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布魯塞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布魯塞爾

圖片來自papillesetpupilles

布魯塞爾(法語:Bruxelles;德語:Brüssel)是比利時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歐洲聯盟的主要行政機構所在地。布魯塞爾市位於布魯塞爾-首都大區[1] 在不同的語境中,布魯塞爾有着不同的外延。她可能代表布魯塞爾市(比利時的布魯塞爾-首都大區中最大的地方自治體及首府,常住人口140,000),也可能代表布魯塞爾-首都大區(據2008年2月1日統計,常住人口為1,067,162),或者也可能用於表示布魯塞爾城市圈(常住人口1,350,000[2])。

歐洲聯盟的四個主要機構中,歐洲理事會歐盟委員會歐盟理事會位於布魯塞爾,另一個機構歐洲議會在布魯塞爾也有分處(全體議會在法國斯特拉斯堡),所以它有「歐洲首都」的美譽。另外,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總部也設在布魯塞爾。

布魯塞爾是一個雙語城市,通用法語荷蘭語,法語的使用者佔較多數。另外,土耳其語、阿拉伯語等語言被布魯塞爾的穆斯林廣泛使用。

語源

布魯塞爾這一名稱來自古代荷蘭語的「Bruocsella」一詞,意為「沼澤之鄉」或者「沼澤地中的家園」。

歷史

中世紀

布魯塞爾起源於公元580年左右。當時,人們在諧納河中的一個小島(後稱Saint Gaugericus島)上設立了一座禮拜堂。

而布魯塞爾正式的建城時間往往被認定為公元979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奧托二世於977年將下洛林的領地賜予法國國王路易四世的被流放的第四子查理。兩年後,下洛林公爵查理(Charles, Duke of Lower Lotharingia)查理公爵在同一個島上建造了首個永久性城堡。

公元1000年左右,布魯塞爾地區歸屬於勒芬伯爵蘭貝爾一世(Lambert I of Leuven, count of Leuven)。1047年,他的兒子蘭貝爾二世創立了聖古都勒參議會(the Saint Gudula chapter)。

由於布魯塞爾地處諧納河畔,位於布魯日根特科隆之間貿易路線上,因此它迅速發展為一個商業中心。為了躲避肆虐的洪水,城市逐漸向高地發展。當人口增加到3萬人左右時,布魯塞爾的發展受到了周圍的沼澤地的限制,於是人們將沼澤地的水排乾,以求更多的土地(1183年至1184年)。在11世紀,這座城市第一次有了城牆[3]

經過13世紀的大規模城牆建設後,布魯塞爾在歐洲的影響日漸提高。為了城市的進一步擴張,1356年至1383年間,掀起了第二次城牆建設的高潮。如今,在布魯塞爾仍能看到部分城牆的遺址,因為其圍繞着歷史街區的內環鐵道基本都是沿着第二城牆而建的。

文藝復興

1516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在布魯塞爾的聖彌額爾聖古都勒主教座堂登基成為西班牙國王。

1519年,自從他的祖父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連一世駕崩後,查理五世便成為了奧地利大公和號稱「日不落帝國」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555年,查理五世在Coudenberg宮宣布退位。自從成為布拉班特公爵的宮殿之後,Coudenberg宮的規模迅速擴大,但此後在1731年的一場大火中,這個歐洲聞名的宮殿毀於一旦。其遺址引起了歐洲考古學家的極大興趣。

1695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派法軍炮轟布魯塞爾。炮火及隨之而來的火災造成了布魯塞爾歷史上最嚴重的災難。著名的布魯塞爾大廣場被夷為平地,此外還有占全城1/3的4000餘座建築被毀。此後,布魯塞爾人花費了數個世紀重建家園,但仍留下了一些當時的遺蹟以供後人觀看。

革命

1830年8月布魯塞爾民眾發動了反對荷蘭統治者的革命。1831年2月7日,國民會議頒布比利時憲法,規定比利時為世襲的君主立憲制國家。

1831年7月21日,比利時首位國王利奧波德一世在布魯塞爾即位,並開始大規模建造這座城市的城牆和建築。1867年到1871年之間,貫穿整座城市的諧納河由於其引起的公共衛生隱患而被市政府徹底填埋。此後,城市改造得以順利推進,許多現代建築在諧納河上拔地而起。

