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薩克·阿爾貝尼茲
伊薩克·阿爾貝尼茲(Albeniz, Isaac, 1860-1909)
伊薩克·阿爾貝尼茲 | |
---|---|
出生 | 1860年 |
國籍 | 西班牙 |
別名 | Albeniz Isaac |
職業 | 鋼琴家 |
1860年生於西班牙東北部卡塔羅尼亞的坎普洛爾東。小時的阿爾貝尼茲已有驚人的鋼琴演奏天賦,他在4歲時首次在巴塞羅那公開演出。兩年後,他的母親帶他到巴黎跟巴黎音樂學院當時著名的鋼琴教授馬蒙特爾學習了九個月。馬蒙特爾曾希望阿爾貝尼茲進入音樂學院學習,但由於阿爾貝尼茲的年齡太小隻得作罷。在返回西班牙的途中,阿爾貝尼茲舉行了幾場音樂會,並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作品——Marcha Militar。
阿爾貝尼茲是西班牙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被認為是現代西班牙語學派的創始人。
中文名 | 伊薩克·阿爾貝尼茲 | 外文名 | Albeniz Isaac | 出生地 | 西班牙 | 出生日期 | 1860年 | 逝世日期 | 1909年 | 職 業 | 鋼琴家 | 性 別 | 男 |
目錄
人物生平
1868年,阿爾貝尼茲全家搬往馬德里,從此阿爾貝尼茲開始在皇家音樂學院學習。他卓越的鋼琴演奏才能受到高度讚揚,被譽為西班牙最傑出的天才,經常被比作「莫扎特」。但是後來阿爾貝尼茲卻對鋼琴演奏變得極端焦躁和厭惡,他開始變得叛逆,後來又離家出走。12歲的時候,他甚至乘船偷渡到阿根廷。據說他曾經靠在咖啡館裡彈琴來維生,後來他才得以舉行了一系列音樂會,並賺了很多錢。後來他又靠這筆錢去了古巴、波多黎各和美國。在紐約的時候,一貧如洗的阿爾貝尼茲不得不去做碼頭搬運工,為那些從西班牙輪船上下來的有錢人搬運行李。他也曾靠反彈鋼琴(背朝鋼琴,同時用手指背面彈琴)來吸引人們的注意。他靠着這些 「特技」才得以賺得足夠的錢來旅行以及重返歐洲。
實際上阿爾貝尼茲在美洲大陸的第一次演出是在1875年,他在波多黎各舉行了一系列的音樂會。他從那裡又去了古巴,1875年秋在返回西班牙之前他又舉辦了幾場音樂會。有趣的是,年輕的阿爾貝尼茲作為偷渡客四處旅行,他的父親卻是一名海關檢查員。1875年春天,小阿爾貝尼茲偷渡到古巴的哈瓦那的時候,他的父親就在當月30日從加迪斯(Cadiz)港口出發去其它地方赴任,就在他離開加迪斯的當晚,阿爾貝尼茲在當地舉辦了一場音樂會。
15歲那年,阿爾貝尼茲回到了西班牙,並在巴塞羅那、巴倫西亞、薩拉曼卡等地舉辦了多場音樂會。阿爾貝尼茲意識到自己童年時期的天賦已經走向尾聲,然而從一個音樂神童轉變為一個成熟的音樂家絕非易事,因此他在1876年5月進入了Leipzig音樂學院。他希望通過在世界著名音樂學府中的學習來獲得一定的聲望。他開始跟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的學生Louis Maas和Salomon Jadassohn學習鋼琴和作曲。但在不到兩個月後,阿爾貝尼茲卻因經濟上的困難、討厭德語以及不習慣老師們對他的嚴格要求而離開了薩克遜,那裡曾經是巴赫、舒曼和門德爾松一度居住過的地方。
1875年,阿爾貝尼茲在國王阿方索(Alfonso)十二世的私人秘書的幫助下獲得了皇家的資助,而去布魯塞爾音樂學院學習。1879年,他在那裡獲得了鋼琴大賽的一等獎。此後又到歐洲進行巡迴演出。然而當時他最大的夢想卻是能夠跟弗朗茲·李斯特學習鋼琴。於是,在20歲那年,他離開布魯塞爾來到布達佩斯。
令人遺憾的是,阿爾貝尼茲卻沒能完成他的夙願,因為當時李斯特正在魏瑪。阿爾貝尼茲費勁力氣到了布達佩斯,卻發現李斯特那時已經不在那裡住了,於是他只好又回到了馬德里。在接下來的兩年裡,他在西班牙的各個城市到處舉辦音樂會。他還一度擔任過一個薩蘇埃拉演出公司的經理和指揮,同時創作了他第一批音樂劇作品——三部薩蘇埃拉,其中就包括Cantalones de Gracia。
