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2,954
次編輯
變更
永乐大典
,無編輯摘要
乾隆元年[[全祖望]]住[[李绂]]家中,通过李绂借阅《[[大典]]》,辑出[[王安石]]《[[周官新义]]》60卷、高氏《春秋义宗》150卷等。[[清代]]修《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512种书,均见于《四库全书总目》,包括已失佚的[[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薛居正]]《旧五代史》、[[林宝]]《[[元和姓纂]]》、[[胡瑷]]《[[洪范口义]]》、[[赵善湘]]《[[洪范统一]]》、《[[两朝纲目备要]]》(佚名)、[[周巽]]《[[性情集]]》、[[钱宰]]《[[临安集]]》、[[路振]]《[[九国志]]》、《[[东南纪闻]]》(佚名)等巨篇,皆由[[邵晋涵]]自《永乐大典》辑出。嘉庆中叶修《[[全唐文]]》,从中辑出大量唐文,学者[[徐松]]又辑出《[[宋会要]]》500卷、《[[宋中兴礼书]]》300卷、《[[中兴礼书续编]]》80卷;至清代[[戴震]]在四库馆发现《永乐大典》几乎保存了完整的《水经注》(卷11127至卷11141),[[郦道元]]《[[水经注序]]》原已失佚,也由《[[永乐大典]]》保存。其他的辑文还有《[[析津志]]》等。
《永乐大典》收录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种之多,上至先秦,下达明初,这在当时真可以说是“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宋元以前的佚文秘典,多得藉以保存流传。收录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无所不包。所辑录书籍,一字不易,悉照原著整部、整篇、或整段分别编入,这就更加提高了保存资料的文献价值。全书体例“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检索非常方便。全书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目录六十卷,共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三亿七千万字。该书编成后,即珍藏在南京的文渊阁。永乐迁都后,又移至北京,深藏在故宫内的文楼(即文昭阁)里。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八月,誊写副本一部,从此《永乐大典》才具有正副两部,分别珍藏在[[文渊阁]]和[[皇史宬]]两处。全书举凡天文、地理、人伦、国统、道德、政治制度、名物、奇闻异见以及日、月、星、雨、风、云、霜、露和山海、江河等均随字收载。全书分门别类,辑录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八千余种古书资料,大凡经史子集与道释、医卜杂家之书均予收辑,并加以汇聚群分,甚为详备。它保存了明代以前大量的哲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学、 [[ 艺术 ]] 、 [[ 宗教 ]] 、科学技术等方面丰富而可贵的资料。
《永乐大典》汇集了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八千余种古书典籍,除了著名的经史子集,还有哲学、文学、 [[ 历史 ]] 、地理、宗教、医卜等各类著作,包罗万象,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它比著名的《 [[ 不列颠百科全书 ]] 》成书年代早了300多年。
《永乐大典》内容包括诗文、戏曲、僧、道、医药、工艺等方方面面,其中,《永乐大典》还收录了许多后世已经残缺或佚失的珍贵书籍,如《 [[ 薛仁贵征辽事略 ]] 》、宋本《 [[ 水经注 ]] 》等,其所征引的材料,都是完整地抄录原文,因而许多宝贵的文献能保存其原貌,人们称《永乐大典》为“辑佚明初以前珍本秘籍的宝库”。