現代

布魯塞爾舉辦過眾多國際會議和重要展覽會,其中包括在現代物理學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1927年索爾維會議以及數次世界博覽會1935年世界博覽會1958年世界博覽會等)。

1940年5月10日,布魯塞爾開始遭受納粹德國的轟炸,然而這座城市受到的破壞主要發生在1944年至1945年期間。1952年,貫穿城市中部的南北線鐵路落成。首條有軌電車線路於1969年完工,而第一條地鐵則於1976年通車。1985年5月29日,希素球場慘劇(Heysel stadium disaster)在布魯塞爾發生,39名足球迷由於踐踏和推擠而死亡,400多人受傷,利物浦足球俱樂部也為此被國際大會禁賽五年。1989年6月18日,比利時設立布魯塞爾首都區。

2016年3月22日,布魯塞爾作為歐盟首府,遭到伊斯蘭國發動連環爆炸恐襲,造成30多人死,400多人傷。

地理

氣候

政治中心

比利時首都

儘管很多人望文生義地認為比利時首都為整個比利時首都區,但實際上比利時憲法第194條明確規定其首都為布魯塞爾市。[4]

但是,儘管布魯塞爾市是正式的首都,而國家劃撥給首都的經費被包括布魯塞爾市在內的19個自治體分享,而且部分國家機構也位於其它18個自治體內。因此儘管名義上的比利時首都是布魯塞爾市,但實際上行使首都職能的卻是整個首都區。

布魯塞爾市

布魯塞爾市是布魯塞爾首都區內最大的一個地方自治體,同時也是比利時的法定首都。

從某種程度上,布魯塞爾市與布魯塞爾的關係類似於倫敦市與大倫敦的關係。但是,布魯塞爾市的規模受到了更多的限制。其城區只限於老市區和Haren、Laeken、Neder-Over-Heembeek、路易大街(一條類似於巴黎香榭里舍大街的商業街)以及Bois de la Cambre(布魯塞爾最大的公園)。

佛蘭德斯與法語社會

布魯塞爾首都大區是比利時三個行政大區之一,其它兩個是瓦隆大區弗拉芒大區。從地理上和方言地理學上來看,首都大區是被弗拉芒大區包圍的飛地。這一區域反映了比利時雙語社會的複雜構成,布魯塞爾的居民生活在一個法語社會與荷蘭語社會混雜的文化環境中。

國際大都市

現代的布魯塞爾已經成為眾多國際組織總部的所在地,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歐洲聯盟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其它還有1000多個國際性組織和2000多家跨國公司的總部設於布魯塞爾。從每年舉行的國際會議數量來看,布魯塞爾位居全球第三位。[5] [6]歐盟及其它國際組織的存在,使得每年常駐在布魯塞爾的外交官及記者的人數超過了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7]因此,布魯塞爾也建造了眾多的國際學校,以滿足在此工作的國際組織人員的需求。[6]布魯塞爾也號稱「歐洲伊斯蘭之都」,因為布魯塞爾市的穆斯林人口已經超過了全市人口的四分之一,而且仍在上升。

歐洲聯盟首府

儘管歐盟從未正式確定任何城市為其「首都」或「首府」,但大多數觀點認為擁有眾多歐盟機構的布魯塞爾是實際意義上的歐盟首都歐盟委員會的辦公地點就在著名的歐盟總部大樓,而歐盟理事會秘書處則在其對面的Justus Lipsius大廈辦公。[8][9]此外,歐洲議會約四分之三的活動也在布魯塞爾開展,但其全會所在地為法國斯特拉斯堡[10]

1957年,歐共體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成立,最初兩個組織分別位於布魯塞爾和盧森堡,但最終由於實際操作的考慮,很快就統一在布魯塞爾辦公。1965年,布魯塞爾成為合併後的歐盟委員會及理事會的所在地,隨後的數十年中,歐洲議會逐漸將其重心移至布魯塞爾,但在規定中,其全會召開地仍然在法國斯特拉斯堡。[8][9] 2002年至2004年期間,歐盟理事會也確定了其在布魯塞爾的辦公地點。[11]

