漢族文化的積極性和進取精神
在人才選用方面,元朝雖然许多制度都沿袭了宋朝,但關於科舉,元朝前期並沒有常態化的定期舉辦科舉,因此高級官僚的錄用端看與元廷關係遠近而決定,主要採取世襲、恩蔭與推舉制的方式。此外尚有循[[胥吏]](小公務員)昇進為官僚的方式,這與宋朝制度大異。宋朝官與吏的界限分明,胥吏大多以胥吏為終,然而元朝因為缺乏科舉取才,就以推舉或考試胥吏的方式晉升為官,這打破官吏屛障,使官吏成為上下的關係。科舉選材方面,[[窩闊台]]汗聽從[[耶律楚材]]建議,召集名儒講經於東宮,率大臣子弟聽講。又置“編修所”於燕京,“經籍所”於平陽,倡導學習漢族古代文化,又在1234年設“經書國子學”,以[[馮誌常]]為總教習,命侍臣子弟 18人入學,學習漢文化。並且於1238年以[[術忽德]]和[[劉中]]舉辦[[戊戌選試]],此次科举取士录取4030人,並且建立[[儒户]]以保護士大夫。但最後仍廢除科舉,改採推舉制度,往後於1252年與1276年兩次共入選3890儒户。[[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後,正式設立了國子學,以河南[[許衡]]為集賢大學士兼國子祭酒,親擇蒙古子弟使教之,遍學儒家經典文史,培養統治人才。1289年[[元世祖]]下诏登記江南人口户籍,次年正式施行推舉制度,此次登記成为后来户计的依据<ref>胡青、林容、肖辉主编, 江西考试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98-99</ref>。直到1313年,提倡漢化運動的[[元仁宗]]下诏恢复科举,元仁宗恢复科举,由[[程钜夫]]、[[李孟]]、[[许师敬]]拟定元朝科举制度。1314年八月在全国的17处考场,举行乡试,1315年二月和三月相继在[[大都]]举行[[会试]]和[[殿试]]([[廷试]]),因为是在延祐年间举行的,史称“[[延祐復科]]”,本次科舉以[[程朱理學]]為考試的內容。榜分左右兩榜,官位相同,第一名從六品,第二名以下及第二甲,皆正七品,进士三甲以下都能授正八品官员,如1238年戊戌选试的状元杨奂,1315年的乙卯科左榜状元张起岩<ref>詳細規則見《元史》第三十一选举志</ref>。元朝前後共舉行過16次,選舉蒙古、色目、漢人、南人進士約 1100余人。蒙古、色目人應舉者遠遠少於漢人、南人。然而為了保障蒙古人與色目人的名額,實行難度不同的「分榜取士」,並且給蒙古人與色目人保留了超過其應舉比例的名額,這也讓蒙古與色目子弟失去了學習漢族文化的積極性和進取精神。 《元统元年进士录》的记载称四等人名额相等,各25人,但读书人总数确实南人、汉人要远多于蒙古、色目,因此也有破例,如延佑首科的录取名额给左榜的要远多于右榜。雖然是聊勝於無的科舉,但在形式上已經恢復,且持續坚持下去。原來放弃科举的士子重新獲得了入仕機會,因此漢族士大夫莫不對元廷忠心耿耿。在元朝滅亡之際,捨身殉國的就有很多是科舉出身者,可見科舉復辦對懷柔漢族士大夫有一定效果<ref name="元朝政治"/>。
== 外交 ==
=== 東北地區 ===
[[File:LetterFromKhubilaiToJapan1266.jpg|180px|left|thumb|1266年元世祖[[忽必烈]]给日本的国书,被称为“蒙古国牒状”。]]