1883年是阿爾貝尼茲生活的轉折點,在結束了南美的旅行之後,他在巴塞羅那定居。在那裡,他結識了素有「西班牙民族音樂之父」稱號的菲里佩·佩德雷爾。佩德雷爾是一名音樂教師、作曲家,同時也是一名音樂史料研究家,他整理了大量古老的西班牙音樂。作為一名狂熱的民族主義者,他的信條是「西班牙的作曲家應寫出西班牙自己的音樂」,即紮根於西班牙文化的音樂,從本民族的民歌和舞蹈中獲得自己的音樂元素和技巧。佩德雷爾的理念極大地影響了阿爾貝尼茲,後者因此創作出了完全不同於當時歐洲沙龍音樂風格的作品。他創作了很多舒伯特、肖邦以及勃拉姆斯風格的短小鋼琴作品。
1883年,阿爾貝尼茲與他的第一個學生Rosita Jordana結婚,1885年,他們夫婦搬到了馬德里。阿爾貝尼茲作為一名鋼琴教師和高水平的演奏家很快在當地獲得了聲望,人們認為他的演奏堪與19世紀著名的鋼琴大師李斯特和安東·魯賓斯坦相媲美。1889至1892年間他在英國、德國、奧地利、比利時以及法國等地巡迴演出,作為一名音樂會鋼琴演奏家,他在此時達到了他的藝術頂峰。
遺憾的是阿爾貝尼茲所處的正是鋼琴演奏人才輩出的年代,潘德烈夫斯、帕赫曼、索菲·蒙特等人都曾在1890年的春天在倫敦舉行了音樂會。這種激烈的競爭無疑使阿爾貝尼茲獲得商業上的成功困難重重。
在此期間,阿爾貝尼茲還創作了大量各種風格的音樂作品。例如古風組曲(Suites Anciennes)——三首新巴洛克風格舞曲;一部李斯特風格的練習曲(Deseo: Estudio de Concierto)。他的第一部鋼琴協奏曲(Concierto Fantastico,Op.78)也是在1886年左右寫成的。更為重要的是,也是在這個時期他創作出了受西班牙音樂元素影響的器樂作品,例如西班牙組曲(Op.47,只有 Granada,Cantaluna,Sevilla和Cuba),西班牙舞曲和西班牙隨想曲(Op.70),Torre Bermeja(Op.92,No.12)等等。
1890至1893年間,阿爾貝尼茲大部分時間呆在倫敦,他對音樂舞台作品的興趣又重新點燃,除了寫一些鋼琴作品以及定期在倫敦和歐洲其它城市舉行音樂會以外,他成功的創作了幾部小歌劇和藝術歌曲,並且曾擔任過一陣威爾斯王子劇院的作曲家和指揮。1893年他正式獲得了這個職位的任命,但他卻拒絕了這份工作,回到了西班牙,又在1894年秋去了巴黎。就在阿爾貝尼茲離開倫敦前,他結識了一位富有的銀行家——F.莫尼-庫茨(拉蒂莫爵士),後者的業餘愛好就是創作戲劇並希望有一天他的作品可以配上音樂搬上舞台。出於對家庭收入的考慮,阿爾貝尼茲答應為這位銀行家的劇作創作音樂。然而合作卻並不那麼讓人愉快,阿爾貝尼茲常常因此大發雷霆。他們一共只完成了三部歌劇(分別是《亨利·科里弗爾德》、《莫林》和《佩皮塔·希門尼斯》)以及一些藝術歌曲,直到1905 年,這種合作關係終止。不過他們的第二部歌劇《佩皮塔·希門尼斯》(Pepita Timenez),以Juan Valera所寫的一部著名的小說為台本的歌劇卻在歐洲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並且成為當代西班牙歌劇中一部值得一提的作品。
阿爾貝尼茲創作這三部歌劇的時候生活在巴黎,他在那裡結識了許多著名的音樂家,他是歐內斯特·肖松家的常客,在那裡他認識了許多著名的作曲家象弗雷、杜卡斯、以及查爾斯·鮑德斯,後來又經他們的介紹去了Schola Cantorum私人音樂班教授高級鋼琴課程。這種富裕的音樂環境也極大的影響了阿爾貝尼茲,他感到了自己早期作品的不足之處,認為它們缺乏深度,他認為他應該嘗試創作一些更有魄力、更有內涵的作品,從那時起,阿爾貝尼茲開始了他晚期的音樂創作。
1900年以後,阿爾貝尼茲的生活開始變得痛苦不堪,他患了布萊特氏病(腎小球腎炎),一種最終奪去他生命的腎病。他的夫人也開始病重,同時,他的一個孩子的死亡更加重了他的痛苦,這使他根本無法完成他那幾部已經開始創作的詩意的作品。
