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1]原圖鏈接

凼(dàng)仔島,又稱凼仔島,古稱潭仔、雞頸、龍環、龍頭環,澳門地名,是組成澳門的三部分之一。位於澳門半島南方約2.5公里處,西面與廣東省珠海市的小橫琴島隔海相望,面積6.33平方公里 ,人口約10.4萬人。凼仔島為東北至西南走向,東部為大潭山,西部為小潭山,中部是平地。大潭山海拔158.2米,是凼仔島的最高點。

凼仔通過嘉樂庇總督大橋、友誼大橋和西灣大橋與澳門半島相連。

目錄

地理環境

氹仔在澳門半島以南,路環島以北,地理位置正好位於澳門的中央。氹仔面積約為6.33平方公里,人口約104,000人。氹仔內既有如龍環葡韻、官也街、地堡街等的葡萄牙式小區風貌,也有如澳門運動場、澳門賽馬會等的大型現代建設。 氹仔島的山脈主要由花崗岩構成,為東北至西南走向,並支配全島丘陵呈起伏狀。其中最高的是大氹山(雞頸山),海拔159.1米。氹仔島原是彈丸之地,面積僅有2.57平方公里,由大氹仔和小氹仔兩個小島組成,後來由於泥沙淤積和人工填海,將兩座小島合二為一,使氹仔島的面積達到6.33平方公里,西沙、平民屋、賽馬場、松樹尾及中心市區等地均為填海所得。氹仔島的西北岸海水較淺。

歷史沿革

名稱來源

在古代,氹仔島又被稱為「龍環」、「雞頸」、「潭仔」、「龍頭環」。但其葡文名稱於字面上則與上述名稱皆無關。 有傳說指當年葡萄牙人於氹仔登陸,向當地人詢問地名(「名稱」、「名字」一詞在葡文稱為「Nome」,英文則稱為「Name」)。由於雙方言語不通,當地人把葡萄牙人發問「Nome?」聽成「糯米?」,認為葡萄牙人在詢問當地人會否售賣糯米,當地人於是回答「大把」(意即「大量」),音譯變成葡文詞語「Taipa」,葡萄牙人於是把該地方命名為「Taipa」。有趣的是,「Taipa」一詞在葡文碰巧也解作「夯土」──葡萄牙人昔時建屋用材。

歷史

早在十八世紀到十九世紀初期,氹仔島上只有兩座小山丘和一個海港,專供商船停泊使用,印度人便是在海路和中國從事貿易來往。船隻盛載着棉紗及各種製成品,沿着珠江運往廣州,回程的時候則購買茶葉,絲和瓷器等中國特產,再轉銷到世界各地。經長年累月的泥土堆積,氹仔兩座小山丘漸漸連成一體,一些居民開始在這片土地里種植蔬菜,或着飼養家畜。後來,氹仔還一度發展成炮竹廠的集中地。隨着澳門經濟的穩步發展,氹仔島也日漸繁盛,除一些兩、三層高的平房建築外,還興建一些高層洋房、大廈及別墅,環境幽雅。

旅遊景點

嘉模公園

嘉模公園位於凼仔嘉模前地百年教堂側的公園,面臨大海,風景優美,公園的設計充滿歐洲風味,遍植蒼松翠柏,並設有石亭、石凳,供人休憩,是人們散步歇息的好去處。沿着公園前的之字形小徑可通往海邊馬路,而富有歐陸情調的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就坐落在那裡。

澳凼大橋

澳凼大橋是澳門半島與凼仔島間第一座跨海大橋, 是葡國橋樑專家賈多素設計。於1970年6月動工,1974年10月5日正式通車。

大橋全長2569.8米,引橋長2090米,橋面寬9.2米, 對開各兩車道,兩側還留有0.8米的人行道。大橋由6個橋墩支撐,最大跨度為73米,寬度35米,橋面可行駛大型載重汽車,橋下任何時候大型客輪都可暢通無阻。

大橋原為澳督的名字命名為"嘉樂庇大橋", 後因市民通稱澳凼大橋, 便取而代之。大橋造型獨特, 富有節奏感,成為澳門八景之一。

 
[2]原圖鏈接

嘉模教堂

嘉模教堂位於嘉模前地的百年教堂,是凼仔唯一的天主教堂,她面臨大海,風景優美,教堂下闢建花園,遍植蒼松翠柏,並設有石亭、石凳,供人休憩,是人們避暑的理想場地。

龍環葡韻

由本澳八個文化界的代表評定為澳門八景之一,「龍環」是氹仔島的古老地名之一。氹仔天后宮、北帝廟等廟宇的楹聯石刻中均有出現龍環、龍頭環等字句。 「葡韻」是指氹仔後背灣一帶的歐陸風韻,該處往昔臨海,風景優美。海灣昔日曾為水上飛機起落點,一九六八年後形成了海灘一大片紅樹林。整個景點包括海邊馬路的五棟葡式住宅、嘉模教堂、圖書館和兩個小公園,尤其海邊馬路葡式建築群,這五幢翠綠的小型別墅,是氹仔重要的文物建築與文化遺存,同時也是澳門極富代表性的景點之一。 這幾幢建築於一九二一年落成,曾是政府高級官員的官邸,亦是一些土生葡人家庭住宅。八十年代,澳門政府旅遊司(現澳門旅遊局)將之收購,重新粉飾。於一九九二年,該五幢建築更被評為具有建築藝術價值的建築群。政府將這一建築群進行徹底修復,其中三幢被改建為博物館,由東到西分別建成「土生葡人之家」,「海島之家」及「葡萄牙地區之家」,另外兩間分別是「展覽館」和「迎賓館」。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