《永乐大典》的编排方式非常科学,有点类似于今天字典的拼音检字法,只是当时依据的是[[明朝]]的《 [[ 洪武正韵 ]] 》。其体例是“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也就是说,每个韵目下有很多单字,每个单字下分列与之相关的天文、地理、人事、名物以及诗文词曲等各方面的内容。在书的前面,用不同的字体演绎一个“门”字,端庄的楷书、狂放的草书、秀美的隶书,尽显汉字的魅力。这册书引用古书66种,插图46幅,它记载了中国古代不同等级的门,如白虎门、玄武门等,以及门的结构、类别、式样和奇闻逸事,丰富多彩。
《永乐大典》于永乐六年编修完成,被收藏于[[南京]]的文渊阁。永乐十九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也将《永乐大典》带到了京城,收藏在皇宫内的文渊阁。
完整的《永乐大典》单册,高50.3厘米,宽30厘米,用明代营造尺来量,高一尺五寸六分,宽九寸三分。开本宏大,具有皇家的威仪和气魄<ref>[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HIFM0L405508UER.html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仿真影印出版《永乐大典》概况],网易网,2019-06-13</ref>。
每册《 [[ 大典 ]] 》约有50叶(页)左右,主要都是二卷一册,一卷一册或三卷一册。书叶采用雪白、厚实的树皮纸,翻开书发出淡淡书香,十分讲究和美观。
古籍的书衣就是现代书籍的封面,因为像人穿的衣服一样包裹在书的外面,就有了" “ 书衣" ” 这个形象的称呼。《永乐大典》的书衣用多层宣纸硬裱,最外面有一层黄绢连脑包过,格外庄重。这种很像现代书籍的装帧形式叫做" “ 包背装" ” ,是[[元朝]]和明朝前期书籍装帧普遍采用的方式。包背装书籍应该是立着插在书架上,不像后来的线装书是躺在架子上的。可以想象,一万多册开本宏阔的《永乐大典》摆在架上,如同一个小型图书馆,可谓煌煌巨制。
书衣正面的左上方黏有一个长方形的书签,框内题" “ 永乐大典" ” 四字,字下方还有双行小字,说明这册书的卷数。书衣正面的右上方还黏有一个框,里面用墨笔题写这一册所属的韵目,又低一字注明这一册是该韵目的第几册。如果手里有一部当时通用的《 [[ 洪武正韵 ]] 》的话,按图索骥,就能十分方便地从一万多册《大典》中检索到自己需要的内容。
===行格===
从《永乐大典》的残本上,还可以看到其中的插图,这些图画全部采用白描手法,描绘的山川、名物、人物、城郭等形态逼真,十分精致,是古代书籍插图中的精品。
《永乐大典》完整的时候,插图的式样和种类一定非常多,如果单独编一本《永乐大典》插图集的话,那简直就是古代文明的一次大展示。清代大学者[[纪晓岚]]在他的《 [[ 阅微草堂笔记 ]] 》中曾经说到他编纂《四库全书》时,有一次翻到《永乐大典》上宋代兵器“神臂弓”的图画,很是惊讶。按照《永乐大典》上的记载,“神臂弓”可以立在地上,扣动扳机,箭飞出去可以穿透300步以外的铁甲,宋朝的军队用“神臂弓”来对付金兵很有效果。宋军对这一利器的使用有严格的军法要求,绝对不能遗失或被金兵得去。“神臂弓”在[[元世祖]]的时候失传了。结果“神臂弓”最终随着《永乐大典》而消亡了。
===编排===
一部《 [[ 大英百科全书 ]] 》,它的辞条是用英文26个字母的顺序来编排的,那么在中国古代,如何把规模宏大的《永乐大典》组织成一个整体,让人很快能检索到要找的内容呢?《永乐大典》的编纂者们采用了“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这幅《永乐大典》图版中,卷端第一行下方“ [[ 四霁 ]] ”就是韵目的顺序和名称,第二行的“寄”字就是属于霁韵的一个韵字。别看只有三个字,作用可是很大的呢!
当代专家学者要编纂一部百科全书 ,往往要先确定条目,再根据大量的资料逐条撰写。像《大英百科全书》和《 [[ 中国大百科全书 ]] 》都是这样。《永乐大典》的编纂者们也要根据文献中的语词来确定条目,不过他们并不撰写什么文字,而是把各种典籍中凡出现过这个条目的一段记载,甚至整部书籍全都抄录下来,还要点明采自什么文章、书籍,是何人撰写的,让人明晰出处,可以查考。这种做法,有点类似[[孔子]]所说的“述而不作”。
《永乐大典》记载内容通行的规则是用一行的大字墨书辞目,用双行小字朱笔记载作者和书名,墨笔记载书中的篇名和内容,就像这幅图版看到的样子。
