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車山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車山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位於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營市街街道,曾先後被更名為濟南機廠、濟南鐵路工廠、濟南機車車輛廠等名字,又因為附近有一棵標誌性的槐樹得到了「大槐樹機廠」的暱稱。工廠是津浦鐵路北段(韓莊以北的區間)的配套設施;由於承建方為德國企業,工廠里的建築都是德國風格的,至今還大多保存完好[1]。另外,這裡也是山東省第一個企業黨支部和第一個產業工會的誕生地,因此它也被稱為「紅色大廠」。
2013年,作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工廠建築群被列入第四批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建成初期
在修建津浦鐵路北段時,為修理該段的鐵路車輛,清政府提出了修建鐵路維修廠的計劃。於是,工廠於1910年開始建設,並於1913年4月1日建成投產。
由於津浦鐵路北段是德國企業承建的,濟南機器廠的建築大多是德國風格的,管理權最初也由德方人員掌控。建廠初期,工廠的工人大部分是從山東各地招募的破產的農民、手工業者和失業工人,少部分為濟南本地人。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工廠里的德國管理人員於1914年陸續離廠;到1917年,工廠的管理權完全轉交北洋政府交通部。
勞工運動
機器廠工人貧苦的生活條件,加上濟南市的地理位置(津浦、膠濟兩條鐵路幹線的交匯處),給勞工運動的誕生提供了土壤。機器廠最早建立起了工會和企業黨組織,成為了中國勞工運動的「領頭羊」,工廠也一直被視為山東省左翼活動的中心地帶。
濟南共產主義小組成立後,為了宣傳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的王盡美、羅章龍和津浦鐵路浦鎮機廠中華工會會長王荷波經常來到工廠的「公所」做宣傳,很快便出現了一批骨幹分子。1921年6月,機器廠的工人俱樂部正式成立,這是山東省第一個具有工會性質的組織。
1922年6月18日,山東省第一個產業工會——津浦鐵路濟南大槐樹機廠工會在此建立,這也是全國建立最早的工會之一。當時有「北有北京長辛店、南有上海小沙渡(滬寧鐵路工會)、中有濟南大槐樹」之說。工會成立不久,就領導工人前往天津進行了7天的請願,並要求津浦鐵路管理局改善待遇,最後其中的8條得到了滿足。1923年,為聲援遭到吳佩孚鎮壓的京漢鐵路大罷工,機器廠也進行了為期3天的罷工。由於工會過於活躍,北洋政府當局強制解散了工會。
1924年10月,劉子久和李春榮開始在機器廠中活動,試圖恢復工會建制。1925年春,經中共山東地方執行委員會批准,中共津浦鐵路濟南大槐樹機廠黨支部正式成立,劉子久任臨時支部書記,後由李廣義接任,共有16名黨員;這是山東成立的第一個企業黨支部。
1932年,以濟南機器廠為中心,津浦鐵路的工人們發起了大罷工[2]。中共山東省委在寫給中央的《對於目前津浦路工作的布置》中說:「津浦鐵路工人把平素所受到的壓迫、剝削、欺騙等等怨恨的情緒火花一般爆發出來,這是有全國政治意義的。」
日占和內戰時期
1937年,在日軍占領工廠前夕,工廠的設備悉數遷移至衡陽市;12月28日,日軍占領工廠。隨後,陸續從日本本土和中國東北運來機器設備,並採用高壓政策控制工人。1938年下半年,一些青年工人偷偷離開了工廠,參加附近的抗日武裝。1945年3月23日,盟軍空軍炸毀了工廠里大部分廠房和三分之一的設備,並炸死600餘名工人,使工廠陷入癱瘓。
1945年11月,國民政府接管工廠並進行了維修和業務調整,還從山西省運來了一些機床。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1948年9月14日夜,濟南戰役打響;15日凌晨,工廠被解放軍控制。
進入50年代,工廠成為了重要的蒸汽機車維護企業,在全國是修理機車型號最多的工廠。1949年後,濟南機器廠新造了躍進型蒸汽機車,搶修了多種型號的蒸汽機車,成為蒸汽機車修理的骨幹企業。濟南大廠曾5次獲得鐵道部競賽「優勝紅旗」和中國共產黨山東省委授予的「大慶式企業」等榮譽。期間,工廠修理的蒸汽機車車型多達10餘個,客戶遍布全國各鐵路局和地方20多個省區的工礦企業,創造了年修機車545台、累計修車14402台的全路最高紀錄。同時,機器廠還負責修理軌道吊車、製造氣扳機以及進行路用設備大修。
1958年,工廠進行了大規模的改建和擴建。
為解決工廠供電不足的情況,交通部在1971年新建了配套的1000千瓦發電機組及廠房。
視頻
中車山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一座中車百年老廠鮮為人知的往事 ,搜狐,2019-08-28
- ↑ 「新中國號」機客車業餘搶修紀念章,人民鐵道網,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