東北方面有[[高麗王朝]]與日本[[鎌倉幕府]]。高麗王朝領有朝鮮半島,之後被[[崔氏政權]]統治,高麗王變成傀儡。高麗先後臣服於[[遼朝]]與[[金朝]],蒙古興起後與高麗共同伐金,並約為兄弟之國。1225年蒙古要求高麗向其朝貢,蒙古使節抵達義州邊境時,被高麗所害,當時蒙古忙於西征,無暇征討。1231年[[窩闊臺]]汗派[[撒禮塔]]率兵入侵高麗,崔氏政權領袖[[崔瑀]]抵禦失敗,高麗首都松都(今[[開城]])被攻陷,史稱[[高麗蒙古戰爭]]。   蒙軍設置多位[[達魯花赤]]以監督高麗政事。隔年崔瑀殺死達魯花赤,擁護高麗王[[高麗高宗]]從松都遷往[[江華島]],並且長期抗蒙,另外[[三別抄]]軍抵抗蒙軍至1273年。然而高麗朝廷分裂成反戰的文派,與抗蒙的崔氏政權。貴由、蒙哥時又四次討伐掠奪高麗地,1258年[[崔氏政權]]被顛覆後,高麗高宗遣子稱臣,正式成為蒙古的藩屬國 。1283  1283 年元世祖為了討伐日本,於高麗國設置[[征東行省]],高麗王為行省的左丞相,內政受蒙古人控制。高麗君主從忠烈王開始娶蒙古公主為妻,高麗君主繼承人按照約定,必須在元大都以蒙古人的方式長大成人後,方可回高麗<ref name="元朝疆域"/>。高麗成為元朝的藩屬國後,元世祖六次遣使者要求日本朝貢,均告失敗,於是發起[[元日戰爭]] 。1274  1274 年元军發動第一次侵日戰爭,,日本史書稱為“[[文永之战|文永之役]]”,元廷派三萬二千餘人東征日本,最後因為颱風侵襲而傷亡慘重。1281年七月,忽必烈又發動第二次侵日戰爭,日本史書稱為“[[弘安之战|弘安之役]]”,由[[范文虎]]、[[李庭]]率江南軍十餘萬人,到達[[次能岛|次能]]、[[志賀島|志賀]]二島,因日軍積極抵抗,且元軍又遇到颱風,最後再度慘敗。通常认为[[台风]](日本人称之为“[[神风]]”)與元軍不擅水戰是造成失败的最大原因(另一方面高麗和南宋工匠故意製作式樣錯誤的戰船)。而後元世祖又準備第三次東征,因大臣勸阻,再加上出兵安南的緣故而罷<ref name="元朝疆域"/>。而後元世祖多次遣使均遭日本拒絕,通使关系一直未能建立,但是元朝與日本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仍然十分繁盛,来元日本人以商人與禅僧最多。元廷令沿海官司通日本国人市舶,主要港口是庆元(今[[寧波]])<ref name="元朝疆域"/>。
=== 南洋諸國 ===
[[File:Tranhungdaosta.jpg|thumb|180px|[[陳興道]]是蒙越戰爭中[[越南陳朝]]的大將,圖為[[胡志明市]]的陳興道雕像。]]
南洋諸國有安南([[越南陳朝|陳朝]])、[[占城]]與爪哇([[滿者伯夷]])等國。安南國據有今越南北部,於五代北宋時期獨立於中華。蒙古大汗[[蒙哥]]於1257年派[[兀良哈台]]南攻安南,[[蒙越戰爭]]爆發。越南[[陳太宗]]被蒙軍擊敗,上表稱臣,蒙哥封為安南國王,而越南[[陳聖宗]]繼位後不願向元朝稱臣。當時在安南南方還有占城國,1282年占城國王[[因陀羅跋摩六世]]遣使朝貢,元世祖因此設置[[荊湖占城行中書省]],以[[阿里海牙]]為該行省的平章政事。由於占城王扣留元使,元世祖藉此發兵分水陸攻打占城與安南。他以[[唆都]]率水軍由廣州渡海攻打占城。隔年蒙古水軍攻下占城國王據守的木城,占城國王[[因陀羅跋摩六世]]求和,但於蒙古退軍後殺使者<ref>《元史卷210‧列傳第97‧外夷三》</ref> 。1284  1284 年元世祖再派鎮南王[[脫歡 (鎮南王)|脫歡]]、阿里海牙與唆都率陸軍借道安南南征占城,被時任太上皇的陳聖宗反抗而爆發戰爭。元軍大舉入侵,占領安南國都。但陳聖宗、[[陳興道]]率領的陳軍積極抵抗,並且瘟疫四竄。最後元軍於1285年撤退,途中遭安南軍襲擊,損失過半。而後1288年又南征失敗,隨後安南請和。這場戰爭至元成宗才廢止,安南與占城相繼入貢元廷。當時南洋群島諸國,也多貢於元朝。有名的有[[馬蘭丹]](今馬六甲)、[[蘇木都拉]](今蘇門答臘)等 。1292  1292 年元世祖命[[亦黑迷失]]、[[史弼 (元朝)|史弼]]與[[高兴 (元朝人物)|高兴]]率福建水軍南征爪哇滿者伯夷王國,並降其鄰國[[葛郎]](爪哇島以東),但中計受突擊,戰敗而還,以後爪哇仍然派使朝貢<ref name="中國通史宋遼金元史第五章"/>。此外元世祖亦派使者招降[[琉求國]],然使者僅至[[澎湖]]而返<ref name="元朝疆域"/>。
