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尚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尚書》,原稱為《書》,為先秦時代政事文獻的匯編,內容以上古及夏、商、周的君王重臣進行宣示布告的講話記錄為主。《尚書》為中國文學散文創作之祖[1],文風質樸。不過對後人來說,由於其年代極其久遠,其用語「詰屈聱牙」,頗為難讀。

《尚書》早於儒家出現,本與儒家無關,但後世儒家將其追認為儒家經典,並列入十三經之一,為儒學建構其政治思想的源頭,從漢武帝設立五經博士開始,確立其長久作為經書的地位。在四庫全書中隸屬於經部。

《尚書》的成書、整理、流傳過程頗為複雜,歷史上出現過多個書寫字體、篇卷構成、具體內容不同的版本;部分曾經由帝王朝廷組織學者整理、校勘,頒布「定本」。今本的主體,部分至遲出現於東晉;其「部分篇目」內容的來源可靠性從南宋開始遭受懷疑。清初,這些篇目在主流學術界被定作「偽書」,甚至排除出《尚書》之外。二十世紀以來,隨着出土文獻研究的發展,大大拓展了對古代尚書文獻的認識。

歷史源流

《尚書》本是上古檔案資料的匯編,孔穎達說:「尚者,上也,言此上代以來之書,故曰尚」,馬融說: 「上古有虞氏之書,故曰尚書。」

「尚書」最早只被稱為「書」,而「尚書」之「尚」最早見於《墨子》:「故尚者夏書其次商周之書」。此時所指《尚書》也包含上古史的意思,「尚書者,上古帝王之書,或以為上所為,下所書,故謂之《尚書》。」。《漢書·藝文志》說:「左史記言,右史記事。」《尚書》就是收集左史所記的言論或命令。實際上,《尚書》不僅記言,也有史實。

《緯書》記載古代《尚書》凡3240篇,至孔子刪定為120篇,遂被儒家列為經典之一,《尚書》又稱《書經》,為五經之一。《尚書》又分成古文《尚書》與今文《尚書》,西漢末造,開始有所謂今古文之爭,古文學派日盛,官派的今文學派主流地位備受挑戰。今古文之爭一直延續到清朝末造。

主要內容

《尚書》屬於記言體,內容以言為主。記載的內容,上起,下至春秋時期的秦穆公,包括了夏、商、周三代。陳夢家《尚書通論》第一章先秦引書篇統計《論語》、《孟子》、《左傳》、《國語》、《墨子》[2]、《禮記》、《韓非子》、《荀子》、《呂氏春秋》等九本先秦經典引用尚書一百六十八處。《尚書》對中國古代歷史和政治思想的研究有重要作用。

視頻

尚書 相關視頻

尚書講解第1集
國學經典:五經之《尚書》,原文朗讀

參考文獻

  1. 論《尚書》在我國散文發展史上的貢獻,道客巴巴 ,2013-9-12
  2. 墨子,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