現在,布魯塞爾市東部占地865,000平方米的區域逐漸成為歐洲總部的區域,正是這一地區的存在使得這座城市稱為名副其實的歐洲政治中心。[12] [7]

文化

建築

布魯塞爾的建築物,從帶有濃郁中世紀風格的大廣場到充滿後現代藝術意味的歐盟建築群,包含了多種元素和文化符號。

布魯塞爾最著名的建築包括布魯塞爾大廣場及在廣場中心的布魯塞爾市政廳(1988年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聖彌額爾聖古都勒主教座堂、以巨大的玻璃溫室著稱的拉肯皇家城堡等。布魯塞爾的另一個地標性建築就是布魯塞爾王宮

原子球塔位於海塞爾公園內,是布魯塞爾舉辦1958年世界博覽會時建造的一座金屬結構的紀念性建築物。這座建築物是由9個直徑18米的鋁質大圓球組成,每個圓球代表一個原子,各球之間由空心鋼管連接,圓球與連接圓球的鋼管構成一個正方體圖案。這個正方體相當於放大了1650億倍的α鐵的正方體晶體結構。原子球塔旁邊是迷你歐洲公園,其集中了歐洲著名建築物的1/25的縮微複製品。

布魯塞爾另一個標誌性景觀,就是小於連尿童雕像,這座銅像是遊客的必游之地。

布魯塞爾的其它著名景點還包括紀念比利時獨立50周年的五十周年紀念公園聖心聖殿布魯塞爾證券交易所布魯塞爾司法宮以及為歐盟組織建造的一系列建築物。

布魯塞爾的文化設施包括布魯塞爾劇院、有着悠久歷史的皇家鑄幣局劇院等。此外也有各式各樣的博物館,包括收藏有大量魯本斯作品的比利時皇家美術博物館皇家武裝力量與軍事史博物館比利時漫畫藝術中心等。

布魯塞爾的城市中心的建築風格以佛拉芒特色為主,另外新藝術運動的代表建築師維克多·奧塔設計的建築也是城市的特色之一。作為新藝術運動的發源地之一,布魯塞爾的許多建築帶有新藝術風格,其中斯哈爾貝克埃特爾貝克伊克塞爾聖吉爾等區的建築尤其值得一看。新藝術風格的另一典型代表就是建築師約瑟夫·霍夫曼設計的斯托克雷特宮

布魯塞爾也是許多偉大藝術家活躍的舞台。著名的比利時超現實主義畫家雷尼·馬格利特就曾在這裡求學。這座城市也誕生了許多著名的連載漫畫作品,例如《丁丁歷險記》、《幸運的路克》、《Gaston》、《Cubitus》和《Marsupilami》等。城市建築的外牆和地鐵站內有很多畫滿了漫畫中的人物。而集中了眾多漫畫藝術的比利時漫畫博物館本身就是維克多·霍塔設計的新藝術風格建築。

可以容納5萬名觀眾的博杜安國王體育場是比利時最大的體育場,可以用來舉辦體育競賽和演唱會等。此前該球場名為「海塞爾體育場」,但在1985年的海塞爾慘案之後,該體育場進入了一段低谷期。隨後球場被改建和更名為現在的體育場。

藝術

布魯塞爾內的博物館有40餘家之多[13],其中包括布魯塞爾現代藝術博物館[14]比利時皇家美術博物館等。這些藝術場館中收藏着各種風格的藝術家的經典作品,包括老彼得·布呂赫爾羅希爾·范德魏登羅伯特·坎平安東尼·范·戴克雅各布·喬登斯等佛蘭德斯畫家。

美食

布魯塞爾的特色食品包括華夫餅巧克力薯條以及眾多口味的啤酒。而首先在布魯塞爾培育成功的小椰菜,也因此被命名為「布魯塞爾椰菜」。

該市共有1800餘家餐館和許多獨具特色的酒吧。在烹飪專家看來,比利時菜是歐洲最精美的菜式之一。除了傳統餐廳之外,布魯塞爾還有許多咖啡館、小酒館和國際快餐連鎖店。咖啡廳與酒吧類似,向顧客提供啤酒和小吃,而通常意義上的咖啡店在這裡叫做「Salons de Thé」。另外,這裡還有為數不少的brasseries,向顧客提供各種口味的啤酒和典型的比利時食品。

