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袁了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袁黃(1533-1606),初名表,後改名黃,字慶遠,又字坤儀、儀甫,初號學海,後改了凡,後人常以其號「了凡」稱之。浙江嘉善縣魏塘鎮(今屬嘉興)人。晚年辭官後曾隱居吳江蘆墟趙田村,故一作吳江人。

袁黃青少年時聰穎敏悟,卓有異才,曾受教於雲谷禪師,對天文、術數、水利、軍政、醫藥等無不研究,補諸生。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知縣辟書院,令高材生從袁受經學。萬曆五年(1577)會試,初擬取第一,因策論違逆主考官而落第。十四年(1586)中進士,為萬曆初嘉興府三名家之一。奉命清核蘇松錢糧,上《賦役儀》,又請減免額外加征米銀10餘條款,被豪紳所阻而作罷。萬曆十六年(1588)授河北寶坻知縣(今屬天津),任職五年,業績輝煌。

萬曆二十年(1592),調任兵部職方主事,適日本侵略朝鮮,朝廷大舉東征,薊遼經略宋應昌上疏請袁黃到軍營贊畫,與劉黃裳浮海渡鴨綠江。平壤戰役時,提督李如松以誘兵迎戰日軍獲勝,袁黃禁止李部下諸將割首級報功,李深為惱恨而引兵東去,派袁黃守平壤,不增撥一兵一卒。後突遇日軍攻城,袁黃率領部下及3000名朝鮮兵擊退之。不久,李如松兵敗碧蹄館,兵部尚書石星主張撥款議和,袁黃上書提出將驕應罷兵。李如松誣袁黃以十大罪狀,袁黃遂罷歸家居,閉戶著書。卒年74歲。

袁黃是明代重要思想家,是迄今所知中國第一位具名的善書作者。他的《了凡四訓》融會道教哲學與儒家理學,勸人積善改過,強調從治心入手的自我修養,提倡記功過格,在社會上流傳甚廣。

信息

中文名稱:袁黃

國籍: 明朝

出生地: 浙江嘉善

逝世日期: 1606年(丙午年)

信仰: 儒釋道

代表作品: 《了凡四訓》

別名: 袁了凡

民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533年(癸巳年)

職業: 思想家

主要成就: 中國第一位具名的善書作


人物介紹

袁了凡於嘉靖十二年(1533年)出生在嘉善縣魏塘鎮(故居陶莊鎮),年輕時聰穎敏悟,卓有異才,為萬曆初嘉興府三名家之一。萬曆十四年中(1586)進士,十六年授寶坻知縣,頗有政績,被譽為「寶坻自金代建縣800多年來最受人稱道的好縣令」。萬曆二十年(1592),倭寇進犯朝鮮,升任兵部職方司主事,不久調任援朝軍營贊劃,謀劃平壤大捷,一舉扭轉戰局。後罷歸鄉里,著書立說,擔任《嘉善縣誌》主筆,1606年夏去世,享年74歲。天啟元年(1621)追敘袁了凡東征之功,贈尚寶司少卿。清乾隆二年(1737)入祀魏塘書院「六賢祠」。

據不完全統計,袁了凡共計有著述22部,198卷,主要有《祈嗣真詮》、《皇都水利》、《評註八代文宗》、《寶坻政書》、《兩行齋集》、《勸農書》、《史漢定本》、《群書備考》、《曆法新書》等。袁了凡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價值最高的一部大藏經《嘉興藏》的最早倡刻者。

不過,袁了凡當年普遍受到當朝的學風批評,王夫之批評其經義說:「經義之有茅鹿門、湯賓尹、袁了凡,皆畫地成牢以陷人者」。《明史·陳幼學傳》載袁黃「妄批削『四書』、《書經集注》,名曰《刪正》,刊行於時」,後經陳氏「駁正」,「鏤板盡毀」[3](卷281)。可知其人生前身後很招致了些爭議,而其《功過格》,黃宗羲則說奉行《功過格》者「與鬼神交手為市」,張爾岐也說袁黃「與天地鬼神為市」,這是切中要害的批評。後明末大儒劉宗周撰《人譜》以明儒家之道德實踐,對流行於其時的袁黃《功過格》進行反撥。

袁了凡是浙江嘉善人,一說江蘇吳江人。據日本學者酒井忠夫考證,袁家祖居嘉興陶莊(明代併入嘉善縣),元末時家境富足。明初,因燕王朱棣奪取皇位,發生「靖難之役」,袁家因與反對燕王的人有交往,而受到牽連被抄家。袁了凡的曾祖的父親倖免於被捕,開始四處奔走逃亡,後定居於江蘇吳江。袁了凡的曾祖袁顥作了吳江縣徐氏的女婿,併入了吳江籍,著有《袁氏家訓》以訓導袁氏後人。袁了凡在《了凡四訓》中,稱與其一同參加會試的嘉善縣書生為「同袍」,另據清人彭紹升所作的《袁了凡居士傳》記載,袁了凡的先祖入贅到嘉善縣,所以他得以補為嘉善縣學生。本文根據上海圖書館藏《袁氏家乘》和袁了凡主編的明萬曆《嘉善縣誌》等資料,參考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結合筆者實地調察袁了凡墓,並對袁了凡及其《了凡四訓》進行考證,以弄清淵源關係,理清事實真相。

