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五柳先生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五柳先生传》是东晋田园派创始人陶渊明代表作之一,是陶渊明自传散文(存争议)。

在文中表明其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写文章,塑造了一个真实的自我,表现了卓然不群的高尚品格,透露出强烈的人格个性之美。

作品原文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

注释译文

何许人何处人。也可解作哪里人。许处所。详知道。

姓字姓名。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冠后另立别名称字。

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以为以之为。焉语气助词。

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

会意指对书中的有所体会。会体会、领会。

欣然高兴的样子。

嗜喜好。

亲旧亲戚朋友。旧这里指旧交旧友。

如此像这样指上文所说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或有时。

造饮辄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造往到。辄zhé就。

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

既已经。

曾不吝情去留五柳先生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曾zēng不竟不。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离开。

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环堵dǔ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堵墙壁。萧然空寂的样子。

短褐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个补丁。短褐粗布短衣穿结指衣服破烂。穿破。结缝补。

箪瓢屡空形容贫困难以吃饱。箪dān盛饭的圆形竹器。瓢piáo饮水用具。屡经常。

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

黔qián娄战国时期齐稷下先生齐国有名的隐士和著名的道家学无意仕进屡次辞去诸侯聘请。他死后曾子前去吊丧黔娄的妻子称赞黔娄“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求仁而得仁求义而得义。”

戚戚忧愁的样子。

汲汲极力营求的样子、心情急切的样子。

其言推究她所说的话。

兹这。

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

俦chóu辈同类。

觞shāng酒杯。

以乐其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感到快乐。以用来。

无怀氏与下面的“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

白话译文

五柳先生传

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这个作为号了。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性喜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因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的快乐。不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

写作背景

对于《五柳先生传》的写作年份一般有作于少年和作于晚年两种说法。

王瑶根据萧统的《陶渊明传》的叙述认为《五柳先生传》作于太元十七年392年陶渊明为江州祭酒以前。魏正申在《陶渊明探稿》中曾提到“他在二十八写下的《五柳先生传》中表示了自己的从文志愿。”如果这说少年时所作的话那么这便不是自传了有可能是陶渊明在年少时对生活的构想表明志向规划未来。

可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可见陶渊明笔下五柳先生穷困潦倒家境贫寒。如此情境不似为自己规划未来所以有研究者认为文章创作于晚年时期。清代学者林云铭指出文中赞语中“无怀氏”“葛天氏” 传达了安贫乐道的情怀和不为官的态度可以推测这是陶渊明辞官后所作。

作品鉴赏

这篇文章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正文。第二部分是赞语。

正文部分又可分为四小节。第一节自开头至“因以为号焉”交代“五柳先生”号的由来开篇点题。“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文章开头第一句即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不仅不知他的出身和籍贯“亦不详其姓字”五柳先生是一位隐姓埋名的人。晋代是很讲究门第的而五柳先生竟与这种风气背道而驰这就暗示五柳先生是一位隐士。“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就这样随便地取了一个字号。五柳先生不仅隐姓埋名而且根本就不重视姓字用庄子的话说“名者实之宾也”本就无关紧要。但他看中五柳树的原因也许五柳先生宅边并无桃李只有这么几棵柳树这与后面所写“环堵萧然”是一致的。五柳先生的房屋简陋生活贫穷这五柳树带一点清静、淡雅、简朴的色彩。以五柳为号也就显示了五柳先生的性格。

第二节自“闲补少言”至“欣然忘食”写五柳先生的禀性志趣。接着写五柳先生的生活、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这是五柳先生最突出的地方。闲静少言是五柳先生的外在表现不慕荣利才是五柳先生的真实面貌。因为不追求荣利五柳先生就无须奔忙不用烦躁自然也就闲也就静用不着喋喋不休。但这种闲静少言并不等于五柳先生没有志趣。但这一节主要是写其“好读书”而善读书。但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不求甚解就与五柳先生的“不慕荣利”有关。五柳先生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表明了五柳先生是一位有知识的人和那个时代的社会对他的限制和迫害。

第三节自“性嗜洒”至“不吝情去留”写“五柳先生”的饮酒嗜好。作者强调他的嗜洒是出于天性而非门阀之士的放荡纵酒自我麻醉。但嗜洒与家贫又是矛盾的他不慕荣利不能摆脱贫困便“不能常得”到酒。这说明他不因嗜酒而失节。至于亲友请他吃酒他却毫无拘束一去即饮一醉方休又反映了他的坦率与认真并没有当时所谓名士的虚伪与矫情。饮酒是他在那种时代环境里使自己得到解脱的一种方法。