韵字下面也有文章:《永乐大典》裁选的典籍或文章一般都列在辞目下面。但根据具体情况,有些也列在标目字的下面。比如图版中的标目字“昭”的下面,就把《 [[ 左传 ]] 》中关于 [[ 鲁昭公 ]] 一节的记载全部列在下面,而且一列就是好几卷。
古音古字汇于书中:《永乐大典》在检索字的下面首先要注明该字在《 [[ 洪武正韵 ]] 》中的音韵和最早的出处、训释,还要标明 [[ 篆 ]] 、 [[ 隶 ]] 、 [[ 行 ]] 、 [[ 草 ]] 、 [[ 楷 ]] 等各种书体和异体字,内容十分丰富。你看这个标目字“冀”字下面就列举了“冀”各式各样的写法,真像书法字典一样。
《永乐大典》前后编纂过两次,第一次编纂开始于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由解缙、[[胡广]]、[[胡俨]]、[[杨士奇]]等人负责,召集了147人,于次年完成了编纂工作。名《 [[ 文献大成 ]] 》,当时的明成祖朱棣阅读后非常不满,命令重新编纂。
===重纂===
永乐三年(1405年),明成祖再命 [[ 解缙 ]] 、 [[ 姚广孝 ]] 、 [[ 郑赐 ]] 等人重纂,这次因为采选的书籍众多(集齐了全国所有的书目),参与的朝臣文士、宿学老儒达到2.16万人。
《永乐大典》完成后,[[明廷]]又在各地征召了大批缮书人进行描栏、清抄、绘图和圈点工作,由于人员数量过多,已经无法统计了。
《永乐大典》在永乐年间纂修完成后,只抄录了一部,叫做“永乐正本”;到嘉靖朝,怕大典有损,又重录了一部,称为“嘉靖副本”。因为两部大典都深藏在皇宫中,没有刊印,流传稀少,在朝代更迭、内忧外患中被偷盗、抢掠、焚烧,“正本”消失了,“副本”也只剩下400余册。《永乐大典》从编纂到毁灭的600年间,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和千古之谜。
《永乐大典》纂成后,被放置在南京文渊阁的东阁。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移都 [[ 北京 ]] ,挑选了一部分藏书带到[[新都]],《永乐大典》在正统年间正式被放置在[[文楼中]]。永乐和万历年间,虽然都曾有人提议过刊刻,都因“工费浩繁”未能实现。
在明朝皇帝中,[[明世宗]](嘉靖皇帝)最喜爱《永乐大典》,平时在案头上常备几册大典以供随时翻阅。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宫中发生大火,三大殿都被烧毁。火势蔓延,很快便危及文楼中的大典。明世宗连夜下了三道金牌,令人把大典及时抢救出来。为防止今后再遭受类似祸患,明世宗萌生了重录大典的想法,并同大臣徐阶反复商议此事。
[[File:《建炎以来系年要录》.jpg|有框|右|[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6167424360&di=3a0ec9bb4bb026c164df33034849904b&imgtype=0&src=http%3A%2F%2Fimg31.ddimg.cn%2F93%2F25%2F23452401-1_u_1.jpg 原图链接][http://product.dangdang.com/23452401.html?ddclick_reco_reco_alsoview 来自当当网 图片 ]]]
《永乐大典》由于卷帙浩繁,参加纂修人员众多,因此前后体例不一,前后错互舛误之处,亦在所难免,但这并不影响它的巨大价值。《永乐大典》的最大贡献在于保存了我国明初以前各种学科的大量文献资料。在这方面,清代一些学者对《永乐大典》所作辑佚工作是有一定成绩的。乾隆年间开《四库全书》馆时,[[安徽]]学政[[朱筠]]奏请" “ 校《永乐大典》,择其中人不常见之书辑之" ” ,得到[[清高宗]]的批准,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设立了《四库全书》馆" “ 校勘《永乐大典》散篇办事处" ” ,先后参加者共三十九人,其中有著名学者[[戴震]]、[[邵晋涵]]、[[周永年]]等。到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共辑出书籍:经部六十六种,史部四十一种,子部一百零三种,集部一百七十五种,总计三百八十五种,四千九百四十六卷。其中重要的文献如[[西晋]][[杜预]]的《春秋释例》、[[唐林宝]]的《元和姓纂》、[[北宋]][[薛居正]]的《旧五代史》、[[南宋]][[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代]]医学名著《苏沈良方》、《博济方》、《伤寒微旨》等都是亡佚已久的秘籍,全赖《永乐大典》才得保存下来。
