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袁了凡

增加 162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101|无框|右|袁了凡]]
 
中文名称 袁黄
国籍 明朝
出生地 浙江嘉善
逝世日期 1606年(丙午年)
信仰 儒释道
代表作品 《了凡四训》
别名 袁了凡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533年(癸巳年)
职业 思想家
主要成就 中国第一位具名的善书作
'''袁黄'''(1533-1606),初名表,后改名黄,字庆远,又字坤仪、仪甫,初号学海,后改了凡,后人常以其号“了凡”称之。浙江嘉善县魏塘镇(今属嘉兴)人。晚年辞官后曾隐居吴江芦墟赵田村,故一作吴江人。
袁黄是明代重要思想家,是迄今所知中国第一位具名的善书作者。他的《了凡四训》融会道教哲学与儒家理学,劝人积善改过,强调从治心入手的自我修养,提倡记功过格,在社会上流传甚广。
 
==信息==
 
中文名称:袁黄
 
国籍: 明朝
 
出生地: 浙江嘉善
 
逝世日期: 1606年(丙午年)
 
信仰: 儒释道
 
代表作品: 《了凡四训》
 
别名: 袁了凡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533年(癸巳年)
 
职业: 思想家
 
主要成就: 中国第一位具名的善书作
'''1 == 人物介绍 编辑'''==
袁了凡于嘉靖十二年(1533年)出生在嘉善县魏塘镇(故居陶庄镇),年轻时聪颖敏悟,卓有异才,为万历初嘉兴府三名家之一。万历十四年中(1586)进士,十六年授宝坻知县,颇有政绩,被誉为“宝坻自金代建县800多年来最受人称道的好县令”。万历二十年(1592),倭寇进犯朝鲜,升任兵部职方司主事,不久调任援朝军营赞划,谋划平壤大捷,一举扭转战局。后罢归乡里,著书立说,担任《嘉善县志》主笔,1606年夏去世,享年74岁。天启元年(1621)追叙袁了凡东征之功,赠尚宝司少卿。清乾隆二年(1737)入祀魏塘书院“六贤祠”。
不过,袁了凡当年普遍受到当朝的学风批评,王夫之批评其经义说:“经义之有茅鹿门、汤宾尹、袁了凡,皆画地成牢以陷人者”。《明史·陈幼学传》载袁黄“妄批削‘四书’、《书经集注》,名曰《删正》,刊行于时”,后经陈氏“驳正”,“镂板尽毁”[3](卷281)。可知其人生前身后很招致了些争议,而其《功过格》,黄宗羲则说奉行《功过格》者“与鬼神交手为市”,张尔岐也说袁黄“与天地鬼神为市”,这是切中要害的批评。后明末大儒刘宗周撰《人谱》以明儒家之道德实践,对流行于其时的袁黄《功过格》进行反拨。
袁了凡文集
袁了凡文集
袁了凡墓
袁了凡墓
袁了凡是浙江嘉善人,一说江苏吴江人。据日本学者酒井忠夫考证,袁家祖居嘉兴陶庄(明代并入嘉善县),元末时家境富足。明初,因燕王朱棣夺取皇位,发生“靖难之役”,袁家因与反对燕王的人有交往,而受到牵连被抄家。袁了凡的曾祖的父亲幸免于被捕,开始四处奔走逃亡,后定居于江苏吴江。袁了凡的曾祖袁颢作了吴江县徐氏的女婿,并入了吴江籍,著有《袁氏家训》以训导袁氏后人。袁了凡在《了凡四训》中,称与其一同参加会试的嘉善县书生为“同袍”,另据清人彭绍升所作的《袁了凡居士传》记载,袁了凡的先祖入赘到嘉善县,所以他得以补为嘉善县学生。本文根据上海图书馆藏《袁氏家乘》和袁了凡主编的明万历《嘉善县志》等资料,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结合笔者实地调察袁了凡墓,并对袁了凡及其《了凡四训》进行考证,以弄清渊源关系,理清事实真相。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袁黄举家从嘉兴府嘉善县魏塘镇搬迁至苏州府吴江县芦墟镇赵田村,从此自称“赵田逸农”,著书隐居赵田村达十二年。死后,依其遗愿葬于嘉善县惠民镇王家村毒蛇浜(解放后改独社浜)。
2'''  == 袁黄后人'''== 