比利時食品的特點之一就是其對法國風味與佛拉芒元素的兼容並蓄。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布魯塞爾華夫餅(gaufres)和貽貝料理。另外,布魯塞爾也有許多全球知名的巧克力品牌,例如GodivaNeuhaus和Leonidas等。而比利時風味的薯條和新鮮出爐的華夫餅在布魯塞爾街頭隨處都能買到。

在普通的啤酒種類之外,著名的Lambic啤酒是布魯塞爾獨有的啤酒,其製作過程中使用的酵母就分布在諧納河谷附近。另外,Kriek果味啤酒(又稱櫻桃啤酒)是比利時啤酒中相當受歡迎的種類,特別是喜愛酸甜口味的女性。

經濟

作為歐洲之都的布魯塞爾,服務業占其產業的很大部分。除了一些著名的啤酒生產商如Cantillon Brewery之外,布魯塞爾的產業來自於面向歐盟組織和眾多國際組織辦事機構的服務行業。

語言

儘管原本是一座荷蘭語城市,但今天的布魯塞爾已經發展成為法語荷蘭語並存的雙語城市。[15][16]總體上,法語是布魯塞爾大多數人口的母語,也是該市的優勢語種。布魯塞爾檔案館的資料顯示,在法語普及(1793年至1815年)之前,儘管在勃根第時代,法語是當地統治者的語言,但荷蘭語仍是當地行政機構中最常用的語言。[17][18]自1880年之後,越來越多的荷蘭語使用者開始使用兩種語言,最終在1910年之後,僅說法語的人口開始增加。到了20世紀中期,單純法語人口已經超過了使用兩門語言居民。[19]

在十九世紀,許多原本以荷蘭語為母語的居民都開始改說法語。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法語在當時歐洲社會是優越文明和身份的象徵(甚至連佛拉芒精英人士都改說法語),另外荷蘭語代表着貧窮落後的佛蘭德斯,而且當時比利時政府的官方語言僅有法語一種。布魯塞爾的教育機構也幾乎都使用法語教學,這進一步阻礙了荷蘭語的推廣,也導致人們產生了荷蘭語的低等印象。[20]結果,當地居民只在私人場合或家中說荷蘭語,而在公共場合都使用法語。直至今日,也依然可以遇到許多說法語的布魯塞爾人,雖然不能用標淮荷蘭語表達,但仍能夠部分聽說或理解布蘭邦特方言。

現在,布魯塞爾首都區的官方語言是法語和荷蘭語。自從比利時劃定語言分界線後,國家不再進行官方的人口語言調查,因此所有研究成果都只是某種程度的估測。

考慮到布魯塞爾畢竟是一個擁有60%的荷蘭語人口的國家的首都,加之布魯塞爾區本身就被完全包圍在荷蘭語文化地域之中,因此許多周邊地區的荷蘭語使用者會經常到城市裡來工作、購物或休閒。因此,儘管這座城市的優勢語種為法語,但荷蘭語的最低限度知識也是必不可少的。[21]對荷蘭語態度的變化導致了一個結果:許多在家中並不說荷蘭語的學生選擇在荷蘭語學校讀書。[22]學者估計約有28.23%的城市人口具備「良好到流利」的荷蘭語水平(包括以荷蘭語為第一語言或第二語言的人口)。關於英語,具有同等水平的人口大約有35.4%,而法語作為布魯塞爾的優勢語種,具有上述水平的人口約有95%。[23][24]

兩種語言文字的並用經常給居民帶來不便。有些歷史久遠的街道只有最初的荷蘭語名稱,例如Coudenberg。但有些地名最初以法語命名,之後又修改為荷蘭語名稱。這樣的例子包括Schoon-Zicht Straat/Welgelegenstraat;Regentiestraat/Regentschapstraat以及Koopmansstraat/Koopliedenstraat。

由於城市化進程突破了布魯塞爾首都區的邊境,許多原本屬於荷蘭語地域的佛蘭德斯地區也吸引了大批法語人口的入住。在20世紀後半階段,一些緊鄰首都區邊界的小城鎮的優勢語種也逐漸變成法語,有些甚至達到了70%的人口比例。這導致了比利時國內出現了新的語言衝突難題,其中以布魯塞爾-哈萊-菲爾福爾德地區最為典型。[25]而近些年,最大的變化則是由於穆斯林移民大量進入,土耳其語、阿拉伯語等語言也被廣泛使用。

