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北投石(英語:Hokutolite)是以台灣地名命名的稀有放射性溫泉礦物,全球僅有台灣台北市北投溫泉、日本秋田縣玉川溫泉有發現。2013年12月27日為保育珍貴的北投石,台北市政府首創將北投溫泉博物館上游北投溪河段劃定為「北投石自然保留區」。[1]
性質
北投石為斜方晶系的硫酸鹽礦物,主要為硫酸鋇(BaSO4)與硫酸鉛(PbSO4)以四比一的比例混合而成,它的放射性來自其夾雜的放射性鹼土金屬鐳。
台灣之寶
新北投地熱谷(舊名地獄谷)位於臺灣北部大屯火山群地熱帶的西南端。泉源在熱水池的右側,溫度高達98℃,熱水池外流出口下游約二百公尺處沉澱一種具有放射性的特殊礦物,名叫北投石。1906年日本岡本要八郎(Okamoto, 1906)於地熱谷溫泉下發現了一種特殊的礦物,其主要成分為硫酸鋇(BaSO4)與硫酸鉛(PbSO4)間固融體的鉛質重晶石,因含高放射劑量鐳(Ra),這種礦物因係世界首次發現,故以產地命名為北投石(Hokutolite)。
地熱谷礦藏
1906年日本岡本要八郎於北投地熱谷溫泉區發現了一種特殊的礦物,為唯一以台灣地名命名的礦物。歷經多年的波折,轉眼已將百週年紀念,仍有賴多方學者同好共同努力。筆者於1999年5月至同年九月由館長周延鑫博士帶領下,深受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博士之鼓勵下,完成了北投石特展。展期結束後,二年間於台灣各大都市,巡迴展出。希望藉此園地分二篇報導有關之北投石資料與北投石展之規畫流程與構想思維,以換起行政院、經濟部、教育部、文建會等相關單位重視多多展示本土展品,當更能使參觀的人對台灣的科學產生信心。希望有朝一日有關於北投石、台灣的礦物、以至於中國的礦物能成為一隨時更新進步的常設展[2]。
歷史
1905年(明治38年),台灣總督府殖產局礦物課技師岡本要八郎在瀧乃湯附近的北投溪中發現具有放射線的石頭。後來經由東京帝大教授神保小虎博士確定為「硫酸鉛鋇放射性礦石」,並命名為「北投石」。1933年(昭和8年),台灣總督府指定北投石為「天然紀念物」。2000年,台灣政府指定北投石為「自然文化景觀」,但因為台灣政府未善加保存,任由民間盜採開發,幾乎被採集殆盡。2013年12月臺北市政府設立北投石自然保留區。[3] [4]
臺北帝國大學時代,缺乏輻射源,在做原子核實驗時,常會用北投石內含有的釙(Po)來做比對參考物質。北投石在台灣物理史上具有重大意義。1934年7月25日晚間,[5]:578荒勝團隊成功完成人工撞擊原子核實驗。[6]此為亞洲第一次,世界第二次成功實驗。[7]:21領先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使用北投石內含有的釙來作比對值。[8]
參考資料
- ↑ 保育北投石 北市設自然保留區
- ↑ 珍惜台灣之寶︰北投石及其家族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台灣地貌
- ↑ 台北都會〉復育北投石 北投溪列自然保留區. 自由時報.
- ↑ 〈台北都會〉保育北投石 劃設自然保留區. 自由時報.
- ↑ 鄭伯昆. 台大核子物理實驗室 (四) 有關的日本科學家. 物理雙月刊 (臺北市: 中華民國物理學會). 2008年10月, 3 (5): 574~580 [2014-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16) (Chinese (Taiwan)).
- ↑ 二次大戰對科學地位的影響 (PDF). [2014-12-0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07-01) (Chinese (Taiwan)).
- ↑ 臺灣物理史數位典藏計畫 (PDF).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07-03-29 [2015-0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28) (Chinese (Taiwan)).
- ↑ 水渡英二. The Late Professor Yoshiaki UEMURA, Cover & Contents; 故 植村吉明教授略歴. 京都大學化學研究所報告 (京都大學化學研究所). 1974-07-25, 52 (1) [2016-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