第四节自“环堵萧然”至“以此自终”写“五柳先生”的安贫与著文。他虽然居室破漏衣食不足但却安然自得。这正是他安贫乐道的表现。而“常著文章自娱”不入尘网则是他读书“每有会意”的结果。并且“忘怀得失”又是他“不慕荣利”的性格使然。这些既与前文相照应又收束了全篇。

对五柳先生的生活、志趣作了叙述以后第二部分文章结尾也仿史家笔法加个赞语。这个赞语的实质就是黔娄之妻的两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两句话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这是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陶渊明正是通过五柳先生“颇示己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文章最后有两句设问的话“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既表达了他对上古社会淳朴风尚的向往之情又说明他是一位有着美好现想的隐士。同时也是对世风日卜的黑暗现实的针砭与嘲飒。

艺术特点

此文在艺术上也颇具特色。首先立意新奇剪裁得当。《五柳先生传》是自况之作目的是托空寄意。所以既不能太虚也不能太实。太虚扑朔迷离则失之晦涩太实笔笔写真看即破则索然无昧。开头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知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不仅立意新颖。而且诙谐有趣。最后用“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两个问句结尾含蓄蕴借余味无夯。全文围绕“不慕荣利”这一主题写了读书、饮酒、安贫、著文等四件事详略得当落笔有致。

其次采用白描手法塑造了生动的艺术形象。作者对“五柳先生”虽然着墨不多但是不仅把他的志趣、情操充分地表现出来而且对他的居室、衣着等外在形象也进行了必要的勾勒塑造了一个居陋室着破衣的隐者形象。正因为如此“五柳先生”的艺术形象曾引起后世许多诗人的神往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诗中曾说“梦见五柳枝已堪挂马鞭。何日到彭泽长歌陶令前。”

第三此传行文简洁绝无虚词矜誉。一篇寄托诗人平生理想与志趣的传记在一般人写来免不了要洋洋洒洒地作长篇大沦但作者抓住足以表现人物本质的主要事件仅仅用了一百七十三个字就概括无遗。其用笔之经济实在堪称精炼。[3]

名家点评

洪迈《容斋随笔》卷八“陶渊明高简闲靖为晋宋第一辈人。语其饥则箪瓢屡空缾无储秉其寒则短揭穿结絺绤冬陈其居刘环堵萧然风日不蔽。穷困之状可谓至矣。”

朱熹《朱子语类》“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所以高于晋宋人物。”

林云铭《古文析义》卷七“昭明作陶公传以此传叙入别此传乃陶公实录也。看来此老胸中浩浩落落总无一点粘着。既好读书亦不知有章句嗜饮酒亦不知有主客。毋论畜贵贫贱非得孔、颜乐取也易语此乎赞末无怀葛天二句即夷齐、神农、虞夏之思暗窝不仕宋意。然以当身即是上古人物无采薇忽殁之叹更觉高浑也。后人仿作甚多总无一似。”

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七“渊明以彭泽令辞归。后刘裕移晋祚耻不复仕号五柳先生。此传乃自述其生平之行也。潇洒澹逸一片神行之文。”

过珙《古文评注全集》卷六“此传即先生自述试把先生行履与此传相印证其一种潇洒奇迈风度宛然恰合。”

浦起龙《古文眉铨》卷四十二“于客难诸体后别开畦埒超绝。昭明为渊明作传录此一篇又序其集称其文章不群独超众类。”

毛庆藩《古文学余》卷二十六“真气盘旋纸上不可作文字观。”

李扶九《古文笔法百摘》卷十“不矜张不露圭角淡淡写去身份自见亦与其诗相似非养深者不能。此在文中乃逸品也乃逸品也。”

锺嵘“文体省净殆无长语。”

鲁迅“是个非常平和的田园诗人。他的态度是不容易学的他非常之穷而心里很平静。家常无米就去向人家门口求乞”“他穷到衣服也破烂不堪而还在东篱下采菊偶然抬起头来悠然的见了南山这是何等自然。”[1]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约427年)又名潜字元亮东晋末南朝宋初期文学家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陶渊明生活的晋代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许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斥着虚伪与欺诈。他从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因对统治阶级不满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辞去官职躬耕僻野过着简朴的生活。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诗《饮酒》、田园诗《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辞赋《归去来兮辞》等。[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