教育

布魯塞爾擁有數所大學。最主要的兩所大學分別為在法語區以法語教學為主的法語布魯塞爾自由大學[26]和在荷蘭語區以荷蘭語教學為主的荷蘭語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前者在布魯塞爾市區的三個校區(在外地還有兩個校區)共有約20000名學生,而後者的學生總數在10000名左右。[27]兩所大學均起源於1834年創立的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在1970年,隨着法語社區和荷蘭語社區各自擁有設立高等教育機構的法定權利,兩所大學被分立開來。

布魯塞爾的高等院校還包括:聖路易斯大學(約2000名學生)[28]天主教布魯塞爾大學(Katholieke Universiteit Brussel)[29]比利時皇家軍事學院(由法國將領於1834年設立)[30]和兩所設立於1982年的戲劇學校。[31][32]

另外,還有一些大學在布魯塞爾設有分校,例如1973年設立醫學部的天主教魯汶大學[33],波士頓大學布魯塞爾分校創辦於1972年,提供商務管理學和國際關係學的碩士學位。為了向在此工作的各國工作人員家庭提供教育服務,布魯塞爾也有許多國際學校,包括布魯塞爾國際學校(包括2歲半到18歲為止的學生共1450名左右)[34],布魯塞爾英國學校以及為歐盟組織服務的四所歐洲學校[35]

交通

外部交通

布魯塞爾主要的機場包括位於Zaventem的布魯塞爾機場和位於Charleroi的South Charleroi機場(距離市區50公里)。布魯塞爾也開通了許多高速鐵路:到倫敦歐洲之星(穿越英吉利海峽隧道,耗時1小時51分);到阿姆斯特丹(耗時1小時53分)、巴黎(耗時1小時20分),科隆(耗時1小時50分),荷蘭斯希普機場,列日,安特衛普,鹿特丹,海牙的Thalys「大力士」鐵路;到科隆和法蘭克福的德國ICE鐵路。

城市公共交通

布魯塞爾地鐵系統始於1976年。此外城市也有一套非常完善的公交巴士和有軌電車網絡。

流經布魯塞爾西北部的Brussels-Scheldt Maritime運河和連接瓦隆地區的Brussels-Charleroi運河是兩條重要的水上交通線路。

城市居民可以憑STIB/MIVB卡乘坐市內的鐵路或長途巴士。未來幾年內,一個包括布魯塞爾地區的城際鐵路系統RER將投入使用。

自2003年起,由STIB/MIVB與不來梅的Cambio公司合作開發的公共交通拼車(Car-sharing)工程取代了當地的出租車業務。從2006年,自行車出租業務也開始得到發展。

城市道路網

中世紀的布魯塞爾市內道路主要由南北向(Hoogstraat/Rue Haute)和東西向(Gentsesteenweg/Chaussée de Gand-Grasmarkt/Rue du Marché aux Herbes-Naamsestraat/Rue de Namur)組成。以大廣場為中心向四周發散的道路系統基本得到了保留,但隨着諧納河的填埋和城市內環以及南北鐵路線的建設,部分城市道路發生了變化。

作為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塞爾也是全國道路系統的交通樞紐,按順時針方向,布魯塞爾通往外地的公路分別為:N1公路(向北通向布雷達)、N2(向東通向馬斯特里赫特)、N3(向東通往亞琛)、N4(向東南通往盧森堡)、N5(向南通往蘭斯)、N6(向西南通往莫伯日)、N8(向西通往科克賽德)以及N9(向西北通往奧斯滕德)。[36]上述公路基本呈直線狀,但部分路段經過狹窄的商業街區。

經過布魯塞爾的歐洲高速公路主要有三條:E19公路(南北向)、E40(東西向)和E411(東南方向)。另外,布魯塞爾的繞城高速公路名為R0,也被形象地成為「大環」。由於當地居民的反對,繞城高速公路不得不在南部繞過一個市鎮,因此呈梨狀。