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袁黃舉家從嘉興府嘉善縣魏塘鎮搬遷至蘇州府吳江縣蘆墟鎮趙田村,從此自稱「趙田逸農」,著書隱居趙田村達十二年。死後,依其遺願葬於嘉善縣惠民鎮王家村毒蛇浜(解放後改獨社浜)。


袁黃後人

袁黃嫡系後人吳江汾湖鎮(原蘆墟鎮)的袁炳坤,在寫給汾湖鎮分湖詩社張舫瀾社長的信中說:「余祖先自陳州(今河南淮陽)徙江南,散居吳越間。自余廿二世祖富一公珍由語兒溪(今浙江桐鄉西南)徙居嘉善淨池(陶莊)歷近三百年。記載於袁氏家譜。[2]嘉善陶莊的始遷祖為袁珍(字富一)。萬曆八年(1580年)袁黃在蘆墟鎮西的來秀里尋得陸龜蒙遺址,決定定居下來,第二年袁黃兒子袁儼在來秀里出生,萬曆十四年(1586年)考中進士,之後就離開江浙從政寶坻,征戰朝鮮。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袁黃舉家從嘉興府嘉善縣魏塘鎮,搬遷至蘇州府吳江縣蘆墟鎮趙田村,從此自稱「趙田逸農」,著書隱居趙田村達十二年。死後,依其遺願葬於嘉善縣惠民鎮王家村毒蛇浜(解放後改獨社浜)。嘉善縣陶莊袁家埭的袁姓人家,仍能與袁黃晚年的歸隱地吳江市趙田村的袁姓排輩論序。嘉善陶莊鎮的袁家埭的袁姓,就是《袁氏家訓》所說的「今陶莊諸侄孫相往來者,於汝輩無五服之外親支。」

了凡四訓

《了凡四訓》是袁了凡的傳世名作,共11600多字,由「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四篇文章組成。其中「立命之學」是他69歲晚年之作,「改過之法」和「積善之方」是他早年《祈嗣真詮》中的兩篇,「謙德之效」是以前的《謙虛利中》篇。

在《了凡四訓》里,袁了凡以其畢生的學問與修養,融通儒道佛三家思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結合大量真實生動的事例,告誡世人不要被「命」字束縛手腳,要自強不息,改造命運。《了凡四訓》蘊涵著中國文化的深邃和智慧,被譽為「東方第一勵志奇書」,問世以來深受推崇,被佛教界稱讚為積德行善、改造命運的典範而廣為印行,流傳足有幾千萬冊。袁了凡及其《了凡四訓》對提高人們的道德素質、改造社會產生了重大影響。

香港中華道德學會讚美袁了凡以「改造命運的精神,創造自己的幸福,以及社會、國家,乃至全人類的光明前途」,稱此書「是創造幸福的寶典」。曾國藩對《了凡四訓》最為推崇,讀後改號滌生,「滌者,取滌其舊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也。』」將其列為子侄必讀的第一本人生智慧之書。胡適先生則認為,《了凡四訓》是研究中國中古思想史的一部重要代表作。

寶坻、吳江兩地了凡研究社團相聚嘉善

3月8日,來自北京、天津、上海和蘇州等地的部分袁了凡(袁黃)文化研究學者以及了凡公後裔代表共20餘人,相聚袁了凡的祖居地——嘉善,共商了凡文化學術研究和紀念性場館建設的相關事宜,並冒雨赴縣開發區(惠民街道)祭拜了凡公墓。

袁了凡是明代傑出的思想家,他出生於嘉善(其祖居地陶莊鎮淨池),曾在河北寶坻(現屬天津市)任縣令,晚年遷居北趙田(現屬吳江區),他的墓葬地在嘉善縣開發區(惠民街道)。了凡公是分湖(現稱「汾湖」)沿岸人民的共同先哲,他的勵志人生及其學術思想,更是嘉善、江蘇吳江以及天津寶坻三地的共同文化思想遺產。[1]

蘇州市吳江區了凡文化研究會成立

本報訊(記者曾凡榮)6日下午,了凡文化研究會在汾湖高新區成立。區政協副主席、區委統戰部部長肖仲偉出席會議。


據了解,了凡文化研究會的宗旨是團結文化界、佛教界以及袁黃(了凡)後裔等各方面人士,研究袁黃(了凡)與佛教文化、傳統文化、吳江地域文化本身以及之間的關係,並且引導組織廣大民眾發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為我區乃至全國的文化事業作出貢獻。下圖為凡公後人合影

