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二道橋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二道橋鎮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二道橋鎮

所屬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杭錦後旗

二道橋鎮,隸屬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杭錦後旗,地處杭錦後旗西南部,東鄰陝壩鎮,東南與臨河區毗鄰,南與頭道橋鎮接壤,西南接磴口縣,西靠磴口縣,西、北與雙廟鎮相鄰,北與三道橋鎮交界。轄區面積240.24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二道橋鎮戶籍人口34729人。 1958年,設二道橋公社。1961年,二道橋公社分設二道橋、頭道橋、查干、小召4公社。2000年,二道橋鄉改鎮。截至2020年6月,二道橋鎮轄17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二道橋鎮人民路。 2018年,二道橋鎮有工業企業22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個。 [1]

位置境域

二道橋鎮地處杭錦後旗西南部,東鄰陝壩鎮,東南與臨河區毗鄰,南與頭道橋鎮接壤,西南接磴口縣,西靠磴口縣,西、北與雙廟鎮相鄰,北與三道橋鎮交界。轄區面積240.2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二道橋鎮地處平原地帶,地勢平坦,境內無山脈。

氣候

二道橋鎮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冬季漫長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溫熱,寒暑變化劇烈,風多雨少,氣候乾燥,蒸發量大,無霜期短,日照時數長,晝夜溫差大,災害性天氣多。多年平均氣溫6.9℃,降雨集中在每年6~9月,8月最多。

水文

二道橋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主要河道有烏拉河、楊家河、機緣東渠,機緣西渠(以上均為人工開挖農田灌溉用渠道)。

自然災害

二道橋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大風、大雪、霜凍、冰雹、病蟲害、瘟疫等。最嚴重的一次冰雹發生在1962年6月23日,這次雹災一平方尺內最少50個雹粒,大者如蛋,受災面積5萬多畝,損失糧食5~6成,150多萬千克。

人口

2011年末,二道橋鎮轄區總人口39273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768人,城鎮化率1.9%。另有流動人口998人,總人口中,男性19927人,占51%;女性19346人,占49%;14歲以下3698人,占9%;15~64歲31317人,占80%;65歲以上4258人,占11%。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38917人,占99%;有13個少數民族,共356人,占1%。其中蒙古族239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67%。人口出生率3.39‰,人口死亡率6.99‰,人口自然增長率-3.6‰。 2017年末,二道橋鎮常住人口26002人。 截至2018年末,二道橋鎮戶籍人口34729人。

經濟

2011年,二道橋鎮農業總產值5.4億元,比上年增長16%,農牧民人均純收入10523元。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生產糧食6.1萬噸,其中小麥1.6萬噸,玉米4.5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西紅柿、脫水蔬菜,西紅柿種植面積1.9萬畝,產量9.5萬噸;脫水菜種植面積1.2萬畝,產量4.8萬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2.2萬頭,年末存欄1.7萬頭;肉羊飼養量21萬隻,年末存欄19萬隻;奶牛飼養量0.65萬頭,年末存欄0.62萬頭,畜牧業總產值1.62億元。優特農產品有小麥、玉米、花葵、西紅柿、脫水菜。大型農業機械75台。 截至2011年末,二道橋鎮累計造林5.4萬畝,其中防護林5萬畝,經濟林0.4萬畝。農牧民住宅旁樹木17萬株。 2011年末,二道橋鎮商業網點402個,職工599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1億元,比2010年增長10%。 2018年,二道橋鎮有工業企業22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個。

社會事業

文體事業

2001年4月5日,二道橋鎮開通有線電視。 2011年末,二道橋鎮有文化團體3個,會員115個;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10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10個,建築面積300平方米,藏書30萬冊。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秧歌、二人台等。體育場地4處,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15人。有數字電視用戶0.68萬戶,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教育事業

2011年末,二道橋鎮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168人,專任教師19人;小學4所,在校生710人,專任教師16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95人,專任教師3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二道橋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0個,其中衛生院3所;病床79張,其中公立衛生機構床位45張。專業衛生人員55人,其中執業醫師7人,執業助師12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1.66萬人次。重點醫院有二道橋中心衛生院、小召衛生院、查干衛生院。

社會保障

2011年,二道橋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369戶,人數1369人,月人均170元,比上年增長42%;農村五保集中供養3人,支出1.11萬元,比上年增30%;農村五保分散供養45人,支出11.7萬元,比上年增長30%;農村醫療救助13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01人次,共支出0.6萬元,比上年增長30%;農村臨時救濟700人次,支出18萬元,比上年增長25%。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73人。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