袁黄嫡系后人吴江汾湖镇(原芦墟镇)的袁炳坤,在写给汾湖镇分湖诗社张舫澜社长的信中说:“余祖先自陈州(今河南淮阳)徙江南,散居吴越间。自余廿二世祖富一公珍由语儿溪(今浙江桐乡西南)徙居嘉善净池(陶庄)历近三百年。记载于袁氏家谱。[2]嘉善陶庄的始迁祖为袁珍(字富一)。万历八年(1580年)袁黄在芦墟镇西的来秀里寻得陆龟蒙遗址,决定定居下来,第二年袁黄儿子袁俨在来秀里出生,万历十四年(1586年)考中进士,之后就离开江浙从政宝坻,征战朝鲜。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袁黄举家从嘉兴府嘉善县魏塘镇,搬迁至苏州府吴江县芦墟镇赵田村,从此自称“赵田逸农”,著书隐居赵田村达十二年。死后,依其遗愿葬于嘉善县惠民镇王家村毒蛇浜(解放后改独社浜)。嘉善县陶庄袁家埭的袁姓人家,仍能与袁黄晚年的归隐地吴江市赵田村的袁姓排辈论序。嘉善陶庄镇的袁家埭的袁姓,就是《袁氏家训》所说的“今陶庄诸侄孙相往来者,于汝辈无五服之外亲支。”
'''3 == 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是袁了凡的传世名作,共11600多字,由“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篇文章组成。其中“立命之学”是他69岁晚年之作,“改过之法”和“积善之方”是他早年《祈嗣真诠》中的两篇,“谦德之效”是以前的《谦虚利中》篇。
3月8日,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和苏州等地的部分袁了凡(袁黄)文化研究学者以及了凡公后裔代表共20余人,相聚袁了凡的祖居地——嘉善,共商了凡文化学术研究和纪念性场馆建设的相关事宜,并冒雨赴县开发区(惠民街道)祭拜了凡公墓。
袁了凡是明代杰出的思想家,他出生于嘉善(其祖居地陶庄镇净池),曾在河北宝坻(现属天津市)任县令,晚年迁居北赵田(现属吴江区),他的墓葬地在嘉善县开发区(惠民街道)。了凡公是分湖(现称“汾湖”)沿岸人民的共同先哲,他的励志人生及其学术思想,更是嘉善、江苏吴江以及天津宝坻三地的共同文化思想遗产。<ref>[4http://jsxww.zjol.com.cn/jsnews/system/2016/03/10/020257107.shtml 宝坻、吴江两地了凡研究社团相聚嘉善], 嘉善新闻网,  2016年03月10日</ref>
苏州市吴江区了凡文化研究会成立[5]
本报讯(记者曾凡荣)6日下午,了凡文化研究会在汾湖高新区成立。区政协副主席、区委统战部部长肖仲伟出席会议。
[[File:袁黄后人合影|有框|右]]
'''4 == 主要贡献'''== 
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袁了凡在许多等方面做出了贡献,闪著耀眼的光辉。
在宗教界,在日、韩、美、澳以及港澳台和东南亚等地,袁了凡享有极高的声誉,目前有几十个专门的研究机构。但是,国内对他的认识还很不够。对此,有研究者指出:“以前我们不注重到那些对社会对民间有影响的思想。袁了凡在当时社会裏巷皆知,在今天还在发扬光大,所以我们要转变模式,去研究那些真正影响老百姓的思想!袁了凡应当是浙江思想文化史上重要的一笔,用专门的著作来写!”
'''6 == 人物相关'''== 
人们称袁了凡是江苏吴江人,是与他晚年隐居吴江赵田村有关。
这种先有“江南吴江人”结论的解说,给人以袁了凡仅仅是嘉善县学生的错觉。
'''7 == 家族训导'''== 
日本学者酒井忠夫指出:“袁了凡的学问和思想,创造的原因是他的家庭传统对他的影响。”
袁了凡小时候不仅聪明,而且学习非常用功。袁了凡的老师、山阴人王畿赞扬道:“参坡袁公,名仁,字良贵,浙西嘉善人氏。……武塘袁生表从予游,最称颖悟,馀爱之”。
'''8 == 云谷点化'''== 
隆庆三年(1569年),袁了凡落第南回,在南京“访云谷会禅师于栖霞山中”。
袁了凡把从云谷那裏学得的功过格,作为自己积善立命,开拓命运的工具。随后,通过善书信仰和实践,袁了凡得子、及第、长寿,完成了福禄寿的民间最高愿望。他因此盛赞这一将佛门义理与儒家伦理於一体的“立命之说,乃至精至邃,至真至正之理”。
 
==参考资料==
[[Category:袁姓]]
141,25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