主要貢獻

作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袁了凡在許多等方面做出了貢獻,閃著耀眼的光輝。

博學多才、涉足極廣


袁了凡在佛學、農業、民生、水利、醫學、音樂、幾何、數術、教育、軍事、曆法和太乙六壬奇門「三式」絕學等,「莫不洞悉原委,撰有成編。」

袁了凡是「文理全才」的人物。他是明朝著名的農學家、水利學家及曆法學家。譬如,他所著《曆法新書》涉及46種曆法,有歲差總數積算、五緯總數積算、推天正冬至五星自行限度、求第一東西差、求太陽食甚定分、求日月出入帶食所見分秒、求朔望交會約率、四平方求弦術、太白黃道南北緯度、黃道南北各像內外星經緯度等,共150多種求算方法,學問深邃。

袁了凡善於總結。譬如,他結合自己的經驗探討研究舉業之道,組織編纂了《群書備考》等參考書。明朝末年,是嘉善歷史上人才輩出、群星璀璨的年代。如在萬曆年間,嘉善有狀元國相錢士升、名臣魏大中等進士29人,占明清兩朝進士總數的六分之一,超過了任何年號。嘉善是全國26個巍科大縣之一,這也與袁了凡等人在教育上的貢獻分不開。

江南善舉運動的宣導者

明朝末年,江南社會變動劇烈,道德體系紊亂。作為社會精英的士紳階層,為了教化民眾,將勸善懲惡的諸多事例刊刻成「善書」,通過小說、說唱而流行於民間,宣揚「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以通俗的形式將「民眾的道德」具體化。

在善書的形成、發展和流傳過程中,袁了凡的言行經歷對善書思想的興盛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產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袁了凡的《了凡四訓》是善書中的經典之作,勸善是全書的重點和宗旨,「積善篇」占了全書一半的篇幅。它闡明了善的含義、明辨善惡的標準、行善的道理和方法。

袁了凡為江南民間慈善事業的興盛起了指導作用,奠定了思想基礎。袁了凡與另一位嘉善名人陳龍正的父親陳於王,是萬曆十四年(1586)的同科進士,兩人情趣相投,常探討修德行義之舉,兩家還結為兒女親家。袁了凡極為賞識陳龍正,稱讚他「孝思最深,所至不可量」。

崇禎年間,陳龍正在嘉善倡舉同善會,崇禎十四年(1641)又建立同善會館,作為經辦善業的常設機構和公所。同善會館是江南最早興起的民辦慈善組織,是近代中國慈善組織的雛形,成為後來風行全國的鄉村社會團體,引發了清代民間力量組織介入慈善機構的浪潮,具有重大意義。

功過格的積極實踐者


功過格是最具中華文明特色的事物之一,它把每日所做之事,按其善惡增減記數,是一種道德自律的工具。功過格的出現,標誌著中國人認識到可用自己的手改變自己的命運,改變吉凶,這是精神生活中劃時代的成果。

袁了凡提倡以記「功過格」的方法,「隱惡揚善」、「遷善改過」,進行道德自律,規範自己的行為,達到自我修養、完善人生的目的。袁了凡作為功過格的提倡者和身體力行者,強調個人改變命運的力量,用善書來鼓動社會流動和提升社會地位,為後來者樹立了榜樣,他的言行經歷對後世道德倫理思想的變遷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在宗教界,在日、韓、美、澳以及港澳台和東南亞等地,袁了凡享有極高的聲譽,目前有幾十個專門的研究機構。但是,國內對他的認識還很不夠。對此,有研究者指出:「以前我們不注重到那些對社會對民間有影響的思想。袁了凡在當時社會裏巷皆知,在今天還在發揚光大,所以我們要轉變模式,去研究那些真正影響老百姓的思想!袁了凡應當是浙江思想文化史上重要的一筆,用專門的著作來寫!」

人物相關

人們稱袁了凡是江蘇吳江人,是與他晚年隱居吳江趙田村有關。

編修《嘉善縣誌》

萬曆二十一年五月十八日((1593年6月16日),朝鮮戰場上被罷官的袁了凡回到家鄉嘉善。由於嘉靖年間嘉善深受倭寇之害,「方策舊章、遺編故牒,悉付之灰燼,……致使考核無憑」,風氣民情為之大變,嘉善知縣章士雅正為編修縣誌發愁。

袁了凡知道後,即拿出自己家藏資料,說縣誌的十分之六七已經具備了。章士雅「遽然色喜」,邀請袁了凡擔任主筆。袁了凡以「罪隸之氓三緘,自戢猶懼後議」推辭。章士雅則說:了凡先生文名揚海內,「琅琅炳炳,迄於今不衰」,請勿再推卻。

