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中華白海豚

增加 2,20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unreferenced|time=2020-01-07T05:56:15+00:00}}
<img src="https://www.afcd.gov.hk/tc_chi/conservation/con_mar/con_mar_chi/con_mar_chi_chi/images/cwd_main1.jpg" width="250"><small>[https://www.afcd.gov.hk/tc_chi/conservation/con_mar/con_mar_chi/con_mar_chi_chi/images/cwd_main1.jpg 原圖鏈結] </small>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10px 0 10px; text-align:left">
{| class="wikitable"
|<center>'''中華白海豚'''<br><img src="https://www.afcd.gov.hk/tc_chi/conservation/con_mar/con_mar_chi/con_mar_chi_chi/images/cwd_main1.jpg" width="250"></center><small>[https://www.afcd.gov.hk/tc_chi/conservation/con_mar/con_mar_chi/con_mar_chi_chi/images/cwd_main1.jpg 原圖鏈結] [https://www.afcd.gov.hk/tc_chi/conservation/con_mar/con_mar_chi/con_mar_chi_chi/con_mar_chi_chi.html 圖片來自網站名稱 漁農自然護理署]</small>
|}
</div>
''' 中華白海豚''' (學名:Sousa chinensis),又稱 太平洋駝背(海)豚、印太洋駝背(海)豚[2],臺灣俗稱為 媽祖魚[3][4][5],是一種背鰭前部隆起的海豚(有地域差異)。生活在 西太平洋 和 東印度洋 的熱帶及溫帶沿岸海域,偶爾出現在江河等淡水中,例如長江、閩江、九龍江和珠江等,分布極廣泛。膚色因地域、種群而異,多呈灰白相間的雜色,且帶有深色斑點。模式標本產自中國水域,中國的種群初生時全身呈深灰色,隨著年齡增長淡化為獨特的粉白色,十分漂亮,科學家認為只是遇熱反應(如同人類在燥熱時會臉紅一樣)。
西方文獻有關中華白海豚的最早紀錄是在1637年由探險家彼得文地(Peter Mundy)在珠江口發現的紀錄,而中國的最早紀錄是在唐朝。
中華白海豚是香港的吉祥物之一。2007年11月15日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公布「我最喜愛海洋10寶」公眾網上投票結果,此網上投票為期4個月選出最受歡迎十種本地海洋生物。中華白海豚得3679票榮獲「我最喜愛海洋10寶」第一位[6][7][8]。
== 目錄一.名稱及亞種二.生活習慣三.分布區域(台灣、香港)四.威脅(台灣、香港)五.重大事件六.參考文獻  名稱及亞種==中華白海豚又稱為 太平洋駝背(海)豚,清朝初期,廣東珠江口一帶稱牠為[[盧亭]],也有漁民稱之為白忌和海豬,其他俗名尚有[[粉紅海豚]] <ref>[http://www.epochtimes.com/b5/17/12/27/n9996044.htm 說明],大紀元</ref> 、白鯃等。
2015年王愈超(John Wang)等人在《Zoological Studies》發表研究,認為中華白海豚可以分為指名亞種(S. c. chinensis)與臺灣亞種(S. c. taiwanensis也稱「台灣白海豚」)兩個亞種,兩者的斑點圖樣幾乎完全不同,兩者在地理區隔與動物行為上也不同。
== 生活習慣==
很多的海豚或是鯨魚都住在深水處;但中華白海豚則喜歡住在淺水地如澳門沿海一帶。但根據Saayman&Taylor的研究指出中華白海豚會在不同的地方活動。
,例如到淺水或著多岩石處,也可以在黎明或黃昏時看,因為那段時間牠們是最活躍的。
== 分布區域==
其近親印度洋駝海豚又稱灰白海豚(Sousa plumbea),已知的分布地區自西向東包括開普省福爾斯灣(18°30'E),北沿非洲東部,包括馬達加斯加海岸,印度洋海岸線以至南非,紅海北至蘇伊士灣,阿拉伯海,和波斯灣,往東沿亞洲南部海岸到孟加拉灣西部。它從海洋可以上溯恆河250公里,或經過人工的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
中華白海豚只分布於太平洋的部分沿岸水域,中華白海豚從孟加拉灣東部到中國南部,包括臺灣海岸,從東京灣到江蘇,進入珠江下游,九龍江和閩江,沿長江可到達武漢,泰國灣,馬六甲海峽,婆羅洲西北海岸(從砂拉越的士馬丹到沙巴的山打根)。
=== 臺灣===
在臺灣海峽西部,苗栗後龍溪/龍鳳漁港、臺灣、彰化、雲林、嘉義、臺南曾文溪/將軍漁港等臺灣中西部離岸三至五公里的水域有一群數量不到一百隻的白海豚,濁水溪口等處的泥灘地海域是其迴游覓食的棲地。一隻白海豚為了覓食,活動範圍可以長達一百多公里。白海豚被臺灣漁民稱為「媽祖魚」,因為牠們一年四季住在中部沿海,但只要一到農曆3月媽祖生日、東北季風減弱後,能見度就大幅提升,好像來為媽祖祝壽。也有傳說是曾經有漁船遇難,在白海豚引領下安全回航。[3][4]這些活動於東臺灣海峽的白海豚因背鰭斑點比身體多等特徵之明顯區分而被鑑定為一有別於中國大陸沿海白海豚之獨立族群,王愈超博士所帶領的福爾摩莎鯨保育研究小組利用體色色斑證明了東臺灣海峽的白海豚是長期生活在臺灣西岸水深30公尺之內的小型鯨類。生態學會專案秘書甘宸宜表示臺灣的白海豚與其他地區族群沒有交集,可能較像一個亞種。