身患重病的阿爾貝尼茲又重回他所熟悉的舞台劇作以及鋼琴作品的創作,在1905~1909年間,他創作了著名的《伊比利亞》,一部由12首鋼琴作品所組成的組曲,共四卷。這部作品有着豐富的內涵以及複雜的作曲技巧,它們是西班牙民族音樂(特別是安達路西亞音樂)與歐洲印象派以及浪漫樂派音樂所交織成的複合體。
1909年三月,令人幾乎無法忍受的病痛迫使阿爾貝尼茲一家從奈斯搬到了法國比利牛斯山附近的康伯萊班(Cambo-Les-Bains)。1909年5月18日,阿爾貝尼茲在那裡去世,後來他的遺體被運回巴塞羅那,葬在Southwest Churchyard。
主要作品
西班牙組曲 op.47
偉大的西班牙作曲家伊薩克·阿爾貝尼茲(Isaac Albeniz,1860-1909)創作以西班牙命名的鋼琴作品就有4集之多.其中作品號為Op.47的《西班牙組曲》("Suite Espanola")實際上共有兩集.第一集作品創作於1886至1887年,共八首曲子,其中包括第一首《"格拉納達"小夜曲》(Granada Serenata)、第二首《"卡塔魯納"庫拉達舞曲》(Cataluna Curranda)、第三首《"塞維利亞"塞維亞納舞曲》(Sevilla Sevillanas)、第四首《"卡迪斯"薩埃達舞曲》(Cadiz Saeta)、第五首《"阿斯圖拉斯"的傳說》(Asturias Leyenda)、第六首《"阿拉貢"幻想曲》(Aragon Fantasia)、第七首《"卡斯特拉"塞吉迪里亞舞曲》(Castilla Seguidillas)和第八首《"古巴"小夜曲》(Cuba Nocturne)。其實前三首與第八首是《西班牙組曲》第一集(阿爾貝尼斯只作完了此4曲),作於1886年,另4首是阿爾貝尼斯死後,後人將他其他作品填進去的。這是他未去巴黎前,作為優秀鋼琴家的創作。
第二集由《隨想曲》(Zaragoza)和《塞維拉》(Savilla)兩首組成。
組曲《伊貝利亞》Suit Iberia
這部作品是他晚年的傾力之作,體現着他的藝術顛峰。《伊貝利亞》Iberia 12 曲共分為四卷,前三卷9曲完成於1906年,第十、十一曲完成於1907年,而最後一曲則完成於他生命最後1909年的1月,該年5月他就病逝了。這部作品運用了西班牙的舞曲節奏並與鋼琴技巧相結合。德彪西在評價阿爾貝尼茲時說:「他並沒有實在引用民間音樂的主題,但是民間音樂卻毫無痕跡地潛入了他的音樂。」
伊比利亞是西班牙半島的拉丁名稱,十二首作品的標題分別是:
⒈回想,安達盧西亞民歌;
⒉海港,一處勝地的節日;
⒊塞維里亞的聖體祭;
⒋隆岱那舞曲;
⒌阿爾梅里亞,地中海沿岸一城市;
⒍特利安那,塞維利亞城郊吉普賽人聚居地;
⒎阿爾拜辛,一首吉普賽歌曲;
⒏波羅,安達盧西亞的歌曲和舞曲;
⒐拉伐皮厄,馬德里市一地區;
⒑馬拉加舞曲;
⒒耶雷茲,吉普賽舞曲;
⒓埃利塔那,塞爾維亞郊區的一酒店。
當年德彪西最喜歡的是第七曲,他說世上只有極少數作品能與它比美。這套鋼琴曲作於德彪西的《意象》與《版畫》之後,與德彪西有相似味道,但感覺這套組曲的東方色彩比德彪西還要濃郁。
西班牙組曲 Espana Op.164
《西班牙組曲》Espana Op.164 是阿爾貝尼茲創作的由6首鋼琴小曲組成的組曲,都是阿爾貝尼茲作品中較為容易彈奏的樂曲,這些大眾化的樂曲同時又有很高的創作技巧,是他中期的作品。
⒈ 前奏曲 Preludio
樂曲採用小行板,一開始是阿爾貝尼茲喜歡使用八度齊奏,其旋律非常有沒。主題部分注有「用弱音,但是要有充分的音響」的提示。就像回答主題似的,大調的分解和弦平穩流暢地奏出。接着出現的低音部是類似吉他風格的曲調,旋律中到處可聽到極為優美的震音效果的創作手法,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⒉ D大調探戈 Tango in D