萬曆二十四年(1596),章士雅主持重修的《嘉善縣誌》12卷刊印。全志資料翔實,內容豐富,創繪全縣20區詳圖,為現存嘉善縣誌之佳作。

隱居吳江趙田

在《嘉善縣誌》的序文裏,袁了凡袒露了隱居心跡:「夫侯產姑蘇而宰武塘,余產武塘而遁跡姑蘇。」萬曆二十一年(1593)後,袁了凡舉家搬遷到嘉善西北部的分湖對岸的趙田村。

袁了凡為何晚年隱居趙田?筆者分析,一是由於兄弟眾多,居所狹隘。他有兄弟六人,袁家子孫繁衍,在魏塘鎮的舊宅日顯狹窄。二是他精通星象地理之術,避開兵燹戰火之地。在古代,地處水路要津的嘉善首當其衝,如明朝時倭寇騷擾嘉善達19次之多,但始終未染指趙田村所在的蘆墟鎮。

趙田村地處吳江蘆墟鎮東,袁了凡建萬卷樓用於藏書。隨後他所編撰之書,多署「趙田逸農袁黃坤儀甫」、「趙田逸農袁黃坤儀甫書」、「趙田逸農了凡袁黃坤儀著」等,這也是後人稱他是趙田人的緣由所在。

吳江人的由來

最早稱袁了凡是吳江人的,是明末清初的潘檉章和葉紹袁。

潘檉章(1626-1663),吳江平望人,他在《松陵文獻》中稱袁了凡「邑之趙田人也。地與嘉善接,因入籍嘉善」。葉紹袁(1589-1648),吳江北厙人,明末文學家,袁了凡養子。他在《湖隱外史》中說:「司馬袁公了凡先生諱黃,祖籍蘆墟人,後由嘉善遷分湖,復遷趙田。」

兩人不提袁了凡及其祖、父三代人在嘉善縣城150年的居住歷史,也不提袁了凡本人61歲前的嘉善經歷,以他晚年的隱居生活,得出他是吳江人的「結論」。這也就成為後人稱袁了凡是吳江人的慣例。

人們談及袁了凡,最多引用的是清朝彭紹升《袁了凡傳》之說:「袁了凡,名黃,江南吳江人。……了凡之先贅嘉善殳氏,遂補嘉善縣學生。」

這種先有「江南吳江人」結論的解說,給人以袁了凡僅僅是嘉善縣學生的錯覺。

家族訓導

日本學者酒井忠夫指出:「袁了凡的學問和思想,創造的原因是他的家庭傳統對他的影響。」

袁了凡在家學傳統的培養中成長,其曾祖父袁顥在《袁氏家訓》中,提倡救世助人、積善行善、謙虛修德等訓誡。

袁了凡的父親袁仁對儒學具有很高的造詣,與大學者王陽明、王艮(心齋)、王畿等在學問上有交往,跟唐伯虎是知己。袁仁博學又善於教育,對袁了凡早年的影響極大。他教導的重心在修身:「士之品有三,志於道德者為上,志於功名者次之,志於富貴者為下。」

家庭的教育為袁了凡思想的形成播下了最初的種子。

袁了凡小時候不僅聰明,而且學習非常用功。袁了凡的老師、山陰人王畿讚揚道:「參坡袁公,名仁,字良貴,浙西嘉善人氏。……武塘袁生表從予游,最稱穎悟,餘愛之」。

雲谷點化

隆慶三年(1569年),袁了凡落第南回,在南京「訪雲谷會禪師於棲霞山中」。

雲谷禪師是當時佛門的高僧大德,韜光養晦,專做苦行。

雲谷對袁了凡的宿命觀不以為然,用佛教善自獲福、惡自受殃的因果報應思想及儒家的修善立命觀念以及禪宗的善惡福報義理,開導他掌握自身的命運,放棄傳統的宿命觀。雲谷告誡說:要以積極的道德行為求得立命之道,先天的命運可由後天的修善加以改變,並出示功過格給袁了凡。

雲谷相會是袁了凡人生的重大轉折點,對他「心性」修養影響最深最大,徹底改變其宇宙觀。此後,袁了凡認識到自己宿命論的錯誤,從追求不墮落是凡夫的理想出發,改號為「了凡」,在於由此「悟立命之說」。

袁了凡把從雲谷那裏學得的功過格,作為自己積善立命,開拓命運的工具。隨後,通過善書信仰和實踐,袁了凡得子、及第、長壽,完成了福祿壽的民間最高願望。他因此盛讚這一將佛門義理與儒家倫理於一體的「立命之說,乃至精至邃,至真至正之理」。

參考資料

  1. 寶坻、吳江兩地了凡研究社團相聚嘉善, 嘉善新聞網,  2016年0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