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式中战车
八九式中战车I-GO(イ号)是日本帝国陆军在1920年代开发的全国产战车,在1920-1940年代运用,主要在中国战场出没。由于在日本纪元2589年(1929年)面世,故名八九式,当中又被分成使用水冷汽油发动机的甲型和风冷柴油发动机的乙型,后由九七式中战车取代。
目录
设计
- 火力
八九式原型车的主炮是一门37公厘炮,但是测试时实兵单位便嫌弃其火力不足,所以研发单位改造试制1号战车上的直射57公厘炮装在吨位只有原车六成的八九式上。57炮正式名称为九十式57公厘战车炮,倍径18.4,主要作用是作为步兵火炮支援而非坦克对战,故其穿甲能力不高;主炮安装在以人力摇动的单人炮塔内,炮手兼装填、瞄准任务,负担相当大。
- 装甲
八九式的整车是由日本制钢所在1924年开发的二世谷钢(ニセコ钢板),该金属为实施表面浸炭工程的镍铬钢[1] ,由于浸炭后表面硬度提高,因此可作为防弹钢板使用。八九式的装甲最厚为车体正面及炮塔的17公厘、车体侧上方与后部为15公厘、侧下方为12公厘、车顶10公厘、底盘5公厘,日军测试时正面装甲可以抵挡十一年式步兵炮在150公尺距离射击。但是在中国战场时,在对抗7.92×57mm毛瑟步、机枪弹时,仍然会在50-70公尺左右距离被贯穿;在冲破防线任务时八九式常常被各型机枪打成蜂窝。
1920年代,车体焊接技术尚未问世,因此八九式仍使用铆钉固定制法;虽然这种加工技艺历史悠久,品质也可掌握,但是在大口径武器攻击时,铆钉可能会因震波震碎喷溅,成为杀伤车内乘组员的不定时炸弹。
- 引擎
1935年把其发动机由水冷式汽油改为风冷式柴油,为了分别两者而把它们分别称为甲型和乙型。
研发简史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仍如火如荼的1917年,身为协约国一员的日本在欧洲战场见证战车之后,就有向欧洲国家引进战车的计画,最后自英国和法国引进坦克做研究,当中尤以法国雷诺FT-17坦克为其主力;但当时日本的战车数量不足编制成独立战斗单位,因此暂时将坦克编入辎重部队管辖;直至1925年才成立第一战车队。
1925年,日本决定花费22个月的时间研发第一辆国产战车。1927年该辆车出厂,为试制1号战车;就当时的标准来说,试制1号战车的性能并不差。但是日本陆军需要的是12吨级的战车,研发单位初估是想造16吨级,但是试制1号战车的满载重量却达到18吨,远超过研发单位与实兵单位的容许范围,因此该辆车无法投入量产。
1928年3月28日,日本陆军技术本部第四研究所开始研发一辆10吨级的轻战车,并委托大阪炮兵工厂试制;到1935年以前,日本的战车定义标准只有轻、重两种等级。轻战车为10吨以下、重战车为20吨以下。除了既有车型的技术外,1927年3月陆军从英国买了一辆维克斯C型坦克做研究;1928年8月,初步草图发稿给大阪兵工厂开始制造,1929年4月,新型战车(试制八九式轻战车一号机)出厂,车重9.8公吨、搭配一门37公厘炮。
试制1号车在1929年10月完成东京到青森的550公里长距离行走,并接受实兵单位测考;原本基于属性问题而压缩在10吨以下的车体受到实兵单位的质疑,因此后续修改增强了装甲、火炮口径也加大,最后在1930年定案的战车重量达到11.8公吨,也几乎是陆军原本要求的吨位上限,但初期量产时仍称八九式轻战车。中战车的分类是到1935年9月13日,日本有小战车服役后才重新定位的车种属性。
八九式量产的时间从1930年至1937年,1930-1935量产的是甲型,1935-1937生产的是改良后的乙型;在量产前,日本再度采购10辆雷诺NC型战车与八九式进行性能对比,在确定与国际同级战车不相上下后才正式决定量产。但是量产工程不再交由大阪炮兵工厂负责,而是由三菱财阀投资的重工业制造厂三菱重工业承包;当时的三菱重工还不叫这名字,是1928年由三菱内燃机改组为三菱飞机,三菱飞机在1934年与三菱造船合并成为三菱重工;为了造战车,三菱飞机新设大井工厂、并将名古屋制作所芝浦分工厂合并入大井工厂,使三菱具有制造、维修轮车及履车的相关技术。三菱的战车研发与制造因陆军委以大量订单之赐营运大幅扩张,1937年在东京下丸子成立三菱重工业东京机器制作所丸子工厂,1938年开辟陆军指定的战车流水生产线,到1930年代末期,日本战车有6成以上都是靠三菱重工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