布魯塞爾市中心,即通常所謂的「Pentagon」地區,被內環道路包圍,編號為R20。這條道路主要建造在古代的城牆遺址之上,而地下則是地鐵2號線。

旅遊

腳註

  1. 名為「歡迎來到布魯塞爾」的布魯塞爾政府官方網站
  2. 比利時三大城市圈. 比利時外交、外貿、和國際合作部. [2008年6月12日]. 
  3. Template:NlZo ontstond Brussel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7-11-20. Vlaamse Gemeenschapscommissie - Commission of the Flemish Community in Brussels
  4. http://www.fed-parl.be/gwuk0015.htm#E11E15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1998-05-25.
  5. Brussels, an international city and European capital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0-08-03. Université Libre de Bruxelles
  6. 6.0 6.1 布魯塞爾:國際組織的家,diplomatie.be
  7. 7.0 7.1 E!Sharp magazine, Jan-Feb 2007 issue: Article "A tale of two cities".
  8. 8.0 8.1 Seat of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CVCE
  9. 9.0 9.1 European Commission publication: Europe in Brussels 2007
  10. Wheatley, Paul. The two-seat parliament farce must end. Café Babel. 2006-10-02 [2013-09-13]. 
  11. Stark, Christine. Evolution of the European Council: The implications of a permanent seat (PDF). Dragoman.org. [2007-07-1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7-07-09). 
  12. Vucheva, Elitsa. EU quarter in Brussels set to grow. EU Observer. 2007-09-05 [2007-09-27]. 
  13. Museum Archive.is存檔,存檔日期2012-08-01
  14. Museum of Modern Art in Brussels. Museum Moderne Kunst Brussel. Musée d'art moderne Bruxelles
  15. Template:Nl"Brussel historisch", Hoofdstedelijke Aangelegenheden, Ministerie van de Vlaamse Gemeenschap
  16. (法文)"Histoire de la langue"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01-11., Université Libre de Bruxelles (ULB)
  17. Template:Nl"De mythe van de vroege verfransing"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12-18., Taalgebruik te Brussel van de 12de eeuw tot 1794, Paul De Ridder
  18. Linguistic Usages in Brussels before 1794, 存檔副本. [2008-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25).  last accessed 14 February 2007
  19. Template:Nl"Thuis in gescheiden werelden"—De migratoire en sociale aspecten van verfransing te Brussel in het midden van de 19e eeuw", BTNG-RBHC, XXI, 1990, 3-4, pp. 383-412, Machteld de Metsenaere, Eerst aanwezend assistent en docent Vrije Universiteit Brussel
  20. Template:Nl"Taal- en onderwijspolitiek te Brussel (1878-1914)"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02-27., Harry van Velthoven, p261-443, Taal en Sociale Integratie 4, Brussel, VUB, 1981
  21. L’accompagnement des demandeurs d’emploi à Bruxelles[失效連結]
  22. the official VGC figures for February, 2006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02-10.
  23. (法文)"Welcome supplante Welkom à Bruxelles"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10-06., Le Soir, 8 January 2008
  24. 引用錯誤:無效的 <ref> 標籤, 未定義名稱為 rudi3 的參考文獻內容文字。
  25. (法文)"Bruxelles dans l'oeil du cyclone", France 2, 14 November 2007
  26. Presentation of the Université libre de Bruxelles. Université Libre de Bruxelles. [2007-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03). 
  27. About the University : Culture and History. Vrije Universiteit Brussel. [2007-12-09]. 
  28. Institution: Historique. Facultés Universitaires Saint Louis. [2007-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23). 
  29. Katholieke Universiteit Brussel. Katholieke Universiteit Brussel. [2007-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1-11-22). 
  30. What makes the RMA so special?. Belgian Royal Military Academy. [2007-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28). 
  31. Petite histoire du Conservatoire royal de Bruxelles. Conservatoire Royal. [2007-12-09]. 
  32. Koninklijk Conservatorium Brussel. Koninklijk Conservatorium. [2007-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0-13). 
  33. L'histoire de l'UCL à Bruxelles. 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ouvain. [2007-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14). 
  34. ISB Profile.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Brussels. [2007-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7). 
  35. Background. Schola Europaea. [2007-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31). 
  36. Belgian N roads

外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