=== 西南地區 ===
西南地區有[[大理國]]、[[吐蕃]]、緬甸([[蒲甘王朝]])、八百媳婦國([[蘭納|蘭納泰王國]])與暹邏。大理源自唐朝的[[南詔]],937年由[[段思平]]滅南詔建國,占有現今[[雲南]]地區,後由[[高昇泰]]等高氏政權掌控。1252年[[蒙哥]]汗命[[忽必烈]]與[[兀良合台]]自四川迂迴南滅大理,原大理國王段氏被任為[[大理總管府|大理世襲總管]]。吐蕃自晚唐就走向衰退,但其境內[[藏傳佛教]](又被汉人贬稱为喇嘛教)日漸興盛,[[喇嘛]]的勢力超過[[贊普]](吐蕃王)的地位 。1247  1247 年窩闊台汗次子[[闊端]]召請喇嘛[[班智達]]來涼州,史稱[[涼州會盟]],此後吐蕃喇嘛與蒙古大汗形成了布施關係(詳見[[元朝治藏歷史]])。忽必烈南征大理時,分兵伐吐蕃,喇嘛班智達與贊普同時投降,吐蕃亡。元世祖封班智達的繼承人[[八思巴]]為「帝師」,兼任總制院(後改為[[宣政院]])院使,取得了統治烏思藏地區的權力,使西藏統治者由贊普轉為喇嘛。緬甸為唐朝的[[驃國]],宋朝以後稱緬,國內部落稱甸,所以又稱緬甸。   元朝初期緬甸為[[蒲甘王朝]],其王朝西併[[阿剌干]](今孟加拉灣一帶),南併[[勃固]](今[[仰光]]以北),並進占暹羅。元世祖派使招降不從,緬甸反派軍入侵雲南,[[元緬戰爭]]爆發,而後元兵又多次進攻緬甸 。1283  1283 年元世祖派軍入侵緬甸,兩年後緬甸王請和。1287年緬甸內亂,元軍乘機進攻緬甸,蒲甘城破,緬甸成為元朝的藩屬,緬甸王[[那羅梯訶波帝]]失去王位,元廷建[[緬中行省]],而後以蒲甘國王任行省左丞相,成為元朝傀儡 。1368  1368 年[[撣族]]於緬甸東部[[阿瓦]]建立[[阿瓦|阿瓦王國]],首領為[[阿散哥]]。[[孟族]]建都於[[馬達班]],1369年遷都[[勃固]],建立[[勃固王朝]],二王國南北交戰。撣族阿散哥挾持緬甸王,使[[元成宗]]派元軍討伐,最後迫使阿散哥派使朝貢。[[蘭納|蘭納泰王國]](元人稱八百媳婦國)位於撣族東邊的[[金三角]],曾聯合阿散哥抵抗元軍,元廷多次討伐未果,直到[[元泰定帝]]時才內附<ref name="中國通史宋遼金元史第五章"/>。暹羅地區原有[[素可泰王朝]](元人稱暹國)、[[大城王國]](元人稱[[羅斛]])以及其他小國。暹國曾擴張其勢力於[[馬來半島]],元成宗後遣使進貢八次。羅斛自元世祖末年就開始進貢,並於元末時期併吞暹國等小國,統一為暹羅國<ref name="元朝疆域"/>。
=== 歐洲與非洲地區 ===
蒙古帝國的三次西征的同時,正值羅馬教皇提倡[[十字軍東征]]西亞的伊斯蘭國家以收復[[耶路撒冷]]。由於羅馬教皇急需外援以抗衡伊斯蘭教徒,而歐洲基督教國家剛剛經歷[[長子西征|蒙古第二次西征]],再加上東西交通十分便利,紛紛派使者東行了解這個東方大國<ref name="元朝宗教"/><ref>
[http://www.chinese.ncku.edu.tw/getfile/P_20071004105909_1.pdf 元朝也里可溫教和世界歷史發展的關係]{{Dead link|date=2019年3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dead link|date=2017年11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 陳昭吟. 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 第六期. 2006年6月. 59頁-92頁.