中国古代浩瀚的文化典籍流传到今天的只有百分之一、二,其他因为自然或人为的破坏,最终在历史长河中湮灭了。古代典籍是承载古代文明和文化的"郑和宝船",它的形态、语言和内容是一个时代历史的真实写照,能激起人们探秘寻宝的强烈冲动。
《永乐大典》就是这样的一个“宝船”,它曾经如此庞大和华丽,把中国14世纪以前的文化统统装入它的仓中。道教在元朝经历一次毁灭性的打击,元朝的统治者几乎烧毁了所有关于道教的书。到了明代,流传于世的道家经典不足宋元时候的三分之一。而《永乐大典》则最大限度的记载了明朝以前所有的道家经典。可如今,人们只能通过露在水面上的一小段桅杆来猜测这艘沉没宝船的一切了。 [[ 历史 ]] 上的《永乐大典》带给人们太多的惊奇和赞叹,它的毁灭也带来了同样强烈的悲伤和遗憾,留给后世许多有待探寻的谜。当代许多人不知道《永乐大典》是一部什么书,还有许多对《永乐大典》耳熟能详的人恐怕一生也无缘见到《永乐大典》的原貌。
《永乐大典》所载之书以宋元时期的著作为多,到明代编辑《 [[ 文渊阁书目 ]] 》时,这些著述已经是十不存三、四了。到了清代,只有十之一、二还在流传。加上《永乐大典》收录的典籍除比较正规的儒家典籍、史传百家、历代文集等,还收录了大量的方舆志乘、小说戏曲、医学方技、道佛典籍等,所以历代学者都把《永乐大典》看作辑佚之渊薮,他们在其中爬梳整理,把分散在各卷中的典籍汇总起来,使许多佚书得以重现人世。
清代学者辑录宋、元文人的诗歌文集和宋、元两朝的史料最为丰富。近现代以来,戏曲、地方志、科技书籍和医学著作开始被人们重视和辑录。大典中的佛教、道教资料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一下历代辑佚的过程和成果。
[[File:亨廷顿图书馆.jpg|有框|右|亨廷顿图书馆[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6190970229&di=f512e3b52966004657f4d72e0dd68d8f&imgtype=jpg&src=http%3A%2F%2Fimg1.imgtn.bdimg.com%2Fit%2Fu%3D456884216%2C3752228614%26fm%3D214%26gp%3D0.jpg 原图链接][http://zx.zmgov.com/detail/id/cbb347bdea4191a8b3271338f348ccd9 来自山西信息港网 图片 ]]]
2014年11月7日,在[[美国]][[洛杉矶]]亨廷顿图书馆,参观者在一次小范围展出上拍摄《永乐大典》。位于洛杉矶的亨廷顿图书馆在馆藏书籍中偶然发现一册《永乐大典》嘉靖手抄本<ref>[http://www.docin.com/p-947555145.html 靖手抄本《永乐大典》存一叶 传在废纸中找到],豆丁网,2014-11-01</ref>。这册《永乐大典》包括两卷:第10270卷《 [[ 教世子 ]] 》及102071卷《文王世子篇》,主要讲述了皇室家族应当怎样教育皇子,其中大量引用了《 [[ 礼记 ]] 》等12部文献,包括4部现已完全失传的文献。该卷由曾经在中国传教的怀挺传教士于1900年带回美国,并传给子女,他的女儿在1968年将它赠与亨廷顿图书馆。亨廷顿图书馆于2014年12月13日起为《永乐大典》举行特别展出,将这部封尘已久的古书呈现给参观者。
==重聚经历==
===官私辑佚===
[[全祖望]]和[[李绂]]都是清代的大学者。雍正年间开三礼馆,全、李二人供职翰林院,得以接触《永乐大典》。他们在《永乐大典》中看到许多世上未见之书,惊呼为" “ 宇宙之鸿宝" ” 。两人一商量,觉得应该先把想见而不可得的书籍辑录出来。全祖望写了《 [[ 抄永乐大典记 ]] 》,认为最需要辑录的有五类书,就是经、史、志乘、氏族、艺文。从此,两人每天看20卷,把想辑录的书名签出,再由另外四人抄写。就这样每天爬梳,整理出[[王安石]]《周官新义》、[[高氏]]《春秋义宗》等十多种书籍。可是卷帙浩繁的《永乐大典》两个人怎么能看过一遍呢?长期的辑佚工作让两人感到身心疲惫。第二年全祖望罢官回乡,辑佚工作只好作罢。但全、李二人的辑佚成果却引起了学者们的普遍关注,为以后《四库全书》馆臣系统辑佚《永乐大典》奠定了基础。