=== 香港===
中華白海豚主要出沒於屯門及大嶼山對出的一帶水域,包括沙洲、龍鼓洲、望后石、大角咀、大小磨刀、赤鱲角東北面及大嶼山西面的大澳、雞翼角及分流等水域。
目前人類所知有關中華白海豚的資料不多,珠江口和南非的中華白海豚是少數曾進行較詳盡的研究及調查的種群。中華白海豚亦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完全禁止有關的國際貿易。
=== 臺灣===
自2002年才由福爾摩沙鯨保育研究小組與香港鯨豚研究計劃在台灣西岸進行的海上調查正式紀錄,在此以前,台灣只有零星的白海豚擱淺記錄。台灣西岸海域的族群在2008年被列入「極度危險」,已被聯合國鯨豚專家列為野生動物紅皮書最高保育等級的極危等級(CR,Critically Endangered),僅次於「絕種」。2010年台灣的白海豚數量估計只剩不到一百隻,在中華民國政府興建八輕計畫之下,處境堪憂[3]。學術團隊指雲林六輕附近海域水質酸化、船隻噪音等問題,都會危及白海豚生存。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和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舉辦研討會邀請國際鯨豚保育學者發表相關研究,會議結論為台灣白海豚面臨棲息地消失、水下的噪音、淡水流量減少、污染及漁業誤捕等五大威脅。學者呼籲政府將白海豚棲息地劃定為海洋保育區,制訂強制禁止在白海豚棲地內使用三層網、刺網和拖網等漁業規範,讓白海豚和漁業真正永續生存。
=== 香港===
中華白海豚受香港法例第170章《野生動物保護條例》及第187章《動植物([[瀕危動植物]])條例》保護,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亦是為保護中華白海豚而設。漁農自然護理署自1995年開始長期研究香港水域內的中華白海豚。1995年9月至1998年3月期間,漁護署在大嶼山北面錄得88至145條白海豚,而近年該署數據顯示從香港水域內中華白海豚從2011年的80多條減至2019年只餘32條,為14年以來最低數字。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認為北大嶼山水域近年不斷進行發展工程,如機場三跑道計劃和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都需要在白海豚棲息處進行大規模填海,加上海上交通日益繁忙,這些因素都嚴重威脅中華白海豚的生存空間。該會批評政府「先發展後保育」政策無幫助,例如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完工後白海豚數目沒有如預期般回復舊態,認為唯有設立和擴大海岸公園範圍,才能保護碩果僅存的中華白海豚。
重大事件
1990年初:香港公眾開始關注中華白海豚。這歸因於香港國際機場的興建計劃。這是其中一個世界上最大的單一填海項目——在北大嶼山附近的九平方公里海床進行填海,而當地是其中一個中華白海豚的主要棲所。
1993年初:有關香港國際機場興建計劃的環境影響再進行批估。這使香港的環保人士,如世界自然基金會在中華白海豚的保育上引起傳媒的注意,而香港政府隨即開始資助中華白海豚的研究項目。
==參考文獻==1996年:斐生博士(Thomas Jefferson)開始開展對中華白海豚的研究。* 調查顯示: 1997年: 中華白海豚 成為香港主權移交的吉祥物。1998年:斐生博士的研究結果出版在「Wildlife Monographs」。同年,香港一些機構開始組織出海觀豚活動。2000年:香 人最喜愛 漁農自然護理署開始對香港的中華白海豚進行長期觀察。記錄中珠江河口約有80-140隻中華白海豚。2002年:臺灣發現中華白海豚的確實記錄。這個種群主要分布在苗栗、彰化及臺中沿岸,現被世界保育聯盟(IUCN)列作極危的種群。2003年:廣西欽州市 三娘灣湧現大量中華白 洋生物豚,欽州市因此被稱為「中華白海豚之鄉」,北京大學於次年在欽州成立了欽州灣中華白海豚研究基地。2009年9月25日:大約上午7時,臺灣[[苗栗縣通霄鎮]]<ref>[https://cloud.culture.tw/frontsite/inquiry/emapInquiryAction. do?method=showEmapDetail&indexId=29099 新浪新聞 說明],來源文化部iculture</ref> 原文載 (下面語法放 編輯頁最下方) 華網》. 2007-11-16.埔漁港的沙灘漁民發現有一隻白海豚擱淺,身長260公分,屬成年豚。* 2010年:在臺灣,政府擬於彰化縣海岸興建國光石化開發案,預計在濁水溪口海域填海造陸超過四千公頃,亦將 台灣 特亞增新成員 「台 白海豚洄游路徑攔腰截斷,馬英九政府在知道這個問題後曾堅持興建,吳敦義也認為臺 灣白海豚 會自己轉彎,使保育團體發起 民認股購地的環境信託活動,搶救瀕臨絕種、只剩 到一 . 《環境資訊 隻的臺灣白海豚[4]。2011年4月22日總統馬英九親自宣布不支持國光石化案在彰化縣繼續進行。2017年,中國廣東珠海有人販賣疑似中華白海豚,目前珠海市公安部門與海洋農業和水務局已經介入此事,3名涉事村民被傳喚,殘存骸骨亦送往 心》. 2015-05-30.== 參考文獻 == 山大學展開鑑定。另據涉事村民表示,該海豚為3月29日上午9時許在南水鎮附近海域發現,發現時已經死亡。{{reflist}}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
37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