探戈這一舞蹈體裁,起源於南美洲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二十世紀以後開始在歐美乃至全世界流行。阿爾貝尼茲創作這首樂曲時,探戈舞曲剛剛開始進入歐洲,因此本曲在節奏上與現代探戈舞曲的標準節奏並不完全相同,而更象西班牙的傳統舞曲--哈巴涅拉(據說探戈舞曲的前身就是西班牙的哈巴涅拉舞曲)。
樂曲為D大調,2/4拍。主部主題有着歌唱般的旋律,極富西班牙風格,其中包含着許多富有色彩的裝飾音。樂曲的結構十分簡單,它的中段直接由主部主題派生而來,其間加入了情緒變化以及色彩性轉調。中段之後很自然地在類似「哈巴涅拉舞曲「的節奏型的伴奏下回到主部主題,然後在舒展而親切的氣氛中結束。
本曲自問世以來,一直深受世界人民喜愛,因此它有着眾多的改編版本,如吉他獨奏曲、小提琴獨奏曲和管弦樂曲等等。本曲為眾多優美的探戈舞曲中的名篇,它的藝術性和欣賞性早已遠遠超出了做為伴舞的舞曲範疇。
⒊ 馬拉圭那舞曲 Malaguena
樂曲採用稍快板,3/8拍。開始先是4小節的齊奏,在馬拉圭那舞曲節奏之後,呈現左手的尾音拉得很長的主題。這個主題經過再現之後,是用八度奏出的經過句,在吉他風格的輕快的三連音中結束第一部分。隨後速度轉為慢板,歌唱性的旋律每個樂句都被分解和弦所裝飾。樂曲的後面有一段華彩段,最後再現第一部分,樂曲充滿感情的結束、
⒋ 小夜曲 Serenata
樂曲用稍快板,3/4拍、一開始是華麗並有光彩的斷奏,隨後右手奏出輕快如歌的主題旋律,這段旋律與開頭華麗的斷奏交替進行。多次反覆很有趣味。中間部分轉為G大調,新的曲調乘着輕快的節奏出現,在這段節奏的中途插進切分音,不久又轉回開始的主題。
⒌ 卡達拉那隨想曲 Capricho Catalan
這是一首非常抒情的小曲,採用稍快板,2/4拍。在兩小節切分音節奏之後,呈現由三度音程構成的主題旋律,這段旋律中充滿巧妙的自然美感,惹人喜愛。中間部分是將主題旋律變形來進行,運用了多次的轉調。不久旋律又回到開始時的主題,最後由左手用八度奏出主題旋律,逐漸減弱,樂曲靜靜地結束。
⒍ 梭齊柯調 Zortzico
稍快板,5/8拍。這首樂曲有着較為困難的五拍子節奏,樂曲中的旋律也是不容忽視的,中間部分左手伴隨着右手的和弦而進行,不久右手也加入旋律,雙手互相交織,不斷升高,這時最初的旋律插了近來,造成一種頗有特性的節奏。
降A大調第三鋼琴奏鳴曲 Op.68
阿爾貝尼茲作有鋼琴奏鳴曲多部,下面是他的《[[降A大調第三鋼琴奏鳴曲]]》Op.68。
五、d小調瑪祖卡 Mazurka d-Moll Op.67
《d小調瑪祖卡》Mazurka d-Moll Op.67是阿爾貝尼茲的一首鋼琴小品,技巧不難,帶有沙龍氣息。
帕凡隨想曲 Pavana Capricho Op.12
《帕凡隨想曲》Pavana Capricho Op.12,作於1883年,e小調,2/4拍,小快板,是阿爾貝尼茲早期的鋼琴作品之一。這是一首簡樸的鋼琴小品,其中隨想曲的成分多於帕凡舞曲的成分,並可見哈巴涅拉舞曲的印記。曾被改為吉他獨奏及鋼琴二重奏等多種形式。
納瓦拉 Navarra
《納瓦拉》Navarra 是阿爾貝尼茲的絕筆之作,在作品完成之前,作曲家就與世長辭了。這首被看作是《伊貝利亞》補曲的作品最終由塞維拉克(Severac)續成。降A大調,3/8拍,不過分的快板。
西班牙狂想曲 Rapsodia Espanola Op.70
《西班牙狂想曲》Rapsodia Espanola Op.70,作於1887年。d小調,3/4拍,小快板。是一首大型的鋼琴音樂會獨奏曲。
A大調第四鋼琴奏鳴曲 Op.72
《A大調第四鋼琴奏鳴曲》Piano Sonata no.4 Op.72,作於1887年。共由四個樂章組成。
第一樂章,A大調,12/8拍,快板。
第二樂章,小諧謔曲,D大調,3/4拍,快板。
第三樂章,小步舞曲,G大調,3/4拍,小行板。
第四樂章,迴旋曲,A大調,6/8拍,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