清代乾隆皇帝很想比肩中原皇帝,想做一番大事。[[康熙]]、[[雍正]]朝曾纂修过一部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乾隆]]皇帝对这种类书的体例很不以为然,他说,类书虽然能够兼收并录,极方策大观,但“因类取裁”的方法使得人们无法看到书籍的全貌,溯其源流,征其来处。他要做前人未做之事,修纂一部大型丛书──《四库全书》,以补类书的缺失。还把藏《四库全书》的阁名用渊、源、津、溯来命名,凸显他的这部书才真正能够“溯其源流”。这时,安徽学政[[朱筠]]和四库总裁[[于敏中]]都建议乾隆皇帝辑佚《永乐大典》中的大量散佚古籍,得到了乾隆皇帝的重视。在开四库全书馆之初,他连颁两道圣旨,下令辑佚、汇订《永乐大典》中的古书善本。
乾隆三十八年,四库全书馆校勘《永乐大典》,参加辑佚的有当时著名学者[[戴震]]、[[邵晋涵]]、[[周永年]]等共39人。其中,周永年在宋、元人诗文集上用力最勤。邵晋涵辑《 [[ 旧五代史 ]] 》、《 [[ 九国志 ]] 》, [[ 戴震 ]] 辑《 [[ 算经 ]] 》,也各有所成。到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辑出经、史、子、集四部书共385种、4946卷。著名的有后来被列入二十四史的《旧五代史》、记载南宋初年史实的重要著作《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 》、查考唐人世系的《 [[ 元和姓纂 ]] 》、目录学名著《 [[ 直斋书录解题 ]] 》和西晋杜预的《 [[ 春秋释例 ]] 》等。至于宋元人的诗文集更达到了175种,许多失传的重要典籍都通过这次辑佚恢复了原貌。
但乾隆皇帝与永乐皇帝不同,没有兼收并蓄的胸怀,加之满清定鼎中原刚刚百年,对宋、明人指斥谩骂北方少数民族的言辞十分忌讳。所以在辑佚中坚持儒家正统观念,认为“菁华已尽,糟粕可弃”,凡佛道、戏曲、小说等概不辑录,对于牵涉违碍的言辞也毫不留情面,一概删去。有些科技方面的著作,如[[邓御夫]]的《农历》200卷详细程度超过《 [[ 齐民要术 ]] 》,还有些军事方面的发明为怕洋人学去,也都丢掉,不加采录。甚至已经辑佚出的散片如《 [[ 兼金合璧 ]] 》、《 [[ 晋史挥尘 ]] 》等,或签出的典籍《 [[ 元一统志 ]] 》等重要的方志类书籍,都弃置不顾,所以,这次系统辑佚古书工作留下了永远不可弥补的遗憾。
据文津阁藏本,所谓的《四库全书》共收录古籍3503种、79337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但是,凡是被满清统治者认为不符合他们观点的著作,均不能抄入《四库全书》,均被删减掉了,可惜,这类著作共有6793种、93551卷,比收入《四库全书》的著作多出将近一倍。因此常常被人诟病为明为修书实为毁书,为了控制民间反对异族统治的言论,而实行毁书达到以愚黔首的目的。
四库馆对《永乐大典》进行系统辑佚后,嘉庆间纂修《 [[ 全唐文 ]] 》和《大清一统志》时都曾用过《大典》中的史料。不过贡献最大的是徐松的辑佚工作,他辑佚的《 [[ 宋会要 ]] 》500卷、《 [[ 宋中兴礼书 ]] 》、《 [[ 续中兴礼书 ]] 》、《 [[ 元河南志 ]] 》等都是超过100卷的大书。以后文廷式辑录过《 [[ 元高丽记事 ]] 》、《 [[ 宋状元及第图 ]] 》等, [[ 缪荃孙 ]] 辑录过《 [[ 明泸州志 ]] 》、《 [[ 明永乐顺天府志 ]] 》,[[董康辑]]录过《 [[ 宪台通记 ]] 》,不过规模都要小多了。
===近代收集===
===近现代辑===
近现代因为《永乐大典》的散失,能够利用的只有区区400册,但仍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特别是民国间国立北平图书馆的赵万里在1928年到国立北平图书馆工作后,就开始了对《永乐大典》的辑录工作,辑录了《陈了翁年谱》,还以多年功力,从各种载籍中搜求逸佚,编纂成《校辑宋金元人词》73卷,其中采用《永乐大典》佚文颇多。[[赵万里]]和[[陈恩惠]]等人,在日据时期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坚持辑录工作,他们发现《四库全书》中的若干种《永乐大典》辑本与现存《永乐大典》原本文字有出入,根据当时[[陈恩惠]]建议,把《永乐大典》辑佚工作列入工作计划中。