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腸
十二指腸( duodenum ),是多數高等脊椎動物小腸的始段。哺乳動物、爬行動物和鳥擁有十二指腸。魚的十二指腸不明顯,有時用前腸或近側小腸稱呼。哺乳動物的小腸可能是吸收鐵的主要部位。
十二指腸是小腸最短的部分,之後是空腸和迴腸。人類的十二指腸長達25~38厘米,從十二指腸球部起始,到十二指腸懸肌結束。可分為上部(球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它包繞胰頭,並固定於腹腔後壁。
人體的十二指腸向左,動物的則朝前開口。而十二指腸大乳頭則是肝胰壺腹的開口處。
十二指腸的拉丁文duodenum來自中古拉丁語,全稱是intestīnum duodēnum digitōrum,長達十二個指頭並起的寬度的小腸。
目錄
十二指腸潰瘍
十二指腸潰瘍(duodenalulcer,DU)是指十二指腸在高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襲下,防禦失衡,消化自身黏膜,形成局部炎性缺損。潰瘍多發生在十二指腸球部,好發於青壯年。臨床典型表現為周期性、節律性上腹痛,「空腹(飢餓)時疼痛」和「夜間痛」[1],進食後可緩解。隨病情加重,潰瘍加深,可損傷黏膜下血管或穿透肌層,引起出血、穿孔等併發症。
症狀
典型症狀為反覆發作的上腹痛,有一定的周期性和節律性。
1、疼痛性質
慢性,反覆發作,性質可有鈍痛、灼痛、脹痛、劇痛、飢餓樣不適。
2、周期性
腹痛全年均可發生,以早春和晚秋多見,有自然發作和緩解的周期性。
3、節律性
飢餓痛、夜間痛:腹痛常出現在夜間11時到凌晨2時之間,即胃酸分泌增多並空腹時,進食後緩解。
併發症
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可有出血、穿孔、幽門梗阻、癌變等併發症。
1、出血
十二指腸潰瘍出血多見,輕者表現為大便隱血陽性、黑便,重者出現大出血、表現為嘔血或暗紅色血便。
2、穿孔
當潰瘍穿透十二指腸壁時,發生穿孔。發生穿孔的多數是老年病人,穿孔前可以沒有症狀。穿孔可引起腹腔瀰漫性腹膜、膽瘺等後果,臨床上可見突發劇烈腹痛、休克等急症。
3、幽門梗阻
多由十二指腸潰瘍反覆發作所致,臨床症狀有上腹脹痛,餐後加重,嘔吐後腹痛可稍緩解,嘔吐物可為宿食。嚴重嘔吐可致失水,低氯、低鉀性鹼中毒。患者可有體重下降、營養不良。
4、癌變
十二指腸潰瘍一般不發生癌變。胃鏡結合活檢有助於明確良惡性潰瘍及是否發生癌變。
預防
1.飲食:應節制有規律,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進食時要細嚼慢咽,每日進餐不宜多過4餐。食物宜選富營養、新鮮、易消化的細軟食物為主,多吃植物蛋白、維生素多的食物,避免過硬、過辣、過咸、過冷、過熱、過分粗糙、刺激性強的食物和濃茶、咖啡等飲料。用餐時及用餐前後避免大量飲用湯、水,胃酸過多者應避免進食酸、甜食物及一次大量進食稀食。對於腹部脹氣者少吃土豆、紅薯、藕、芋頭及牛奶、豆奶等。不吸煙、少飲酒。
2.起居:作息規律,保證充足睡眠,避免寒冷刺激,適當運動鍛煉。
3.情志:樂觀向上、情緒穩定,避免精神過度緊張、焦慮、憤怒、憂鬱、思慮過度[2]。
4.應避免服用損傷胃粘膜的藥物:如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保泰松、吲哚美辛、四環素、紅黴素、潑尼松等,也儘量避免空腹喝中藥,如果非使用不可,也儘量飯後服用或同時服用胃粘膜保護劑。
視頻
十二指腸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十二指腸潰瘍症狀及治療,妙手醫生,2018-10-29
- ↑ 十二指腸潰瘍如何預防 預防方法有哪些?,搜狐網,2018-06-16