</ref>。1245年[[羅馬教皇]]曾派[[柏朗嘉賓]]經[[欽察汗國]]到[[和林]]謁見[[貴由]]汗,返國著成《[[柏朗嘉賓蒙古行紀]]》 。1253  1253 年法國國王[[路易九世 (法兰西)|路易九世]]派[[魯布魯克]]以傳教為名到和林進見[[蒙哥]]汗,返國著有《[[魯布魯克東行紀]]》 。1316  1316 年義大利人[[鄂多立克]]經海路至元大都,參加了[[元泰定帝]]的宮廷慶典,回國著成《[[鄂多立克東遊錄]]》,範圍遠達西藏,對元大都及宮廷的描寫較細。最著名的是義大利探險家[[馬可波羅]],他隨經商的父親、叔父於1275年到元朝進見[[元世祖]],直至1291年才離去。他擔任元廷官吏,歷游元朝各地,其著寫的《[[馬可波羅遊記]]》對元朝進行多角度反映,吸引歐洲人東行中國。另外元朝與非洲地區諸國也有來往,[[汪大淵]]在1330年和1337年二度飄洋過海親身經歷的南洋和西洋二百多個地方的地理、風土、物產,最後著成《[[島夷誌略]]》,影響明代初期的[[鄭和下西洋]]<ref name="元朝宗教"/>。
== 軍事 ==
[[File:Yuan chinese gun.jpg|220px|thumb|元朝的铜制[[手铳]]是中國兵器史上第一個金屬管形射擊火器。]]
汉军是[[蒙古帝國]]占領[[漢地]]後發民為兵,主要由[[金朝]][[女真]]與[[契丹]]降军、早期降蒙的[[南宋]]軍、漢地的地方[[漢族]]武裝勢力與签发漢地百姓等所組成。[[窩闊台]]汗於1229年收編金朝女真與契丹降軍<ref>《元史‧列傳第五十三‧石抹狗狗》:「歲辛未,太祖至威宁,高奴与劉伯林、夾谷常哥等以城降。會置三万戶、三十六千戶以總天下兵,遂以高奴為千戶,遙授青州防御使,佩金符。」</ref>,在漢地民戶中大規模簽發士兵,補充漢軍兵員,將蒙古軍的編製和官稱用於漢軍系統強。各漢軍萬戶統軍人數不等,「大者五、六萬,小者不下二、三萬」。漢軍有「舊軍」與「新軍」的區別。舊軍主要指敵國降軍和地方武裝勢力,新軍指從漢地百姓簽發的新兵。[[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後,蒙元帝國的統治重心由漠北草原移到了中原漢地。元世祖對軍隊體制進行改革,逐步建成中央[[宿衛軍]]和地方[[鎮戍軍]]兩大系統,確定了元軍的編製和隸屬關係,在元朝對外戰爭中,漢軍發揮了重要的作用<ref name="元朝軍事2"/>。 [[新附军]]主要是元朝南征南宋期間收邊的降軍,又被稱為新附漢軍、南軍等。新附軍內名號繁雜,而是元廷因士兵所具不同特點而起的名稱,如券軍、手號軍與鹽軍等等。估計當時新附軍的數量在二十萬人上下,元帝將新附軍分編到元軍的侍衛軍和鎮戌軍中;或以蒙古、漢人、南人建立新的軍府,管領新附軍人。每當有戰事發生,首先調發各軍中的新附軍出征,其餘則從事屯田和工役造作。經過多年的戰爭消耗和自然減員,新附軍數量日益減少,最後式微<ref name="元朝軍事"/>。
[[File:Mooko-SamuraiShips.jpg|left|thumb|300px|1293年[[文永之役]]元日水軍海戰,[[竹崎季長]]绘『蒙古襲来繪詞』]]
135,67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