陈恩惠具体负责核对《四库全书》。由赵万里将佚文确定后,雇请两位抄写人员进行抄写,辑佚工作进行了6年,辑出史部、子部、集部,特别是方志、文集等总数达213种。其中的《元一统志》、《 [[ 析津志辑校 ]] 》、《 [[ 薛仁贵征辽事略 ]] 》等后来都经过再辑得以出版。这时期的辑佚还有郭沫若的《大德南海志》、[[钱南扬]]的《 [[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 ]] 》、栾贵明的《 [[ 四库辑本别集拾遗 ]] 》等。
===《元一统志》===
元代地理总志《元一统志》原书近800卷,记载元代地理疆域沿革、山川、湖泽、物产、土贡等,是研究元史的重要资料。赵万里从1944年开始,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元一统志》佚文,又从元至正刻本残帙辑出传录的《元一统志》2册,从[[常熟]]瞿氏藏抄本辑出传录的《元一统志》2册,从[[吴县]][[袁廷梼]]家抄本《元一统志》辑出残帙1册。由于其他原因,《元一统志》的辑佚工作停滞了20年。1965年,赵万里辑出明《寰宇通志》、《 [[ 明一统志 ]] 》等书所引用《元一统志》资料,经反覆校勘,合为一体,该辑本终于在1966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析津志》===
《 [[ 析津志 ]] 》是元末[[熊梦祥]]所撰、记述元大都的书,为现存最早记述北京地方史地的专著,其中可以得见元大都和金中都的官署、水道、仿巷、庙宇、风俗等。现时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辑《析津志》是在赵万里等先生辑佚的基础上,由善本部集体汇集整理,最后完成的。《析津志辑佚》的版本有四个来源:一是《永乐大典》原本;二是《 [[ 日下旧闻考 ]] 》所载;三是[[徐维则]][[铸学斋]]所藏抄本,即所谓《 [[ 宪台通记 ]] 》中所载;四是北大图书馆所藏[[缪荃孙]]从《永乐大典》辑《 [[ 顺天府志 ]] 》残卷和来自[[孙殿起]]的本馆所藏明初辑抄《永乐大典》的《顺天府志》残卷。可以说是百年来许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析津志辑佚》一书后经首都博物馆[[赵其昌]]校订,1983年9月由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
===《大典戏文三种校注》===
[[钱南扬]]《 [[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 ]] 》辑录《 [[ 小孙屠 ]] 》、《 [[ 张协状元 ]] 》、《 [[ 宦门子弟错立身 ]] 》三出戏曲。
戏曲在大典,“戏”字韵下为戏文(南词),“剧”字韵下为杂剧,十之六七没有传本。《 [[ 四库 ]] 》馆臣以戏曲鄙俗,未加辑录。大典收录“戏文”有33种、“杂剧”90种,较古的宋元南戏除《 [[ 荆钗记 ]] 》、《 [[ 白兔记 ]] 》、《 [[ 拜月记 ]] 》、《 [[ 杀狗记 ]] 》、《 [[ 琵琶记 ]] 》诸本外,明初尚存《 [[ 破窑 ]] 》、《 [[ 跃鲤 ]] 》、《 [[ 金印 ]] 》、《 [[ 牧羊 ]] 》等记,而《 [[ 小孙屠 ]] 》一本以北曲诸牌与南曲“风入松”合套,开南北合套风气之先。其他如《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等保持了许多失传古剧的资料,都十分生动。大典所存南戏残本,是南戏研究的重要资料。赵万里之外,[[谭正璧]]也较早关注过大典中的戏文,著有《 [[ 永乐大典所收宋元戏文三十三种考 ]] 》(话本与古剧),1979年,中华书局出版了钱南扬《 [[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 ]] 》一书,引起了学术界的研究热潮,[[胡竹安]]、[[郝朴宁]]、[[赵日]]和等在对南戏体制的研究、三种戏文校补、沈等方面也做出了成绩。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